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噎廢食的成語故事是什么
因噎廢食,噎:食物塞住喉嚨。廢:停止。多用在因為一兩次問題就否定所有。你知道關于這個成語的故事嗎?以下cnfla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因噎廢食的成語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閱讀。
【成語故事】
相傳,古時候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節(jié)日之夜,有個大財主在家大擺酒席。大家劃拳喝酒,喧聲如潮。
突然,鬧得最歡的一個老頭大汗淋漓,翻著白眼,捂住脖子,拼命地咽著唾沫。原來是他剛才急著說話,嘴里一塊牛肉沒嚼爛就吞了下去,結果喉嚨被堵住了。
這時,在場的人紛紛圍了過來,有的說快灌一杯冷水,有的'說要再咽一塊肉,有人使勁扳開老頭的嘴巴,拿起筷子就要往里夾取,有人則使勁捏著他的脖子往下刮。眾人七嘴八舌,動手動腳,把老頭折騰得痛苦極了。
最后,老頭氣得按捺不住,大吼一聲“滾開”,那塊牛肉居然跟著噴了出來。眾人大笑,正要回座位繼續(xù)吃喝,財主卻高聲說道:“各位請回吧。那位老者的遭遇是我們的前車之鑒。老夫認為:要想不再發(fā)生這樣的災禍,酒肉不可吃,三餐不可有。本府以后再也不許人吃飯了。”說完,就下令把廚房所有的壇壇罐罐全部打碎,柴米油鹽一律放火燒掉。
啟示:故事中的大財主為了避免食物卡人之悲劇再次發(fā)生,居然下令把廚房所有的壇壇罐罐全部打碎,柴米油鹽一律放火燒掉,既浪費自己的財和物,又把來客的盎然情趣降到了冰點,真是愚蠢之舉。我們要引以為戒,無論做什么事情時,盡心盡力,爭取給事情一個完美的結局,當然最好不過。倘若竭盡全力之后,仍未能避免一些錯誤的發(fā)生,悲傷之余,自當冷靜沉思,分析個中緣由,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不致重蹈覆轍即可,沒必要因噎廢食。
【出處】出自《呂氏春秋·蕩兵》: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原意是說,因為有人吃飯噎住了,索性連飯也不吃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點小毛病或
【字面解釋】噎:食物堵塞在喉嚨;廢:停止;食:吃。
【事 例】 若是后人不問來由,一律的奉以為法,豈不因噎廢食了么?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十一回
清 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四月初一》:“若謂學步不易,而慮終不能勝人,是因噎廢食也。” 茗蓀《地方自治博議》:“或謂改良之責,是在吾輩,不可因噎而廢食。”
【用 法】 偏正式;作定語、謂語、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剖腹藏珠 因小失大 削足適履 刖趾適屨
【反義詞】 百折不撓 廢寢忘食
【歇后語】 長蟲鉆地縫
【常用程度】:常用
【成語結構】:偏正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噎,不能讀作“yī”。
【成語辨形】:噎,不能寫作“咽”。
【成語謎面】:魚刺卡喉不吃魚
【因噎廢食的成語故事是什么】相關文章:
成語“因噎廢食”的意思07-17
蕭規(guī)曹隨的成語故事是什么01-13
亡羊補牢的成語故事是什么02-08
天經地義的成語故事是什么04-02
南轅北轍成語故事是什么02-09
出爾反爾的成語故事是什么06-14
食玉炊桂的成語故事是什么06-06
美輪美奐的成語故事是什么06-27
管中窺豹的成語故事是什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