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安頓好作文范文
古老的銅鏡,在歲月的剝蝕下,生出淡淡的銅花,依稀可以看見鏡子里的另一個我。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久而久之也就把自己給弄丟了,似乎忘記了當初為什么要來到這個世界。其實也是沒有答案的,因為這并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
這一場旅行,經(jīng)過生活的“皴擦點染”,漸漸地明晰了,卻也更加復雜。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兩個自我,一個是理性的,一個是感性的。當感性的我做完某件事情的時候,理性的我就會出現(xiàn),并且給予這件事若干評價。那么,這也就是為什么人會后悔的原因。
這樣的例子自然是無法避免的。《列子·湯問》中說到,“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到了《西游記》那里,也就成了孫悟空說的一番話,“蓋天地不全,這經(jīng)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應不全之奧妙也,豈人力所能與耶!”其實也就是所謂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既然不可避免,那么所要做的事情,也就是盡量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走在人生這條道路上,難免要有磕磕碰碰,經(jīng)常停下來看一看自己的足跡,也許會讓自己明白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大部分是有益于自己的。
妥協(xié)是一門藝術,是對自我否定的成長。
在《平凡的世界》中,王滿銀是個不算大的人物,但卻給人留下了極深的'印象,究其原因,大概就是路遙先生把他作為一個發(fā)展中的人物來刻畫,而這一發(fā)展卻和其他人物的發(fā)展有所不同。通篇閱覽作品之后,不難發(fā)現(xiàn):在路遙筆下,王滿銀的出場就讓人瞧不起,不務正業(yè),也不顧家庭,他是罐子村的代表,所以他自己也就是破罐子破摔。到了后來,成了一個投機倒把之徒,但是事情發(fā)展到結尾,他卻從賓館的一面鏡子中看見了從前的自己,于是種種過往浮現(xiàn)在鏡子里,他最終決定,回到那個遙遠的家。
王滿銀的發(fā)展,是一種自我認識,其價值也就是一種自覺意識的蘇醒,而這一種蘇醒也就是和自己的妥協(xié)。
如果說,王滿銀只是路遙先生筆下一個虛構的人物,那重耳就是一個事實了。
因為晉獻公和驪姬的原因,重耳不得不逃亡他國。而這一過程,也正是他性格發(fā)展的一個過程。當他淪落齊國長達七年之后,他早已沉迷在和齊姜的朝夕歡宴之中。也還是齊姜,和眾賢士策劃了重耳的出行。所以當重耳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早已離開齊國時,便“以戈逐子犯”。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貴國公子,在面對楚王的問題時,竟說出了“退避三舍”這樣高水平的話語。所以當重耳歸國,將渡黃河的時候,會把白璧扔到水中,以此來表明自己的內心,從而消除子犯的疑慮。
不可否認的是,重耳身邊賢士在他這一成長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如果自己不成長,光靠別人去叮囑,恐怕也是無濟于事的。
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澤諭吉說過,“上天不造人上之人,亦不造人下之人”。這樣的思想,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卻還有別樣的含義。這是一種自我意識的蘇醒,是對人性的肯定。引申而來,便是要學會思考自己。
成長是和自己的和解,每一次眼淚落下的每一滴,都是讓自己學會用理性去看待事物,而不是靠自己的任性。
世界很大,終究會有一個位置適合自己,而這個位置只有自己可以尋找到。在不斷地否定中成長,也就越來越接近那個位置了,因為妥協(xié)也是一門藝術。
“非是不堪為器用,多因良匠未留心!卑炎约寒敵勺约旱摹傲冀场保拼约。
把自己安頓好。
【把自己安頓好作文范文】相關文章:
安頓的近義詞02-07
把微笑留給自己作文03-07
把自己放在敞亮處哲理故事03-30
把什么留給自己高二作文11-10
把自己活活地埋了2000字作文03-28
莫把自己定位在配角哲理故事04-02
我把自己忘在秋風里作文650字01-04
總有一把鑰匙屬于自己中考滿分作文04-18
看重自己范文06-07
一把酸棗觀后感范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