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成語典故
朝三暮,四現在,被引申為反復無常,用來譴責那些說話、辦事經常變卦、不負責任的人。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CNFLA的相關欄目!
原文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yǎng)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匱焉,將限狙之食,恐眾狙之不馴于己也。先誑之曰:“與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眾狙皆起而怒。俄而曰:“與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
——選自《列子·黃帝篇》
譯文
宋國有一個養(yǎng)猴的老人,喜歡猴子,把它們成群養(yǎng)著,他可以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可以理解老人的心意。養(yǎng)猴的'老人寧可減少他與家人的食物也要滿足猴子的需求。不久,他家里的糧食缺乏了,他將限定猴子的食物的數量。但又怕猴子不順從自己,就先欺騙猴子說:“給你們橡實,早上三顆然后晚上四顆,夠嗎?”猴子們都站了起來并且十分惱怒。他又說:“給你們橡實,早上四個,晚上三個夠了吧?”猴子都非常高興然后一個個都趴在地上。
【朝三暮四成語典故】相關文章:
朝三暮四的歷史典故01-16
成語朝三暮四的意思07-04
成語典故精選02-17
朝三暮四的成語故事01-27
成語故事朝三暮四02-15
精選朝三暮四的成語故事02-17
歷史成語典故:罄竹難書的典故02-22
歷史典故的成語10-29
成語的典故「匯編」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