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tài)度的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吹阶魑牡纳碛鞍桑柚魑娜藗兛梢詫崿F(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態(tài)度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態(tài)度的作文1
水發(fā)生了變化,于是大自然產生了浩浩的云雨;隕石發(fā)生了變化,于是夜空中劃過了奪目的流星;種子發(fā)生了變化,于是大地上綻放出花木的馥郁;人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于是未知的未來里誕生出人生的輝煌。
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人生的高度取決于你自己的態(tài)度,如果魯迅沒有棄醫(yī)從文,如何會有那一聲聲喚醒國人的吶喊?如果張文舉沒有放棄寫作,轉練書法,如何會成為一代聞名遐邇的書法家?態(tài)度的變化往往會讓你的人生綻放出不一樣的煙火。
東吳時期,呂蒙雖然當權掌事,卻只懂舞刀弄槍,對書籍一直嗤之以鼻,明主孫權卻勸其曰:“不可不學!眳蚊赡耸季蛯W,手不釋卷,讀兵書讀懂了謀略,讀史書有了前車之鑒。居高位而文武雙全,沙場上能帶奇兵,帷幄中可出妙計。更是驚魯肅,擒于禁,一身白衣船上江中,贏得生前身后千古流芳。呂蒙的態(tài)度有了變化,于是他的.人生成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態(tài)度產生變化,我們的人生隨之煥然一新!
生物學里曾經有個著名的實驗,將飛蟲放于倒置的瓶中,飛蟲以為光源處就是出口,一直盤旋于朝天的瓶底,卻不會想到去變化方向,終是精疲力竭而死。飛蟲之死,死于頑固,有些時候,固執(zhí)己見的態(tài)度最終導致的將是毀滅。
美鬢公關羽,一生縱橫沙場,一把青龍寶刀,威震五湖四海,一匹赤兔寶馬,來去六合八荒。其兄玄德,看重其膽識,派其與孔明鎮(zhèn)守荊州。后來孔明離城之際,囑咐其萬不可大意。但關羽一生叱咤風云,心想不過江東無能小兒,有何可懼,最后卻是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嗟乎!一代天驕,最終落得個兵敗身亡的下場!關羽之死,猶如飛蟲,正是其一意孤行導致了自身的毀滅,若是關羽改變自己自傲的態(tài)度而小心謹慎,定然不會是如此結局。人生如水,變化多端,一成不變的態(tài)度是行不通的。改變你的態(tài)度,讓你的人生欣欣向榮。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過,“態(tài)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光發(fā)生了改變,才會產生海市蜃樓幻夢般的美景;地球發(fā)生了改變,才會產生春夏秋冬奇跡般的輪回。因此,開始改變吧!也許因為你態(tài)度的改變,你的人生大地上將會綻放出別具一格的珍奇異花!
態(tài)度的作文2
心態(tài)決定命運
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比一百種智慧都有力量;一個人有什么心態(tài),就有什么樣的人生;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財富,都始于積極的心態(tài)。
我們要用正確的態(tài)度去對待生活。比如說口渴難忍的你,回到家看到冰箱里只有半杯水,你會怎么說?是抱怨只有半杯水,還是有半杯水已經覺得足夠了,總比沒有水強。其實大部分人是第一種選擇,這就是兩種人,兩種不同的看法。心態(tài)怎樣左右我們的人生,就怎樣決定我們的命運。
快樂是一種積極的處事態(tài)度,成大事者要以寬容、接納、豁達,愉悅的心態(tài)去看待周邊的世界。擁有樂觀心態(tài)的人往往將人生感受與人的生存狀態(tài)去別開來,認為人生是一種體驗,是一種心理感受,即使人的境遇由于外來的因素而有所改變,人們無法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tài),人也可以通過自己的精神力量去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感受,盡量地將其調適到最佳的狀態(tài)。
如果擁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我們就會在絕望中擺脫煩惱;在壓力下改變心態(tài);在痛苦中抓住快樂,在失敗中找到希望。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心態(tài)是否健康,因為生活中的成功機遇不是時時都會出現(xiàn)在你的身邊。相反,困難和挫折常伴隨著你左右出現(xiàn)。這就是說,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最可怕的是心態(tài)。如此可見,擁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這是多么重要。
成功總是與挫折面對,失敗總會和汗水并肩,心中擁有陽光,才會全身燦爛;心中充滿快樂,才會滿臉笑容。人生有許多個“岔道口”,在你面對困難時,他就會出現(xiàn),來考驗你對困難持什么樣的心態(tài),它將影響你的一生。如果選擇堅持樂觀向上,那你的前途將會一片光明,走上一條平躺的大道。如果選擇持悲觀的心態(tài),那你的前途將會一片黑暗,走上一條崎嶇的不歸路。在人生的道路上,為何不堅持樂觀,拋棄悲觀的心態(tài)呢?我們總不能含淚對天吧!微笑不更好嗎?
人生有許許多多的不如意,但是陽光總在風雨后。人生有許許多多坎坷,但這是必然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此時此刻,我心潮澎湃,不禁想起了那首《真心英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學會成功首先要懂得失敗。其實困難如彈簧,你弱它就強。讓我們保持一個好的心態(tài),相信我們一定會走入成功的殿堂。不經一番徹骨寒,哪得梅花撲鼻香。這就是我的座右銘,讓我們共同經歷坎坷,攜手并肩創(chuàng)造一片新的天地。今夜的晚霞依然燦爛,因為它為你而來,今天的花朵依然挺拔,因為它為你而開。
換一份心情,變一種態(tài)度,轉一個角度……
態(tài)度的作文3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彼苊鞔_地指出了學無止境地道理。也就是說,假如你知道的是天上的“一顆星”,那么知識就是整個宇宙,遼闊無邊。一個人只有掌握了許多必要的,有用的知識,成功的大門才會向你打開。因此,我們要謙虛好學。著名學者笛卡爾說過:“愈學習,愈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笔前。挥型ㄟ^學習,不斷擴大知識領域,擴充知識面,儲蓄更多的信息,你才能真正領悟到“知也無涯”的深刻含義。這樣你既不會妄自菲薄,也不會妄自尊大,做到謙遜成熟,不斷進取,成功便不招自來。
在崇尚個性張揚的今天,“謙虛等于進步”的老話已經被大多數人遺忘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夸和炫耀。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人們更是極盡張揚之能事,許多人已不知虛心為何物,但我相信驕兵必敗。
謙虛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引到我們走向成功的大智慧。
歷史上很多名人都是謙虛的,他們的謙虛來源于深刻的自信。
宋朝的大文學家蘇軾,在他小時候,聰明過人,勤奮好學,七歲知書,十歲能文,但他很自負,為了顯示自己的才華,他曾在家門口貼了一副對聯(lián):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對聯(lián)貼出去后,大家都來請教他問題,但都沒能難得住他。幾天后,來了一位老人,拿出一本書,請他念念書上的字。蘇軾接過書,一看傻了眼,書上的字他一個也不認識,只得向老人表示歉意。老人走后,蘇軾把那副對聯(lián)添了四個字,變成了: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從此,蘇軾變得虛心好學,更加刻苦專心的讀書,終于了我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文學家。
蘇軾死了,他留給世界的`不僅僅是文學的瑰寶,更是一種珍貴的態(tài)度——謙虛!
從實際上說,虛心是一種美德,一種修養(yǎng)。能否做到虛心也是衡量一個人思想品德是否高尚的方法之一。忠于真理的人,虛懷若谷,為人民的事業(yè)鞠躬盡瘁的人,永不自滿。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就是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文能治國,武能安邦,文武兼?zhèn),但他又何等不虛心謹慎,表現(xiàn)出比一般人更虛心更成熟。我們要學習周恩來,那么謙遜這一高尚品德就是首先要學習的方面。成熟的谷穗低著頭,成熟的蘋果紅著臉,它們啟示我們:成功來自虛心。
態(tài)度的作文4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幸福的家庭都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們之中的大多數人當然不可能被劃分到幸福的那一行列去,于是我們不得不直觀自己的不幸;蚴窍忍斓娜毕,或是后天的不足。不完美將其烙印深深地刻在了人的骨頭上,卻不是為了讓我們自暴自棄,或者意志消沉。命運留給每個人反抗的余地,只要你足夠堅強,就可以改寫一切的不可能。
這里要談的便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態(tài)度。
積極使人愉悅,這樣說并不是要去刻意夸大些什么。因為它確實是一種不竭的動力,較之于生活永遠的陰霾,它會演變?yōu)闃酚^、豁達,或其它一些左右已定命運的東西。這些又恰恰是迷茫的人們所迫切需要的。積極的處世態(tài)度給人指明了方向,繼而給人勇氣。
然后有一天這種生命的'熱情也烙進了你的骨子里,一切都不一樣了。
你發(fā)現(xiàn)自己手中永遠擁有與命運博弈的籌碼。它打不敗你。無論在前行的路上你被擊倒多少次,你依舊可以爬起來,撣撣身上的灰塵,繼續(xù)走下去;蛟S你不免自嘲一番,那又如何?通往幸福的大道上只管風雨兼程,你已經不害怕失去,那些常人總是抱怨與害怕的東西,你不必畏懼,因為你心底有陽光。有希望,有夢想的人本就該無所畏懼。命運不會在狂風暴雨中施舍給你溫暖,所以你自應該先樂觀起來,不緊不慢地努力,直到有一天可以舉重若輕,那所有的不幸,也就都變成回憶了。
好的結果當灰是令人向往的,可樂觀起來并不容易,我們也心知肚明。積極處世并不是可以讓人忘記傷痛或是不堪回首的過往。所以總是看重失敗的人,往往無法真正樂觀起來,也就更無從有開朗的心境與別人分享了。
消極的心理會給人帶來什么呢?它只會復制生活給予我們的痛苦,也就是冷漠,失落與孤獨。我們無法在一片陰霾籠罩的天空下走太遠。又或者是心被禁錮了,永遠走不出心里小小的城。
那一路上不斷有人說樂觀是陽光,它溫暖,熱烈而堅定。它就在那里,每個人都有追求積極處世態(tài)度的權力。既然可以選擇驕傲地上路,為什么還要用消極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不幸呢。我想無論以后行走了多遠,心志堅定,把一切看淡些,總歸是好的。
態(tài)度的作文5
“記住,學習是一種態(tài)度!绷掷蠋煹目陬^禪和名言就是這句話。每當我聽見這句話時,總會有許多美好的回憶浮現(xiàn)眼前。
早上一來,林老師已在黑板旁等候多時,我飛快地瀏覽了一遍奧數題,心想:“太簡單了!”我三下五除二就把題做完了!鞍」〉谝幻绞謬D!”我開始看起課外書。
“小眼睛看過來。”林老師的話打斷了我。林老師講的我早就會了,還是繼續(xù)看書吧!我心中的小人兒說。另一個小人兒也說:“好呀!好呀!”
于是我就繼續(xù)看了。
林老師一抬頭,一瞄眼,便看到了正在看書的我。她若無其事地說道:“學習是一種態(tài)度,你比別人多記一種方法,就比別人多一條出路。好,何小宇,這個方程的等量關系是什么……”這樣有說服力的話語像一股無形的力量,迫使我抬頭,放下書本,認真聽講。
“還有什么方法嗎?林老師環(huán)顧四周,似乎朝我眨了眨眼。
這時,那個小人兒又跳出來說:“我的方法太費時間了,會占用看課外書的時間,還是不講了!
另一個小人贊同地說:“說得好!”
我心里的這兩個小人兒真是好朋友。
林老師又說:“學習是一種態(tài)度,你自己重新講一遍,就等于復習了一遍,做起來會更加熟練。這樣不會在考試時浪費時間。”我思考良久,終于被感化了,高高舉起了手,講了我最拿手,最快捷,也是最難懂的方法—反向倍比法。
還有一次,林應老師讓張小崴上黑板解題,那是一道生活應用題,張小崴直愣愣地盯著黑板看了半天,聽見我們筆在紙上嚓嚓作響,自己卻一個字也沒寫,感覺自己很丟臉,氣不打一處來,突然狠狠地把粉筆頭像扔炸彈一樣摔在地上,重重地在無辜的粉筆頭上踏了一腳,一步一頓地走回了座位。
所有人都以為林老師會大發(fā)雷霆,可是教室里只有沉默……仿佛過了幾萬年,林老師用她那略帶低沉而又平靜的聲音說:“記住,學習是一種態(tài)度。”一時間,我小小的心靈受到了巨烈的震撼!
每到周末,老師就會不辭辛勞地出一張試卷,稱之為“周末練”,每一張周末練上密密麻麻的字,都是林老師一個字一個字親手打的.,有些同學真沒良心,把老師辛辛苦苦打的數字胡亂一加,亂寫一通來糊弄林老師。這時,老師就會用杜鵑啼血似的聲音說:“學習是一種態(tài)度!甭牭贸鰜,老師的心在滴血。
是!學習是一種態(tài)度。
態(tài)度的作文6
態(tài)度決定一切,現(xiàn)在決定未來。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好的態(tài)度會使你受益終生,反之,他將會成為你生命的絆腳石。吉格斯曾經說過:態(tài)度決定成敗,無論情況好壞,都要抱著積極的態(tài)度,莫讓沮喪取代熱心。生命可以價值極高,也可以一無是處,隨你怎么去選擇。
生活在中學時代的我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需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可是,擁有著這些的我們還覺得不夠滿足,整天抱怨這兒,埋怨那兒。認為自己的學習生活是乏味,枯燥的。但他們從來沒有想過60,70年代的人們,他們的夢想就是能夠上學,哪怕再苦再累,只要能坐在那破爛的教室里,就心滿意足了。再看看現(xiàn)在的'我們,高大的教學樓,先進的設備,各種各樣的課程,以及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要比老一輩幸福得多,我們不該努力嗎?又從哪來的不滿?從哪來的抱怨?從哪來的乏味呢?
這一切都是因為當今的學生沒有良好的態(tài)度,他們對知識的不屑,對老師的不敬,甚至是對學校的憎恨,都化作了一灘惡劣的學習態(tài)度的惡水,大多數的同學都沒有找到學習之樂,沒有置身于書墨之中,不能體會當事人的悲歡離合,一直處于事外,不能身臨其境。
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是有目標,有節(jié)奏的,是對師長的尊敬,對知識的敬仰,對知識的渴望,對知識的無限追求。布萊克說過:水果不僅需要陽光,也需要涼夜。寒冷的雨水能使其成熟。人的性格陶冶不僅需要歡樂,也需要考驗和困難。不管前進的道路有多么困難,有多少的艱難險阻,我們都應該將它們踏平,從而讓它們幫助我們進一步登上成功的山頂,迎接勝利的曙光!
同時樂觀的對待考試成績也是舉足輕重的。
成績優(yōu)異,我們應該繼續(xù)努力,保爭現(xiàn)在,力爭向前;成績不好,不必灰心,耀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再接再厲,正所謂:態(tài)度決定人生成敗,無論情況好壞,都要抱著積極的態(tài)度,莫讓沮喪取代熱心。生命可以價值極高,也可以一無是處,隨你怎么選擇。
不為失敗找理由,只為成功找方法。一個人幾乎可以在任何懷無限熱忱的事情上成功。性格決定命運,氣度決定格局,細節(jié)決定成敗,態(tài)度決定一切!
態(tài)度的作文7
有位記者,為了一篇有關建筑業(yè)前景的專稿而到某個建筑區(qū)進行采訪。當他走進建筑區(qū)時,看到一名年輕人正在砌磚。他便走向前去問他:“先生,你在做什么呢?”“你沒長眼啊,我在砌磚呀。在這大日頭底下干活,真叫人受不了!闭f著,吐了一口痰在地上。記者不再打擾他,便走到另一處去。他又碰到另一名正在砌磚的年青人。
“嗨,先生,你在做什么?”
“噢,我在建房子,每個幸福家庭都必須擁有一套舒適的房子啊!”
同樣是在砌磚,一個認為單純是在砌磚,另一個則認為在為人類建筑新屋。態(tài)度改變了人對各種事物的看法。如果一個人的態(tài)度不好,對所從事的行業(yè)缺乏熱忱及愛心,肯定無法達到成功。只有抱著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干一行愛一行,才能在這行有所發(fā)展,換個心情享受所正在進行的一切,定會產生樂趣。
相信大多數人在羊皮卷上看到一則很經典的故事。在美國有一間鞋子制造廠。為了擴大市場,工廠老板便派一名市場經理到非洲一個孤島上調查市場。那名市場經理一到達,發(fā)現(xiàn)當地的人們都沒有穿鞋子的習慣,回到旅館,他馬上拍發(fā)電報告訴老板說:“這里的居民從不穿鞋,此地無市場!碑斃习褰拥诫妶蠛螅妓髁季,便吩咐另一名市場經理去實地調查。當這名市場經理一見到當地人們赤足,沒穿任何鞋子的時候,心中興奮萬分,一回到旅館,馬上電告老板:“此島居民無鞋穿,市場潛力巨大,快寄一百萬雙鞋子過來!
同樣的境況,卻有不同的觀點與結論。其實,當我們經常往壞的方面去想的話我們將錯失許多“成功的.機會”。相反,如果我們一直往好的、積極的方面去思考的話,我們就會挖掘出許多令人想不到的機會,即使是危機也可能藏著一線機會。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正面的思考常會幫助你克服困難,何必一定要被負面所捆綁。換個心情去享受眼前的一切吧。不同的心情,必會產生不同的樂趣。
有時不合邏輯的舉動卻恰恰有助于應付變化多端的事態(tài),而正常的邏輯有時卻只能將自己帶進一個死胡同。這就需要我們有逆向思維。
如果用樂觀曠達、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去看待,那么壞機會也會成為好機會。如果用消極頹廢、悲觀沮喪的心態(tài)去對待,那么,好機會也會看成是壞機會。人生的際遇中,始終存在著兩個機會。對那些樂觀曠達、心態(tài)積極的人而言,兩個都是好機會。對那些悲觀沮喪、心態(tài)消極的人而言,則兩個都是壞機會。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內心,有了良好的心態(tài),就能夠沖破一切阻力和障礙,不管它們來自自然環(huán)境,還是你周圍的人。
態(tài)度的作文8
這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的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以一種知足惜福的心態(tài)去看周圍的世界和自己的人生,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的玄機,讀懂幸福,改變態(tài)度——-也許,美好的事物無處不在,自己蕩漾與幸福之海。
去年暑假,住在東北農村的表弟到我家做客。也許是在家鄉(xiāng)沒看過這么多的汽車這么多的高樓,表弟興奮的雙眼冒著光,滿臉通紅。他一會兒念著路過的建筑名稱,一會兒指著過往的汽車問牌子型號,在車里翻來翻去。我不由得心里嗤笑:老傻了!媽媽有眼神制止住我,我急忙掩飾了嘴角不屑的笑容,耳邊又傳來表弟的驚嘆:“那輛白車好大……”
回到家,我馬上開始不耐煩的寫作業(yè)。假期里各科老師競賽似的各留了一堆作業(yè),放假結束后第一天要月考,然后有英語競賽,課外班還有作業(yè)……活潑的表弟在家里轉來轉去,看到什么都新奇,直到轉到我的`房間看到我的書架。他的表情變得愣愣的,指著我書架的輔導書、課外書、雜志問道:“這些都是你的嗎?”我心中正煩,低低的的應了一聲,頭都沒回?蛇^了半響,沒有動靜。我扭頭看去,表弟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一臉羨慕的表情,手輕輕地撫著一本本書的書脊,仿佛怕把他們弄疼一樣。他見我回頭,忙問:“我能看你的書嗎?”表情怯怯的,聲音里卻充滿了期待。我猛然想起去年去表弟家做客時,他和爸爸媽媽弟弟妹妹共同住在低矮的昏暗的平房里,想起他磨得舊舊的書包,重重的點了點有頭。他二話不說,興奮的抽出一本書,如饑似渴的看了起來,眼中閃爍著如獲至寶的星光。
而后吃飯前的近兩小時里,我在與作業(yè)鏖戰(zhàn),而他則靜靜的一言不發(fā),捧著書貪婪的閱讀著。以前我從來沒覺得寫作業(yè)也是一種幸福,而今天,我卻覺得我有成堆的作業(yè)可寫,我有那么多的書可讀,是種莫大的幸福。
表弟要回去了,臨走前,他戀戀不舍的把手中的書放回了書架,走至書架前的最后一刻,他還不忘將最后一段話匆匆看完。全家告別時,他凝視著我的書架,眼中滿是依依之情。
從火車站回來,全家沒有一人說話。車里靜靜的,我的心情沉重的像墜滿沉沉的鉛塊。也許與表弟相比,與太多不幸的人相比,我擁有的太多太多,而不知道珍惜,不知道滿足,而當我改變了態(tài)度的那一刻,我仿佛嘗到了幸福的滋味。我想起來著名詩人海子的一首詩:“從明天起做個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態(tài)度的作文9
競是一種方式,而并非一種態(tài)度;和是一種態(tài)度,而不僅僅是種方式。
在上個世紀,曾有無數的硝煙彌漫,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光陰如梭,時至今日,當我們理性地回想起的或許并非是那一幕幕血腥與瘡痍,而是當時有關戰(zhàn)爭目的的理論根基——消滅敵人,征服國家。而在社會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卻有更多的國內外知名軍事理論家去信奉孫子有關戰(zhàn)爭目的的理解——示力于人,以和為本。
這就揭示了競與和的關系,通過競爭增強自身的力量,展現(xiàn)給別人獲得自己所追求的自由和尊重。再以和的態(tài)度去面對外界,提升自己的境界。從個人角度出發(fā),由于競爭的存在而令我們感受到了壓力,卻也產生了動力,激發(fā)了我們的潛能。
在社會化行為里不斷前進,不退縮,不放棄。就像那莊嚴的五環(huán)旗所蘊涵著的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通過競爭,每個人將有成長,從而使得以人為本的.社會得到了進步和發(fā)展,因此,我們應積極地、以正確的態(tài)度去面對競爭。不要逃避,而應選擇勇敢,科學與堅持。
由于競是一種方式,理應有一定的規(guī)范。競是挑戰(zhàn)自我,戰(zhàn)勝自我,而不是武斷逞能與爭強斗勝。畢竟小贏憑智,大勝依德。只有不斷先戰(zhàn)勝自我,虛心與他人學習,集思廣益,才能使自己更具備競爭力;才能更好地去生存,乃至生活,也才能更好地去達到“和”的態(tài)度與境界。
和,可以組成太多美好的詞,或許因為她代表著寬容與善良。在完成自我積累的競爭過程中后,就應該在接下來的過程中追求以和為本,因為眾多的矛盾來自誤會;眾多資源的優(yōu)化卻靠整合。而以和的態(tài)度去面對卻能緩解競所帶來的緊張。消除誤會,加強合作,利用整合謀取雙贏,甚而多贏,這在講究節(jié)能環(huán)保的今天無愧于王道者所為!
但若將和僅作為一種生存方式,這就失去了眾多的內涵與意義,它缺乏基礎與活力,難以長久的維系。這或許只是一些人回避競爭與壓力,不甘面對失敗后,庸懶自嘲的慰藉罷了。
修身,齊家,治國,安天下。以競的方式去完成前三者;以和的態(tài)度去守護天下蒼生,牢記“示力于人,以和為本”。我想這樣的人生一定精彩而難忘!
態(tài)度的作文10
似乎只有童年才是最純凈最快樂的。
小時候,我們總是因為吃到了最愛的食物、得到了心儀的玩具或是添了一件漂亮的衣服而感到幸福不已。孩童時期的我們,是最容易滿足的,亦是能時常感到快樂的。因為那時的我們涉世尚淺,懂得的事情少,因而想的也淺,心里面的小空間很容易就能被填滿。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不斷累積,與社會接觸的逐漸加深,那些曾經令我們幸福不已的事情卻都變得習以為常而沒有價值,再也無法激起我們的興趣,令我們感到快樂了。
為什么我們的快樂越來越少?我們不斷的努力,去追求成功,追求幸福,卻漸漸淡忘了那些最簡單的快樂。幸福二字似乎就擺在眼前,然而我們卻總也抓不到它。心里的空間越來越大,即使拼命填補也仍然不能夠將它填滿。我們似乎是陷入了一個越是想要快樂卻越是苦悶的怪圈內,越發(fā)不能夠自拔了。
近來有人提出了追求簡單輕松、實用有趣的“淺閱讀”行動。我想這大概與社會、生活的種種壓力不斷增加有關,人們亟需一種方式來獲取輕松簡單的快樂。閱讀本就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只是隨著閱讀的深入,人們開始追求更深層次的造詣,進而容易陷入無果的不斷思考中,感到苦惱不已。這樣,閱讀所帶來的快樂也就隨之消失了!皽\閱讀”就是要提倡人們在閱讀時回到最初的狀態(tài),不深究,不鉆牛角尖,去獲取簡單淺明的'快樂。這是一種閱讀的新態(tài)度。當然,這里并不是說深入細究的態(tài)度就不好,我們對于很多領域的研究是離不開深入細致的態(tài)度的,凡事沒有絕對。但事實上,我們讀書時常會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淺顯寬泛的閱讀,永遠比深入細摳的閱讀要快樂的多。
生活,就有如我們需要用畢生時間去閱讀的一本厚重的書,而我們的快樂程度其實就取決于我們閱讀這本書的態(tài)度。凡事不應過于苛求,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沒有過多的精力事事求精;另一方面,不苛求的態(tài)度也能成就我們豁達的心胸,進而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中國式離婚》中的林小楓就是一個事事苛求的人,對自己的丈夫喜歡刨根問底,漸漸的甚至開始捕風捉影,疑神疑鬼起來,最終把自己的婚姻送上了絕路。結局很諷刺,林小楓到了最后才知道,她的母親憑著自己的寬容,凡事淺嘗即止決不深究的態(tài)度,維護了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的幸福。這樣看來,用寬容且簡單的態(tài)度去生活,對于獲取快樂絕對有著重要的作用。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懂得該去深究,而是我們選擇了簡單。
“淺”,是一種態(tài)度,面對書本,面對生活。
態(tài)度的作文11
“我們坐在高高的土垛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不知道你有沒有印象,這首歌在小學的音樂課本上經常出現(xiàn)。每當聽到那略帶悲傷的歌調,我就會不禁不住想到些關于舊社會的事情。
那時候的所有東西都是以票的形式出售,就是每家每戶按人口規(guī)定拿相應的票數,到指定地點購買。當時的票有許多種類,大體是糧票、油票、布票……每人每月的分量也是很少很少的。那時候的人總是餓地發(fā)暈,可還是必須堅持干活,天冷時也沒有好衣服穿,因為窮的緣故。
生活在那個時候就是殘酷,人們最大的目標就是活下去,而不是追逐物質上的滿足。
爸爸經常在飯桌上跟我講起他很小很小開始就承擔起家里十幾口人的伙食問題,上學還要背上弟弟妹妹,放學又得砍柴挑水,年僅十一二歲的他就必須承擔來自各界的壓力。雖然聽上去非常凄慘,但我從來不把他的這些話放在心上。因為我總是想,當時七八十年代的人個個都是這樣艱辛,和我們這一代是沒有比的必要的,時代不同,生活肯定不同。爸爸對我的荒謬論點感到無可奈何,誰叫我沒吃過苦頭呢?
但是在有些時候,想想爸爸說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如今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好吃懶做,都在蜜罐里長大。就拿現(xiàn)在的中學生我們自己來說吧!一天就要買好幾瓶水,幾大袋零食,衣服鞋子又要名牌,手機也追求潮流,功能要多,款式要好,牌子要高檔,就連顏色也不能含糊。我們就在這種能追逐到的物質生活中不斷與人攀比,總想自己成為人群中脫穎而出的,根本就不會想到自己的父母在我們背后流過了多少的汗與血。
我們總認為舊社會的腐朽是時局所逼,人們的勤勞只是因為環(huán)境的問題被迫去做,而不是人本身的勤勞。當初的'人是只求溫飽,現(xiàn)在的人卻一心想著發(fā)大財,總要和別人攀比到最高峰顛。
有些孩子盲目與他人攀比,不高興就自殺,離家出走,拿生命開玩笑,無情地傷害勞累的父母。我們每天抱怨連天,作業(yè)太多,休息時間太少,哪個人有這有那而自己卻沒有,爸爸媽媽如何嘮叨,公共汽車多么擁擠……我們每天就為這樣雞毛蒜皮的事操心,從來不懂得珍惜。如果換成舊社會,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會選擇現(xiàn)在的令人抱怨的生活而不是當時的饑荒吧?
人活著,應該抱予一種怎樣的態(tài)度?
人活著,是為生活而活,而不僅僅在乎是否高興,是否值得,是否能發(fā)財,保持時常樂觀的心,每一天都會有所收獲,那份收獲所帶來的財富遠遠高出了百萬富翁每天所賺的錢。
態(tài)度的作文12
愛坐在前排的學生,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學生很多。所以,一個人一定要有勇爭第一、積極坐在生活的前排的心態(tài),態(tài)度決定人生。而積極的態(tài)度成就卓越的人生。
一個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會給人動力,幫助你去追求成功。布勃卡是世人皆知的撐桿跳高世界冠軍,35度打破世界紀錄,被稱為“撐桿跳沙皇”。然而,他也曾一度失意。在初學時,他不斷的訓練,他也不斷給自己設定目標,可他總是跳不過去。教練問他,為什么你跳不過去?布勃卡說,我恐懼跳高,我擔心我會跳不過去,我害怕我會摔下來。教練語重心長地說,你連跳過去的勇氣都沒有,你憑什么跳過去呢?布勃卡頓然醒悟。之后,他每次跳高之前,都先把心摔過桿去,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結果已經被世人所驗證。
好多事情,你可以做到,只要你心態(tài)積極,相信自己,沒有過不了的“刀山火!保瑳]有爬不過的火焰山。當然社會上,也存在著被消極思想所奴役的人。川端康成,既泰戈爾后亞洲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的作品極為成功。但生活的厄運,讓他選擇放棄生命。他缺乏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缺乏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從小父母早逝,又被女友拋棄;深受病痛折磨,精神倍受打擊。讓他腐朽,讓他倒下,讓他失去了支撐生命的積極態(tài)度。最終選擇了自殺。
試想他能夠堅強,憑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走出生命的'低谷,也許,還會有更多的作品,誕生在他的筆下。他的辭世,讓許多人為他惋惜。
但古今中外,還會有更多積極向上的人,激勵著我們奮起勇氣前行:司馬遷身遭宮刑,鑄成千古絕唱《史記》;史鐵生,身在輪椅,卻馳騁在文學的海洋;孫子臏足,指揮千軍萬馬,高唱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海倫凱勒在無聲無光的世界,為人們展現(xiàn)永不凋零的青春。他們誰不是經歷苦難?他們誰不是曾經生不如死?但他們用積極的態(tài)度武裝自己,贏得了人生。
積極的態(tài)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腳踏實地,充實自己,用實力說話。沒有任何積累的積極態(tài)度,無異于空想。
不經一番徹骨寒,哪得梅花撲鼻香。也許,你正處于低谷,那趕快樹立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吧,只有敢于坐在生活的前排,你才能真正的坐在生活的前排。
態(tài)度的作文13
雷鋒,是一個神奇的名字;雷鋒,是一個符號,代表著中華民族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
正是帶著這種高山仰水的崇敬之情,這段時間,我閱讀了《雷鋒的故事》這本書。從書中我知道,雷鋒叔叔從小就吃過很多苦,受過很多罪,是共產黨、解放軍把他從水深火熱之中解救出來。正是懷著這種樸素的階級感情,當雷鋒叔叔自己也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戰(zhàn)士后,他不怕苦、不怕累,別人不能吃的苦他吃,別人怕累的工作他搶著去做。
驕陽似火的八月,雷鋒和戰(zhàn)友們去一個偏僻的`新建工廠工作。冬天,山區(qū)的天氣格外寒冷,給施工帶來很大難度。領導把和泥這項又臟又累的工作交給雷鋒叔叔所在的班,由于和泥速度慢,每天都完不成任務。雷鋒叔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帶領戰(zhàn)友們,每天天沒亮就起來和泥。(詳見《雷鋒的故事》74頁)。
和雷鋒叔叔比起來,我真感到無地自容。記得那是一個周末,媽媽有事出去了,讓我自己洗衣服。我心想:水這么冷,不把手凍壞才怪哩。于是就沒有洗。還有每次學校大掃除,我很多時候都是在濫竽充數,不出實力,只是象征性地用掃把扇一扇。歸根結底,我就是缺少雷鋒叔叔那種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
我知道,隨著改革開放的步步深入,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加上我們現(xiàn)在大多是獨生子女,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我們視為掌上明珠,總是力所能及地在物質生活上滿足我們。于是,部分同學就滋生了奢侈浪費的情緒,攀比心理嚴重,講究穿名牌,玩高檔手機,吃飯時挑三揀四,不愛吃的東西就毫不??惜地倒掉。他們把自己當做“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別說艱苦奮斗、吃苦耐勞,就連簡單的生活自理都成問題。更為嚴重的是,極少數同學在學習、生活中怕苦怕累,缺乏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遇到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就望而卻步。
自本學期開學后,我們學校利用升旗儀式,班隊會等多種形式,教育同學們一定要向雷鋒叔叔學習,決不能丟掉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雷鋒精神。我相信,通過“學雷鋒,見行動”的活動,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雷鋒精神一定會在我們心中開花、發(fā)芽、生根、結果。
態(tài)度的作文14
平安夜,我去天津看了李宗盛的演唱會。
北國凜冽的冬夜里,近一萬人在大哥的音樂中與青春打了照面,或唏噓,或流淚。
華語樂壇,擁有這種功力的藝人不多,他們除了有才,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對自己的人生很認真,甚至有點兒軸。
那天演出前,我去后臺轉悠,先是碰到了李宗盛的御用樂手Mac。
Mac說,李宗盛排練從不遲到,“每次我們趕到,他都已經把樂器、插線等準備好了。”
因為七年沒有開唱,一些歌曲難免生疏。
很多時候,李宗盛會要求樂隊“再來幾遍”。“哪怕有半個和弦沒對準,他都會大手一揮,全曲從頭到尾再來一遍!盡ac說。
后來,經過經紀人允許,我來到了藝人休息室。
推門進去,幾個年輕的助理在那兒聊天。
角落里,一個穿著白T恤、頭發(fā)灰白的人,正拿著一把吉他瘋狂掃弦。
大約過了有五分鐘,他站起身,露出那條著名的牙縫:“這曲子有點兒難,還是得多練練!
作為華語樂壇殿堂級人物、吉他大師,這話從李宗盛嘴里冒出來,多少有些讓人震驚。
作為演出記者,我去過太多的后臺。
在演出前,很多歌手不是忙于煲電話粥,就是應付各色粉絲的合影,自謙的“還得多練練”,還從未聽說。
謙虛和專注,是旁人對李宗盛最多的評價。
當年為了制作出世界級的吉他,李宗盛在全世界各地收集高級珍貴木料,把他對音樂和生活的嚴謹和細膩付諸于制琴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
現(xiàn)在,李宗盛的手工吉他一般十把里可以有七至八把是平穩(wěn)水平的`,剩下的兩把會走兩個極端,極品和糟粕都有可能出現(xiàn),“所以,試音的時候是我制琴過程中最緊張的時刻!彼约赫f。
其實,李宗盛本不需要用這樣的方式生活。
作為“流行樂壇教父”,他的名字就是金字招牌。
僅憑“李宗盛”這三個字,他就可以用一種奢侈的方式安享后半生。但是,身為以吉他為專長樂器的音樂人,有朝一日能親手做出一把世界級吉他是他的愿望。
“中國每年出口吉他大約800萬至1000萬把,但中國的吉他在世界上卻一直是廉價、低質量的形象,沒有華人做的吉他進入世界級的水平,我不服啊!边@是李宗盛擲地有聲的宣言。
態(tài)度的作文15
現(xiàn)在人人都在講低碳生活,現(xiàn)在,它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也逐漸成為了人們時尚生活的代名詞。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為什么要“低碳”?怎樣做才算是低碳生活呢?
所謂“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時間中所耗用的能量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地球,使人類更長久地在地球上生活下去。
隨著一代代高科技產品的問世,人類越來越追求豪華、舒適的生活?凑l住的房子大;看誰開的'汽車貴;看誰用的電器多……二氧化碳及各種有害氣體大量排放,致使地球遭到威脅,嚴重污染大氣層,我們居住的環(huán)境不斷惡化。結果就是日益嚴重的“氣候變暖”現(xiàn)象,因為人們焚燒化石礦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將其焚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人們過度使用空調、冰箱等,產生的多種溫室氣體,迅速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異常。
另外,我還從網上了解到:一家中型超市敞開式冷柜一年多耗約4。8萬度電,相當于多耗19噸標煤,多排放約48噸二氧化碳,多耗約19萬升凈水。這個數據是多么驚人呀!
想想自己,以前我也沒有做到低碳。小的時候不知道水對我們的重要性,總是不把水當一回事洗手用許多的水,玩水槍、打水仗,甚至有時還不關水龍頭,讓水白白地流淌。媽媽看見了心疼得要死,總是狠狠的批評我:“你知道水有多重要嗎!這白白流掉的水不僅僅是錢,更重要的是浪費了資源,那是錢買不來的東西。這些資源是有限的,如果我們用完了這些地球上的資源,我們就生存不下去了!”媽媽還告訴我,她最聽不得水“嘩嘩”流淌的聲音了,只要聽到有水流聲,她一定睡不著覺,必須去親自查看關上水龍頭,才能安穩(wěn)地進入夢鄉(xiāng)。
可是,那時并不理解媽媽的行為,總覺得媽媽是在心疼錢。后來,我偶爾在一個電視節(jié)目中看到了關于地球資源的問題。地球因為人類的過度活動使水、森林、石油、礦產、煤等資源枯竭……在這個節(jié)目中,我真正了解了現(xiàn)在我們人類面臨的日益嚴重的資源枯竭、環(huán)境污染的嚴峻問題。這個節(jié)目讓我深受震動。
對,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過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心動不如行動,我要做一名“低碳生活”的倡導者。從那一刻起我總是看完電視馬上關電源;洗手時盡量少用水,搓香皂關上水龍頭;能走著不坐車;每天少沖一次廁所……
我已經走上了“低碳之路”,低碳生活,你做到了嗎?
【態(tài)度的作文】相關文章:
態(tài)度的作文11-28
態(tài)度作文07-19
態(tài)度的作文08-06
積極的態(tài)度作文11-02
態(tài)度話題作文11-24
態(tài)度的作文【薦】12-03
【熱門】態(tài)度的作文12-02
【薦】態(tài)度的作文11-22
態(tài)度的作文【熱門】11-23
【熱】態(tài)度的作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