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字很少的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一:不可救藥
“不可救藥”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表示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用來比喻人或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這個成語來源于《詩。大雅。板》,天之方謔,無然謔謔。老夫灌灌,小子鞏鞏。匪我言耄,爾用憂謔。多將繳繳,不可救藥。
西周王朝到了后期,奴隸主貴族日益腐朽,不斷搜括錢財,發(fā)動戰(zhàn)爭,壓迫百姓和奴隸。周厲王即位后,對百姓和奴隸的剝削壓迫更重。他貪財好利,獨占山林川澤,不許百姓打獵、砍柴、捕魚,還派人監(jiān)視他們的言行;誰議論他,他就把誰殺死。人民忍無可忍,到處都有人起來反抗,周王朝的.統(tǒng)治越來越不穩(wěn)固。
眼看周王朝政權(quán)搖搖欲墜,關(guān)心國家的大臣都很痛心。忠心耿耿的老臣凡伯,極力勸諫周厲王改變暴虐的政治,力修德政,挽救國家?墒侵軈柾醪宦,一些權(quán)臣也嘲笑凡伯,說他昏庸無能,不識時務(wù)。凡伯非常氣憤,揮筆寫了一首長詩,表達自己焦急的心情。這首詩很長,其中有一節(jié)是這樣的:
“上天正在逞威肆虐,
不要這樣盲目快樂。
我這老夫一片誠意,
小子們卻是驕傲自得。
我進諫的并非老昏之言。
你們反倒拿來取笑戲謔。
你們的氣焰熾盛如火,
真是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
成語故事二:不自量力
“不自量力”這則成語也叫“不量力”也就是“不自量力”或“不自量”,用來表示不能正確地估計自己的力量,或過高地估計自己。
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隱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不親親,不征辭,不察有罪,犯王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宣乎!”
春秋時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內(nèi)有兩個諸侯國,一個是鄭國,一是息國。公元前712年,息國向鄭國發(fā)動了戰(zhàn)爭。
這兩個諸侯國雖然都很小,但息國的人力與物力比鄭國要少得多,軍力也要弱得多。戰(zhàn)爭自然以息國的失敗而告終。
事后,一些有見識的人分析出,息國快要滅亡了。他們分析的.根據(jù)是,息國一不考慮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勝,三不同親近的國家籠絡(luò)好關(guān)系,四不把自己向鄭國進攻的道理講清楚,五不明辨失敗的罪過和責(zé)任是誰。犯了這五條錯誤,還要出師征伐別國,結(jié)果遭到失敗,這不是非常自然的嗎?
果然,不久息國被楚國攻滅。
成語故事三:才高八斗
才高八斗”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極有才華。
這個成語來源于南朝。宋。無名字《釋常談。八斗之才》,文章多,謂之八斗之才。謝靈運嘗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南朝宋國有謝靈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山水詩作家。他的詩,大都描寫會稽、永嘉、廬山等地的山水名勝,善于刻劃自然景物,開創(chuàng)了文學(xué)史上的山水詩一派。
他寫的詩藝術(shù)性很強,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愛。詩篇一傳出來,人們就競相抄錄,流傳很廣。宋文帝很賞識他的文學(xué)才能,特地將他召回京都任職,并把他的`詩作和書法稱為“二寶”,常常要他邊侍宴,邊寫詩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謝靈運受到這種禮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邊喝酒一邊自夸道:“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xué)之才共有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成語故事四:不可同日而語
“不可同日而語”這則成語的意思是不能放在同一時間里來談?wù)摚硎静荒芟嗵岵⒄摚ハ啾容^。
這個成語來源于《戰(zhàn)國策。趙策二》,夫破人之與破于人也,臣人之與臣于人也,豈可同日而言之哉。
戰(zhàn)國中后期,各諸侯國之間戰(zhàn)爭不斷,從而出現(xiàn)了,“合縱”和“連橫”的政治活動。弱國聯(lián)合進攻強國,稱為“合縱”,隨從強國去進攻其他弱國,稱為“連橫”。當時有個縱橫家,名叫蘇秦。他先到秦國游說秦惠王,結(jié)果沒有成功。于是,他又到趙國游說。趙國的相國不喜歡蘇秦,他又沒有成功。后來到燕國,才得到一些資助。接著,他第二次來到趙國,這一回,趙國的國君趙肅侯親自接待了他。
他向趙肅侯分析了趙國和各國的'關(guān)系:“如果趙國與齊、秦兩國為敵,那么百姓就得不到安寧;如果依靠齊國去攻打秦國,百姓還是得不到安寧,F(xiàn)在,如果大王和秦國和好,那么秦國一定要利用這種優(yōu)勢去削弱韓國和魏國;如果和齊國友好,那么齊國也一定會利用這種優(yōu)勢去削弱楚國和魏國。魏、韓兩個弱了,就要割地,也會使楚國削弱。這樣,大王就會孤立無援。”
趙肅侯年紀比較輕,見蘇秦說得頭頭是道,不住地點頭稱是。接著,蘇秦又分析了趙國的實力和面臨的形勢:“其實,山東境內(nèi)所建立的國家,沒有一個比趙國強大的。趙國的疆土縱橫兩千里,軍隊幾十萬人,戰(zhàn)車千輛,戰(zhàn)馬萬匹,糧食可支用好幾年。西、南、東三面有山有水,北面有弱小的燕國,也不值得害怕。現(xiàn)在各國中秦國最忌恨趙國,但為什么它又不敢來攻打趙國呢?原來是它害怕韓、魏兩國在后邊暗算它。既然如此,韓、魏可算是趙國南邊的屏障了。但秦國要是攻打韓、魏兩國,那倒是很方便的,它們必然會向秦國屈服。如果秦國解除了韓、魏暗算的顧慮,那么戰(zhàn)禍必然會降臨到趙國。這也是我替大王憂慮的原因!
趙肅侯聽到這里,心里非常害怕,急著問蘇秦應(yīng)該怎么辦。于是蘇秦說道:“我私下考察過天下的地圖,發(fā)現(xiàn)各諸侯國的土地合起來五倍于秦國,估計各諸侯國的士兵數(shù)量十倍于秦國,如果六國結(jié)成一個整體,同心協(xié)力向西攻打秦國,就一定能打敗它。如今反而向西侍奉秦國,向秦國稱臣。打敗別人和被別人打敗,讓別人向自己稱臣和自己向別人稱臣,怎么可以放在同一時間里來談?wù)撃?”
接著,蘇秦又講了一些如何具體搞合縱的方法和策略。趙肅侯聽完說:“我還年輕,即位時間又短,不曾聽到過使國家長治久安的策略。如今您有意使天下得以生存,各諸侯國得以安寧,我愿意誠懇地傾國相從!
于是,趙肅侯給了蘇秦許多賞賜,用來讓他游說各諸侯國加入合縱聯(lián)盟。
【字很少的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杞人憂天的四字成語故事10-26
得隴望蜀四字成語故事11-22
弄巧成拙的四字成語故事10-28
成語故事50字有哪些09-21
帶四字的成語故事12-11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7-29
成語故事作文400字(精選27篇)06-27
一字褒貶成語故事10-21
8個字的動物成語故事02-16
初中四字成語故事及解釋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