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寫橋的作文300字 推薦度:
- 描寫五里橋作文 推薦度:
- 描寫橋的作文400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精選】描寫橋的作文9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jù)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yīng)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描寫橋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描寫橋的作文 篇1
日本侵華的歷史,是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無法平復的傷口。電影《七七事變》,使我了解了這段無法讓華人忘記的歷史,體會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日本為了吞并中國,發(fā)動“七七事變”,我國的'29軍與日軍在盧溝橋展開激烈的戰(zhàn)斗,29軍的戰(zhàn)士們懷著憤怒的心情,英勇殺敵。
我的心中兗滿了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憤怒,但我更感謝英勇的中國軍隊,是他們不畏強敵,英勇抵抗,為民族解放獻出年輕的生命。
這一段不能忘懷的歷史,讓我懂得要好好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我會加倍努力,學好本領(lǐng),做個有用的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shè)得更加美麗!
描寫橋的作文 篇2
武漢長江大橋位于武漢市內(nèi),大橋橫跨于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我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橋.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從基底至公路橋面高80米,下層為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上層為公路橋.寬約20米
正橋的兩端建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各高35米,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7層,有電動升降梯供人上下.若從公路橋面參觀,眺望四周,整個武漢三鎮(zhèn)連成一體,使人心曠神怡,浮想聯(lián)翩,真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在橋面兩側(cè),是鑄有各種飛禽走獸的齊胸欄桿;大橋的兩側(cè)是對稱的花板,內(nèi)容多取材于我國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等,有“孔雀開屏”、“鯉魚戲蓮”、“喜鵲鬧梅”、“玉兔金桂”等,極具民族氣息;
武漢長江大橋凝聚著設(shè)計者匠心獨運的機智和建設(shè)者們精湛的技藝.從晴川閣、龜山、大橋到蓮花湖、蛇山、黃鶴樓,綿亙連接,相得益彰,組成一片宏大連綿、美麗動人的景點群.它不僅是長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而且也是一座歷史豐碑,在江城人們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描寫橋的作文 篇3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北京的烤鴨,西安的小肥羊,云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面……從宴會上的正餐大菜,到街頭村邊的風味小吃,可以說舉不勝舉。我最喜愛的是: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的看相真好。一條條細細的米線浸在香噴噴的雞湯里,綠色的青菜,白色的肉片、魷魚,黃色的'鵪鶉蛋,深色的酸菜,泛綠的芹菜撒落其間,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這道菜的做法很簡單。關(guān)鍵的是一定要有美味的高湯。(雞湯要預(yù)先準備好。雞湯要熬得久些。湯的滋味要清淡些。)米線是半熟的,肉片、菜、魷魚是生的,切得很薄。侍者端上高湯后,倒入米線和所有的配料。如果你愛吃辣的,還可以加一勺辣椒油(有點麻辣味的)。
吃過橋米線也挺有意思。我喜歡大口大口地吃著線面,然后再慢慢地嚼著肉片、魷魚、菜等配料。媽媽特喜歡湯的味道,吃一口線面就要喝一口湯。在場的老外也嘖嘖贊嘆:“Very good!”
過橋米線不僅色香味全,而且有一個有趣的傳說。一百年前,一位窮書生為了考取功名,寒窗苦讀。妻子每天要過獨木橋給他送米線。有一次過于疲勞,他的妻子暈倒在這橋上。等她醒來,她發(fā)現(xiàn)砂鍋的中的湯還是滾燙滾燙的,再放些調(diào)料燙一燙,面更好吃呢。后來書生得了功名,他把這道菜取名為“過橋米線”。
描寫橋的作文 篇4
一座城,一段塵;一姑蘇,一明月。月明人倚樓,紅塵不驚心。
細水長流,青山翠綠,人才輩出之地,名落孫山似乎成了她歷史冊頁上驕傲的空白。他也是這樣堅信,所以懷揣著年輕的夢想,展開了一段仕途羈旅。案卷如疊,筆墨飛揚,多少日夜心血浸染,挑燈夜讀,他都歷歷在目。汗如雨下抑或冰凍三尺,也不過彈指一揮,落滿塵埃。他在月夜中求索,在月夜中咀嚼苦澀,但他的心是熱烈的,暢快的,他期待著月明之時。
可是,誰又能料想,事與愿違的不測早已成為命運的枷鎖?
又是一年春風,又是一年綠水青山。但故人已去,舊情枉然,心頭苦水難收,洶涌地噴涌而出,占據(jù)了他整個身心,難以自拔。那伏案疾筆的身影呢?那染墨成黑的池水呢?那月明之時的期許呢?不,一切都成了浮云,化作一滴心淚,濺在那不及第的案卷上,獨自蒸干。他想告別塵世,不再有過去和未來。千年的空白,竟要由他來填補,萬念成灰,累得他不成人形。他頹廢弓起的背影,隱沒在姑蘇的楓林之中。
颯颯秋風吹紅了遠處楓林,酒家船火已稀稀落落。江景已漸漸遠去,晶瑩的液體慢慢充溢,眼前頓然模糊不堪,容不下任何光景。他再一次沉重地跌倒在內(nèi)心悲傷的河流里,再不愿爬起。一切似入了緘默的境地,無可悲也無心緒。冰冷的江水刺骨,給他切膚之痛。悲涼的秋風掠過,將他生命的最后一片葉摘落。生命的坐標軸上,曲線已至極點,而未曾有過極致。他任楓林如火,卻消褪自己的色彩。
月光灑下銀輝,將一切籠罩。他在混沌中如若初見般陌生,又如千百次回眸似的熟悉,慈愛的光輝,曾在他心中點燃過激情。而此時的他已不再是從前月下的他了。月光,還會是曾經(jīng)的月光么?
柔和得像纖纖玉手,撩撥起他一綹長發(fā)。江水涌動,月光被揉碎在他記憶的.深處。“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他的故鄉(xiāng)不是姑蘇。呵,這分明是矛盾的情觸。失意而流落他鄉(xiāng),卻感到了故鄉(xiāng)的安撫,他陷入了更深的迷茫。如此情意綿長,絕非矯飾,棄子的心頭,已潸然又淚下。多少年載!他不曾受過一絲一毫慰藉,苦澀已成麻木。可是,可是月沒有拋棄他。在這月白風清之夜,他重拾月光。他緊緊握住她皎白的手,不再受任何禮教的束縛,乘風歸去。她便是故鄉(xiāng)。
情已繾綣,情思幻滅。淚痕已退下。他支起了半邊身子,坐定在江邊。沒有更深的沉溺,他明白,他已心有所屬。無關(guān)名利,無關(guān)身在何處,只在于寂寞中的清醒,孤獨中的隨緣自適。遠遠地,遠遠地,仿佛傳來了鐘聲,厚重而安詳。駛過江面,直抵他心頭。他默然。又一聲,又一聲,他依舊默然。
沒有過多的思考,千古絕句已渾然筆下: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他心中的月,早已明朗。
江蘇蘇州虎丘區(qū)蘇州實驗中學高一:一個人落寞
描寫橋的作文 篇5
懸索橋是特大跨徑橋梁的主要形式之一,除蘇通大橋、香港昂船洲大橋這兩座斜拉橋以外,其它的跨徑超過1000m以上的都是懸索橋。如用自重輕、強度很大的碳纖維作主纜理論上其極限跨徑可超過8000m。
懸索橋的歷史是古老的。早期熱帶原始人利用森林中的藤、竹、樹莖做成懸式橋以渡小溪,使用的懸索有豎直的,斜拉的,或者兩者混合的。婆羅洲、老撾、爪哇原始藤竹橋,都是早期懸索橋的雛形。不過具有文字記載的懸索橋雛形,最早的要屬中國,直到今天,仍在影響著世界吊橋形式的發(fā)展。
遠在公元前三世紀,在中國四川境內(nèi)就修建了“笮”(竹索橋)。秦取西蜀,四川《鹽源縣志》記:“周赧王三十年(公元前285年)秦置蜀守,固取笮,笮始見于書。至李冰為守(公元前256—251年),造七橋”七橋之中有一笮橋,即竹索橋。可見至少在公元前三世紀,我國已經(jīng)記錄了竹索橋。
早在公元前50年(即漢宣帝甘露4年)已經(jīng)在四川建成長達百米的鐵索橋。1665年,徐霞客有篇題為《鐵索橋記》的游記,曾被傳教士Martini翻譯到西方,該書詳細記載了1629年貴州境內(nèi)一座跨度約為122m的鐵索橋。1667年,法國傳教士Kircher從中國回去后,著有《中國奇跡覽勝》,書中記有見于公元65年的云南蘭津鐵索橋。該書曾譯成多種文字并多次再版。據(jù)科技史學家研究,只是在上述書出版之后,索橋才傳到西方?梢,中國古代的懸索橋是獨創(chuàng)發(fā)明并領(lǐng)先的.。有名的四川大渡河上由9條鐵鏈組成的瀘定橋,是在1706年建成的。
在云南亦較早就出現(xiàn)了懸索橋,據(jù)《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記云南龍川東江藤橋云:“龍川東江之源,滔滔南逝。系藤為橋于上以渡……”
近代中國的懸索橋發(fā)展,自1938年,湖南建成一座公路懸索橋,可運行10噸汽車,隨后又有一批公路懸索橋建成。新中國成立后,共建成70多座此類橋,但跨徑小,寬度窄,荷載標準低,發(fā)展大大滯后。90年代后,中國懸索橋掀開了新的歷史篇章。主跨452m的廣東汕頭海灣大橋被譽為中國第一座大跨度現(xiàn)代懸索橋,其主跨位居預(yù)應(yīng)力混凝土加勁懸索橋世界第一;西陵長江大橋,主跨900m,是國內(nèi)自主設(shè)計的第一座全焊接鋼箱加勁梁懸索橋;江蘇江陰長江大橋,主跨為1385m的鋼箱加勁懸索橋,列為世界第五的大跨徑懸索橋;20xx年竣工的江蘇潤揚長江公路大橋南汊大橋,主跨為1490m,為世界第三的大跨徑懸索橋;不久前竣工的舟山西堠門跨海大橋,主跨1650m,位居世界第二?梢,我國已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矮寨特大懸索橋,位于湖南湘西矮寨鎮(zhèn)境內(nèi)。矮寨懸索橋,距吉首市區(qū)約20公里,跨越矮寨鎮(zhèn)附近的山谷,德夯河流經(jīng)谷底,橋面設(shè)計標高與地面高差達330米左右。橋型方案為鋼桁加勁梁單跨懸索橋,全1073.65m,懸索橋的主跨為1176m。該橋跨越矮寨大峽谷,主跨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
我國現(xiàn)代懸索橋的建造起于19世紀60年代,在西南山區(qū)建造了一些跨度在200米以內(nèi)的半加勁式單鏈和雙鏈式懸索橋,其中較著名的是1969年建成的重慶朝陽大橋;1984年建成的西藏達孜橋,跨度達到500米。90年代的交通建設(shè)高潮使我們終于迎來了建造現(xiàn)代大跨度懸索橋的新時期?缍葹452米的廣東汕頭海灣大橋采用混凝土加勁梁;廣東虎門大橋為跨度達888米的鋼箱梁懸索橋;主跨超過1200米的江陰長江大橋正在設(shè)計之中。3座懸索橋的同時建造將使我國的橋梁科學技術(shù)迅速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描寫橋的作文 篇6
廣州海印大橋是一座以最新技術(shù)建成的雙塔斜拉橋。這座橋,橫跨珠江。因為在珠江南岸建橋的地方,原有一塊巨大的石頭,叫海印石,所以這座橋又因此而名海印大橋。
遠看海印橋,給人的整體感覺是雄偉,氣勢不凡。首先映人眼簾的是橋面中問那并排矗立著的雙塔。雙塔腳距離一百多米。塔身有六七層樓高,塔頂呈張開向天的鶴嘴形,上面有兩根粗而尖的避雷針。塔腳近橋面處呈人字形,與立在江水中的兩對橋墩相連接。每個塔身左右兩邊有直徑20厘米粗的鋼管拉索,斜向橋頭一邊有引根,斜向橋中心一邊有51根,按橋走向,從塔身由高至低引出,斜插向橋面。它們有的兩根一組,有的三根一組,有的'四根一組,與橋面組成許多三角形。聽說這是根據(jù)力學原理而造的。由于有塔身和塔身兩側(cè)的斜拉索,所以遠看海印橋,就像有兩只巨大的企鵝張開雙翼,站在長虹上,抬頭仰望藍天,欣然高歌,贊美廣州人的勤勞與智慧。
近看橋面,會令人贊嘆不已。正橋有450米長,橋面35米寬,是世界上最寬的雙塔斜拉橋。橋面被鋼管拉索平均分開兩邊。每邊有機動車道、單車道和人行道,來來往往的車流、人流穿梭而過,非常繁忙、熱鬧。橋面正中,也就是雙塔和斜拉索所在的地方,建成了一條綠化帶。每隔30米就豎立著一對別致的橋燈。它們像衛(wèi)士,嚴肅而整齊地排列著。在綠化帶兩端,還有構(gòu)思巧妙而又獨特的幾何體造型,象征著廣州人勇往直前的精神。這一切使海印橋既雄偉壯觀,又與眾不同。難怪吸引了不少游客,成了廣州的又一景點。
入夜,橋燈亮了,形成一條弧形帶,懸掛在半空,照亮了珠江水上的輪船、小舟,與兩岸的高樓大廈的霓虹燈光相映成輝,更給繁華的都市增添了光彩。忙碌了一天的兩岸市民,晚飯后,一家子漫步在橋面人行道上,仰望繁星,眺望萬家燈火,俯視金波粼粼的珠江水,真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美麗、雄偉的海印大橋誕生于改革開放的年代,她是新廣州的象征,她將鼓舞廣州人民在改革開放中闊步前進!
描寫橋的作文 篇7
在我家的西邊,有一條小河,在河邊中能聽到水聲,可過河卻很難,水底的石子長滿青苔,稍不注意就會滑倒,因此,在河上便修了一座過河橋。
橋的前身是用沙粒填滿,走在上面,感覺軟軟的,很是舒服。中間則是水泥打造,兩邊的護欄也是水泥做的,走在上面感覺很踏實,很安全,后半身也是用沙粒填滿,看不見一個亂石。
這個橋,可是我們玩耍的重要場所,雖然偏僻,但從橋上往下看,中給人一種充實感,而且,我也很喜歡對岸的花草,是這座橋成全了我。
那就從我們的`一次玩耍說吧——一次吃完晚飯,我正和同伴在橋上散心,就在這時,我們看劍橋的護欄上有一根繩子,下方還有個水桶,我們用力的拉,很快拉上來一桶新鮮河水,原來這是水井式的提水發(fā),我雖然見過水井,可從來沒有提過水,一時好奇,我便又拉了一桶,這第二桶,我才知道提水還是蠻辛苦的,我的手都被搓紅了。
這橋,有一個名字,叫做人家橋,為什么呢,因為這座橋,是要在對岸蓋房的人家修的,以后一過橋,便看得見人家,所以叫做人家橋,等那次你來到我們這,可千萬不要忘了人家橋哦!
描寫橋的作文 篇8
嘩啦啦……一陣大雨過后。烏云回家了,太陽出來了。美麗的彩虹橋也出來了。我呼吸著雨后清新的空氣出來看彩虹。
彩虹是一道唯美的弧線,不寬不窄,像一座小橋,架在云端兩頭,所以人們叫它彩虹橋。我看著這彩虹橋,總是在幻想:那是不是王母娘娘被感動了,給牛郎織女架了一座橋。那是不是總會有貪玩的仙女在橋上玩耍,游戲。那是不是……總之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天空給彩虹橋絢麗的色彩,紅色、橙色、黃色、綠色、青色、藍色、紫色依次鋪好,顏色交接處的過渡是那么自然巧妙。雨后的陽光也灑在彩虹橋上,給 “小橋”撒上了“亮晶晶”,讓它在天空中,更加耀眼。真美啊,我要是能在這座“小橋上”走一走,該有多好啊!
彩虹,變得越來越神秘,越來越朦朧了,它如“曇花一現(xiàn)”,慢慢的消失了,讓你還沒有完全欣賞夠了。它消失了,走時還帶給人們許多美好的遐想,也許,它如仙女一般,慢慢飛走了;也許,它在和我們捉迷藏,躲在某一朵云彩后睡著了……
雨后絢麗的身姿,。∶利惖牟屎鐦!
描寫橋的作文 篇9
小時候,每逢大人們教訓我們時,總是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蹦菚r候,我還不以為然,現(xiàn)在回想起來,的確如此——不僅是因為他們的經(jīng)驗確實比我們豐富,更是因為他們走過的橋?qū)嵲谑潜任覀冏哌^的路還多——家鄉(xiāng)的橋真的很多!
家鄉(xiāng)的橋按構(gòu)成材料劃分,可以分為木橋、石橋、水泥板橋、混凝土橋。
按橋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描述,木橋位居第一,當之無愧。早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就會架橋,他們將一棵大樹砍倒,并放在一條長溝上,于是就形成了一座簡單的橋。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家鄉(xiāng)的木橋已不僅僅是那種砍木即成的橋了,它們已逐漸變得更加美觀了。迄今為止,家鄉(xiāng)的橋可以分為樹干橋、木墩橋和木排橋。
樹干橋是指把樹砍倒后,用各種機械工具把它的樹枝和樹根去掉,只留下樹干而形成的橋。為安全起見,這種樹干一般都比較粗,否則,人會很容易失足從橋上掉下來的。
木墩橋是指把樹干砍成一截一截,然后插在河里而形成的橋。人過河時,就踩在木樁上行走。由于過河時人是以跳躍式前進的,所以這種橋又被稱為“跳橋”。跳橋是一種危險性較大的橋,因為它的材料是木頭,且長期浸在水中,所以很容易腐爛,會給人類帶來安全隱患,因此這種橋在家鄉(xiāng)是比較罕見的。
木排橋是指將木頭砍成一段一段,然后削成塊狀,再用繩子和釘子并列在一起,做成木排架在兩地之間而形成的一種橋。因這種橋遇水很容易腐爛,且是用繩子和釘子并列起來的,遇到大水易沖散,所以這種橋往往架在水流緩慢且流量小的地方。
石橋則是用石頭散布在河中連接起來的一種橋。它與木橋中的木墩橋有相似之處。但是,石頭質(zhì)硬,受水的影響很小,所以石橋比木橋更為常見。石橋的特點在于它制造過程簡單、費用低、耐水性強、堅固、通行量小,所以常被用在河面較寬、河水較急,且行人較少的地區(qū)。石橋是一種比較原始的橋,大多數(shù)石橋都是受自然環(huán)境影響而成的:早些時候河中分布很多石頭,由于受到洪水等的影響,這些石頭就會近似地分布在一條直線上,這樣,石橋就形成了。
水泥板橋則是將水泥板架在河面上而形成的橋。通常情況下,河寬不會超過3米。由于水泥板比較堅固,所以這種橋經(jīng)常架在行人較多的地區(qū),有的時候,因為需要,人們會將兩塊水泥板并排在一起,組成一條寬3米多長的“兄弟橋”。因此水泥板橋的實用價值是比較大的。
混凝土橋就是用混凝土做成的。說得準確點,就是將水泥、沙子、石子和水混合在一起,然后根據(jù)設(shè)計方案而做成的。由于它花費的人力、物力較大,且花費的時間較長,所以人們對它倍加重視。在家鄉(xiāng),建造混凝土橋是一個嚴肅的問題。比如說,在建造之前,人們會請專業(yè)設(shè)計師對它進行規(guī)劃。在建造過程中,政府官員上記下建造時間和橋名。雖然這種橋在社會生活中較為常見,但在家鄉(xiāng),由于受到經(jīng)濟的制約,這種橋只有一座。它始建于1992年,被命名為“永安橋”,它寄托著對人們的默默祝福:永安永安,永遠平安!
社會生活的橋多種多樣,有的被用來運輸水,這種橋往往架在兩山之間,轉(zhuǎn)移兩山的水資源:有的僅僅被作為溝通兩地的樞紐,這種橋比較常見,我就不在此作具體闡釋了;有的被用來觀光旅游,這種橋在公園比較常見,如頤和園的湖面上的那一座橋。但家鄉(xiāng)的橋僅僅是作為兩地溝通的工具,因此它的`使用價值很大。沒有橋,人們的活動就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因此,在家鄉(xiāng)盛傳這樣一句諺語:“有橋萬事通,沒橋萬事休”。
在家鄉(xiāng),橋的歷史還是比較悠久的。自古以來,就有這種規(guī)律:有人的地方必定有水,畢竟民以水為生;而有水的地方,必定有橋,因為湖泊較小,且湖泊為百川匯聚而成的,所以橋是不會消失的。爺爺說,橋的歷史就是家鄉(xiāng)的歷史,這話一點也不假,千百年來,橋總是隨著家鄉(xiāng)的變化而變化,自改革開放以來,家鄉(xiāng)的歷史又有了新的篇章,我想橋也應(yīng)該有一種不同的“人生”吧!
【描寫橋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描寫《橋》作文03-14
描寫橋的作文01-07
【薦】描寫橋的作文01-02
【熱】描寫橋的作文01-03
描寫橋的作文【薦】01-02
描寫橋的作文(精選45篇)08-13
【精選】描寫橋的作文三篇08-01
描寫橋的作文三篇07-27
精選描寫橋的作文3篇08-14
精選描寫橋的作文6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