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集腋成裘的成語故事
導語:集腋成裘指狐貍腋下的皮毛雖小,但聚集起來就能制成皮衣。集腋成裘比喻積少成多。以下是小編帶來的集腋成裘的成語故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成語資料
詞目:集腋成裘
拼音:jí yè chéng qiú
解釋:集:聚集。腋:狐腋下的皮毛。指狐貍腋下的皮毛雖小,但聚集起來就能制成皮衣。
近義詞:積土成山、積少成多、聚沙成塔
反義詞:積羽沉舟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出處:《慎子·知忠》:“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
用法:連動式;作主語、謂語、賓語。
結構:動賓式成語
年代:古代成語
英語翻譯:Many drops of water make an ocean.
德語翻譯:viele Federn machen ein Bett
集腋成裘的.故事出自于《慎子知忠》:“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
集腋成裘的故事大概如下:
在社會處在混亂的時代,在國家衰亡時的大臣中,國家并非沒有忠臣;在國家得到治理的時候,在君主名聲顯赫時的大臣中,并非都能盡忠。在國家得到治理的時候,人們盡忠并不偏重于君主;在國家處在混亂的時候,治國之道并不偏重在幾個賢臣身上。然而國家得到治理或處在混亂之時卻有相同的地方,即世上都有忠于國家的人。臣子想盡忠的,世代不絕,但君主在上位卻沒有得到安寧,是沒有遇到比干、伍子胥這樣的忠臣嗎?他們忠于國家,卻使君主毀敗在社會的黑暗之中,最后使夏桀、夫差身敗名裂而死。由此看來,臣子盡忠并不能挽救亂世,而恰巧加重了君主的罪過,怎樣說明這個道理呢?父親雖然有個孝順的好兒子,卻有虞舜放逐了父親瞽叟;夏桀有忠誠的臣子,卻使自己的罪過聞名天下。那么,這說明孝子不生在慈父的家庭,忠臣不產(chǎn)生在圣君的下面。
所以,在集腋成裘的故事中,賢明的君主使用臣子,使臣下盡忠而不越過自己的職權,使臣下盡職而不越過職責范圍。君主有了過失自己加以修正,在下面的臣子就不敢驕傲自大。各級官吏都忠于職守,為治理國家盡心竭力,對公務都不敢過于偷懶。各級官吏都能修身敬業(yè),謙和恭順地事奉君主,如果都能這樣,那么國家的治理就達到了最理想的程度。
亡國的君主,并不是他一個人的.罪過;會治理國家的君主,也不是靠他一個人的力量。要治理動亂的國家,關鍵在于任賢使能,而不在于忠臣的多少。因此,有賢能的人都能得到重用,連君主也會得到恩惠;只靠忠臣統(tǒng)治天下,災難就會危及整個國家。所以,夏桀使國家滅亡的措施,即使讓唐堯使用也不能使國家安存。然而,唐堯有非常好的善行,夏桀有運用無才無德之人的罪名,關鍵在于是得到人材或是失掉人材。所以,修建龐大皇宮所用的木材,決不是一棵樹的材料;純白的狐皮裘衣,決不是一只狐貍皮所能做成的;而國家的治亂安危、存亡榮辱的形成,也決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做到的。
集腋成裘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之后,集腋成裘便成為一個成語,集腋成裘指狐貍腋下的皮毛雖小,但聚集起來就能制成皮衣。集腋成裘比喻積少成多。
【集腋成裘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集腋成裘的意思及成語解釋02-24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7-29
請君入甕的成語故事12-25
廢寢忘食的成語故事11-11
著名的經(jīng)典成語故事07-27
遺簪絕纓的成語故事10-20
無精打采的成語故事10-20
壽陵失步的成語故事10-20
遺簪墜屨的成語故事10-20
道聽途說成語故事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