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文1
作為宗法觀念極強的中國人,每個家庭都對于自己的子弟承載著厚望,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庭階。每位祖先都希望將自己畢生最寶貴的東西留給子孫,傳承。然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于漁,金銀財寶雖好,終會吃干敗盡;一句至理名言,卻能鑄成家魂,受用無窮。
授之以魚,留下的是懶惰和懈怠的機會;授之以漁,播撒的卻是勤勞與智慧的種子。富不過三代,像是一個永遠難以打破的魔咒。第一代打天下,第二代守天下,第三代吃天下。富豪留給子女百萬家財,卻不教給他們致富之道。只能讓他們前半生紙醉金迷,后半生潦倒街頭,嘗盡世態(tài)炎涼;同樣,開國皇帝戎馬一生,九死一生打下的江山,如果能注重對太子的培養(yǎng),教以治世之道,那歷史上就會少多少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幼獸長大后,母獸便會帶它們外出捕食,親身示范給他們野外生存的技巧,而不是替他們儲存下一輩子吃不完的`糧食。飛禽走獸,人所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授之以魚,魚總有吃完的一天;授之以漁,卻可以源源不斷吃到鮮魚。金銀財寶終是身外之物,一個小小的偷竊或搶劫就可能使其喪失殆盡。而知識、品德才是人真正擁有無法奪去的。一封封家書、一條條祖訓,承載著祖輩殷勤的叮嚀,隨著祖輩的智慧與美德一同融入子孫的血液,刻入骨髓。一個擁有祖訓、家譜的家族向來是被視為家學淵源,世代書香;他們的子女也是格外的出類拔萃。蘇洵培養(yǎng)出了蘇軾、蘇轍,三蘇成了北宋文壇上一道亮麗的風景;曾國藩家書已刊印成書,影響著一代又一代青年;梁啟超不僅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更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九個子女九棟梁……
授之以魚是小聰明,授之以漁是大智慧。得魚者可能暫時過上了富足無憂的生活,但得漁者才是長遠來看人生最大的贏家。哪怕只是短短的一句話,但是祖祖輩輩共同踐行,卻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是一個家族最值得驕傲的文化勛章,是最有價值的“傳家寶”!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文2
晴空中,滿天飛舞的蒲公英,向人們展示自己飛翔的本領,那是蒲公英媽媽留給孩子的傳家寶,也是孩子安身立命的根本。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我們中國人很早就知道父母應該給孩子們留些什么,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西方人也不例外,很早就流傳著“老人授金”的故事。一位快不久于人世的淘金人問自己的兩個孩子想要什么,大兒子想要父親多年淘得的金磚,小兒子想要學習父親豐富的淘金技術。結果大兒子不思進取,坐吃山空,敗光家產(chǎn)后,露宿街頭。小兒子則憑借著高超的技藝成家立業(yè)。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授之以魚,有的帶來的可能是懶惰和頹廢,一些有錢的大戶人家,父母操勞一生,留給孩子萬貫家產(chǎn)、房子、汽車等,生怕自己的孩子受窮受罪,去不知道這卻傷害了孩子;ㄌ炀频氐南順分,換來的是無盡的悲劇。在“大魚”的誘惑下,也難免不出現(xiàn)“敗家子”、“嬌慣千金”。
授之以漁,就交給后人不予的本領,有了本領,即使遇到驚濤駭浪,也可以化險為夷!帮w魚”菲爾普斯不想有些青年,一位地追求物質享樂。父母提供給他的是良好的訓體館和優(yōu)質的教練,并非屬實的生活。他需要日復一日的練習,這是一種單調(diào)的生活。但同時他的這種練習,這種奮發(fā)的練習,使他也得了一技之長,能像人類的潛能挑戰(zhàn)。獲得金牌后,他與父母深情的擁抱,向世人表示了他對父母辛苦栽培的感謝。
有魚,不一定吃得飽;有漁,一定會活得更好。有了生存本領才能助其成長,展翅奮飛。有了后天的努力,即使再貧瘠的土地上,也會結出“你的財富”。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文】相關文章:
《守之以謙,行之以實》閱讀練習題及答案12-25
魚之趣作文06-23
以散文之美為話題的作文09-14
以自由之葉為題目的作文02-22
鉤魚之美作文07-18
魚之淚作文200字07-07
魚之淚作文200字范文04-05
高考滿分作文議論文:勿以好惡論斷之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