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端午節(jié)的作文8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農(nóng)歷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一般傳統(tǒng)的說法,都認為端午節(jié)源自于紀念屈原的活動。然而,許多盛行于世的端午習俗,歷史卻比屈原的傳說還要悠久。有學者據(jù)此推測,端午節(jié)或許另有起源。其中一種說法是:端午節(jié)源于對惡日的禁忌。
端午時值農(nóng)歷五月,正是仲夏疫厲流行的季節(jié),俗稱“惡月”。所以《夏小正》上說:“(五月)蓄蘭,菽糜”(蓄:積、聚。菽:采集。糜:蓄糜)!洞蟠鞫Y》上說:“蓄蘭,為沐浴也”。沐浴的目的在于清潔,以禳除毒氣,這是針對五月這個惡月所采取的積極預防的措施。在這期間的一切行事,也以安息靜養(yǎng)為原則!抖Y記.月令》:“仲夏,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齋戒;止聲色,節(jié)嗜欲”。同時,五月也有許多的禁忌。據(jù)應劭(公元178)的《風俗通61釋忌篇》記載,漢朝就有“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的俗諺。而五月五日更是惡日之尤,除了忌“曝床薦席”外,甚至有“不舉五月子”的諺語。《史記61孟嘗君列傳》就記載,孟嘗君生于五月五日,他的'父親田嬰打算把他丟棄。因為田嬰相信:“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這個惡日的忌,深植民心。宜到現(xiàn)在,還可以從許多端午節(jié)的習俗中,找出禳毒避疫的成分。
第二種端午起源的學說由聞一多先生所提出。聞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指出:端午節(jié)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guān)。他首先引了吳均(公元467-520)的《續(xù)齊諧記》中的一段文字:
屈原五月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被匾榔溲。世人作粽,并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汩羅之遺風也。
同時,聞一多又舉了幾個文獻上的例子來支持他的學說。這些記載也都顯示,端午的起源和龍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聞一多據(jù)此推測,端午可能最初只是長江下游吳越民族的節(jié)日。自古相傳,吳越是斷發(fā)文身之國。至于斷發(fā)文身的目的是在“象龍子”,以避免傷害!稘h書61地理志下》應劭注:“(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fā),文其身,以像龍子,故不見傷害也!甭勔欢嗟慕Y(jié)論是,端午應是個以龍為圖騰的民族舉行圖騰祭的日子。也就是說,一個龍的節(jié)日。
這些說法固然解釋了某些特定的現(xiàn)象,但若將其中任何一說,視為端午的單一起源,則未免有以偏概全的遺憾。與其如此,還不如說,惡日及龍圖騰,都是端午可能的源頭。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它們互相融合,直到屈原傳說的加入,為它們添上了新的動力,端午才從此茁壯而成為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在端午節(jié)的中午,我們要吃“五紅”——龍蝦、黃鱔、烤鴨、鴨蛋,和莧菜。有些人是買來龍蝦的,而我們是把龍蝦給“釣”上來的!
今天上午,爸爸帶著我和姐姐到老家來釣龍蝦。我們先在地上撿幾根樹枝,把帶來的毛線系在樹枝上,然后就把誘餌拴在毛線上,爸爸把誘餌剪成一條一條的,再從車子里拿出香精噴一噴,抓一抓就好了。我問爸爸為什么把誘餌剪成一條一條的?爸爸只是微笑不語。我們找到了一個水臺蹲在上面,專心致志地看著樹枝。不一會兒,毛線開始斜了起來,我急忙輕輕地抓起毛線,一點一點往上拎。龍蝦真貪婪,都露出睡眠了,還不松手。我把它胡子一拎,一只鮮紅的大鉗子伸了出來。我急忙把它扔進桶里,一只只龍蝦被我們用同樣的方法釣了上來生怕給它跑了。就這樣,。沒一會兒,桶就裝滿了,這是我才知道原來爸爸誘餌剪成一條一條的是為了讓更多的'龍蝦咬住誘餌,把它們?nèi)俊搬灐鄙蟻怼?/p>
有一次,我等了兩三分鐘,拎了一下毛線,發(fā)現(xiàn)特別重,我把誘餌輕輕拎了上來,不止一只,我拿起兜子悄悄地放在后面當有的龍蝦想逃走的時候,尾巴往后一退,我把兜子一拎,!竟然有足足六只龍蝦,我太幸運了。
可時間總是過得太快了,不一會兒就6點了,我們收拾了東西,帶著我們的“戰(zhàn)利品”,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許多貪吃的人提到端午節(jié)就會想起充滿清香的粽子,那清香,真的是有一股子家鄉(xiāng)的味道。
每年端午節(jié)我最期待的是掛五彩和吃粽子,今年也不例外。
老人說掛上了五彩繩就會平平安安,可我們這些孩子哪懂啊?純粹就是為了好看,掛在手腕上與其他小女孩顯擺著我的手鏈可比你的好看多了,其實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惹得父母嘴直笑我們的幼稚天真。
端午節(jié)家里是要掛葫蘆的,大人們老是讓孩子去買。
于是像我一樣調(diào)皮的孩子買完后有剩下的零錢就偷偷的.去買糖塊吃,把糖塊含在嘴里甜甜的化開。回到家把葫蘆和錢一并交時,父母發(fā)現(xiàn)也不會責怪的。( )
大人把買回的葫蘆掛上,瞅著也是怪好看的,但是我至今都搞不明白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掛那些葫蘆。
在我的家鄉(xiāng)端午是一定要吃粽子的,但具體的做法我并不知道,每次看著媽媽做看著她靈巧的雙手穿梭我總是打個哈欠,跟著哪家孩子出去玩兒了。
中午,媽媽叫我回家吃飯時我便急忙往家跑,似乎那黏黏的粽子正在召喚著我。
我坐在飯桌上小心翼翼地揭開被水浸濕的棉線,打開粽子看見里面粘粘的三角米,它的中央有一顆甜棗,甜棗周圍的米,被它浸得甜甜的。
我最愛吃那甜棗,吃完后挖幾口粘米就全部給了媽媽,看著媽媽無奈的眼神,我美滋滋的又打開了一個粽子。
家鄉(xiāng)的端午啊,連街上都有一股粽子的清香,有一派和樂的景象。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雖然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jié)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jié)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jié)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xiàn)端午節(jié)特色。
端午節(jié)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jié)日。每到端午節(jié)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燒雞,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fā)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
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jié),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guī)淼某圆煌甑聂兆印?/p>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沖破突出人齊?,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xiāng)廣州也有在端午節(jié)劃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村里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劃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盡管下著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濕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guān)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內(nèi)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里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
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tǒng)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
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jié)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
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
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xiāng)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xiāng)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5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好,那就來了解一下我們家鄉(xiāng)平遙的`端午節(jié)吧。
端午節(jié)前夕,大人們先給孩子系上五彩繩,有的還掛上香包,把門前插上艾葉,傳說是為了驅(qū)趕蚊蟲。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聽媽媽講屈原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而死。
人們把糯米投入江中讓魚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后來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去年端午節(jié)是在奶奶家過的。我正和小朋友們玩,這時媽媽叫我過去包粽子,在媽媽的幫助下我還親手包了一個呢!奶奶煮好了粽子,吃粽子了!快來吃粽子了!!真香!我一連吃了三個呢。臨走時奶奶還給我們帶了幾個粽子。
小朋友們,端午節(jié)千萬別忘了系彩繩、掛香包!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6
端午節(jié)要到了,看到滿街的粽子,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老家的端午。我記得很清楚,是六歲那年,爸爸休假帶我回老家,恰逢端午節(jié)。老家的節(jié)日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給我留下美好的回憶。
六月份的山東天氣有點熱,但是早晚都很涼快。白天干熱的風里還夾雜著熟透的麥香味兒,時而遠遠傳來幾聲布谷鳥的叫聲。
一到家就見爺爺奶奶在泡黍子和糯米,鍋里還煮著紅棗,甜甜的味道灌滿了整間房子,遠遠地聞到,就想偷一顆吃。大伙都在忙自己的事兒,根本顧不上照顧我們,我也不想給他們添亂。
我剛到家時還有些靦腆、不習慣,但是沒過多久就和小伙伴們瘋在了一起,跑呀、跳呀、追呀、笑呀,玩的樂不思蜀了。正在興頭上,爺爺交給一個任務,讓哥哥帶我們到河邊采長茅草和寬大的蘆葦葉,我們的任務完成的非常出色,可身上被劃得青一道、紅一道,癢得難忍,心里卻美滋滋的`。
中午回家,剛進院門,就聞到一股香味。不一會奶奶就端出肥大尖尖的粽子,撥開棕葉,咬一口香香糯糯黏米,甜味充滿口鼻,香氣浸入心脾。我恨不得連粽葉都吞進了肚里,還喝了一碗半加了紅糖的小米粥,一個咸蛋黃,那感覺真似神仙生活。爺爺告訴我,粽子那淡淡的微甜清香,就是葦葉和茅草的發(fā)出的味道,就是我們的功勞。
過節(jié)了,看見街上串串的粽子,我便又回味起家鄉(xiāng)那黃橙橙的黍米棗棕,回想起那粘人的味道……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7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jié)終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我的媽媽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粽子葉,準備開始包粽子。
我從來沒包過粽子,于是對我的媽媽說:“我的媽媽,我不會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俊蔽业膵寢屨f:“行,包粽子挺好學的,但是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折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盡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蔽腋业膵寢屪觯阳兆尤~疊成一個漏斗。
“然后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兩顆小紅棗!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后將余下的粽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xiàn)在粽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粽子葉把粽子裹緊。最后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粽子綁緊!边@一步非常關(guān)鍵,說著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粽子葉很“調(diào)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緊時,里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我的媽媽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盡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下一步,開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齊地擺在鍋里,把鍋簾壓在粽子上面,再往鍋簾上放一盆水。最后把水順著鍋邊倒進去,大火煮40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
到了端午節(jié)這天早上,我的媽媽給我系上了五彩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jié)后第一場雨時才能扔掉。我的媽媽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征著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里充滿了節(jié)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終于登場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8
端午是傳統(tǒng)節(jié)日,五月初一便拉開了端午節(jié)的序幕。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jié)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一提端午節(jié),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對于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鐘,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棗子,家里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只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里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余香了。
一提端午節(jié),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對于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鐘,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棗子,家里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只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里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余香了。
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十分悲痛,紛紛涌到汩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效仿。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怕飯團被蛟龍吃了,人們想出用楝(liàn)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的辦法,發(fā)展成了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和雄黃酒等風俗,用這個方式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有趣的節(jié)日,讓我難以忘懷。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7篇01-22
端午節(jié)作文05-26
端午節(jié)的作文05-27
端午節(jié)日作文11-24
端午節(jié)的作文(精選)08-09
端午節(jié)作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