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夜的散憶作文
又是黃昏,卻不見炊煙升起,悵然竟如這暮靄在心中彌漫,那鄉(xiāng)村的裊裊炊煙,那鄉(xiāng)村夢幻的夜晚,原來還如此的牽扯著衷腸,勾起許多對家鄉(xiāng)的夜的遐想......
------------題記
暮云被落日的多情烤得通紅,夏的熱情讓熔金般的夕陽依依不忍離去。此時四下里,鄉(xiāng)村的屋頂已經(jīng)裊裊升起一束束炊煙。這炊煙隨風飄散,又在田疇的上方云集成一團的飄渺,在兩個村落之間凝聚成一座橋梁,在空中溫柔成飄帶,在樹梢纏繞成兒時的夢幻。此刻的鄉(xiāng)村便是云騰煙籠的仙境,顯得那么的靜謐與安寧。不久,空氣里便彌漫著飯菜的香味。小孩們端著碗走出家門,在谷場上往熱鬧里鉆。
夜已降下了帷幕,谷場上已清掃干凈,潑過冷水驅(qū)散了炎熱。竹榻板凳木椅一起集中,毛巾蒲扇同時采納著清涼。爭論在情緒里沖撞,笑聲在夜空里爽朗,歌聲在耳畔悠揚......鬼神也從大人的嘴里躥出在黑暗里游蕩,唬得孩童們直往大人懷里鉆叫喊著娘。一會兒又呼朋引伴的在樹下草叢間捉螢火蟲,歡唱著兒歌“螢火蟲亮晶晶......”累了的或者不愛熱鬧的,就尋覓一方清靜,在水塘邊躺在竹榻上輕搖蒲扇,閉目養(yǎng)神。更愜意的是夾一卷涼席,鋪在房頂上,幕天席地,吹著自然的風,聽著大姐姐纏綿的歌,看著天上的星星,不知不覺的進入夢鄉(xiāng)......
遠遠的,田疇里,流動著一盞或是幾盞燈火。嘴饞的大孩子們,正貪婪的在田邊的水溝里捉黃鱔捕青蛙。那年月,這可是打牙祭的佳肴。大人們是不屑做這事的,那是“叫花子的勾當”。當香氣飄逸時,一本正經(jīng)的大人也有經(jīng)不住誘惑的,涎著臉攜一杯米酒去湊份兒,不怕小字輩的奚落,長幼一同喝得面紅又耳赤,醉了鄉(xiāng)村,醉了生活,醉了這夏夜。
最讓孩子上心的是看電影。散學歸來,便四處奔走呼告——“看電影咯”,他們的信息是最靈通的。來不及摘下書包,就去田地里尋找催促母親早早的做晚飯。許多時候顧不上吃飯,只要聽見有人吆喝,就心急火燒的往外跑。這時,大人的喝止不起絲毫的作用。近點的,人們扛著長板凳挽著椅子;路遠的,就只能站著看完兩場露天電影了。即使站得腿腳發(fā)麻,也毫無怨言。年紀小的,起初信誓旦旦:一定不瞌睡!可幾回回不等電影放完,早已呼呼入睡,是哥哥姐姐或者父母背回來的。沒有月亮的夜晚,路上一條條火龍四處游去,那景觀比所看的電影更讓人迷醉。即使寒冬臘月,也趟水過河跑十幾里看。次日,孩子們的游戲和言談里便多了電影的成分。這興趣,絕不比盼望打牙祭弱。
冬夜,太冷,乏味,孩子們是很少出去的,大多蜷縮在火桶邊依在父母的懷里,聽大人們講傳聞軼事。有時,一家的火桶可是擠得密不透風——男女老少在聽一位老乞丐講故事唱歌。至今記得:那老乞丐姓周,名字不祥,是個孤老,以前是樅陽人,后來落住在蓮花村,很會講故事,能說會唱繪聲繪色搖頭晃腦,很有吸引力。一時人們哈哈哈大笑,一會又是眼淚婆娑。這老乞丐一來,就會住幾天,村人輪流招待。他用故事和歌聲驅(qū)趕自己的寂寞孤獨和饑寒,給別人帶來歡樂享受和思索······如今,講故事的人不知何處,聽過的故事早已渺遠。
不知怎的,在豐富的今天,如此眷戀那貧乏的過去?峙聸]有人能告訴我:這是為什么?
【夜的散憶作文】相關文章:
長相憶最憶是師恩作文05-23
曲終人未散作文10-10
作文:散瞳給我的啟示(精選22篇)08-01
曲未終,人已散作文09-28
憶外公作文12-26
憶外婆的作文10-24
憶橋作文10-25
憶母校作文10-16
煙花憶作文10-15
桂花憶作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