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趣味成語故事:食言而肥
食言而肥是什么意思?你知道這個成語的故事嗎?以下是cnfla小編為你整理的食言而肥的成語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閱讀。
一、成語故事
春秋時代,魯國有個大臣叫孟武伯,他最大的毛病是說話不算數(shù)。有一天魯哀公舉行宴會招待群臣,孟武伯參加了。在宴席上,孟武伯不喜歡另一位大臣鄭重,便故意問他:“鄭先生怎么越來越胖了?”哀公聽見了,說:“一個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諾言,當(dāng)然會胖起來呀!”
“食言而肥”指不守信用。
二、拓展延伸
典 故
《左傳·哀公二十五年》
六月,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于五梧。郭重仆,見二子,曰:“惡言多矣,君請盡之。”公宴于五梧。武伯為祝,惡郭重,曰:“何肥也”。
季孫曰:“請飲彘仇讎,臣是以不獲從君,克免於大行,又謂重也肥。”
公曰:“是食言多矣,能無肥乎?”飲酒不樂,公與大夫始有惡。
譯文
六月,哀公從越國回來,大夫季康子、孟武伯在五梧迎候。當(dāng)時,郭重為哀公駕車,看到他們二人,就對哀公說:“他們背后說了很多詆毀您的壞話,您一定要當(dāng)面質(zhì)問他們!”魯哀公在五梧宴請大夫,孟武伯因為厭惡郭重,就一邊敬酒,一邊取笑說:“您怎么長得這么肥胖?”
季康子說:“武伯該受罰吃肉!因為我國接鄰敵國,我們不能陪同君王同行,從而不能參加這次遠(yuǎn)行,武伯你卻覺得在外奔勞的郭重肥胖。”
魯哀公聽了,很覺厭惡,便代替郭重答道:“食言多也,能無肥乎!”這句話分明是反過來諷刺孟武伯慣于說話不算數(shù),而且在宴會上當(dāng)著群臣之面,出于國君之口,孟武伯頓時面紅耳赤,感到萬分難堪。
“食言而肥”這個成語就是從此而來,形容說話不算數(shù),不守信用,只圖自己便宜。若表示堅決履行諾言,說話一定算數(shù),即為“決不食言”。
【趣味成語故事:食言而肥】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7-29
趣味的日記02-08
半夢半醒的成語故事08-14
才疏意廣成語故事09-26
藏龍臥虎的成語故事01-04
耳提面命成語故事11-16
東食西宿的成語故事11-25
飛鴻雪爪的成語故事11-21
紙醉金迷的成語故事01-02
如饑似渴成語故事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