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描寫狀物的作文100字
狀物,是指以描寫物體或景色為主的文章。小編特地為大家整理了描寫狀物的作文100字,僅供參考!
【篇一:描寫狀物的作文100字】
我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
進(jìn)入房間,一眼就能看到有一張很寬大的床,床頭邊擺了我們家的全家福。緊挨著窗臺,是一張寫字臺,上面擺著臺燈、復(fù)讀機(jī)……寫字臺旁邊是書架,書架上還放著名家的'畫冊和各種我喜愛的書。寫字臺的右邊,安放著一個很大的衣柜,衣柜里擺著和掛著我春夏秋冬穿的衣服。
看,這就是我的房間,大家覺得怎么樣?
【篇二:描寫狀物的作文100字】
多迷人的樹林啊!
風(fēng)在樹枝上蕩秋千,蟬也在那兒練嗓子,就連剛學(xué)飛的小鳥們,也愛在樹上嬉戲、玩耍。樹下,一條彎彎的小路,一直延伸到森林的`深處。路邊的草叢中,五顏六色的蘑菇探頭探腦,漂亮極了!
走進(jìn)這樣的樹林,還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蟲鳴鳥叫聲,仿佛在歌唱著一個個美妙的童話故事。
【篇三:描寫狀物的作文100字】
夏天,雷雨過后,天空會出現(xiàn)一種五顏六色的東西,叫彩虹。
一個夏天的午后,天空下著傾盆大雨,雷公公打起轟隆隆的雷聲,像大炮爆炸的聲音。雷雨天正如王老師所說雷雨來得快,去得也快。馬上就晴天了。晴天的天空掛著一條長長的'彩虹,彩虹有七種顏色:紅、橙、黃、綠、青、藍(lán)、紫。彩虹還很像七彩橋呢!
彩虹真美麗!我喜歡彩虹。
【篇四:描寫狀物的作文100字】
家鄉(xiāng)的小河是歡樂的。你看那清涼的.河水,引來了一群孩子在戲水。大人們在小河進(jìn)行了一場游泳比賽。
家鄉(xiāng)的小河是忙碌的。一個個年輕的婦女正在洗衣服,還有的洗白菜;有人拿出捕魚網(wǎng)在撈水草,帶去給雞鴨吃;一個漁夫正在全神貫注地捕魚。
家鄉(xiāng)的小河也是勤勞的。你看那小河,給稻田麥子送去了飲料、幫農(nóng)民轉(zhuǎn)動水磨、到發(fā)電站發(fā)電,也把船送到了港口。
【篇五:描寫狀物的作文100字】
潮州千果山是一個旅游勝區(qū)。那里環(huán)境優(yōu)美,空氣清新,風(fēng)景秀麗,綠草如茵,生機(jī)盎然,勃勃生機(jī),美輪美奐,是人們休閑放松的好去處。如若你站在草地上,深吸一口氣,張開雙手,擁抱大地,就能感受到一股夾雜著新鮮泥土味的空氣撲面而來。真是使人流連忘返。
我真想感嘆一句——啊,好美!
【篇六:描寫狀物的'作文100字】
春天的田野真美啊!
柳樹發(fā)芽。桃樹開花。青青的小草悄悄地從泥土里鉆了出來,像地上插遍了密密的松針。金黃的油菜花一簇簇、一叢叢、一壟壟,一片連著一片,像鋪滿了一地的金子。春風(fēng)一吹菜地里飄起一陣陣濃濃的`菜花的香味。引來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在油菜花兒上飛來飛去,久久地不愿離去。
我愛春天的田野!
【篇七:描寫狀物的作文100字】
我們身邊到處都有美麗的景物,其中最熟悉的就是競秀公園了。春夏秋冬,它的美麗景色一直在變。
春天的公園是生機(jī)勃勃的,春姑娘抱住花枝搖啊搖,幾朵迎春花爬上了枝頭,盛開的花朵在迫不及待展示自己的美麗,沒有開的花骨朵就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不敢讓人看到自己的臉。土地上也長出了嫩綠的小草,湖水也解凍了。
夏天的公園是草木蔥蘢的,也是最美的。柳樹姑娘把長發(fā)甩入湖水中,湖邊時不時有幾個小朋友在撈魚蝦;ǘ鋫兌紶幹故咀约旱腵姿色,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進(jìn)行著激烈的比賽。一片姹紫嫣紅,樹上翠綠的葉子沙沙作響,好像在演奏著一部動聽的交響曲。秋天的公園是金色的搖籃。此時的樹葉們就要離開樹媽媽了,涼風(fēng)吹過,樹葉們翩翩起舞,就像一只只在空中飛舞的美麗的蝴蝶,銀杏樹、楓樹都張開小手歡迎人們的到來。冬天的公園是充滿歡聲笑語的。孩子們在公園里堆雪人、溜冰,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樹上掛的是雪,我們手里捧的也是雪,粉妝玉砌好不美麗。這就是美麗的競秀公園,我喜歡競秀公園四季美麗的景色。
【篇八:描寫狀物的作文100字】
我的家鄉(xiāng)轉(zhuǎn)斗有許多美麗的景色,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那美麗的'荷花池。
夏日清晨,來到荷花池邊,看見荷葉帶著露珠,晶瑩剔透。荷花也開了不少,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馬上就要破裂似的。綠的葉,紅的花,把池塘打扮的真美麗!
有時還可以看見荷葉下面小魚探頭探腦,嬉戲玩耍呢!
怎么樣?荷花池美嗎?如果美就到我的家鄉(xiāng)來玩吧!
【描寫狀物的作文100字】相關(guān)文章:
描寫狀物的作文02-04
描寫狀物作文12-03
描寫狀物作文01-09
描寫菊的狀物作文10-19
描寫臺燈的狀物作文10-19
描寫草莓的狀物作文10-16
描寫狗狀物作文10-31
描寫松樹的狀物作文10-26
描寫花的狀物作文09-28
描寫小狗的狀物作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