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人受益匪淺的哲理故事
生活中處處是哲理,只要慢慢去體會。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讓人受益匪淺的哲理故事,一起來看一下吧。
讓人受益匪淺的哲理故事1、瞎子打燈籠
一個盲人到親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親戚好心為他點了個燈籠,說:“天晚了,路黑,你打個燈籠回家吧!”盲人火冒三丈地說:“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還給我打個燈籠照路,不是嘲笑我嗎?”他的.親戚說:“你犯了局限思考的錯誤了。你在路上走,許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著燈籠,別人可以看到你,就不會把你撞到了!泵と艘幌耄瑢ρ!故事的第一節(jié)告誡我們,局限思考是從自己的角度思考,整體思考是你把自己放到整個環(huán)境中去考慮。
系統(tǒng)地思考問題,就會發(fā)現(xiàn),你的行為會對別人產(chǎn)生互動。
讓人受益匪淺的哲理故事2、哥倫布的雞蛋
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后,許多人認為哥倫布只不過是湊巧看到,其他任何人只要有他的運氣,都可以做到。于是,在一個盛大的宴會上,一位貴族向他發(fā)難道:“哥倫布先生,我們誰都知道,美洲就在那兒,你不過是湊巧先上去了唄!如果是我們?nèi)ヒ矔l(fā)現(xiàn)的!
面對責難,哥倫布不慌不亂,他靈機一動,拿起了桌上一個雞蛋,對大家說:“諸位先生女士們,你們誰能夠把雞蛋立在桌子上?請問你們誰能做到呢?”
大家躍躍欲試,卻一個個敗下陣來。哥倫布微微一笑,拿起雞蛋,在桌上輕輕一磕,就把雞蛋立在那兒。哥倫布隨后說:“是的,就這么簡單。發(fā)現(xiàn)美洲確實不難,就像立起這個雞蛋一樣容易。但是,諸位,在我沒有立起它之前,你們誰又做到了呢?”
創(chuàng)新從本質(zhì)上是一種對新思想、新角度、新變化采取的'歡迎態(tài)度,它也表現(xiàn)為看問題的新角度。很多時候,人們會說,這也算是創(chuàng)新嗎?原來我也知道啊!創(chuàng)新就這么簡單,關鍵在于你敢不敢想,肯不肯做。
讓人受益匪淺的哲理故事3、青蛙現(xiàn)象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把青蛙放到一鍋熱水中,那青蛙遇到劇烈的變化,就會立即跳出來,反應很快。但是把青蛙放到冷水中去,慢慢給水加溫,你會發(fā)現(xiàn)青蛙剛開始會很舒適地在水里游來游去。鍋里的水溫度在慢慢地上升,它毫不察覺,仍然感到暖洋洋的自得其樂。一旦溫度上升70~80度時,它覺得有威脅,想跳出來,可是已經(jīng)來不及了。因為它的腿不聽使喚,再也跳不起來,最后只得被煮死。這就是溫水煮青蛙的故事。
第一,大環(huán)境的改變能決定我們的成功與失敗。大環(huán)境的改變有時是看不到的,我們必須時時注意,多學習,多警醒,并歡迎改變,才不至于太遲。第二,太舒適的`環(huán)境就是最危險的時刻。很習慣的生活方式,也許就是你最危險的生活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打破舊有的模式,而且相信任何事都有再改善的地方。第三,要能覺察到趨勢的小改變,就必須“停下來”從不同角度來思考,而學習是能發(fā)現(xiàn)改變的最佳途徑。
讓人受益匪淺的哲理故事4、砌墻工人的命運
三個工人在砌一堵墻。有人過來問:“你們在干什么?”第一個人沒好氣地說:“沒看見嗎?砌墻!钡诙䝼人抬頭笑了笑,說:“我們在蓋一幢高樓。”第三個人邊干邊哼著歌曲,他的笑容很燦爛開心:“我們正在建設一個新城市!10年后,第一個人在另一個工地上砌墻;第二個人坐在辦公室中畫圖紙,他成了工程師;第三個人呢,是前兩個人的老板。你手頭的平凡工作其實正是大事業(yè)的'開始,能否意識到這一點意味著你能否做成一項大事業(yè)。
讓人受益匪淺的哲理故事5、低頭看路
那年放暑假,小胖跟父親去看爺爺奶奶,途中要走三十里的路,還要翻過一道高高的山梁。走了兩個多小時,還在梁上,望著遙遙無際的前方小胖怎么也不肯邁步了。父親威嚴地命令道:“別盡往前瞅,低頭看路,下了山梁就到了!睕]辦法,小胖只好怏怏地跟著。不過這以后,小胖不再一次次老眺望遠遠的目的地,而是低頭看著腳下的路,不斷欣賞著沿路那些形狀各異的`石塊和花草,不知不覺就走到了爺爺奶奶家。
當你向一個大目標挺進時,不妨將這個目標分解成無數(shù)個眼前具有可見的小目標。道理很簡單:一個關注遠方的人,首先一定要學會關注眼前。
讓人受益匪淺的哲理故事6、買煙
甲去買煙,煙29元,但他沒火柴,跟店員說:“順便送一盒火柴吧!钡陠T沒給。
乙去買煙,煙29元,他也沒火柴,跟店員說:“便宜一毛吧。”最后,他用這一毛買一盒火柴。
這是最簡單的心理邊際效應。第一種:店主認為自己在一個商品上賺錢了,另外一個沒賺錢。賺錢感覺指數(shù)為1。第二種:店主認為兩個商品都賺錢了,賺錢指數(shù)為2。當然心理傾向第二種了。同樣,這種心理還表現(xiàn)在買一送一的花招上,顧客認為有一樣東西不用付錢,就賺了,其實都是心理邊際效應在作怪。
變換一種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常很多事情換一種做法結(jié)果就不同了。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維方式是很重要的。
讓人受益匪淺的哲理故事7、不可改變的真理
有一年,著名的美國哈佛大學,曾有一名教授給剛?cè)雽W的新生出了一道測試題:一加一等于幾?學生們一陣大笑之后想:這么簡單的'題,連三歲小孩都會,看來其中必有其他深意。于是有85%的同學競沒有給出答案,5%的同學回答是“三”,至于剩下10%的同學,答案五花八門。
于是,教授公布了最后答案:“二”在學生們面面相覷之后,教授意味深長地說:“一加一等于二,這是一個不變的真理,不能、也不會因為外界因素的改變而改變!
事實上,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有一層虛擬的外表,就看我們怎么對待了。
讓人受益匪淺的哲理故事8、成功之路
電臺請一位商界奇才做嘉賓主持,大家非常希望能聽他談談成功之路。但他只是淡淡一笑,說:“還是出個題考考大家吧!薄澳车匕l(fā)現(xiàn)了金礦,人們一窩蜂地擁去,然而一條大河擋住了必經(jīng)之路。是你,會怎么辦?”有人說“繞道走”,也有人說“游過去”。商界奇才含笑不語,最后他說:“為什么非得去淘金,為什么不可以買一條船開展營運?”大家愕然。商界奇才說:“那樣的情況,就他們是賣掉所有的`東西宰得渡客只剩下一條短褲,他們也會心甘情愿的。因為,前面有金礦啊!”
干他人不想干的,做他人不曾做的,這就是成功之道。困境在智者眼中,往往意味著一個潛在的機遇。
讓人受益匪淺的哲理故事9、和尚分粥
僧多粥少,每到開飯時,和尚們一擁而上,本來就少得可憐的粥被擠翻了。
大家都挨餓。和尚們推薦了一位長者分粥,可分粥者大權(quán)獨掌,為能多分點粥,一些和尚開始溜須拍馬,加上平時相互關系就有厚薄,分粥者把粥分的多的多,少的少。
餓得受不了的和尚提議輪流分粥。這下可好,輪到自己分時撐個半死,他人分時餓得發(fā)昏。方丈云游回來了,決定由其中一名和尚全權(quán)分粥,其他不得有異,但又規(guī)定分粥者最后取粥。從此和尚們均等地吃上了熱粥。
此故事告訴我們至少三個道理:
1、凡事必須有制度、機制去規(guī)范。
2、制度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
3、好的機制不一定復雜,復雜的`機制不一定好。
讓人受益匪淺的哲理故事10、成功
貝爾納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在法國影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一次,法國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情況緊急,只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哪一幅?結(jié)果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回答中,貝爾納以最佳答案獲得該題的獎金。他的回答是:“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xiàn)的那個。
【讓人受益匪淺的哲理故事】相關文章:
一個讓人受益匪淺的故事作文(通用20篇)06-27
倫敦人算賬哲理故事10-20
走不出沙漠人哲理故事10-19
細節(jié)體現(xiàn)人的品質(zhì)的哲理故事12-16
燕窩與采窩人哲理故事10-23
給成年人的哲理故事:人的土壤在心里11-27
老實人不吃虧經(jīng)典哲理故事10-25
關于猶太人思維的哲理故事12-15
猶太人的智慧語錄哲理故事10-23
哲理故事的幽默的哲理故事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