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作文:我眼中的同學
同學,一個多么親切而又熟悉的字眼。自從上學那天起他們便圍繞在你身邊,陪伴你度過生活中的每一天。你眼中的同學是什么樣子?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我眼中的同學作文,歡迎閱讀。
篇一:我眼中的同學
黃馨純是個體操運動員,她多次代表學校參加省市比賽并獲獎,這些成績都是她用汗水換來的。
記得有一天,天氣十分寒冷,外面還刮著呼呼的北風,我們都凍得縮手縮腳,在教室里讀書。突然,黃馨純同學進來了,只見她滿頭大汗,黃豆大的汗珠從她的頭上流下來,我心想。這么冷的天氣,她還滿頭大汗,一定下了很大功夫。
我便悄悄問她:“黃馨純,今天你又跑步了,跑了多少圈?”
黃馨純毫不在乎地對我說:“15圈。”我吃驚地說:“這么多啊!”看到黃馨純那張紅撲撲的小臉和浸著汗水的頭發(fā),我從心底里佩服她那怕佩服她那不怕吃苦的精神,(眼見為實,很具有說服力。)祝愿她將來能在奧運會上為國爭光。
有一次,我做操的時候看到了她的訓練。她的訓練真很苦,她在跑1—5圈的時候,看上去十分輕松,跑到6—7圈的`時候,有點吃力了,到第8圈,已經(jīng)流下了汗水,9—14圈,她慢了下來,已累得不得了了,我真想上去失她一把,讓她休息一會兒,最后也終于跑完了15圈,這下我更加敬佩她了,她不但有不怕吃苦的精神,還有著頑強的毅力,我佩服她。
黃馨純每天訓練,可作業(yè)一點也不馬虎,每天作業(yè)都工工整整,每次考試都列前茅,她這種學習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自從我參加了田徑隊后,每天面對一大堆作業(yè),沒有勁做,每當這時,我就想起了她那流著汗做作業(yè)的情景,于是我便精神抖擻的提起筆……
黃馨純同學有著不怕吃苦的精神,我佩服她。
篇二:我眼中的同學
我有一個朋友,他名叫龔永旺,他是我班的宣傳委員。他個子不高也不矮,皮膚黑黑的,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見同學總是笑得彎彎的。他不但字寫得好,畫畫也很不錯。但最讓我佩服的不是他寫字畫畫的本領,而是他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品質。
記得去年元旦前,學校準備進行慶祝活動。老師問:“誰愿意把教師打扮得漂漂亮亮?”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做聲。我也坐在那里發(fā)呆。突然,一個聲音在教室里響起:“老師,我愿意試試。”我順著聲音望去,啊!原來是龔永旺。老師聽了高興地說:“好吧,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下課了,龔永旺把我和班上幾位女同學召集起來說:“這次我們一定要齊心協(xié)力把班上打扮得最漂亮。你大家可要多出注意啊!”我們幾個商量決定中午一起去買裝飾品。
下午,我們買來了許多裝飾品就開始布置了。我們首先把彩帶交叉掛起來,然后在上面放上小花,大家齊動手,很快就布置完了。看著看著,大家總覺得少了一點東西。龔永旺皺了皺眉頭,想了一下,飛快地向外跑去。我們站在那兒,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過了一會兒,他買來了一個紅燈籠,笑嘻嘻地對我們說:“有了這個燈籠,事情就好辦多了。”我們大家把燈籠掛在教室的中央,教室一下子就煥然一新了。大家都夸獎他會想辦法,就連不時經(jīng)過我們教室的老師都豎起大拇指,說:“龔永旺干得真不錯。”
龔永旺真是做什么事都很積極,以后我一定要他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
篇三:我眼中的同學
在小學的四年學習生活中,我碰到了許多同學。我們一起經(jīng)歷了許多事情,克服了許多困難,經(jīng)受了許多風雨。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沈怡紅同學。她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學生。
記得有一次,我坐在座位上做作業(yè)。做著做著,一道題目把我給難住了。我不管怎么想都沒有想出解答這一道題目的方法來。正在這個時候,沈怡紅走了過來,看見我正在冥思苦想,就對我說:“怎么?有題目做不出來了吧?”我說:“是的,喏,這一道我不知道怎么做。”她就耐心地教我。直到我懂了她才放心地離開了。這時,我對她說:“謝謝!”她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我真為有這樣的一位好同學而高興。
還有一次,我們要上電腦課。我忘了帶鞋套。我想找沈怡紅幫忙?墒,當時她正生病,是帶著病來上學的。這時,她把頭靠在桌子上休息。我想請她幫我借鞋套,看到她身體不好,就悄悄地離開了?墒,不知道怎么的她還是知道了。她無力地問我:“你有什么事?”我只好吞吞吐吐地說了出來。她二話沒說搖搖晃晃地站起來就走。我看到她走路的樣子很不穩(wěn),感到請她幫助去借非常不好意思。但是她還是熱情地幫我借了兩個班級才借來了一雙鞋套。這時,我感動地想:“沈怡紅,你真好。生了病,還要幫我去借鞋套。”
現(xiàn)在,我只要看見沈怡紅,就會想起她熱心幫助我解決困難的樣子來。啊,沈怡紅,你真好!
【命題作文:我眼中的同學】相關文章:
同學眼中的他們的命題作文02-12
我眼中的同學06-24
我眼中的半命題作文11-22
作文:我眼中的同學01-13
我眼中的同學作文01-15
★我眼中的同學作文01-17
同學眼中的我作文04-04
同學眼中的我高中作文02-16
我眼中的同學作文范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