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作文[范例8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楚懷王時的大臣,“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候,王甚任之”。因為他受到楚懷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蘭的嫉妒,就在楚懷王及繼位的頃襄王之前譭謗屈原。楚王汏而逐漸疏遠屈原,連帶的也不采納他的諫言,最后甚至將屈原放逐。
屈原滿懷悲憤,落拓江湖,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后,懷石投汨羅江自盡。 屈原死后數(shù)十年,楚國終因讒臣誤國而為秦所滅。但是屈原這位忠而見疑的悲劇英雄還活在楚國姓的心中。下面這個故事可以用來說明楚人愛戴屈原的心情。 據說屈原投江后,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有位漁夫還拿出事先準備的粽子、雞蛋等食物,撲通的往江里面丟,說是讓魚假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
一老醫(yī)師則拿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了蛟龍,使它不能傷害屈大夫。 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須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脖子上,然后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睕、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這些小孩子。 據說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從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們都要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
有些地區(qū),則在端什節(jié)插菖蒲或艾草于門上,這固然是因為蒲艾有禳毒的功用。不過,關于這項艾習俗的起源,民間則有一種說法。 唐朝僖宗年間,黃巢領兵造反,所到之處,殺人百萬,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聽見黃巢來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難。 這一年五月,黃巢的軍隊攻進河南,兵臨鄧州城下,黃巢騎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見一波波的老弱婦孺涌出城外,他看見一個婦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個年紀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卻抱著年紀較大的男孩。黃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馬問道:“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婦人回答:“聽說黃巢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大壞蛋,不日就要攻進鄧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調去守城,我們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黃巢又指著小孩問她:“你為什麼手牽小的,卻懷抱大的呢?”那婦人就說:“懷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牽的才是我親生的兒子。萬一情況危急時,我寧可丟掉自己的兒子,也得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黃巢聽了,深受感動,就對那婦人說:“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這樣黃巢的軍隊就不會傷害你了! 婦人聽了,將信將疑,不過她還是回到城里,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陽,黃巢的軍隊攻進城里,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弓菖蒲艾草。為了遵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黃巢只得無可奈何的領兵離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于難。 為了紀念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節(jié),大家就會在門上插菖蒲、艾草,這項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小懶蟲!快起床,今天是端午節(jié),媽媽和你一起包粽子,你怎么還在睡覺?”媽媽興致勃勃地叫著。難得的假期,我還真想好好地睡一覺呢,都被媽媽攪和了,可是我昨天答應媽媽和她一起包粽子的啊,想想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我還是很快地起床,跟媽媽學著包粽子。
媽媽拿出泡在水里的粽葉,還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們兩個準備“操作”了;首先媽媽教我包粽子四大步驟:①選料,選擇好合適的粽葉;②把糯米放在折疊好的粽葉里,包好;③把五花肉放進有糯米的粽子里;④用線把包好的粽子纏緊,打結。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心里暗想原來包粽子還有學問呢。
媽媽開始包了,她神色嚴肅,十分細心。一層又一層,一道又一道,兩只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練地上下翻飛,這不,不一會一只胖乎乎的肉粽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顯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是熟能生巧,媽媽這個包粽子的好手,已經包了幾十個粽子了,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我的進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媽媽有說的步驟按部就班地認真操練著,可是這粽子似乎看我是個孩子,非鬧點小脾氣不可,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個粽子都沒爆好那小粽子似乎在嘲笑地說:“哎呀……就你……還想把我給馴服……那可比登天還難!蔽铱伞安环䴕狻绷,這小小的粽子就能難倒我嗎,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媽媽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guī)е┨摌s心努力的學著。果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茅塞頓開,真棒!我終于包好了第一個粽子?粗种械倪@個小粽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那么好看,但在我眼里就像是手上捧著一顆閃閃發(fā)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貴,那種喜悅與興奮難以言表。
粽子包好了,開始煮粽子。媽媽往鍋里加了許多的水,然后開始煮,煮了好一會兒,粽子就好了,此時家里到處都彌漫著粽子的香味,終于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
今天我不但與媽媽學到包粽子的“手藝”,還嘗試了包粽子其中的快樂,真實一個難忘而愉快的一天,讓這樣的快樂與大家共同分享,“端午節(jié)快樂”!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小娃兒穿綠衣,系上一根綠絲條。味道有咸也有甜,每年端午都要吃!蓖瑢W們猜一猜這是什么東西呀?我想大家都已經猜出來了,這就是我們中國的特產粽子了!粽子可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吃的好東西呀!讓我來說一說它的由來吧!
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愛國詩人被別人陷害跳入江中,村民為了大魚不把屈原的尸體吃掉,就扔粽子下去給大魚吃。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并且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吃,一直流傳至今,F(xiàn)在大家應該知道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包粽子了吧!
我的外婆是一個包粽子能手,她會包許多種粽子,有豬肉粽,豆沙粽,番薯粽,蜜棗粽等等一些各種各樣的粽子。每到端午或者春節(jié)的時候,她就會包好多好多好吃的粽子送給親朋好友,祝大家健康平安。今天我就要去外婆家把這門手藝學到手。
我剛來到外婆家,就看見外婆把包粽子的東西全部準備好了,有泡好的糯米,腌好的豬肉,已經煮過的粽葉。開始包粽子了外婆先拿出一張粽葉,把它折成一個三角形,在三角里放上一層白白的糯米,然后再把手抖一抖,我問外婆為什么要抖一抖呢?外婆說:“這樣能使粽子煮熟后不散開。最后用粽繩緊緊的系上,就這樣,一只肉粽子就包好了。
我也學著開始包了,看著外婆輕輕松松地包了許多個,可是我總是笨手笨腳的'怎么也包不好,不是把粽葉給包碎了,就是把米給漏出來了,好不容易包好一個,可是跟外婆包好的一比較,簡直是天差地別!外婆勸我別灰心,她說只要認真去學一定會包好的。果然,我包的越來越好,越來越快。我想我一直堅持下去一定會和外婆包的一樣好!
今天我學會了包粽子,雖然包的不怎么好,但是我相信自己會越包越好的,只要肯努力一定會成功的!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一眨眼,端午節(jié)到了。在我們這里端午節(jié)的習俗是:吃粽子。
端午節(jié)前幾天,奶奶、媽媽和我到山上摘粽葉,準備做端午節(jié)吃的粽子。粽葉要摘得又大又長,如果太小的話,糯米包不進,蒸熟后會溢出來的。摘完粽葉,還要找捆在粽葉上的繩子,這種繩子不一點用長枝條代替,還可以用細毛線捆。
摘完粽葉,要把粽葉洗干凈。因為粽葉上有很臟的污垢,最好用開水浸泡,這樣不僅能洗清粽葉上的污垢,還能殺掉留在粽葉上的'病菌。除了準備粽葉,還要準備包粽子的餡和糯米。餡一般是赤豆、肉、栗子、紅棗等,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作餡。糯米一般在端午節(jié)前買來。糯米也要沖洗沖洗,至少沖洗三次。
在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要把粽子包好、蒸好。包粽子的一般步驟是:首先把一片葉子的末尾和另一片葉子的頂部重疊;再在葉子重疊部分彎成一個圓錐形的;然后在圓錐形里放一些糯米,(放少一點,因為還要放餡);最后放上餡,放上糯米;把糯米包裹起來,用繩子捆好。這天晚上,整晚都蒸粽子,一刻不停。
第二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自家的周圍旁灑上雄黃,據說這樣可以避邪,還可以防白蛇。端午節(jié)吃粽子其實就是紀念死去的屈原。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著奶奶或外婆親手包的粽子,感覺是多么幸福!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5
“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币荒暌欢鹊亩宋绻(jié)又快到了。每家每戶都在忙著打掃院子,包粽子。走到哪家都能聞到粽子的香味。每到這個時候,媽媽就會把做粽子的材料拿出來,一家人就圍坐在一起開始包粽子。
我不會包粽子,媽就手把手地教給我。她先拿兩片粽葉,弄成像漏斗的.樣子,再用勺子把糯米放進去,肉、豆沙放在糯米中,然后把糯米包起來,再用繩子系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蒸。我按照奶奶說的方法做了起來。第一次我做得不好,第二次也不太好,到了第三次我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粽子。把粽子放到鍋里一蒸,熟了之后,濃濃的粽子香味就會飄出來,讓人垂涎欲滴。我們一家人邊看電視邊 吃粽子,可開心啦!
爸爸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我問爸爸:“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呢?”爸爸笑著說:“是為了不要讓魚吃屈原的尸體,人們就把粽子拋入江中給魚吃!薄芭,那為什么要賽龍舟呢?”我的問題仿佛總也問不完似的。“因為人們要去尋找屈原的尸體。”
這就是我家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6
掰掰指頭算算,離端午節(jié)也沒剩下幾天了。
五月五,一九九九年農歷的五月五,是我的破殼日。注定了,我與端午節(jié)有不一般的關系。端午節(jié),端陽節(jié),勾起了我的回憶。
“掛蛋袋”的回憶
“君君,你農歷生日要到了,媽媽送你一個東西!
“咦?這是什么?”我盯著那個東西,這是一個用五彩的毛線編織而成的小小的,像網一樣,下面垂著被修剪得整整齊齊的毛線,像馬尾辮一樣垂下來,上面用一根毛線連接,可以掛在脖子上。
“這個袋子里可以放雞蛋,過端午節(jié)用的。端午節(jié)正好也是你生日嘛,呵呵。”
“好像很好玩。”
我的手里把玩著那個袋子。當時我其實并不怎么在意它,我跟本就沒有想過,現(xiàn)在它在我眼中的地位。
說實話,我從未用過這個袋子,是不舍得用。我一直珍藏著它,什么關于曾經的東西我都可以拋棄,可就是狠不下心來扔掉它。也不知是為了紀念什么。是紀念那個許久不曾謀面的人,還是紀念我漸行漸遠的童年。
粽香情結
“那個,小肉粽來一個。”“好嘞!
“老奶奶粽子店”是我最喜歡的一家粽子店,確切的說,是最喜歡那里的肉粽。所有粽子中,我最喜歡的便是肉粽。而在肉粽中,當之無愧的王者就是老奶奶家的。
最近幾日,仿佛已經聞到了熟悉的粽子香,還有粽葉的香,都在空氣中彌漫開。走過許久不曾走過的路,買一兩個小肉粽,小心的剝開粽葉,忍著燙手的溫度抓著粽子,一口一口細細品著。香甜的糯米,還有瘦肉,全都把我深深的吸引。細細咀嚼著,熟悉的'粽子的味道便在口中溢開,讓人極其想吃,卻又極其不舍得吃下這粽子。
這樣的粽子,比三全的速凍粽子得好上多好哇?
真的,除了老奶奶家的肉粽,別的粽子我一概不喜歡,也不知是不是從小吃到大習慣了。反正,我就是喜歡這樣的粽子,就是喜歡這樣飽含著回憶的粽子。
在這個我第一個離開童年的端午節(jié)里,也就是第一個離開童年的生日里,我像是變了。
又逢端午。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7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边@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jié)的贊美。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xiāng)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jié).雖然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jié)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jié)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jié)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xiàn)端午節(jié)特色.。
端午節(jié)是個非常熱鬧的節(jié)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jié)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咱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家鄉(xiāng)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后,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fā)酵。里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
看,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8
甘肅民勤是的我的家鄉(xiāng),在我的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很特別。
端午節(jié)這天,每家門上都插上開滿小黃花的沙棗枝和柳枝。還有就是蒸“花扇子”饃和吃甜甜的、粘粘的粽糕。媽媽的“花扇子”蒸得可好了,真像一把扇子。我們這兒的粽子做法跟別的地方的`做法不一樣。因為我們北方沒有粽葉,所以人們常用油餅代替,大家稱為“油餅卷粽子”。端午節(jié)這天,一大清早,一家人把準備好的粽子端出來。那粽子的樣子像小船。中間胖嘟嘟的,兩頭尖尖的。既好吃,又好看。我邊吃邊聽爸爸講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真感動人!
噢,差點忘了,端午節(jié)這天我們這兒有一種習俗。除了的吃粽子,就是用各種顏色的絲線編成的花絲帶戴在手腕上,脖子上,圖個吉利。再就是等到七月七日的清早,把花絲帶剪下來扔到房上讓喜鵲銜去給傳說中的牛郎織女搭彩橋,讓他們這天在鵲橋相見。小孩子們脖子上都帶著由媽媽縫制的裝有沙棗花的香囊,又好看,又有特殊的花香味!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正是沙棗花開的時節(jié)。濃濃的花香,粘甜的粽子,還有那感人的故事和傳說真讓人忘不了!
你們不信的話,歡迎你們明年來我的家鄉(xiāng)親自感受一下吧!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