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學生寫作心理障礙分析與嬌正的作文指導
小學語文教學新大綱指出:"小學語文教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作文教學:小學生寫作心理障礙分析與嬌正。""運用"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口頭,二是書面。小學作文是訓練書面表達的重要形式?墒且惶崞鹱魑模胁簧傩W生便喊頭痛。問其究竟,無非是"沒有興趣"、"沒話說,寫不來"等。筆者認為其原因主要是受作文時心理障礙的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
1、焦慮失度:
焦慮是指人的動機行為遇到實際或臆想的挫折而產(chǎn)生消極不安的情緒。焦慮一般分為低度焦慮,適度焦慮和高度焦慮。一些心理學家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適度焦慮對學生作文是有利的,而低度和高度焦慮則相反,對學生作文是有害的。低度焦慮的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心理壓抑,反應遲緩,即說不出,又寫不來,因而對作文產(chǎn)生畏懼心理;高度焦慮的學生,精神過于興奮,心理緊張,以致無法完成寫作任務。低度焦慮和高度焦慮,造成學生作文難寫的心理負擔,導致思維活動閉合,產(chǎn)生厭棄作文的心理情緒。
2、習慣懶惰:
一個學生一旦養(yǎng)成某一方面的行為習慣,就會成為他們心理品質(zhì)中穩(wěn)固的因素。差生大多有懶于思考、意志薄弱、興趣淡漠、信心不足等心理缺陷,這就造成了作文教學中的障礙。習慣懶惰的學生,有一種想寫而又寫不出來的矛盾心理。其原因首先是"無米之炊",即沒材料寫。這是由平時不寫日記,懶于觀察、思考所致;其次是"有米不會炊",即有話寫不出和不懂得怎樣寫。加之有些老師不善于指導,使其中的大部分學生打好草稿后,懶于修改,作文本發(fā)下后,只是看一下分數(shù)了事。
3、情緒對抗:
學生寫不好作文而失去信心,產(chǎn)生對抗情緒。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對抗情緒的學生,94%是在作文方面沒有得到過語文老師的表揚;96%是因作文差而常受到老師的批評;76%是不喜歡語文老師,有的甚至公開說:"我就不替他(語文老師)作文!"。由于教師與學生在感情上形成了一道溝壑,因而老師對作文的指導,他們聽而不聞,老師的批改,他們視而不見;作文本上不及格的分數(shù)與滿篇的批改,常使他們對老師產(chǎn)生對抗情緒。
4、心理封閉:
一些學生由于開始作文效果不好而常受到老師、同學和家長的歧視,因而產(chǎn)生自卑心理;作文時寫一頁、撕一頁,揉一頁,卻還是不愿請人給自己加以指導或提出修改意見。勉強寫出的作文,往往缺乏自己的心里話,盡是一些空話、套話或假話。
5、認識模糊:
有些學生因在知識掌握和思想認識方面有欠缺,而難以理解作文對于將來學習和工作的重要性,于是對待作文常表現(xiàn)出一種似是而非的模糊認識:有的認為自己將來又不當作家,有的認為作文是為老師而作,因而缺乏興趣,難以寫好作文。
如何矯正以上幾種作文的心理障礙?可根據(jù)小學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活動、接受能力和優(yōu)秀的教學經(jīng)驗,采取如下方法:
1、尋求契機,融洽情感。"感人心者,莫選乎情"。
作文教學也是師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過程。教師熱愛學生,師生情感融洽、配合默契,學生才能放松情緒,學有所獲。心理學研究證明,在輕松、愉快、民主的教學氣氛下,學生的學習熱情才高,才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因此,一些有經(jīng)驗的教師總是設(shè)法尋求契機,融洽差生的情感。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1)經(jīng)常與學生在一起聊天,有意識地"逗"他們說話,消除他們的焦慮感。
(2)作文前,可將作文題目、要求等透露給差生,提前指導,讓他們有心理準備。
(3)作文課上與課后,多給差生個別指導;介紹讀物,揭示寫作方法。
。4)差生的作文草稿或提綱擬好后,就及時給予"初評",避免成文后再作"大手術(shù)"。
。5)允許差生寫自己愛寫的事物,不一定要按老師的命題去寫。以達到"我口寫我心,我手作我文。"
。6)把命令改為建議,小學作文指導《作文教學:小學生寫作心理障礙分析與嬌正》。嚴厲的命令往往會招致對立情緒的產(chǎn)生。因此,教師在糾正差生作文中的錯誤時,盡量不要用命令的語氣要求他們怎樣做,而要用商量的口氣給他們提出建議。
。7)經(jīng)常開展作文咨詢活動,為差生質(zhì)疑解惑提供方便。
(8)廣泛聽取差生對教師作文教學的意見。可采用召開座談會、個別談心、遞"小紙條"等形式及時獲得反饋信息,改進教學方法。
。9)經(jīng)常與差生的家庭保持聯(lián)系,力求得到家長的多方面支持。
(10)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建立同學之間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使差生能得到全班同學的關(guān)心和幫助
2、強化刺激,誘發(fā)動機。興趣是一種內(nèi)在動機。
學生樂于表達時,就會想方設(shè)法調(diào)動自己的全部語匯下筆成文,一氣呵成。反之,不但寫不好,而且會產(chǎn)生厭煩情緒。為此,應強調(diào)把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作為作文教學的起點并貫穿于教學的始終。
。1)循循善誘,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懼心理。有一位教師在上作文課時,先不急于出示作文題,而是先問學生:"今天我很想了解一下你們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事情?什么活動?"接著讓學生說說感興趣的原因,再引導他們回憶在這些事情和活動中,哪一場面或情景給人的印象最深刻。這樣,就不知不覺地完成了一次寫作指導。在此基礎(chǔ)上,才出示作文題目《這件事真有趣》,使學生感到作文并不難,怎么想,怎么說,就怎么寫,消除了他們對作文的畏懼心理。
(2)順應學生心理特點,引發(fā)他們寫作的真情實感。學生好奇心強。作文訓練形式要靈活多樣,才能引起興趣。
(3)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學生練筆的興趣。教師要善于精心設(shè)計一些有趣的畫面、游戲和表演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練習寫作。例如在黑板上掛一幅"小蝌蚪找媽媽"圖,讓學生蒙上眼睛找青蛙媽媽然后指導學生寫下游戲的場面。大家興致很高,文章也會寫得生動活潑。
(4)及時表揚鼓勵,形成樂于作文的好風氣。對于寫得好的學生作文,應該先給全體同學朗讀一遍,然后指出這篇作文好在哪里,最后再報出作者姓名,或讓學生猜一猜是誰寫的。每次講評好的作文時,要使選出的作文一篇更比一篇精采,使學生越聽越愛聽。不僅要表揚"尖子"生;也要表揚有進步的學生,介紹其中的一段或某些寫得好的詞句,使他們對寫好作文充滿希望和信心。
3、啟發(fā)想象,培養(yǎng)能力。
針對學生的心理障礙,讓學生發(fā)揮豐富的想象,更好地引發(fā)學生的思維,達到學以致用的最高境界。
、旁~語描述。就是通過描述情境,表達出指定詞傲"一詞后,要求學生用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描述一個自高自大的人的神態(tài)。
。2)續(xù)寫開頭。教師擬出開頭,以揭示作文內(nèi)容,讓學生接著寫下文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3)推測結(jié)局。給學生提供事情的前因,讓其推測后果;或講述一個故事,介紹一個人物,讓其預見后來的發(fā)展變化。讓學生各抒已見。
。4)擴充情節(jié)。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某個情節(jié),想象事情發(fā)展的整個輪廓,寫出一個具體、完整的故事來。
。5)譯寫古詩。如學習《山行》后,讓學生按詩中所描述的五種景物的色彩,想象描寫出一幅遠近映襯、錯落有致、色彩斑斕的秋色圖。
。6)新編故事。以流傳較廣的一些童話、寓言故事或課文為對象,指導學生寫出與原文有一定聯(lián)系的新童話、新寓言或新故事。如學完《狼和小羊》后,讓學生寫《小羊的故事》、《兇殘的狼》等。
(7)創(chuàng)設(shè)情境。設(shè)計一些生動有趣的場面,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受到形象化的感染,進而想象作文
。8)借物聯(lián)想。教師準備一個"彩袋",裝入玩具、畫片、文具、標本等等,讓學生摸到一件之后,借物進行聯(lián)想和描寫。如《口袋里冰棍不見了》、《不斷吹脹的氣球》。
。9)聽樂作文。根據(jù)學生心理特點,播放富有情趣的樂曲,讓學生隨著優(yōu)美的旋律展開想象,并用文字表達出來。
(10)假想作文。讓學生根據(jù)假設(shè)的情境進行想象作文。如《假如我是縣長》、《青蛙跳出井口以后》《我飛上了月球》。指導學生想象作文時,要盡量拓寬學生的生活視野,但要注意作文內(nèi)容的合理性。
【小學生寫作心理障礙分析與嬌正的作文指導】相關(guān)文章:
寫作指導:觀察、分析、利用、提高11-26
小學生寫作文技巧指導11-27
小學生寫作指導:如何給作文擬題11-27
寫作指導:植物作文11-27
小學生寫作文的最大技巧指導11-26
關(guān)于秋天的作文寫作指導10-31
“童年趣事”作文寫作指導11-27
高考英語作文寫作指導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