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生成語故事精選
導(dǎo)語:成語是漢學(xué)精髓,但具有古韻的成語對于小學(xué)生來說在理解上還是有些難度的,不妨將成語故事化,通過故事的形式教導(dǎo)孩子學(xué)習(xí)成語了解成語!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些成語故事吧!
一竅不通的成語故事
【成語】: 一竅不通
【拼音】: yī qiào bù tōng
【解釋】: 竅:洞,指心竅。沒有一竅是貫通的。比喻一點兒也不懂。
【成語故事】:
紂王,是商朝時一位昏庸暴戾的君主,他十分寵愛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只知道和妲己飲酒作樂,既不理會朝政,也不管老百姓們的痛苦;同時,他還聽信寵妃妲己的話,殺害了不少忠臣和無辜的老百姓,因此,各地的諸侯都想推翻他。紂王的叔父比干看見他這樣昏庸,便費盡心機(jī)的苦諫,勸他不可沉迷酒色,不要屈害忠良,枉殺無辜,應(yīng)該振作起來,為國家和百姓做點有益的事情。妲己知道之后,十分的氣憤,心中想道:“比干不除,我的地位終將不能穩(wěn)固。”于是,她便對紂王說:“比干成天干涉我們倆的生活,誰知道他是不是另有目的?如果他真是忠良的話,為什么不叫他自己胸膛剖開,取出心肝來看看呢?”紂王被妲己迷住了,竟不分是非好壞,賜比干剖胸而死。
這則故事,在呂氏春秋中也有記載,并且加了注,它的.全語是這樣的:“紂心不通,安以為惡,若其一竅通,則比干不殺矣!”
“一竅不通”就是從上面的話引申而來的,用來譏笑人家的愚蠢和胡涂,同時也可以比喻人對某種技藝學(xué)術(shù)的一無所知。
一揮而成的成語故事
【成語】: 一揮而成
【拼音】: yī huī ér chéng
【解釋】: 揮:揮筆;成:成功。一動筆就寫成了。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
【成語故事】:
文天祥是南寧人,他二十歲那年,在集英殿接受皇帝考試時,針對朝廷的弊端,對皇帝進(jìn)行勸諫,皇帝非常賞賜他的見解,在這次考試中,文天祥也得到第一名。
文天祥曾做地刑部郎官、右丞相,他一心報效朝廷,在元兵入侵江南時,文天祥不幸被俘虜,敵人讓他寫信招部下來投降,文天祥不但不投降,反而狠狠地怒斥了敵人一頓,敵人用繩索把文天祥捆上,在獄中,文天祥曾經(jīng)在很短的時間里寫下一首有名的詩:《過零汀洋》最后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史書的別稱)。用來表明他寧愿一死,也不愿意輕易向敵人投降,這樣才能無愧于天地。
關(guān)于鑿壁偷光的成語故事
【成語】: 鑿壁偷光
【拼音】: záo bì tōu guāng
【解釋】: 原指西漢匡衡鑿穿墻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后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成語故事】:
西漢時候,有個農(nóng)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里窮,沒錢上學(xué)。后來,他跟一個親戚學(xué)認(rèn)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nóng)忙的時節(jié),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里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墒强锖饧依锖芨F,買不起點燈的油,怎么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墻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于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墻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jìn)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xué)習(xí),后來成了一個很有學(xué)問的人。
【小學(xué)生成語故事精選】相關(guān)文章:
小學(xué)生的成語故事劇本04-04
小學(xué)生勵志成語故事大全10-08
短綆汲深成語故事11-11
耳提面命成語故事04-19
斗水活鱗成語故事03-28
量入為出成語故事03-28
賜墻及肩成語故事03-28
賣劍買牛成語故事03-28
褒衣博帶成語故事03-28
聲東擊西成語故事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