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話題作文:溫暖的陪伴
有時陪伴不必是一個人,時時守在你的身邊;有時陪伴不必是一處景,刻刻留在你的窗前。它可能從前是一種慰藉,而今后是一種回憶,你不間斷的想起,心中無比溫馨。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作文,歡迎閱讀。
作文一:溫暖的陪伴
29號晚,如期回到家中。
家里一切如故,甚至連物件的擺放也都還是我熟悉的樣子,三兩本小說隨意地扔在桌上,旁邊是我愛吃的核桃、大棗,一顆顆一枚枚都裝在精致的小盒子里,仿佛在等待著我的“寵幸“,床上的被子也沒有疊,厚重的棉被整整齊齊地平鋪在我的小床上,一切一切,一如我剛走時的摸樣。
聽到我進屋,媽媽立刻迎了上來,滿臉都是笑容。不等我開口,媽媽便忙不迭地幫我卸下書包,一邊忙活還一邊嘮叨“車上人多不多”“累不累”“餓不餓”等等之類,我一邊“嗯,啊”地應著一邊換衣脫鞋好不忙活。“你說你這一趟趟好不折騰喲!”媽媽還在絮叨,口氣中滿是嗔怪。爸爸也聞聲出來,他還穿著那件灰色豎條紋的大睡衣,如往常一樣。“回來了啊,老兒子。”爸爸拍了拍粘滿面粉的手,我知道,他一定是在搟面條。“上車餃子下車面”,這是我們家的規(guī)矩。這本是一個多么溫暖美好的夜晚啊,可不知道為什么,我竟在那一刻有些心酸了。眼前的這一切都太過熟悉,熟悉到讓我恍惚以為自己仿佛從未離開,沒有踏上北上的火車,亦沒有背起行囊行走遠方,仿佛我還是那個沒有長大的孩童,依舊每天背著書包上學放學。只是,只是不知道為什么。這次回家,突然發(fā)現爸爸媽媽老了,那熟悉的'面龐中平添了一絲陌生的蒼老與疲憊。是這莫名的蒼老和疲憊嗎,竟讓我有些手足無措。
晚餐很簡單,一盅小酒幾樣素菜。爸爸說他最近很忙,自從機構改革開始以來,他已經持續(xù)加班近兩個月了,真的很累。他說這話的時候,把筷子輕輕放在碗上,單手叉腰,另一只手輕撫著肚子,我看著他的啤酒肚似乎是又大了一圈,想必最近應酬時不少。吃過之后爸爸便窩在沙發(fā)上。微閉著雙眼,電視里,馬鼎盛還在眉飛色舞地分析著中日兩國的復雜聯(lián)系,爸爸也不言語,只靜靜地聽,那架勢儼然一個神仙老爺。這次回來,爸爸沉默了很多,偏偏風度似乎也被藏在了風衣里面。
我回到自己的房里。關門上網。不一會兒,媽媽推開門走了進來,她笨笨地,穿著她那套大花兒的棉睡衣,乒乒乓乓,開始翻箱倒柜地找著什么。我問她,“媽,在找什么呢啊您?”“放大鏡。”“放大鏡?”“嗯,哎,現在老啦,眼睛都花啦。”“怎不配副眼鏡呢?”“哎喲,不想承認自己老了唄。”媽答道,然后抬起頭,笑笑。那一瞬間我突然覺得無限心酸。老去,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那美麗的容顏,那活力的青春,那昂揚的斗志,都在歲月中一點一點消失殆盡,然后在皮膚上刻上一道道再也舒展不開的溝壑,多殘忍,多心酸,那一刻,真的覺得好心疼。
十一的時候,媽媽準備做一個小型手術,不很嚴重,可我已感受到作為女兒肩上擔子的分量。爸爸媽媽是真的老了,而我,也已不再是小孩子了,不能再只是索取了,我也應該像根頂梁柱一樣為愈漸老去的父母撐起一片晴空。十一,我取消了既定的計劃,沒有旅行,沒有聚會,只想好好呆在父母身邊,給他們世上最簡單,卻是最好,最溫暖的,陪伴。
作文二:溫暖的陪伴
自古以來,每當孩子牙牙學語時,母親就會教孩子們念古詩,從小到大的課本中都有古詩。文人作畫后,也會在畫旁作詩。古詩,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使我們從中學到各種人生哲理,了解人情世故。
我小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帶圖畫的《唐詩三百首》,我也對那本書“頗感興趣”,只要媽媽不注意時,我總會在樹上面劃上幾道或是撕掉幾頁,漸漸地,我長大些了,原先的小厚一本書,現在卻變得破舊不堪,這時我終于對書上的字感興趣了。只要媽媽做飯時,我便會搬著個小板凳坐在角落里用情的讀詩。
當時的我對一首《回鄉(xiāng)偶書》情有獨鐘,可能也是因為那上面的畫的原因吧!“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旁邊畫著一個老爺爺笑著對孩子們,可孩子們卻都不認識他,不愿意和他玩,我當時只覺得這個老頭兒太可憐了,沒人理他,我都替他感到傷心,F在我長大了,終于明白這首詩的意思是作者在外漂泊了太久,家鄉(xiāng)的人已經變化,很少人認識他。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人們最熟悉的詩再不過是李白的詩了,一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傳遍了千家萬戶,但更人敬佩,是李白那不羈的性格,一個人只有他的心是純凈無暇的,才能寫出令世人驚嘆的詩詞,只有她的心真正沉醉在一件事中,他才會領悟其中的真理。
不論是詩仙李白,詩圣杜甫還是白居易、黃庭堅這類的絕頂詩詞文人,各個朝代,各個時期,各個地點總會有絡繹不絕的才華之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我們中華的詩詞文明,將以代代傳承下去,陪伴著每個華夏兒女、炎黃子孫。
每當耳邊想起熟悉的詩詞的聲音,我們都感到無比溫暖和自豪,中華的詩詞,永遠陪伴在我們身邊!
作文三:溫暖的陪伴
看到“溫暖”二字,最先想到的便是寸草春暉、舐犢情深的父母。而后,誨人不倦、百年樹人的老師;同窗相印,朝夕相處的同學;心照神交,情同手足的好友……都一一浮現入腦海,回蕩于心中。一時間糾結起來,不知如何抉擇。但看到“陪伴”二字,選取的對象忽的明確了,因為能真正給予我溫暖和永恒陪伴的只有它了……
看到這,你或許會奇怪,為什么要用這個“它”呢?因為“它”不是人也不是物,而是一種愛好——繪畫。是的,我愛繪畫。沒有緣由,沒有目的,似乎這種愛是與生俱來的。當欣賞著手中的畫筆在畫紙上翩翩起舞時;當聆聽著鉛墨與纖維共同演奏的天籟之聲時;當我觀賞著心中所思所想被我呈現在紙上時,那種愛便會從心頭油然而生。
還記得十年前的我,便對媽媽嚷嚷著要參加幼稚園的兒童畫班,我也不知當時連筆都拿不穩(wěn)的稚嫩的小手是怎么畫出圖像來的,但那一張張當年的“大作”現在還保存在家里,偶爾翻看卻能從那歪扭的五色線條中感覺到童真與童趣。再次對媽媽嚷嚷著要學畫,就是三年級的時候了,那時候的我剛剛接觸漫畫,便愛上了這種藝術,于是吵鬧著要學。于是從那時起,繪畫便陪著我走過一個個春夏秋冬,從漫畫、水彩到素描、國畫,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拾。
升入初中后,學業(yè)負擔忽然加重,因此繪畫也成了一種奢侈,但它還是一直陪伴在我身邊,穿插在各種試卷習題的暇隙中——當我偶爾從忙碌勞累的學習中閑暇下來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地拿起畫筆。哪怕有時候時間實在緊迫,我也會忙里偷閑地上網欣賞一些大師的作品。不為別的,只為讓那細膩入微的筆觸觸動我緊張的心情,讓那精美絕倫的色彩洗滌我身心的疲倦。每當此刻,便會感受到一種由衷的敬佩、一種內心的溫暖、一種感官的享受,甚至一種靈魂的升華。
從與繪畫結緣至今已過七年。而學畫時的各種逸事,比如畫素描時粘了鉛的手在臉上亂抹成花貓,為了配合所畫人物的動作而歪七扭八手舞足蹈,還有某個晚上拿起畫筆后忘了時間等到醒悟時天已將明……等等這些事情現在想來仿佛還在昨天。而我對繪畫的付出也經常能獲得它的回報,比如各種繪畫比賽的名次和獎狀。不過相比那些印著金字的硬紙,更讓我珍視的則是右手上那大大小小的老繭,我絲毫沒有覺得它們礙事或難看,反而會自豪地伸出手對別人說:“看,這些繭是我畫畫磨出來的!”因為它們對我來說更像是一顆顆勛章,見證著我畫技的逐漸成熟與我對繪畫的無盡熱愛。
我這七年來的生活因為有繪畫的陪伴而顯得相當充實與溫暖,我也確信以后它會一直陪伴著我。直到老,直到死,直到永恒……
【滿分話題作文:溫暖的陪伴】相關文章:
最溫暖的陪伴話題作文01-24
溫暖的陪伴作文08-02
陪伴溫暖了歲月作文05-10
最溫暖的陪伴作文04-23
溫暖的陪伴優(yōu)秀作文05-20
最溫暖的陪伴作文05-24
溫暖的陪伴優(yōu)秀作文11-27
中考滿分作文:陪伴02-15
陪伴中考滿分作文精選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