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學經(jīng)典作文集錦7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吹阶魑牡纳碛鞍桑魑氖且环N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經(jīng)典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1
國學經(jīng)典博大精深,當學生不斷積累語文基礎(chǔ)知識后,老師教給學生學以致用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將國學經(jīng)典與作文教學有機融合,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人文素養(yǎng),讓經(jīng)典詩詞更好地引領(lǐng)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當學生我手寫我心,表情達意已經(jīng)達到一定水平后,作文的有深度、有內(nèi)涵就成為老師和學生們努力想達到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把積累的國學經(jīng)典知識成功運用到作文當中,提升作文的內(nèi)涵呢?筆者在平時的語文作文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從以下方面入手,教給學生將國學經(jīng)典運用到作文中的技巧,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一經(jīng)典一故事法
在“百家講壇”上,于丹講《論語》時常常使用“一經(jīng)典一故事法”。在作文中使用這個方法,可以成功地將國學經(jīng)典運用到作文中。比如:謹銘同學采用于丹講論語的“一經(jīng)典一故事法”,將國學經(jīng)典運用到作文中——
《弟子規(guī)》里講“借人物,及時還。后有急,借不難”。這讓我想起:有一次,我的筆丟了。找了我們的班長李永明,向他借筆,跟他說:“李永明,借根筆,我下午還你!毕挛绶艑W前,我及時把筆還給了他。過后不久,在一次單元考試中,我的筆寫了一半沒水了。我向李永明遞了張紙條借筆。趁著老師不注意,他偷偷地把筆借給我?纪暝嚭,我向李永明說聲謝謝,及時把筆還給了他!兜茏右(guī)》講的真的是太對了:“借人物,及時還。后有急,借不難。”
《三字經(jīng)》講:“人之初,性本善!边@讓我想起:在一個風雨交加的下午,剛好放學,陳明同學沒帶雨傘,便向身邊的林紅同學借了一把紅色雨傘,因為林紅的媽媽正好開車來接她。過后,在放學的時候,我經(jīng)?粗麄冮_心地一起從校門口走出來。我想:借傘的人一定是個善良之人,因為善良的人才值得深交。果然,又有一次,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狂風暴雨。在校門口,我又偶遇了這兩個人,這次是林紅沒帶雨傘,陳明同學看見了,就連忙撐著傘走了過來,和她共用這把雨傘!度纸(jīng)》講:“人之初,性本善。”我認為是正確的:世上還是好人多。我也要做這樣善良的人。
二、對話法
在對話描寫中融入國學經(jīng)典也是國學作文的一個絕招。比如:楚瑩同學采用“對話法”將國學經(jīng)典句子運用到作文中。文章開頭描寫了媽媽與我的對話,并由經(jīng)典帶出了一件事,結(jié)尾又用“明白了一個道理”帶出經(jīng)典,首尾呼應——
有一天,媽媽摸了摸我的臉,輕聲告訴我:“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你怎么理解呢?”我歪著腦袋,對媽媽說:“公物雖小,也不能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就會讓父母傷心。”媽媽聽后,微笑地拍著我的肩膀說:“小鬼,學了國學,你可懂得不少啊!蔽也唤睦锵肫鹆诉@樣的一件事……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火辣火辣的太陽無情地烤著大地。地面就像被烤熱的鐵鍋一樣。我和媽媽到牛排店吃牛排。我拿水果時看見一個人賊眉鼠眼,像只小老鼠似的。只見他到處打量一番,見沒人注意到他,就打開放刀叉的柜子,偷偷拿了兩副刀叉藏進口袋里。此時,半路殺出了個程咬金。他的行為被服務(wù)員發(fā)現(xiàn)了,服務(wù)員皺著眉頭:“請問先生為什么要拿走我們的刀叉?”那人火冒三丈地對服務(wù)員吼道:“你們飯店怎么這么無理,連客人的東西都說是你們的。這刀叉是我自己帶來的。你不知道嗎?”他的脖子頓時爆出了青筋。他的叫聲就像老虎在吼叫。最后,餐廳叫來了110,他被警察叔叔帶走了,現(xiàn)場他的家人看了,傷心不已。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國學中的“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的做人道理。
三、線索法
在作文的開頭設(shè)計“題記”,在作文的結(jié)尾設(shè)計“后記”,然后在題記、行文、后記中三次出現(xiàn)主題一致的國學經(jīng)典句子。這條國學句子做線索可以使文章有內(nèi)涵而且中心突出。比如:下面的陳栩妍同學在文中采用“線索法”成功將國學經(jīng)典句子運用到作文中——
讀《論語·為政》隨想
冷空氣南下的一個星期天早上,下著陰冷的雨。我仍然堅持誦讀國學,從中我學到了: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出自《論語·為政》。意思是:子夏問:“怎樣是孝道?”孔子回答:“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難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幫助老父母操勞,有了酒食先讓老父母吃,這就是孝子嗎?不是的!對父母發(fā)自內(nèi)心地、和顏悅色地愛,才是真正的孝順!”這讓我想到了兩件事情——有一次我考了90分,那是我考得最差的一次;氐郊抑校瑡寢屵叧床诉呴_心地問我:“寶貝你考了多少分?”我垂頭喪氣地說:“我考了90分!眿寢尨篌@失色地說:“你居然才考90分!”她停下手里炒菜的活兒問:“這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又粗心啦!”那天我沒有跟媽媽頂嘴,一直靜靜地虛心地聽媽媽說。因為《弟子規(guī)》教我們:“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庇钟幸淮,我在鄰居小花家和她一起寫作業(yè)。她媽媽聽到她考了80分,就一直責備她:“你這是怎么回事!”她不耐煩地說:“又怎么了!我考80分,你會死呀!”她媽媽氣得臉色發(fā)紫,差點要打她。我想:她這樣氣媽媽,媽媽真的會被氣死的?鬃诱f:“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但是我們要努力做到,這樣父母才能開心長壽。因為我愛我的爸爸媽媽。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四、聯(lián)想法
國學作文的第四個技巧是“聯(lián)想法”:從一本國學書聯(lián)想到相關(guān)的事情。比如:坤元同學在國學作文中不僅運用了“線索法”,還成功運用了“聯(lián)想法”:從一本國學書聯(lián)想到相關(guān)的一件事情——
讀《弟子規(guī)》隨想
在一個春天的早晨,我繼續(xù)捧書誦讀國學,讀到了《弟子規(guī)》中的這樣一句話:“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這句話讓我知道了先學做人很重要。只有知識,卻不懂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是華而不實的人。
這讓我聯(lián)想起去年的一件事情:那是一個細雨蒙蒙的午后,雨聲“沙沙沙”,像一曲好聽的歌謠。一個中學生背著沉重的書包在小路上走,手里還捧著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著,一看就是學霸模樣。腳上锃亮的皮鞋像大理石地板反著光,格外引人注目。
路上一個清潔工老人正冒著小雨掃地,大掃把在地上發(fā)出“唰唰唰唰”的聲音。中學生邊走邊看書,從他身邊走過,大掃把“唰”地掃過來,正好碰到了中學生的皮鞋,鞋子上頓時粘上了一堆黃色泥漿。中學生火冒三丈,厲聲呵斥:
“老頭,你把我新買的皮鞋弄臟了!你賠!”粘上了泥漿的皮鞋不再锃亮,泥水在皮鞋上畫出了一張扭曲變形的鬼臉。
老人連忙說:“對不起!”并俯身用手要去擦中學生的皮鞋。中學生將身一扭,腳躲開了老人的手,用更刻薄的話吼叫:“臟手別來!越擦越臟!今天真是倒霉!”然后轉(zhuǎn)身跑了。
留下老人執(zhí)著大掃把僵在原地,皺著眉頭,一臉茫然。空氣中留下了幾聲中學生皮鞋與水泥地碰撞的“咔咔咔”的聲音,像鋸木聲尖而刺耳,與沙沙的雨聲極不和諧。
周圍的人看到這個情景,紛紛搖頭,對中學生的行為表示強烈不滿。一個老婆婆走到老人旁邊,對老人說:“別理這孩子!父母太沒教養(yǎng)孩子了!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又有什么用!”
我看到風夾著雨灑在老人花白的頭發(fā)上.讓人心疼。
《孟子·梁惠王上》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學生將平時的誦讀國學與作文有機融合在一起,許多學生的“國學作文”在《薌城薌訊》刊物上發(fā)表,反響熱烈,得到了社會的一致好評,再次證明了國學作文的魅力無極限!因此,我認為:大力研究如何將國學經(jīng)典與作文教學有機融合,不僅可以使孩子們愛上國學經(jīng)
典,還可以讓學生寫出與眾不同、富有深度的滿分作文。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2
《國學經(jīng)典》是一本傳揚我們中國經(jīng)典文化的書籍,是我們祖先讓我們從其中的知識和故事中學到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
在經(jīng)典要義這一章有這樣一些話讓我記憶猶新,比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边@句話告訴我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如實回答,所以我們不知道的就是要說不知道,好請教老師和同學!叭f物之生意,最可觀!边@句話告訴我們:萬物的生長情況是最值得觀賞的,我們應當多去觀賞一下各種動植物的生長情況!爸邩匪,仁者樂山!边@句話告訴我們:水石靈動的,代表了變通,比喻聰明的人;山是沉穩(wěn)的,代表了沉靜,比喻仁德的人。
在故事這一章里,許多的故事都帶著一些道理。如《曾子殺豬》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要誠實守信,不要去欺騙別人,小朋友千萬不要從小養(yǎng)成欺騙別人的壞習慣。《網(wǎng)開三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寬容別人,如果我寬容了別人,以后別人也會幫助我們。《子罕睦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謙讓,因為謙讓了別人,別人就會尊重你。
看,《國學經(jīng)典》豐富多彩吧,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誦讀它吧!讓我們從優(yōu)秀的國學經(jīng)典中懂得知識與道理,讓它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3
為了進一步弘揚名族傳統(tǒng),傳承國學經(jīng)典引領(lǐng)我校學生,通過誦讀國學經(jīng)典詩詞,感受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奮學習,自強不息的優(yōu)良品質(zhì),學校定于這個星期五舉行國學經(jīng)典誦讀比賽。
這天清晨,同學們早早來到教室,個個精神抖擻,背起了《弟子規(guī)》,老師還讓我們演練幾遍,并叮囑我們比賽時不要緊張。叮鈴鈴,上課鈴響了,這也意味著誦讀比賽開始了。我們排好隊,慢慢走出去。
來到階梯教室門口,我們緊張的等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終于,我聽到報號老師叫:“現(xiàn)在是五年級一班出場!蔽覀儜阎话驳男那檫M了場。
等所有人入場后,只聽見沈鵬拿起話筒說完了總序,接著,全班一起背完了“入則孝”,沈鵬又背起“泛愛眾”中的第一排,全班同學有起伏的背完了“泛愛眾”,這一章。誦讀完后班長用口令整整隊,并向評委敬禮,接著,我班便出場。緊接著,其他班級也進行了誦讀比賽。
這次比賽,讓我知道了一些重要道理?傂,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這八章的內(nèi)容,我基本能按要求做到,但少數(shù)部分仍欠缺,如,父母講道理時,嫌啰嗦,這樣就沒做到“父母教,須敬聽”。感謝學校給了我這好的機會,讓我明白,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缺點和優(yōu)點。我一定會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4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也誕生了許多經(jīng)典名著。而這些名著,既引人入勝,又讓人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
我從小就知道像“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樣的詩句,但那時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覺得挺順口。后來明白了意思,體會到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這首詩也許是我最早接觸到的詩了吧。
然后我又從書本上接觸到了其他的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讓我明白了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農(nóng)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后來,我不僅僅局限在古詩這方面了,我還閱讀了《西游記》《三國演義》這樣的名著,《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擁有火眼金睛,能識破妖怪的偽裝;還擁有定海神針——金箍棒,能大能小,打得妖怪眼冒金星、落荒而逃;還能七十二變,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用空城計,嚇退司馬懿15萬大軍,他是我最崇拜的人。
到現(xiàn)在,詩句與四大名著也滿足不了我的求知欲,我便開始看老聃的《道德經(jīng)》和莊周的《南華經(jīng)》這兩本書,雖然還沒看完,但是我相信我會看完的。
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熱愛中國,也熱愛中國的文學經(jīng)典。國學經(jīng)典,伴我成長!
國學如黑夜中一輪明月,照亮了夜空。國學如沙漠中的一棵大樹,灑下了一片綠陰。國學如一個寶庫,充實了我的幼小無知的心靈。
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吃飯,吃著吃著,我覺得不好吃了,說:“這菜能吃嗎?太難吃!蔽肄D(zhuǎn)身就走,可媽媽又念起了我剛學的一句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愣了一下,又耐著性子吃了一個“光盤”。
此后,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不斷增多,古詩也學得多了。我體會到了“本是同根生,盯煎何太急?”的悲憤,“明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钡牟┐笮貞,還有“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郞西!敝刑N含的濃厚友情,“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中的思鄉(xiāng)之情,“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豁然開朗的感覺……
看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我體會到其中人物的壯志豪情和凄涼悲壯。我想成為里面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為劉備作出了巨大貢獻。因為他“萬事具備只欠東風”、“空城計”等故事都讓我萬分佩服。
《三字經(jīng)》里面短小而精美的句子也蘊含著人生哲理,它教會我們怎樣做一個明是非、懂道理的好孩子。
是國學中的經(jīng)典讓我健康的成長,每個兒童、少年都應在國學的天空中翱翔。雖然國學我們一輩子也學不完,但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來體悟它、感受它、學習它。這樣才能在當今社會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人。
我們的成長少不了國學。在我還是懵懂無知的時候。媽媽常常在我耳邊念叨“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蔽也惶靼讒寢屵@是在表達思念,只感受到她眉頭淡淡的憂傷。
稍稍懂事媽媽就教我讀“人之初,性本善。”簡單的三字,直白的文義,讓我喜愛上了《三字經(jīng)》。自此,我便逐漸迷上了國學。年幼時,我經(jīng)常要被催促著完成作業(yè)。爸爸發(fā)現(xiàn)了我拖拉不認真粗心大意的毛病,一有空就講論語里的一句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碧扉L日久,漸漸能懂這句話,感到非常羞愧。寫作業(yè)開始被我認真對待,在學中思,在思中悟。
六年級的時候,我開始變得叛逆,原來的乖乖女變成了脾氣暴躁的小魔頭,頂嘴互懟成了家常便飯。媽媽發(fā)現(xiàn)了我的變化,悄悄買了一本《弟子規(guī)》。我讀到了“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責,須順從!边@讓我感到非常慚愧,向爸爸媽媽道了歉。媽媽笑著說。傻孩子,你聽話,我們就高興。
記得去年母親節(jié)。我早早地回到家把飯做好,等媽媽回來。媽媽回來后看到屋里的景象又驚又喜,走到我跟前,緊緊的抱住我,生怕我跑掉似的。媽媽松開我時,我把他推到餐桌邊上,叫他坐下來,取出捶背玩偶幫媽媽捶背。邊捶背邊背誦《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眿寢屄牶笮Φ脿N爛了。
國學經(jīng)典的朗讀,不但給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幫助,還讓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你是我生命里的一盞明燈。照亮我前行的路。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給我們留下了眾多耳熟能詳?shù)膰鴮W經(jīng)典,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要理解。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崩献釉凇兜赖陆?jīng)》寫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蹦釉唬骸叭嗜酥詾槭,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這些先輩們用智慧為后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食糧,讓我們受益匪淺。
想必大家一定聽說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吧。在孟子小的時候,特別不愛學習。一上課就走神或者睡覺,一點兒都不自覺,孟母發(fā)現(xiàn)孟子的學習態(tài)度很成問題,于是便搬了三次家,就是為了給孟子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不再讓她這么渾渾噩噩地過下去,到了新家后,孟子的學習態(tài)度果然有了很大的轉(zhuǎn)變,開始好好學習,久而久之,孟子便開始曠課,這天孟母正在織布,看見了兒子曠課回家,便剪斷了剛織好的布告誡兒子: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要一絲不茍,堅忍不拔。從此“孟母斷機”的典故便流傳至今,它與“孟母三遷”齊名,這兩個典故給我們以很深的啟迪。
孔子曾經(jīng)在《論語》里面說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倍@一句名言呢?又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把學習過的知識重新溫習,復習一下,把知識加深一下,從而獲得新的知識,就有資格去成為一名老師。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用自身的言行,向我們證明了謙遜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中華優(yōu)良傳統(tǒng)。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國學經(jīng)典源遠流長,國學經(jīng)典與我同行,國學經(jīng)典伴隨我們成長。
小時候咿咿呀呀地跟著媽媽念古詩,也不曾真正地讀懂它。我在慢慢地長大,也在慢慢地學習著更多的國學經(jīng)典。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那一個個的國學經(jīng)典是先輩們用智慧為后人留下的精神食糧,那一個個國學經(jīng)典也是先輩們?yōu)楹笕肆粝碌闹嘎访鳠,那一個個國學經(jīng)典更是讓我受益匪淺。
鄭燮的《竹石》中寫到:“千磨萬擊還堅勁!币馑际牵航(jīng)歷了上千次的折磨,上萬次的打擊,巖石中的青竹依然堅強剛硬,就任憑你東西南北狂風狂吹亂刮吧!示意著我們不論在生活上或?qū)W習上,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像巖石中的青竹堅強剛勁。《游子吟》中寫到:“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告訴我們:每個母親對自己的孩子都是一樣的,永遠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所以我們要孝順我們的父母,不總是依賴著父母。
《論語》中寫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敝饕钦f對于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告訴我們學習分為三個層次,只有以學為樂,才是讀書、做學問的最高境界。
《三字經(jīng)》里的“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弊屛覀冎懒恕盀槿俗优绻挥眯膶W習,是不對的;年紀小的時候,不肯努力用心學習,等到年紀大了,還有什么用處呢?”這個道理。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告訴我們:與他人相處,應抱有真誠、誠懇、熱情之心,懂得知恩圖報。
國學經(jīng)典陪伴著我成長,告訴我做人做事的道理,為我的學習道路增添了色彩,我愛國學經(jīng)典。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它帶給我們許多國學經(jīng)典。茶需要慢慢品味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甘甜,而國學經(jīng)典正像這茶一樣,需要仔細品讀才能體會到其中無窮的奧妙以及珍貴的精神食糧。
《增廣賢文》中提到“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羊羔都知道要跪下來接受母乳,小烏鴉都知道要銜食喂母鴉,所以我們?nèi)祟惛小靶ⅰ钡木瘢荒軐Ω改覆蛔鹬,要知孝、守孝、行孝?/p>
孔子在《論語》中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彼裕覀円惨騽e人虛心求教,要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缺點,不能因自己的某一方面的才華而驕傲自滿,目中無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边@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離騷》中寫的一句詩。因此,在追求真理方面,我們不只是要虛心求教,還要百折不撓,不遺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但是這些還不夠,我們還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正如蘇軾在《晁錯論》中寫的一句詩:“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
有一個詞非常重要,那就是“誠信”。幾千年來,“一諾千金”的佳話不絕于耳,廣為流傳?梢姡\信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經(jīng)過漫長的生活之浪淘瀝而出的赤純之金。
在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底蘊中,還有不少國學經(jīng)典值得我們?nèi)W習。例如:《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等。這些國學經(jīng)典都蘊含著無數(shù)的道理,能讓我們成為滿腹才華之人。
國學經(jīng)典伴我成長,國學經(jīng)典就像我們?nèi)松膶煟逃覀,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讓我們的成長變得更有意義。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5
看到題目,相信一定會有人問:什么是國學經(jīng)典?國學經(jīng)典是先人用盡一生總結(jié)的道理,那是對人生的品讀,那里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是中國的驕傲,那里積淀著一個偉大的民族不變的靈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yǎng)性,教會我們?nèi)绾巫稣嫒,教會我們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國學經(jīng)典使我們從圣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位人生的真諦,從一件小事,從一句話,從一個動作,從一個事物中,我們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國學經(jīng)典總是引領(lǐng)我們不斷領(lǐng)悟到生命的意義,端正青少年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國學經(jīng)典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精髓之集萃,一部部經(jīng)史子集,蘊涵著華夏智慧,使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我們心中,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行為,潤物無聲地陪伴著我們的成長。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傳統(tǒng)文化表演我還記憶猶新,面對國學浩瀚的知識海洋,不甘落后的我更加迫切學習國學知識。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要我背《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唐詩三百首》。那個時候的我還不懂得,只是以玩的心態(tài)面對,后來慢慢地,媽媽給我講了關(guān)于其中蘊涵的很多的道理。原來繁冗的文句變得淺顯易懂,就連晦澀的段落,我也背的滾瓜亂熟,我才懂得了關(guān)于國學的知識。其中讓我記憶深刻的莫過于《弟子規(guī)》中“入則孝”,讓我懂得了百善孝為先,從那一刻起我一直都銘記在心,并且立志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但是,我最喜歡的是古詩詞,讀陸游的《示兒》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蔽疑钌铙w會到了作者的愛國之心;讀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深深體會到了作者的憂國憂民之心;讀曹植的《七步詩》“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深深體會到了作者的的悲憤之情;讀鄭板橋的《竹石》“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深深體會到了作者的崢崢傲骨;讀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我深深體會到了作者的的潔身自好。
我一直有一個壞毛病——考試成績好了就驕傲自大。但是“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边@一名言很快就讓我嘗到了苦果。有一次英語考試我得了第一名,我非常高興,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高傲自大的毛病又顯示了出來,在課堂上總認為自己英語已經(jīng)學的很好,不再努力學習和認真聽講,而別的同學還在不斷進步。于是,我在下一次考試中得了第三名,與第一名僅相差3分。那次考試,是對我驕傲自大毛病的沉重打擊。因此,我學的謙虛起來,成績也在穩(wěn)步提升,經(jīng)常保持第一名;還有,我原來喜歡斤斤計較,有時跟同學合不來;自從學了“做事斤斤計較,會失去所有的朋友時!蔽覍W會努力控制自己,但有時會控制不住自己,然而,我不會氣餒,我會更加努力做到!
國學使人進步,國學使人明智。每一個少年兒童的美好人生,都應該從國學開始。國學,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體會,而國學中的精華,一生也學不完。讓國學陪伴我們成長吧!他就像我們的朋友一樣,隨時提醒我們,讓我們把那些不好的習慣改過來。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jīng)典!短圃姟罚端卧~》,《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增廣賢文》,《論語》,《菜根潭》……這些都是國學,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國學是先人用盡一生而總結(jié)的道理,那是對人生的品讀,那里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是中國的驕傲,那些沉積著一個偉大的名族不變的精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yǎng)性,教會我們?nèi)绾巫稣嫒,教會我們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國學使我們從圣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位人生的真諦,從一件小事,從一句話,從一個動作,從一個事物中,我們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國學經(jīng)典總是引領(lǐng)我們不斷領(lǐng)悟到生命的意義,端正青少年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 國學,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體會,而國學中的精華,一生也學不完。
《論語》使我們修身養(yǎng)性,德行人生。《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shù)年U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張“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苯虝覀?nèi)绾巫鋈嗜。《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樣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怎樣才是真正地對人有“仁愛”之心,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菜根譚》囊括了5000年中國處世智慧的奇書!边@是世人對它的評價。“云中世界,靜里乾坤;冷靜觀人,理智處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比松褪沁@樣,要能夠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尋到快樂的因子,要能夠在榮譽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學會堅持。《菜根譚》,它充滿了哲理的味道,充滿了富于通變的處世哲學,充滿了無窮趣味。我覺得《菜根譚》它真的看懂了這復雜的社會,教會了我怎樣面對生活,面對人生。
《道德經(jīng)》是我體會最深的,它總能用一句短小而精辟的話把我們領(lǐng)到另一種美妙的境界,那里都是真善美。這就是國學的力量,在國學中一旦看懂人生,便會使生活升華到另一個水平線——不計較得失,無論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種平常的心態(tài)去看待,以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摧p人生的權(quán)勢名利,看穿世間的繁華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諦,超然物外,你就會別有一番滋味!吧仙迫羲评f物而不爭”,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這句話,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這句話也是老子一生的堅守。權(quán)勢名利都看輕了,世間就安靜了。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滾滾長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歷程,無不浸透著中華文化的精神。于是,千百年中國傲立于東方,歷史長河金鯉化龍,浩瀚的廣宇群星燦然,炎黃挺起五岳的脊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笔嵌鸥σ鞒氖⑻魄屙;“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笔切翖壖矃群暗膬伤伪;“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笔亲T嗣同面對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膽 !
《論語》,它告訴我們做人要守住內(nèi)心的寧靜。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保持內(nèi)心的寧靜,是一種修養(yǎng),一種智慧,一種境界,也是成就事業(yè)獲得幸?鞓返谋匾獥l件。只有一個內(nèi)心寧靜的人,才能在紛繁復雜的世界面前看得深,看得遠,才能使自己的思維閃爍出智慧的光輝,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徹、更完整。
曾經(jīng),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一個工人在倉庫搬運貨物,一不小心把自己的手表弄丟了,到處找不到。后來同伴也加入尋找的行列,大伙兒翻箱倒柜,仍然一無所獲,只好沮喪地回去吃午飯。這時候,有個小男孩偷偷溜進倉庫里,沒費多少力氣和時間,很快就把手表找到了。人們詫異地問他是怎么找到的 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靜,馬上就聽見手表的滴答聲了!辟即蟮囊粋倉庫,要找一只小小的手表確實不大容易。但是那么多人辦不到的事情一個人辦到了,大人辦不到的事小孩子卻辦到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氣、勇氣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一點靜氣,整天慌慌張張,浮躁不安,也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鬃拥倪@種態(tài)度同時也影響著他的學生,他最喜歡的一個學生顏回,他曾經(jīng)夸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奔词挂粋社會物質(zhì)文明極大的繁榮,享受著這種文明成果的現(xiàn)代人仍然存在復雜的心靈困惑。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zhì)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那份恬靜和安寧的心境。
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傳承千年。何為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是李時珍涉足千山萬水,遍嘗百草,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綱目》?還是紀曉嵐精通經(jīng)、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何為國學?不就是經(jīng)那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淀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后還能給人以深刻啟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淀嗎?
國學經(jīng)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它是炎黃子孫奮斗不息,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它猶如一束光芒潤澤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那或鏗鏘或柔美的詞章,濺落在歷史的長河里,激起遙遠的絕響!
國學經(jīng)典,華夏輝煌,成就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梁!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jīng)典,傳承中華文化,肩起民族復興的偉業(yè),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7
國學,是涵蓋了中國各種優(yōu)秀文化精髓的學術(shù)。而國學經(jīng)典,則是其中最優(yōu)秀的文化精品,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成長一定要有國學經(jīng)典的陪伴。
小學時我讀經(jīng)典!度纸(jīng)》告訴我要懂禮儀,尊師長;學習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兜茏右(guī)》則告訴了我學習和做人的道理。這些文字瑯瑯上口,讓兒時的我愛不釋手。在一遍一遍誦讀的過程中,我由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孩變得開始明白什么是“孝”,什么是“規(guī)”。做人處事的基本法則,已經(jīng)在我的頭腦中成形。
初中時我讀經(jīng)典!墩撜Z》中“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不能一味只讀死書,也不能整天空想,只有將學與思結(jié)合,才能學到真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教會了我“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薄安灰韵聠枮閻u”的求學態(tài)度;“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讓我明白人要有一顆仁愛之心!墩撜Z》中還有“朝聞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遠”的凌云壯志……我讀論語,仿佛看到一個長者坐在一群年輕人中間,同他們暢談自己的人生感悟,試圖讓他們懂得:人應該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難怪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可以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如果說這些經(jīng)典著作是一杯杯茶,唇齒留香、源遠流長,那么唐詩就是一幅幅畫卷,栩栩如生、不勝枚舉。
在這六百年間,就有不計其數(shù)的詩人涌現(xiàn)。有的描繪山水,悠然自在;有的描寫戰(zhàn)亂,豪邁奔放;有的思念家鄉(xiāng),孤寂凄涼;有的詠嘆歷史,見解獨到。但它們的共同點就是簡潔、押韻、生動、準確。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描寫了他對生活無所求的恬淡閑適。而其中的一俯一仰,通過一個“見”字體現(xiàn)了他不經(jīng)意之間的動作!耙龟@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表達了詩人陸游的赤膽忠心。而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更是在改了十幾個字后才決定的。而有著政治軍事才能的杜牧在《赤壁》里大膽假設(shè),把硝煙彌漫的戰(zhàn)爭勝負寫得如此蘊藉……正是因為這些,唐詩才被人賞讀,被人視為經(jīng)典。也正是這些經(jīng)典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熏陶我們,讓我們?nèi)チ私庠娙说膬?nèi)心世界與歷史。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jīng)典。國學讓我們從圣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味人生的真諦。從一個動作、一句話、一件小事中,我們都能感悟到古人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
都說學無止境,國學也是沒有盡頭的,而蘊藏在它之中的精華,恐怕我們窮盡一生也學不完。
國學經(jīng)典伴我們成長,與我們同行,它陪伴并滋養(yǎng)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永不衰落!
【國學經(jīng)典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國學的作文09-28
國學作文02-18
國學經(jīng)典作文06-23
國學小學作文08-21
國學比賽作文08-22
國學的相關(guān)作文01-10
國學禮儀作文02-10
以國學經(jīng)典為主的作文02-10
關(guān)于國學的作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