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宋詞感悟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據(jù)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宋詞感悟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宋詞感悟作文1
起
時間的長河亙古緩緩流淌而來,有時徐徐而平靜,有時卻翻出晶瑩的雪浪,拋起滿天的水珠,在陽光下散發(fā)著柔和卻明媚綺麗的光芒。宋朝,正是長河中水浪璀璨的一段。但宋朝不似唐朝,唐朝奔放自由,有盛世的繁華與火一樣的熱情,也就是在這種氛圍中,唐朝的詩歌走上了巔峰;宋朝就像江南秀美的山水,也許沒有唐朝的一氣貫天與博大胸懷,但自有水秀山清的氣質與難以掩飾的芳華。宋詞,便帶著宋朝的氣質,一路從宋初走來,影映這整個時代。宋詞,是宋朝的縮影,具有宋朝的氣質,綻放屬于宋朝的光華,映出宋朝的靈魂。
承
宋詞與唐詩相較,形式較多,有清新的小令,亦有綺麗的慢詞。往往細細碎碎的詞語之間,連綴起一幅幅各樣的畫面。也許是由于并不像七律絕句那樣擁有的'格式較為單一,而是格式繁多,題材更是豐富,宋詞繼登峰造極的唐詩之后,掀起了它的華麗彩幕,從而開啟了屬于它的時代。固然,宋詞具有它的拘束處,繁復的格律可以說限制了作者一部分的才情,但它的精雕細琢,以及讀來瑯瑯上口的音律,確是其他文體難以比擬的。
確實,宋詞是細膩的。興許是因為它細膩,用它抒寫的景致也較為細膩,且擁有一種獨特的氣韻。曾記否,初讀“楊柳岸,曉風殘月”,腦中勾勒出這樣一幅畫面:煙波渺渺,離情徹骨,卻偏對半缺殘月,惆悵在凄冷的月光下,仿佛也變得綿綿不絕。也記得,春深之時,仰頭望滿樹暄妍飄落,踏草去尋那梅樹青果,正是“紅英落盡青梅小”的時節(jié)。又有“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使得那“黯鄉(xiāng)魂”越發(fā)“追旅思”,相思景,相思情化作相思淚。由景生情,宋詞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閑情偶寄,亦有“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的凄愴摧心,更有“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報國豪情。宋詞,其實只是一個載體,承載了那時人們的生活,他們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細節(jié),時運變換;承載了人們的情感,他們的喜怒哀樂,思隨東風興遄飛,或是冷雨凄切摧肝腸;承載了人們的思想,人生哲學,萬物天理。所以憑借著宋詞這個載體,我們可以一窺那個時代的一切,從人們的生活、思想到時代的特征與精神。
轉
總是喜歡站在窗前,低低地吟誦幾首宋詞。閉上眼睛,我就能看到一幅畫卷,在我眼前徐徐展開。每一個字都不只是一個字,而是一個小小的縮影,當有光透過他們的時候,我腦海中的天空上,便會映出一座座有些飄忽的海市蜃樓,隱約在云中。也許那一個個的影像起初并不清晰,但當我為它們添上想象的色彩,穿越了幾百年風雨浸潤的它們,就又重新煥發(fā)了它們應有的熠熠之光。有時讀著讀著,忽然覺得仿佛我與詞人之間,并沒有跨越幾百年的鴻溝,而是很近很近,猶如僅僅隔了一層若有若無的細窗紗一般。興許這是因為,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從其發(fā)端涓涓流淌而來,中途雖有疾有緩,卻從未止歇、斷絕。它流經(jīng)昨天、今天,也將繼續(xù)不斷絕地繼續(xù)流淌下去,裹挾著一段段歷史與一批批文人的智慧思想,奔騰不息。是的,我們現(xiàn)在所念到的宋詞,或許因為年代的差異給我們些許生疏的感覺,但細細咀嚼、品味、回想,望著那一個個的方塊字,就會突然發(fā)覺,它們給我們的感覺,竟是那么熟悉、親切,就如一陣從山間水上吹來的風,帶著芬芳又有些潮濕的味道,拂過我的耳畔。
合
詞吟聲聲續(xù)長河,向前望去,喧豗百川東入海;
回首,不盡長河滾滾來;
向上望去,天光略有通透處。
低吟蘇子的詞,我舒展了眉毛,在詞吟聲聲中,向前走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宋詞感悟作文2
老師要求我們在暑假熟讀抄寫詩詞70首,出于好奇看到了這本《宋詞三百首》,里面有那么多的彩圖,借過來看看吧!就借了它。
《宋詞三百首》挑選了宋朝57位著名文人250多首詞。我讀時,又感后悔,它難懂難朗讀。只得強打精神看一遍譯詞,再讀一遍原詞,像讀散文那樣的很費勁地讀完了它。
我喜歡岳飛的《滿江紅》中‘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作為一個男兒,我要學岳飛那樣的有志氣,雖然出身農民的孩子,卻能文武雙全,寫出這么好的詞!成為浮流芳百百世的民族英雄。
我也喜歡蘇軾的《水調歌頭》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要像蘇軾那樣的心胸開寬,雖然人間有離合悲歡,盡管我留守在爺爺家,雖然月兒有陰晴圓缺,雖然我很少能跟父母親相見,這些事難以求全,只要把思念父母的情留在心間,在同一個月亮下,我們一家人不是歡聚在同一月光之下!
我不喜歡那些離愁怨女,可是它們占了200來首,寫得最好,對我們小孩子有什么益處?
朗讀時,我讀不出感情也讀不出韻味,爺爺對我說,詞比詩還難呢?要學詞牌,平仄,押韻,唉!古代的的.詩詞,為什么要有這么多的規(guī)則。
如果在詞中,能有勵志,勸學內容,能有專為兒童寫的東西,哪該多好!
一本借錯了的書,《宋詞三百首》不適合小學生閱讀。
經(jīng)過上次與孩子共讀古詩詞以后,發(fā)現(xiàn)孩子對古詩詞比較感興趣,于是這次又安排孩子讀《宋詞三百首》。雖然孩子年紀小,一時不能理解很多宋詞的含義,但是古詩詞平仄有序,節(jié)奏鮮明,韻律和諧,讀來瑯瑯上口,悅耳動聽,多讀多誦能體味韻律美,音樂美。反復誦讀,大膽想像,能領略意境美。詞人或吟詠生情,或感物詠志,或借物言志,多吟多誦,體驗情感美。
歐陽修在《生查子》中寫到:“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边@首詞描寫相思,明白如話,饒有韻味,語言通俗自然,饒有民歌風味。
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在《如夢令》中寫到:“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詞人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一起身便急問收拾房屋,卷簾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樣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還不錯,一夜風雨,海棠一點兒沒變!”女主人聽了,嗔嘆道;“傻丫頭,你可知道那海棠花叢已是紅的見少,綠的見多了嗎!此詞語言清新,詞意雋永,令人玩味不已。
辛棄疾的《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中有這樣一段:“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詞人運用對仗手法,“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在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輕微的陣雨,特別是一個“天外”一個“山前”,本來是遙遠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筆鋒一轉,小橋一過,鄉(xiāng)村林邊茅店的影子卻意想不到地展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從表面上看,這首詞的題材內容不過是一些看來極其平凡的景物,語言沒有任何雕飾,沒有用一個典故,層次安排也完全是聽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卻有著詞人潛心的構思,淳厚的感情。
希望孩子通過大量誦讀古詩詞,積累著詩詞的語言,感受著詩詞的情懷,懂得古人惜墨成金,領悟詞句中比喻、夸張、對比的精妙之處,賞識能力得到提高,語言底氣就足了。有了底氣,才有靈氣,孩子在今后的學習中,思路更加開闊,想象力進一步增強,行文下筆輕松,語言流暢,直至形成言簡意賅的文風。
【宋詞感悟作文】相關文章:
宋詞閱讀答案03-05
走進唐詩宋詞作文03-24
讀唐詩宋詞的作文10-14
走進唐詩宋詞作文10-15
描寫春天的古詩(宋詞)10-10
經(jīng)典唐詩宋詞名句10-24
唐詩宋詞的臘月10-15
唐詩宋詞欣賞10-15
唐詩宋詞名句10-14
我心中的唐詩宋詞作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