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素車成語故事
白馬素車成語故事1
【拼音】bái mǎ sù chē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吳王夫差不聽伍子胥的'勸告,同越王勾踐和好,并且聽信讒言,賜劍讓伍子胥自盡,將他的尸首拋入江中,從此江中波濤洶涌,從海門山滾滾而來,越過錢塘魚浦,波浪才減弱。早晚有時可以看到伍子胥乘白馬素車站在潮頭。
【典故】子嬰即系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
《史記·秦始皇本紀》
【釋義】駕白馬,乘素車。傳說伍子胥被害后,化作濤神,其魂魄常駕白馬素車來往于江水之中。后一般來代稱“錢塘潮”。也指喪事用的車馬。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錢塘江潮
【相近詞】素車白馬
【成語舉例】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
宋·辛棄疾《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
白馬素車成語故事2
成語名稱:白馬素車
成語拼音:bái mǎ sù chē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錢塘江潮。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構:聯(lián)合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素車:白色喪車。駕白馬,乘素車。傳說伍子胥被害后化作濤神乘白馬素車來往于江水里。指錢塘江潮。
成語來源: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子嬰即系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
成語造句: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白馬素車,猶是范張同氣;珠幡寶蓋,終殊娟潤雙棲!
白馬素車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不聽伍子胥的勸告,同越王勾踐和好,并且聽信讒言,賜劍讓伍子胥自盡,將他的尸首拋入江中,從此江中波濤洶涌,從海門山滾滾而來,越過錢塘魚浦,波浪才減弱。早晚有時可以看到伍子胥乘白馬素車站在潮頭。
白字開頭的成語
白往黑歸 白頭如新 白發(fā)郎官 白頭如新 白衣蒼狗 白面書生 白頭偕老 白虹貫日 白馬素車 白龍微服
包含有白字的成語
白頭偕老 白面書生 白衣蒼狗 烏頭白, 白頭如新 白發(fā)郎官 白頭如新 白往黑歸 白衣送酒 黑牛白角
【白馬素車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學富五車的成語故事04-04
經典歷史典故:白馬盟07-12
身騎白馬的歌詞12-27
白馬寺游記作文08-26
白馬湖的作文1000字01-05
徐佳瑩《身騎白馬》簡譜12-16
徐佳瑩身騎白馬簡譜11-26
《素媛》觀后感01-01
《懷素寫字》教學設計02-19
素琪安徒生童話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