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雷鋒的作文
學習雷鋒做好事,是當今社會最為提倡的活動。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頌雷鋒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頌雷鋒的作文一】
“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歌,我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因為這首歌就是為了弘揚雷鋒精神所創(chuàng)作的。雷鋒叔叔雖然離開了人世,但是雷鋒精神是幾代人心中的道德模范的一個標準。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學習雷鋒做好事,是當今社會最為提倡的活動。你不用像林丹阿姨、郭明義叔叔那樣,只需要彎腰撿起身邊的一張廢紙、一個可樂罐子扔進垃圾箱,你就是一個小雷鋒。助人為樂,這樣的例子在過去、現(xiàn)在都數(shù)不勝數(shù)。人們總是匆匆地上車、又匆匆地下車,很少有人關心身邊人的感受,認為能搶到座位已經(jīng)就很好了?墒强嗔藙幼骶徛睦先恕⒃袐D、小孩。記得在我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跟媽媽去玩,坐在公交車上,公交車到一個車站上來一個拄著拐杖的老人家。那老人家滿頭白發(fā),略顯得雜亂。公交車緩緩地向前行駛,老人家跌跌撞撞的站在我座位的傍邊,我心里想“要不要給她讓座?”正想著突然看見一個年輕的叔叔站了起來上前扶住老奶奶說:“老奶奶您坐我位子吧!”那老奶奶應了一聲說:“謝謝你,不用了,你自己坐吧!”話音剛落,車上的人頓時鴉雀無聲,所有的目光投向那年輕的小伙子,小伙子堅持扶著老奶奶在他的座位坐下,車廂里響起了一片鼓掌聲,大家都在稱贊那小伙子是活雷鋒。這時候我感覺大家的目光像劍一樣刺痛我的心臟,我的臉一下子漲得通紅,萬分羞愧,我想“老奶奶就站在我旁邊,如果我不要猶豫,像雷鋒叔叔那樣義不容辭的給老奶奶讓座,大家應該表揚的是我!”這件事一直藏在我的心里,激勵著我時刻都要做好人好事,不圖回報的想法。雷鋒精神以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美德和思想道德的一種體現(xiàn),我們也有義務把這種精神發(fā)揚光大。
假如社會上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的人學雷鋒,處處做好事的精神,那我們的社會將變得更加文明、更加和諧。同學們,雷鋒的精神我們要傳遞下去,做一個充滿愛心,勇于進取的好少年吧!
【頌雷鋒的作文二】
“學習雷鋒好榜樣……”
歌詞中的雷鋒,他具有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歌命精,公而忘私的共產(chǎn)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chǎn)階級斗志,是一個平凡偉大的公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1963年3月5日,毛主席親題向雷鋒同志學習,在全國掀起了學習雷鋒的群眾運動。年僅22歲,年輕充滿活力的共青團員—雷鋒。他的精神從那天起傳承至今,在這50年前,在雷鋒精神的鼓舞和指導下,不知出現(xiàn)了多少活雷鋒。雷鋒精神是樸實的,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只靠你去行動。雷鋒雖然離我們而去,但他的精神卻永遠活在喇叭我們心中,從現(xiàn)在開始讓我們?nèi)W習雷鋒的精神、去學習他助人為樂的精神、去學習他對工作執(zhí)著的精神……
讓我們再次唱起那首歌吧!讓我們學習雷鋒的精神吧! “學習雷鋒好榜樣……”
【頌雷鋒的'作文三】
三月是自豪的,因為它見證了一個平凡卻又一生無時無刻不為人民著想的偉大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雷鋒。
雷鋒精神,人人揚。其實,生活上也有許多活雷鋒。據(jù)新聞報道,在11年10月13日。兩歲的小悅悅在佛山五金廠相繼被兩車碾過。7分鐘內(nèi),18名路人視而不見,漠然而去。最后一名荒的陳賢妹上前小心翼翼地抱起小悅悅并找到家長。一個靠拾荒為生的陳奶奶可想而知身份是多么低微。然而她卻有一顆樂于助人的心。處于平凡地位精神卻是如些偉大。其實那18位路人不是冷漠而是前段時間新聞那“好人沒好報”的心態(tài)逐漸滲透了他們的心,但陳奶奶那無私奉獻的心已溫暖了那十幾位路人的冰冷的心。她是我們?nèi)祟惖暮冒駱印?/p>
記得還有一次,媽媽經(jīng)常給我講雷鋒叔叔的故事:雷鋒叔叔幫一位大嫂買火車票;幫一位老奶奶找兒子;把自己省吃儉用的津貼寄給災區(qū);幫同班的戰(zhàn)士洗衣服……總之,他的事跡讓我感動。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助人為樂的好品質從小就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有一次我在公共汽車上遇見了一位孕婦,因為車上很擠,又沒有座位,售票員只好大聲喊:“哪位給這位大嫂讓個位?”可喊了半天沒有一個人愿意讓坐的。就在這時我想起了雷鋒叔叔那種為人民服務的好品質,我連忙站起來說:“阿姨,你坐這里吧!卑⒁陶f:“謝謝小朋友!”“沒關系,這都是我們少先隊員應該做的!蔽铱吹杰嚿系娜硕枷裎彝秮碣澰S的目光,我不好意思底下了頭,但是我心里比吃了蜜還要甜。
我認為雷鋒的精神應該繼續(xù)傳承下去。
【頌雷鋒的作文】相關文章:
雷鋒頌作文200字02-02
荷花頌的作文09-08
快樂頌作文09-10
梅花頌作文02-07
櫻花頌作文02-08
陽光頌作文01-09
春天頌作文03-01
頌春的作文12-14
桂花頌作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