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那時的記憶作文3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那時的記憶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那時的記憶作文 篇1
“轟”的一聲巨響,房屋突然倒塌,來不及逃脫的人只好葬身在這次的地震中,包括那個剛生下孩子的母親,連孩子長什么樣都沒見到,就遭遇到這次的大地震!
漸漸地,地震停止,這座大樓里傳來一陣哭聲,這座大樓的`幸存者——那個剛出生的孩子。救災人員剛把她救出來,還不知道把這個孩子送到哪里去,突然來了一個男人,搶過孩子,獨自離開,救災人員只好把那個男人當做這個孩子的父親。
那個孩子在那個男人的懷抱里睡著,那個男人的臉上也是一片的慈祥,把她帶回了一個別墅里,門口大大的兩個字印入眼前——韓家。那個男人把孩子交給了一個身穿仆人裝的婦人,跟她交談了幾句,依稀聽到“倒塌”“小黎”等詞語,那個婦人不僅有些傷心,跟那個男人互相安慰了幾句。
那個孩子日益長大,變得無比的清秀和可愛,我們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那個孩子長大后的事。
那時的記憶作文 篇2
回憶初中,倒是無聊時不錯的事。我也想看看,初中三年是不是真的像潛意識里感覺的那樣,過得那么窩囊。
初一,開始學習的階段,因為老師對我很信任,給我希望,所以我不忍心讓她們失望。再加上那段時間感覺學習也挺有趣,就學習了。
初二,叛逆的頂峰吧。老師說,初二下學期是分化的時期。分化就是說,好學生堅持學習會越來越好,差生不學習會越來越差,甚至沒有回轉(zhuǎn)的余地。雖然可能并沒有那么絕對,但大多數(shù)情況都是這樣的。下學期,我突然變得很瘋狂,網(wǎng)上交友聊天,差點談戀愛,跟一個網(wǎng)友聊的很投機,還天天打電話。我想那是我第一次那么深刻地體會孤獨的感覺。可是時間不負我,我在學校努力學習,把老師當做朋友,有問題就交流,絕對不存在不懂的情況,三天兩頭地往辦公室跑,成了?。其他同學對此都表示很不理解,他們躲著去辦公室還躲不及呢,我倒是自動往里送呢。因為不懂就問,老師們都特別負責任,因此那段時間我的成績提高很快,由年級前三十迅速穩(wěn)定在年級前十,并且在初二期末考試考的班級第一年級第二的好成績。想初一的時候,進前十都是我從不敢奢望的,可是只要努力,漸漸地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在不知不覺中,你離你心中的目標是越來越近,直到近在咫尺,你才恍然成功就在眼前。
可是因為問題頻率太高,有一種急于求成的成分漸漸滋生出來,造成了一個不太好的結(jié)果就是稍微有點難度就不愿思考,直接去問老師。后來漸漸地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我才在慢慢改正。其實這個問題是很致命的`。一旦懶于自己思考,很容易就會扭曲成死學。這一點需要注意。
初三,由于剛進班我是第一名,所以很榮幸地當了英語課代表。其實我的英語成績并不好。無奈的是,當時老師都不怎么重視英語,所以我們學校的英語是普遍的差。記憶中,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教室到辦公室兩點一線的跑,有一次上晚自習之前琢磨一道題太浪費時間,沒有出去買飯,結(jié)果英語老師看到我沒吃飯,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教室苦思冥想,就把他買的飯分給我一半,我們一起吃的。
想到這里,不由得笑了。
誰說我的初中記憶是一片空白的。
那時的記憶作文 篇3
雨幕下的世界,顯得那般模糊,卻也依稀可以看出當年的景致。
——題記
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為著落葉歸根的緣由回到了離開多年的家鄉(xiāng)。一次偶然的相逢,奶奶的滿目滄桑也差點讓他們就這樣彼此錯過了。寒暄幾句后,他笑著對奶奶說,現(xiàn)在我們都老了,我離開多年的家鄉(xiāng)也已不再是我記憶中的那般溫柔。而如今則是家鄉(xiāng)在離我越來越遠了。辭別后,躲在奶奶身后的我,望著他那單薄的背影,為著他那一句話呆了很久、很久。
記得小時侯的這里,綠茫茫的一片。尤其到了初春的季節(jié),遍地都開滿了黃燦燦的油菜花,空氣中也有一種專屬于春天的涼涼的味道。淘氣的我們,在放學后,來不及將書包背回家,就被這漫無邊際的春色牢牢地套住,將它匆匆托給村口小店里的婆婆后,偷偷地來到這田野里,我們小心地挖出棕色的.泥土,在莊稼人還沒有發(fā)現(xiàn)之前,裝進袋子,抓在手里飛快地跑回家,一點也不注意在春雨過后,濕嫩的泥土是否弄臟媽媽今天才給換上的手帕,以及那件自己吵著要買的最后媽媽扭不過我的白色的裙子。有時頑皮的我們還會順手摘幾朵小油菜花,抓在手里,連同那泥土,一起來開了花的世界。原本以為可以躲過媽媽那雙小小的眼睛,結(jié)果“不幸”的我被發(fā)現(xiàn)滿是泥土后,就這樣白塞進已盛滿熱水的浴盆里,嚇得后來的我不敢再在春天跑到田野里抓泥土捏那漂亮的皮卡丘了。
再后來,這里的一些田野被建成一座為了美化村莊的公園。至此,我們的玩耍少了分野性。
仲夏的夜晚,電似乎成了最搶手的寶貝。在沒有它的日子里,媽媽早早催我們吃了晚飯,便和鄰居們坐在門前陰涼的石凳上,搖著蒲扇,一起聊著說不盡的家長里短。我們則像被賜予了特權(quán)似的,和幾個伙伴飛奔似的沖向那公園,去搶那象征著勝利的大秋千。然后一起坐在上面,仰起頭去數(shù)算那漫天的繁星。那時侯從遠處大海那里借來的風吹亂了我們的頭發(fā),也蕩漾了我們那個充滿幻想的年紀。
奶奶手心的溫暖將我從記憶的旋渦中帶了回來,也帶回了我那顆不知什么時候開始麻木了的心。
但正如同雨幕下的世界,雖然顯得那般模糊,卻也依稀可以看出當年的景致一樣,我依然相信,在物質(zhì)文明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那顆互相幫助,互相關(guān)心,互相支持的愛心并沒有因著冰冷的水泥而消失,或許它正帶著責任感以一種全新的及其自身特有的方式孕育、萌發(fā)、成長。
【那時的記憶作文】相關(guān)文章:
那時的我作文06-01
那時作文600字11-10
那時我明白了作文11-11
那時作文300字10-10
那時,花開作文05-08
那時花開04-30
實用的那時作文600字12-02
那時作文600字[實用]11-29
那時花開作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