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生命的作文三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nèi)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命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命的作文 篇1
星辰閃爍,流星劃破天空。
鳳放下了她的夢想,可在這之前她卻把青春滿格的電量搭在了她的初衷上。
記得17歲那年,小鎮(zhèn)上來了一群穿著漂亮的人,在廣場上表演。鳳發(fā)現(xiàn)了一位大姐姐,她穿著耀眼,舞姿也十分的優(yōu)美,潔白的舞裙在柔和的燈光下顯得多么美好。鳳在節(jié)目表演完之后,跟著大姐姐走進后臺,她問大姐姐:“這是什么?”大姐姐笑瞇瞇地說:“你喜歡嗎?這是芭蕾!兵P心念:“芭蕾,我也想學!
當這個乖了17年的女兒忽然向媽媽提出這個要求——學習芭蕾,媽媽驚訝了。鳳知道自己提出的要求有些過分,因為家中并不富裕,不能夠完成她的小小心愿。
鳳沒有放棄,她背著家人做了這17年最大膽的`事——找了一份兼職,用得到的工資報了一個舞蹈班,學費十分昂貴,相當于她幾個月的工資。鳳還節(jié)約下生活費買了一條舞裙。鳳開始練習,一個月過去了,她的舞姿還沒有半點進步,動作十分僵硬。鳳知道笨鳥先飛,勤能補拙這個大道理,可好像在她身上作用不大,仿佛她是童話里的丑小鴨,卻變不了白天鵝。生命的“電量”開始慢慢地減少。她開始忘我地練習,兩三個月過去了,她灰心了,面對下降的成績和沒有半點進步的芭蕾,她覺得自己永遠都不能上臺,永遠都學不好。因為她每次和大家一起去表演,只能做替補……鳳覺得夢應該醒了,生命的“電量”已經(jīng)不能再這么無休止地消耗下去,青春不能浪費在一條走不通的路上。
鳳最后一次穿上舞裙,在練習室里回憶著老師帶著同學們做的動作,反復地跳著、旋轉著……
叮鈴鈴——晚課鈴聲打響了,鳳換上校服走在通往教室的走廊上,孤獨的背影顯得那么執(zhí)著、堅定。
當生命的電量不再滿格時,我們就應該明確取舍。
生命的作文 篇2
有些人,因為一點點困難,一點挫折,就被命運扼住咽喉。植物雖小,卻懂得珍惜生命,即使生命短暫,都要為自己活出光彩,活出自己的人生價值。
花生雖然丑陋,但它心靈美麗,令人為之震撼。它沒有花兒的嬌艷,沒有大樹的粗壯,沒有樹葉的嫩綠,只有油綠綠的苗,看不見的飽滿果實。它默默無聞的為世界奉獻著自己的力量,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即使只有微弱的光芒。
夏天,花的季節(jié),也是勤勞園丁的季節(jié)。蜜蜂的一生忙碌,因為它熱愛生活,所以它每天即使被太陽烤熟,依然在花叢中穿行,依然不停地生產(chǎn)蜂蜜。它的人生價值觀就是對生命充滿動力。
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左腿的李月,她沒有因為失去左腿,而放棄舞蹈的夢想,而是在全世界面前,坐在輪椅上,右腳穿著紅舞鞋,雙臂緩緩張開,在夜空下曼妙而舞。
蜘蛛,我們平常看見都不理不睬,從它的網(wǎng)破了,它不厭其煩地補了又補,沒有一絲一縷的不耐煩,我明白了,生命是不厭其煩地做事。一件衣服,補了可以再穿,不是破了個小洞,就把它給扔了,我們就像蜘蛛結網(wǎng)那樣,做個節(jié)約的人。
有一句詩說得好:“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奔词共荼粺,但春風一吹,又長了出來。是啊,世界上許多人不是正缺乏這種精神嗎?
海倫凱勒,看似一個平凡的殘疾人,但她卻很不平凡。她雖然看不到世界,但是她用心去感受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她身殘志堅強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生命是什么,是在有限的生命中,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讓我們用雙手,為生命加點贊,用奇跡、人生崇高的價值觀,譜寫一曲曲動聽的贊歌吧!
生命的作文 篇3
有人說“落葉歸根”,枯葉總會擁抱故土,有人說有歸屬,才能走的更遠,只有學會歸依,方能一路向前。是的,回歸原點是你我終要踏上的旅途。不是故地重游,而是讓心在生命中發(fā)芽,收獲一份本真。
清風撫面,夾著些許泥土的芬芳。遠遠的角落,我看見的是一樹落花。潔白嬌嫩,如剛綻放完全生命似的,不禁意,被風帶走。忽然,想起她,一位如蓮女子,總是會綻放于枝頭,佇守生命的原點。
一襲素紗長裙在風中飄揚。那舞動的裙邊將它朦朧的美送給淡雅如蓮的她。她只是靜生在香山別墅,笑看一段紅塵。徐志摩為她傾盡生命,梁思成為她默默相守,金岳霖為她孤獨一世。她仿佛時刻是人們心中的熱點,是不能逃出視線的美,是無法脫離關注的“女神”。但她,不愿淪落于繁雜的塵世,甘愿做那江南的白蓮,傲然獨立,一身淡然,執(zhí)著于她的事業(yè)。她在紅塵中尋覓本真的自我,時時覺醒生命的意義,找回生命的原點。她的回歸,讓她成為人們心中無可灈洗的記憶,一個傳奇的如蓮女子。
溶溶風,淡淡月。誰說女子才有一份細膩的情思,一心追尋生命的原點?陶淵明世有閑居田園,擁抱質(zhì)樸的愿望。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道出他的內(nèi)心不盡的歡喜。是的,人的一生需要學習,需要追求功名。所以他才會有“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的悵然慨嘆。但他不甘,他毅然脫去一身官服,拾起那鋤頭,在日落時低吟“但使愿無違”,雜草叢生,刮傷了他的皮膚,烈日炎炎,他口干舌燥?墒牵退阃现浑p涉千山,渡萬水的草鞋,他依然能笑對人生,無悔初衷。因為,他樂于山水間,甘愿回歸那樸素質(zhì)雅的生命原點。煮茗聽風,陶淵明成為人們心中高潔的白菊,綻放于南山。
沒有永遠的靜謐,沒有永恒的喧囂,只有一份淡然閑適的心境和回歸生命的本真,這不正是當今城市所缺少的嗎?
燈紅酒綠之中,你是否還會想起一片清風曾帶來的暖意?在紅塵浮華中,你是否還有耐心聆聽枝頭鳥兒的啼鳴?你,是否還有一份追尋生命原點的執(zhí)著于愿望呢?
綠葉有對根的情意,人亦當有對生命深處的柔情與眷戀。只有回歸生命的原點,讓心靈經(jīng)歷一次次的蘇醒,才能把人生釀成光陰中醇厚的美酒。
【【實用】生命的作文三篇】相關文章:
【實用】生命的美麗作文9篇03-15
【實用】生命的思考作文3篇01-18
【實用】熱愛的生命的作文5篇12-18
【實用】熱愛的生命的作文六篇11-04
【實用】熱愛的生命的作文九篇09-20
【實用】熱愛的生命的作文3篇09-19
【實用】熱愛的生命的作文八篇08-17
【實用】熱愛的生命的作文四篇08-05
【實用】熱愛的生命的作文三篇07-20
【實用】熱愛的生命的作文4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