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奉獻的作文3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奉獻的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奉獻的作文 篇1
清風拂在臉頰,吹走了內(nèi)心的不安與焦躁;陽光溫暖至心,照耀在心靈之窗綻放幸福之花。愛心之車啟程,向社會弱勢群體與貧困家庭送去愛心,讓他們可以像我一樣快樂地玩耍,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紅暈。8月24日,我參加了向農(nóng)村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送愛心活動,獻上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我們到了一個看起來非常貧困的村子,下了車,穿過幾條泥濘的路,終于到達了第一站,這一家非常貧苦,姐弟兩個自幼沒了母親,隨父親長大,姐姐名字叫游麗華,一邊要照料父親和弟弟,一邊又要挑起生活的重擔,不過學習非常好,總是名列前茅。我們進了他們的房間,只見墻上密密麻麻地貼滿了獎狀,這都是姐弟倆努力學習的結(jié)晶。我們送上了生活用品、文具、書,他們非常感謝,姐姐的眼眶紅了,她不停地說:“謝謝你們,我一定會繼續(xù)努力……”這時,我的視線模糊了,眼眶中充盈著淚水,游麗華的.家庭條件這么艱苦,但她的學習沒有落下,她那小小的身體扛著那么大的重擔,卻不負眾望,撐了下來。
走出了游麗華家,我們又去第二家、第三家貧困家庭送去了愛心,他們紛紛表示感謝,并夸贊我們是好心人。
臨近中午,我們頂著驕陽,來到了第四家,這時已是汗流浹背,這個女孩的媽媽在她小時候就離開了她,聽了這些,我們都很心酸,我趕忙上前一把抱住她,輕聲對她說:“姐姐,我們知道你很苦,所以,我們盡自己的綿薄之力來幫助你,倘若你有什么難處,以后盡管來找我,我一定會盡全力幫助你,你學習那么好,可要多多告訴我秘訣。”我送上了書籍和一些零食,那個姐姐笑了笑:“我一定會努力的!”我們紛紛鼓掌,之后,便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返回了家里后,我深有感觸:我有那么好的學習條件,卻總是虛度光陰;他們學習環(huán)境那么差,卻總是名列前茅,我應(yīng)該向他們學習。
奉獻的作文 篇2
尊老愛幼,感恩奉獻。你們可能不懂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我來告訴你吧。
尊老,是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愛幼,是愛護幼小群體,如:弟弟、妹妹。感恩奉獻是要懂得付出、回報愛,不能只懂得索取愛。
在公交車上,我們常常聽到: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對呀,在公交車上讓位就是尊老愛幼呀。也是一種感恩奉獻。
不要以為 尊老愛幼,感恩奉獻很難,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
奉獻的作文 篇3
我讀過很多小說,在小說中我認識了勇敢堅強的海倫凱勒,活潑善良的小公主。。。。。。?墒钱斘易x《青銅葵花》時,我深深的被震撼了,我一口氣讀了兩遍。
葵花和我差不多大,是一個的不幸的女孩,她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親人,成了孤兒。這時她被大麥地啞巴青銅的家里收養(yǎng)了,和青銅成了好兄妹。他們在貧困的農(nóng)村,生活非常的艱苦。
葵花又是幸福的,因為她遇到了許多善良的人,處處關(guān)心她的青銅、疼愛她的奶奶。。。。。。。有一次,青銅為了不讓葵花文藝演出時難看,絞盡腦汁的做水晶項鏈?ㄊ且粋文靜、懂事、成績好的姑娘,她知道家里沒有燈,就善意地欺騙家里人說去同學家玩,其實是借同學家的燈光來寫作業(yè)的。還有一次,奶奶生病了,葵花為了給奶奶賺錢看病,竟然一個人偷偷的去江南采銀杏來賣。她真是懂得感恩的孩子呀!
由此我想到自己,我有一個幸福的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非常疼愛我,我就是家里的小公主,他們給我最好的條件,做我最愛吃的飯菜,可是我還有時候跟奶奶頂嘴,還覺得自己的衣服不夠漂亮,文具不夠新穎,玩具不夠多?菢拥纳钗乙惶於紱]有受過。現(xiàn)在想事,真是慚愧.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生活很苦的人,需要多少像青銅一家的善良人們那.有一次,我看到學校門口地上坐著一位骨瘦如柴、臉色蒼白的老奶奶,她正在乞求人們的施舍,可是很多人理都不理,我想她一定就像青銅的奶奶一樣,生病了才來要飯的,心里一定很難受吧!我想了想從書包里拿出一元錢輕輕放在她的盤子里,她抬起頭,望了望我,蒼白的臉上掛著一絲的笑容,我望了望她走開了。。。。。。。
今天,如此幸福的我們.要像葵花學習什么呢?想起這些,我的心里也涌動起一些自豪.學習她的勇敢、善良,更要學會感謝,感謝那些為我們的幸福生活付出努力的人,我要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的生活,為不幸的人們奉獻自己的愛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精選奉獻的作文3篇】相關(guān)文章:
奉獻的作文(精選15篇)11-26
奉獻的作文精選15篇05-29
精選奉獻作文六篇07-11
精選奉獻作文八篇06-16
【精選】奉獻作文五篇06-15
精選奉獻作文四篇06-09
【精選】奉獻作文四篇06-08
【精選】奉獻作文六篇06-04
精選奉獻作文三篇06-02
【精選】奉獻作文三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