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作文5篇[精華]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情。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們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戰(zhàn)國時期,我國愛國詩人屈原聽說秦軍攻破楚國國都的消息后,悲憤交加,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后,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百姓們紛紛親去打撈,沿水招魂,在沒有結(jié)果時,人們只有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蝦魚蠶食屈原尸首的方法表達對他的想念,此日正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以后每年人們在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頭粽子表達緬懷之情,隨著時間的演變,人們將這一天俗稱為“端午節(jié)”,過節(jié)的形式也多養(yǎng)起來,如插楊柳、賽龍舟、吃粽子、燒高山等等。
我也特別喜歡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雖然沒有電視里看到的盛大賽龍舟、燒高山等習俗,但是我獨愛綁花繩、戴荷包、插楊柳、包粽子、串親戚等風俗喜慶方式。
五月初四這天,我就嚷著母親帶我去趕集,大人們忙著購買肉呀、菜呀、蛋之類的,我們孩子的焦點在于買花線、買畫布,挑三揀四,串了西家串東家,幾個商店、攤位轉(zhuǎn)下來,手里捧著一大把花線、畫布。可高興了,在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繩來;氐郊依,和鄰里幾個小朋友圍著外婆開始編花繩、縫荷包。捻線搓繩、選布剪樣,穿針引線,直到開燈時分,每個小朋友都有了滿意的收獲,可把外婆累壞了,我們便搶著用小拳頭敲打外婆伸不直的腰背,外婆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興奮的我就是睡不著,偷偷起來把花繩和荷包比劃了好幾次,由于外婆說了:“今天戴了就不靈了,只有在端午節(jié)這天戴上才會保佑我們一年平安。”真是一個難眠之夜呀!隱隱約約聽見父親插楊柳的聲音,我一骨碌翻起身來,大聲喊著戴荷包啰……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洗刷完畢,在母親的幫助下認真的綁上了花繩、戴上了荷包,看著手腕、腳腕花花綠綠的花繩,是弄著胸前各式各樣的荷包,我自豪極了,猶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帶著無比幸福的心情,開始幫母親炒雞蛋、包粽子。
說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戲,早在六歲那年,大媽就教會了我包粽子。我便一個指揮官的架勢喊來父親,指揮著他和母親抱起粽子來: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購買來的糯米、大棗、葡萄干、枸杞放入盆中掏干凈,然后再加進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和均勻,接著拿來竹葉卷成一個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葉子卷完,還要留一些等放進做好的餡子后封起來,父親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后的封包動作出了錯,被我狠狠批評了幾句:“老爸,你也不動腦想想,包扎的繩子要打成活結(jié),不然證書后你連葉子一塊兒吃嗎……”在我成功的指揮下,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不一會兒包了一大堆,最后就是開灶蒸煮了,這期間,我有顯擺著自己的花繩和荷包指揮父親矯正了父親楊柳插得不好看之處。
開始過節(jié)享受了,一家人圍著豐盛的節(jié)日餐,你爭我搶、談天說地、笑語盈盈,真是其樂融融。時逢中午,我們一家又拎著自己親手做好的禮物去大伯家串門子,一路上陽光和煦、鳥語花香,喜笑顏開,我真的被這欣欣向榮的日子陶醉了……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賽龍舟吃粽子的時候。在這個熱熱鬧鬧的季節(jié)里,我懷念起了那年的端午節(jié),那是我第一次包粽子。
那天是端午節(jié),媽媽早就把糯米和粽葉買好了。媽媽把材料準備好,開始包粽子。我一看,一個個漂亮的`粽子在媽媽手中誕生,好像很簡單嘛,于是我纏著媽媽教我包粽子。媽媽笑瞇瞇地答應了。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媽媽替我去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只。
看著自己包的粽子,我心里說不出的高興。
媽媽把粽子拿去煮好后端了上來,打開鍋蓋,香噴噴的熱氣撲面而來,我輕輕地拿了一個肉粽子,撥開粽葉,咬了一口,又香又糯,太好吃了!
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以后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都要自己親手包粽子。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在我的印象里,端午節(jié)那天,大人們總會去買粽子、咸蛋、黃魚等來過這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會買兩把艾草,一把掛在大門上;一把則用火點燃,拿著在房子走一圈,說是能驅(qū)蚊、消災。
要說端午節(jié)的來由,可追述到20xx多年前,《史記》有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并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反對后,屈原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江流域。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不愿做亡國奴,憤恨中跳下汨羅江。楚國臣民不舍屈原,紛紛駕魚船到江邊打撈,并把事先準備好的雞蛋、米飯等食物投入江中,意在讓魚蝦吃飽了,不要再去咬屈原的真身。后來每年五月五,人們都會用不同的方式,來紀念這位愛國人士。吃粽子,賽龍船等風俗就這樣代代延續(xù)。
此后年代里出現(xiàn)了抗金英雄岳飛,抗日將領(lǐng)張自忠等等一大批愛國人士,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而當今社會,我們的愛國不用像以前那樣沖鋒現(xiàn)陣了,時代賦予了新的內(nèi)含。
20xx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SARS蔓延開來,那些為了讓成百上千人康復而不惜生命的醫(yī)護人員,奉獻本職工作的精神,本身就是愛國;而去年的汶川地震,那些忘我救援的'勇士們、給災區(qū)慷慨解囊的好心人們和那些可敬的白衣天使們,更是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國;再說奧運會上為國爭光的運動員也同樣是愛國,也同樣值得稱頌。
然而對于我們小小年紀,愛國的體現(xiàn)我想就是,現(xiàn)在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將來服務社會,打好基礎(chǔ);為報效祖國,貢獻一份力。
輕松端午不僅開心過,而且是給我很好地上了一課。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我到奶奶家吃粽子。媽媽給我講了端午節(jié)的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叫屈原,他很熱愛自己的國家,不想做亡國奴,他受到壞人的.陷害而被流放。他創(chuàng)立了“楚辭體”,還寫了憂國憂民的詩《離騷》,后來屈原就投江而死了。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就在端午的時候包粽子、賽龍舟。
聽了這個故事,我很感動,我長大以后也要像屈原一樣熱愛國家,多學本領(lǐng),為國家做貢獻!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5
再過幾天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你想知道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是怎么過的嗎?那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在我們家,奶奶每次總是提前兩天就要包粽子。她先把早就采來的粽葉放在清水里面浸泡,然后再把包粽子需要的材料(比如說糯米、咸肉、蜜棗、紅豆等等)用一個個小盆子裝好,放在裝粽葉的大盆旁。然后就開始包粽子了,一張張粽葉在奶奶的手下聽話的卷成一個個圓錐形,隨后糯米、咸肉等就有序的往圓錐形粽葉里“跳”,最后,奶奶大手一揮,一根長線就綁住了粽葉,一個粽子就誕生了。煮熟后的粽子香噴噴的'可好吃了。
端午節(jié)那天,母親還會去買艾葉掛門口。母親說以前艾葉是不用買的,小河里面都長滿了艾草,直接去采就行了,可是現(xiàn)在卻沒有了。
當然,除了我們家,家家戶戶都在過端午,我們還有集體活動呢,那就是賽龍舟。在大大的湖里,一條條神氣的龍舟在驚天動地的鼓聲中飛速的前進。岸邊圍滿了我們這些看熱鬧的觀眾,為他們加油吶喊。
看啊,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多么熱鬧啊!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