- 相關(guān)推薦
孟子中的成語大全
導語:《孟子》一書是戰(zhàn)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匯編,記錄了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游說諸侯等內(nèi)容,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孟子中的成語大全,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1、孤臣孽子——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無援的遠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艱難困苦的人。
2、茫然若失——茫然:失意的樣子;若失:好像失去了東西。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樣子
3、流連忘返——玩樂時留戀不愿離開。留戀得忘記了回去。
4、獨善其身——獨:唯獨;善:好,維護。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養(yǎng)好自身,F(xiàn)指只顧自己,不管別人。
5、習焉不察——習:習慣;焉:語氣詞,有“于此”的意思;察:覺察。指經(jīng)常接觸某種事物,反而覺察不到其中存在的問題。
6、金聲玉振——以鐘發(fā)聲,以磬收韻,奏樂從始至終。比喻音韻響亮、和諧。也比喻人的知識淵博,才學精到。
7、心悅誠服——悅:愉快,高興;誠:硬實。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心地服氣或服從。
8、殷鑒不遠——殷:指商朝后期;鑒:鏡子。指殷商子孫應以夏的滅亡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訓就在眼前。
9、脅肩諂笑——脅肩:聳起雙肩做出恭謹?shù)臉幼?諂笑:裝出奉承的笑容。為了奉承人,縮起肩膀裝出笑臉。形容巴結(jié)人的丑態(tài)。
10、寡不敵眾——寡:少;敵:抵擋;眾:多。人少的抵擋不住人多的。
11、不愧不怍——愧、怍:慚愧。形容光明正大,問心無愧
12、同流合污——流:流俗;污:骯臟。指跟壞人一起干壞事。
13、盡力而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14、反求諸己——求:追究,尋求;諸:“之于”的合成詞。反過來追究自己。指從自己方面找原因。
15、大有作為——作為:做出成績。能夠極大地發(fā)揮作用,作一番貢獻。
16、簞食壺漿——食:食物;漿:湯。百姓用簞盛飯,用壺盛湯來歡迎他們愛戴的軍隊。形容軍隊受到群眾熱烈擁護和歡迎的情況。
17、廣土眾民——土地廣闊,人民眾多。
18、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19、挾山超海——挾:挾持,夾著;刱:超越,跨過。夾著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絕對辦不到的事。
20、飽食暖衣——飽食:吃得飽;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寬裕,衣食豐足。
21、齊東野語——齊東:齊國的東部;野語:鄉(xiāng)下人的話。孟子蔑視農(nóng)民,認為他們說的話沒有根據(jù),聽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沒有根據(jù)的話。
22、函矢相攻——指自相矛盾
23、舍己蕓人——指看重別人,輕視自己。
24、放飯流歠——歠:喝,飲。大口吃飯,大口喝湯。舊指沒有禮貌。
25、必由之路——由:經(jīng)由。必定要經(jīng)過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須遵循的規(guī)律或做事必須遵守的法則。
26、大旱望云——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樣
27、不為已甚——已甚:過分。不做過分的事,要適可而止。多指對人的譴責或處罰要適可而止
28、拒人千里——形容對人態(tài)度傲慢
29、簞豆見色——比喻計較小利。
30、棄甲曳兵——丟掉盔甲,拖著武器。形容打敗仗狼狽逃跑的樣子。
31、專心致志——致:盡,極;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32、疾首蹙額——疾首:頭痛;蹙眉:皺眉。形容厭惡痛恨的樣子。
33、負隅頑抗——負:憑借,依仗;隅:山的角落。憑借險要地勢,頑固抵抗
34、為淵驅(qū)魚——原比喻殘暴的統(tǒng)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敵方。現(xiàn)多比喻不會團結(jié)人,把一些本來可以團結(jié)過來的人趕到敵對方面去。
35、聲聞過情——名聲超過實際。
36、求全之毀——毀:毀謗。一心想保全聲譽,反而受到了毀謗。
37、深惡痛疾——惡:厭惡;痛:痛恨。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38、一毛不拔——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楊朱的極端為我主義。后形容為人非常吝嗇自私。
39、藏怒宿怨——藏、宿:存留。把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指心懷怨恨,久久難消。
40、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費力小,收效大。
41、春風化雨——化:化生和養(yǎng)育。指適宜于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42、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別人的心思。
43、通功易事——分工合作,互通有無,拿多余的換沒有的。
44、舍生取義——舍:舍棄;生:生命;。呵笕;義:正義。舍棄生命以正義。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45、守望相助——守望:防守了望。為了對付來犯的敵人或意外的災禍,鄰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46、威武不屈——威武:權(quán)勢,武力;屈:屈服。強暴的壓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堅貞頑強。
47、百世之師——世世代代的老師,指才德高尚而永遠可為人師表的人
48、鰥寡孤獨——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yǎng)的人。
49、一曝十寒——曝:曬。原意是說,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恒心。
50、居安資深——形容安心學習,造詣很深。
51、出爾反爾——爾: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樣做,就會得到怎樣的后果。現(xiàn)指人的言行反復無常,前后自相矛盾。
52、粒米狼戾——谷粒撒得滿地都是。形容糧食充盈
53、被發(fā)纓冠——來不及將頭發(fā)束好,來不及將帽帶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別人。
54、登山小魯——比喻學問既高便能融會貫通,眼光遠大。
55、卻之不恭——卻:推卻。指對別人的邀請、贈與等,如果拒絕接受,就顯得不恭敬。
56、餓殍遍野——殍:人餓死后的尸體。到處是餓死的人。形容老百姓因饑餓而大量死亡的悲慘景象
57、視如草芥——芥:小草?醋飨竽嗤,小草一般輕賤。比喻極端輕視。
58、好為人師——喜歡當別人的教師。形容不謙虛,自以為是,愛擺老資格。
59、頓開茅塞——頓: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60、己饑己溺——別人挨餓、落水就象自己挨餓、落水一樣。舊時形容在位者關(guān)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對別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將解除別人的痛苦為己任。
61、視如寇仇——寇仇:仇敵。看得象仇人一樣。
62、困心橫慮——心意困苦,憂慮滿胸。表示費盡心力
63、手舞足蹈——蹈:頓足踏地。兩手舞動,兩只腳也跳了起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也手亂舞、腳亂跳的狂態(tài)。
64、敬老慈幼——敬:尊敬;慈:憐愛。尊敬老人,愛護兒童。
65、解民倒懸——比喻把受苦難的人民解救出來。
66、水深火熱——老百姓所受的災難,象水那樣越來越深,象火那樣越來越熱。比喻人民生活極端痛苦。
67、疾病相扶——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難時互相關(guān)心幫助
68、深耕易耨——易耨:勤于除草。深耕細做,及時除草。比喻精心耕種。
69、雞鳴狗吠——雞啼狗叫彼此都聽得到。比喻聚居在一處的人口稠密。
70、進銳退速——銳:迅速。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
71、頑廉懦立——使貪婪的人能夠廉潔,使怯弱的人能夠自立。舊時形容感化力量之大。
72、充類至盡——充類:推究同類事理;至盡:到極精密處。指就事理作充分的推論。
73、再作馮婦——再作:重做;馮婦:人名。比喻再干舊行業(yè)。
74、以鄰為壑——拿鄰國當做大水坑,把本國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圖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難或禍害轉(zhuǎn)嫁給別人。
75、不違農(nóng)時——違:不遵守。不耽誤農(nóng)作物的耕種時節(jié)。
76、失道寡助——道:道義;寡:少。做事違反正義的人,一定得不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
77、火然泉達——比喻形勢發(fā)展迅猛。
78、久假不歸——假:借;歸:歸還。原指假借仁義的名義而不真正實行,后指長期借用而不歸還。
79、以辭害意——因拘泥于辭義而誤會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80、不勝其任——勝:能擔當。沒有能力擔當那項重任。
81、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點兒小東西也不拿。形容廉潔、守法,不是自己應該得到的一點都不要。
82、為富不仁——為:做,引伸為謀求。剝削者為了發(fā)財致富,心狠手毒,沒有一點兒仁慈的心腸。
83、移氣養(yǎng)體——改變氣質(zhì)和保養(yǎng)身體。
84、大而化之——化:改變,轉(zhuǎn)變。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謹慎。
85、緣木求魚——緣木:爬樹。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
86、言近旨遠——旨:意思。話很淺近,含義卻很深遠。
87、自暴自棄——暴:糟蹋、損害;棄:鄙棄。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墮落。
88、洪水猛獸——猛獸:殘食人畜的野獸。比喻極大的禍害。
89、不虞之譽——虞:料想;譽:稱贊。沒有意料到的贊揚。
90、出類拔萃——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孟子中的成語】相關(guān)文章:
孟子的成語故事09-30
《史記》中的成語09-28
成語中的歷史典故09-28
《論語》中的成語故事04-21
帶“中”字的成語大全10-25
靜中思動成語解析07-25
孟子的作文03-03
高考成語中的謙辭和敬辭區(qū)別10-21
孟子的名言警句07-20
孟子名言警句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