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例說材料作文的立意分成介紹
試題提供了一則關于在川劇藝術和現實生活中變臉的故事。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立足材料的整體含意。從形式上看,這是一道材料作文題;但允許考生“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又體現出話題作文的某些特點。反觀近幾年高考材料作文的命題思想,均體現了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的雙重特征,呈現出一種平穩(wěn)發(fā)展的延續(xù)性。本題目的設置權且算是一次有益的實踐與鞏固。
面對這樣的題目,認真研讀材料,準確把握其整體含意,無疑是寫好作文的重要前提。那么,這個故事包含哪些側面(或者說角度)呢?其中的川劇變臉特技,未必是值得深究的對象;關鍵在于材料末尾結合現實生活審視變臉現象的一句話“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會變臉的人不計其數,變得更快,變得更絕!薄敖^”既可以看作是對“現實生活中的變臉”的積極肯定,也可以當成是對它的有力批判。由此生發(fā)開來,自然是符合題意的。
剖析這個試題的立意,首先要認真解讀“臉”的含義,這就需要我們看前面的所供材料了。由材料不難看出:“臉”既可以理解為實際生活中的臉,像臉面、臉龐、臉色等淺表性的含意;又可以看作是抽象意義上的臉,比如人的心理素質,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等?傊,“臉”在這里變成了一個符號,一個能呈現出一定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供人審察分析的符號。
明白了“臉”的含義,寫作思路就打開了。我們可以贊同變臉,梁啟超說過:“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币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得到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惟有不斷地汲取他國、他民族的優(yōu)勢和精髓,不斷地科學合理變通,那種固步自封、墨守成規(guī)的態(tài)度與做法是不可取的。小到一個人,“以人之長,補己之短”,有效地借鑒他人的長處,為我所用,未嘗不可,切忌“夜郎自大”。當今世界正逐步趨于全球一體化,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是彼此關聯(lián)的,孤立中求發(fā)展,無異于自掘墳墓。
基于“贊同變臉”這個立意角度,我們還可以這樣構思。一個人,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必須呈現出不同的臉,這樣的人生才是真實的,完美的。像警察,在歹徒面前是虎豹,在百姓心中是老黃牛,在家人身旁是小綿羊。像教師,在學生心里是紅蠟燭,在后學者眼里是引路人,在校長的麾下又是學校發(fā)展的主力軍。同時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就應該依據當時特定的生活情境進行一定的合理的變臉,不至于使自己身陷泥淖,難以自拔,從而影響到自己一生的發(fā)展。
當然,變臉自有變臉的好處,如果我們反彈琵琶,堅持不變,堅持自我,也是完全切合題意的。這樣一來,就把話題轉移帶我們熟悉的領域中了,學生應該有材可選,有話可說,無形之中增加了寫作的廣度。在這方面的材料儲備較為豐富:文天祥寧死不變節(jié),布魯諾投身火海捍衛(wèi)真理,吉鴻昌胸前掛著“我是中國人”的牌子,東施效顰、邯鄲學步、鸚鵡學舌等歷史典故的反面例證……堅持正義,堅持真理,堅持自我,絕不用人格尊嚴和生命去換取功名利祿,絕不因傾羨學習別人的長處而丟失了屬于自己的東西。
從文體上看,既可以講述“變臉”的經過,又可以討論“變臉”的結果,適合記敘、抒情、議論類的各種文體的寫作。學生完全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自由地表達觀點和態(tài)度。
總之,本題在立意上趨于開放,介于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之間,能考查考生的見識水平,也有利于考生放開手腳,道出獨立的見解,寫就富有個性和靈性的千字佳作。
【例說材料作文的立意分成介紹】相關文章:
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02-06
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12-17
高考作文預測審題立意經典解讀10例10-23
漫談材料作文的審題和立意10-20
最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11-14
寓言類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技巧11-28
高考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指導及訓練09-08
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10種方法09-01
2017年高考作文指導:材料作文審題立意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