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聞雞起舞的歷史典故 推薦度:
- 聞雞起舞的歷史典故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聞雞起舞的典故
導語: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同時比喻意志堅強,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歷史典故,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聞雞起舞的故事——聞雞起舞,原意為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典出自《晉書·祖逖傳》:傳說東晉時期將領(lǐng)祖逖年青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煉。同義詞:發(fā)奮圖強、自強不息。
1、詞語解釋
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同時比喻意志堅強,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
2、涉及人物
祖逖(tì)【266-----321年】,劉琨(kūn)【271-----318年】
祖逖(266~321),字士雅。河北范陽逎縣(今河北淶水)人(有傳言他是在燕山上出生),漢族。中國東晉初有志于恢復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將。父親祖武,任過上谷(今河北懷來縣)太守。父親去世時,祖逖還小,他的生活由幾個兄長照料。祖逖的性格活潑、開朗。他好動不愛靜,十四五歲了,沒讀進多少書。幾個哥哥為此都很憂慮。但他為人豁落,講義氣,好打不平,深得鄰里好評。他常常以他兄長的名義,把家里的谷米、布匹捐給受災的貧苦農(nóng)民,可實際上他的'哥哥們并沒有這個意思。著名的“聞雞起舞”就是他和劉琨的故事。后因朝廷內(nèi)亂,北伐失敗。
劉琨(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人。中國西晉時期名將。漢中山靖王之后,美姿儀,弱冠以文采征服京都洛陽,“人稱洛中奕奕,慶孫越石”。廁身以帥哥才子聞名的文學政治團體“金谷二十四友”之中,因年紀最小,排名最后。為司州主簿時,與祖逖聞雞起舞,逐漸成為一個成熟的男人,八王之亂又經(jīng)永嘉之亂,神州陸沉,北方淪陷,只有劉琨堅守在并州,是當時北方僅存的漢人地盤。后因愛慕劉琨發(fā)兵幫助的鮮卑首領(lǐng)拓跋猗盧被兄弟殺死,沒有兵力與各族爭斗,投奔遼北,后因遼北內(nèi)部爭權(quán)而死。詩僅存3首,卻與左思齊名。
3、成語典故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于是就發(fā)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后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yè),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你聽見雞叫了嗎?”劉琨說:“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祖逖說:“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zhèn)西將軍,實現(xiàn)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征北中郎將,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fā)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聞雞起舞的典故】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聞雞起舞的歷史典故08-13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聞雞起舞的歷史典故11-26
歷史成語典故:罄竹難書的典故10-03
聞雞起舞的啟示作文(精選13篇)03-16
歷史典故精選10-07
指鹿為馬的典故11-05
聞雞起舞的成語故事賞讀11-27
杯弓蛇影的歷史典故07-10
家喻戶曉的歷史典故12-09
歷史典故的成語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