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學習詩歌的心得作文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guān)于學習詩歌的心得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習詩歌的心得作文 篇1
雨過天晴,我來到一個叫做彩虹谷的地方。這里泉水叮咚、蟲鳥奏樂;這里綠樹開煙,花草豐茂。一帶彩虹飄在幽谷的上空,清新、柔媚而又絢麗多姿。 這里的每株植物都用詩來命名。我在一塊叫做藝術(shù)的石凳上坐下,點一棵靈感香煙,飲著彩虹姑娘用蘭花指端來的櫻花雪茶,開始慢慢地欣賞詩歌。
讀心予若虹的詩,是一種美的享受。我有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客觀和公道。我認為心予若虹的詩,不豪放,不婉約,不朦朧,不明朗,不擬古,不先鋒。很難定性定位。但是很美,確切地說是好。好在隨意而生、有感而發(fā)、水到渠成、急緩有度而且輕重適當。如溪水潺潺,如清風徐徐,如鳥鳴啾啾,如春陽普照。細細品來,給人以幸福、平和、溫馨與愉悅的感覺。從中可以體受詩人那顆活蹦亂跳的心,那種真誠、善良、賢淑及溫存,然后時不時飄來一縷縷淡淡的憂傷的霧氣,讓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忽然想起一幅幅神奇美妙的仙境圖畫。 心予若虹的詩,每一朵我都要看好幾遍,過一段時間再翻一翻,而有些好句子,我是非背誦不可的。比如:“看一眼你是君子/看兩眼你是小人”(《夏日的某些細節(jié)》);比如:“走一步是賞景/走兩步是風景”(《風景》);比如:“讓我的頭沉入你的臂彎里/讓我的臉藏在你的手掌中吧/現(xiàn)在可以哭泣了嗎”(《繚亂》);比如:“用一朵花把今夜的門打開/露出泛開的雪白或是紫紅色的霞/頂著霜雪落戶你的泥土/愛人我要和玫瑰一起開放,我的花骨已經(jīng)為你開出了春天/蔓延的情絲掀開羞澀輕喘低吟/月下起舞瘋到極致的嫵媚/愛人我要用傾城傾國的笑把你砸傷”(《用一朵花把今夜的門打開》);再比如:“我將手中的玫瑰擊中你/讓你一不小心/掉進我溫柔的海里”(《玫瑰水手》)。如此等等,枚不勝舉。
她在寫《傍晚》時,文字在她的手里排著整齊的隊伍;她在寫《今夜的詩行》時,揮舞著彩筆收割著夢幻;她在寫《一朵花的重量》時,是“在比風還輕的花瓣上寫下/一朵花的重量/就是一個季節(jié)的重量”;她在寫《綠蘿裙當風欲飛》時,“用我粗糙的手指寫詩/用我妖精的手指握住愛情”;她在寫《梨花舊夢》時,“用一首瘦詞的上闋指點江山/醉倒吧梨花是我的前生和今世”;她在寫《如果我愿意》時,用“鋼筆生出的蝌蚪寫信”,我要稱青年詩人心予若虹是中國當代愛情詩人,一點兒也不過分。心予若虹說:“我寫詩真的是隨感覺而寫的,從來沒考慮過詩的結(jié)構(gòu)和思想,我愿褪去塵世的俗念與浮華,剝開虛偽與冷漠,放下沉郁與困惑,與大家一起溝通、對話、交流、吟唱,讓詩歌成為我們精神向度的讖語。”中國的延安,是革命的圣地;若虹的詩歌,是愛情的圣地。心予若虹的詩,是純天然綠色食品,是夢幻般的童話城堡,是花香與朝露做的骨肉。
進入當代青年詩人心予若虹的詩中,就進入了童話般的'城堡。就感覺進入了一幅幅耳目一新的魔幻般的風景區(qū)。不是么?她低著頭就能“聽到星星的對話”(《今夜的詩行》);“每棵樹只要我看它一眼/它都在和我打個招呼,我站在樹下/聽到樹杈搖動的聲音/聽到樹葉追逐的聲音/聽到小鳥穿梭的聲音/聽到蟲兒呼嚕的聲音”(《回憶昨天下午》),詩人就像小孩一樣,童心永存;而傍晚的陽光“滑過我的肩膀時/向我眨眨眼,風從一個方向吹來,在我的頭頂換了口氣/水在嘆息/堤壩上坐著垂釣的人/礦泉水瓶子里兩尾小魚在對話,太陽把腦袋枕在山洼做夢去了”(《傍晚》),自然界的萬事萬物在詩人的眼中都具備了生命力,都閃射著靈性的光輝;我們再看看這首小詩:“微風過處/老樹葉抖動一下/第一只蝴蝶飛出來/我以為自己的眼睛花了/哦/原來是一朵花開了”(《花兒開了》),自然而然中使用了錯覺手法和意象置換,從蝴蝶到花開,在預料之中而又出其不意地完成了詩構(gòu),有動有靜、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蝴蝶花呼之欲出,給人以寧靜愉悅的美感享受,讓人想到這短暫的人生原來可以如此美好!耙驗槭裁炊疾粫䦟,所以什么都敢寫!保ㄈ艉缑裕,而實際上,她什么都懂。
《紅樓夢》中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我認為心予若虹的詩歌是花香與露水做的骨肉。在心予若虹的詩中,花成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請看:“摘一瓣/欲滴欲翠的芬芳/用迷亂羞澀的目光吻著/遙寄給你”(《寫給朋友》);“最后的雪知道了秘密/謀劃一處鋪天蓋地的場景/詩人踏雪尋梅/我要踏雪尋你”(《踏雪尋你》);“花蕾光著腳丫掀開簾帷/聽繁花姍姍的聲響走向山崖,美麗的
學習詩歌的心得作文 篇2
詩歌是一種特殊的文學樣式,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當它以極其精煉的語言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時,我們陶醉于詩的藝術(shù)中,雖然有的時候不一定能完全讀懂,但仍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
詩和心靈存在直接的對應關(guān)系。詩歌能夠直接地、聚焦地體現(xiàn)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具有強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啟示性;詩歌又具有強烈的節(jié)奏感,能夠巧妙地宣泄感情發(fā)生、延續(xù)、收結(jié)的流程,對學生有天然的感召,因此詩歌對學生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那么如何更好地進行詩歌教學,如何逐步提高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這是值得我們探討的`一個問題。我個人認為詩歌教學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反復吟誦,整體感知,各抒已見
所謂“三分詩靠七分讀”,也就是說,在詩歌教學中,“閱讀”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必不可少的。葉圣陶曾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是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關(guān)系。單說寫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沒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問那比較難以捉摸的閱讀程度。”可見閱讀能力是中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基礎(chǔ),而“閱讀”移入詩中就是要對詩進行反復的誦讀,只有在不斷地誦讀中才能體會那些難以言傳的意韻,不斷提高對詩歌的鑒賞水平。
在反復誦讀之后,就可以對詩有一個整體上的把握,那么此時不需要忙著去分析,可以先談?wù)勛约簩υ姷睦斫,有些學生怕自己說的不對,所以不肯說,其實并不是這樣,作者說的什么有時候并不重要,關(guān)鍵是我們從中讀出了什么,古人讀詩就有“作者未必然,讀者未必不然”的經(jīng)驗,所以或多或少,或深刻或淺薄,或?qū)蝈e的體會與感受還是應該多提倡學生來談一談。比如在講《籬笆那邊》時,有的同學認為“草莓”是一個美好的愿望,有的認為它是適合社會發(fā)展的一種新的制度,新的觀念,還向大家闡述了自己的理解,不管怎么說,這都是讀者與詩歌之間的一種交流,有助于進一步地理解詩歌內(nèi)容。
二、聯(lián)系背景,創(chuàng)設(shè)情境,置身詩中
有些詩歌的創(chuàng)作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密切的聯(lián)系,如果不講一些和本詩相關(guān)的背景,學生光靠自己的理解是不夠的,比如聞一多的《死水》,不知道他當時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就很難理解“死水”的象征意義 ,不知道他的理想中國與現(xiàn)實中國的巨大反差,就不能更深刻地體會詩人苦痛的心靈以及對舊社會的萬般憎惡。當然,也有一些詩歌和背景聯(lián)系不大,此時就要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情境 ,把自己當成作者,置身詩中,去體會作者的心情。在與一位老師的談話中,他講到有關(guān)詩歌《錯誤》的一個課堂環(huán)節(jié),就是創(chuàng)設(shè)情境,置身詩中。
學習詩歌的心得作文 篇3
詩歌教學的重點是品味語言、體驗情感,適當傳授知識。基本教學策略是誦讀與鑒賞,即通過朗讀了解作品中的內(nèi)容,初步感受詩中所傳達的情感,進而通過背誦來積淀語料、加深印象,最后要披文入情地進行鑒賞。
學習詩歌最基本的策略是誦讀,古人常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蘇軾也有三分詩,七分讀的說法。詩歌與韻律、節(jié)奏密不可分,在反復誦讀中讀出詩的節(jié)奏韻律,感受音樂美,體味詩人的情感。這里要強調(diào)的是誦讀時要使用普通話,以避免因方言造成字詞的`誤讀并嚴重影響詩歌的美感。誦讀主要由以下幾個階段組成:
1、正確朗讀
該階段要求讀準字音,自然上口。課本中出現(xiàn)的一些生字詞和多音多義的字詞,教師要指導學生借助工具書讀準字音。另外,在朗讀時要做到不增減、顛倒、重復字、詞,力求讀順詩句以便更好地理解詩意。
2、流利朗讀
這是以第一階段為基礎(chǔ),朗讀時做到語氣連貫,節(jié)奏分明,句讀清晰,沒有句中停頓錯誤,符合詩句節(jié)拍,句中停頓長短適宜,長短句能讀出應有氣勢,各種句式能讀出恰當語氣,并且能讀懂詩歌的大致內(nèi)容。這是對詩歌內(nèi)容的初步感知,不要求學生馬上讀出詩的全部內(nèi)在涵義,[為您編輯]重點要求學生從字面意義上疏通詩意。這一階段是詩歌鑒賞的起點和基礎(chǔ),是由詩歌的表層意義向深層含義的過渡。
3、有感情地朗讀,也稱為情讀
詩是心靈的燃燒,情感的噴發(fā),古人讀詩時常常低聲吟哦或漫聲長吟。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毛詩序》),這正是領(lǐng)悟到了詩中情感后以移情的方式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激動。
學習詩歌的心得作文 篇4
一首好詩總要有所突破,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獨創(chuàng),給人以新意,給人以啟迪,給人以向上的精神,讓讀者享受到一種新鮮的、獨特的美感。而一首詩的成功與失敗則有其諸多的因素,如詩的創(chuàng)作者是否有生活基礎(chǔ),是否捕捉到美的形象,是否讓思想展開翅膀,是否有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等等,但是,愚認為,詩的創(chuàng)作者是否能從生活中獲得獨特的藝術(shù)感受,這是一首詩是否獨具特色的一個重要條件。
正因為藝術(shù)感受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種本領(lǐng),那么,真正的詩歌創(chuàng)作者總是很善于掌握這把金鑰匙去開啟謬斯的大門。著名文藝理論家盧那察爾斯基贊揚海涅,說他具備任何藝術(shù)家所有的三個基本特征,而第一個特征就是“對于周圍環(huán)境的特殊敏感,特殊強烈的感受性。”華茲華斯也強調(diào)“凡有價值的詩,不論題材如何不同,都是由于作者具有非常的感受性。而且又深思了很久。”既然藝術(shù)感受是詩歌作者必備的一種本領(lǐng),是一首詩成與敗的關(guān)鍵,那么,弄清藝術(shù)感受的定義及其性質(zhì)便是很重要的問題了。
不可否認,詩,來源于生活,然而,又高于生活?墒恰2⒉灰欢ㄋ松,就一定能夠?qū)懗鲈妬。詩并不是現(xiàn)實生活照相式的'復制品。它是現(xiàn)實生活在詩歌創(chuàng)作者心中所激起的情感的浪花,它需要創(chuàng)作者在生活與藝術(shù)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才能通向彼岸——詩的國土。而藝術(shù)感受便是這座橋梁。詩人能以詩的方式接受現(xiàn)實印象,并且能借助幻想活動,在詩的形象中把那印象又復印出來。高明的詩歌創(chuàng)作者總是善于通過自己獨特的藝術(shù)感受,去攝取生活中那些詩的元素,并調(diào)動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對那些元素進行發(fā)酵,進行化學處理,進而釀造出詩來。
從詩歌創(chuàng)作者本身的角度來看,藝術(shù)感受是詩歌創(chuàng)作中頭腦應該具備的一種功能,從創(chuàng)作過程來看,藝術(shù)感受是作者對生活進行藝術(shù)認識、藝術(shù)體驗、藝術(shù)發(fā)現(xiàn)的構(gòu)思過程。這樣,愚認為,藝術(shù)感受的定義應該是:作者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生活,從而能獨自發(fā)現(xiàn)形象化的飽含感情的思想的構(gòu)思過程。把這個定義伸展開來,便是藝術(shù)感受的性質(zhì)。
【學習詩歌的心得作文】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愛學習的詩歌11-11
大班語言學習詩歌教案06-25
詩歌鑒賞的教學心得12-13
詩歌的作文02-25
學習心得作文02-04
學習的心得04-09
走進詩歌作文02-06
學習心得優(yōu)秀作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