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年味作文
家鄉(xiāng)的年味作文1
說起我們中國的春節(jié),那可是源遠流長。相傳古代時有個叫年的怪獸,每逢正月來臨之際,便會到百姓家搶奪吃的。因此人們很憎惡年來搶奪他們辛勤的勞動成果,于是我們聰明的祖先便想出了用燃放爆竹來驅(qū)趕年的方法,所以每逢過年時總能聽到爆竹聲響。這是我們的傳統(tǒng)習(xí)俗,也是中國特有的年味。
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從小到大我跟隨他們一起去了很多地方,其中在江蘇住過很大一段時間。江蘇是著名的江南水鄉(xiāng),其最具有特點的是水。那里的水格外的清,格外的靜,使人看了有一種靜謐安詳?shù)氖孢m感。但也是因為這水鄉(xiāng)的柔與美,總讓我感覺這里的年味不夠濃烈,就像那燒到99℃的開水,終究還是不到火候。
今年的春節(jié)我與父母一起回到了家鄉(xiāng)。雖許久未踏上這片土地,但空氣中彌漫的還是熟悉的味道。到家時還只是二十幾日,但家鄉(xiāng)的年味正愈發(fā)濃烈。聽著家鄉(xiāng)人口中熟悉的方言,看著人們挑選年貨時的認真模樣,走過從前熟悉的街道,心中洋溢著欣喜之情。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在一陣噼里啪啦的爆竹聲后,奶奶招呼我們進了屋。一進屋我便嗅到了一種熟悉的香味,“奶奶,什么東西這么香哇?”“你這鼻子可真靈呢,我在包圓子呢,你小時候最愛吃了!薄澳沁@次多包點,我好久沒吃了呢!”說完我便跟奶奶一起去了廚房,認真地跟奶奶學(xué)起包圓子的技巧。過了大約一個小時便大功告成了,看著一個個圓鼓鼓的圓子,心中頗有成就感。但奶奶說,這圓子要團圓飯時吃,象征碰上一家人團團圓圓,于是我便將期待投向了三十夜的團圓飯。
終于到了三十夜了,我日思夜想的.圓子終于能一飽口福了。由于我的強烈要求,所以奶奶讓我親自蒸圓子。在完成了生火下鍋等一步驟后,我開始了漫長的等待?赡苡捎诘谝淮蔚慕(jīng)驗不足,圓子被我蒸焦了,它們從白胖子變成了黑胖子。雖然相貌不佳,口味還是無話可說的,糯米的香甜和肉的香味,一口下去就是家鄉(xiāng)的年味。
年夜飯過后,我們那的習(xí)俗是每家每戶去廟里上香。在去上香的途中每人手中都提著一些爆竹,沿路燃放,這代表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老人說每年第一個上香的人能獲得最好的運氣,因此人們都帶著對新年的愿望與憧憬奔向廟中。爆竹聲鋪天蓋地在群山中回響,綿延不絕。黑暗的天空被煙火照亮,新的一年即將來臨。
新年的鐘聲開始了倒計時,人們在廟中虔誠地祈禱。我站在山上,望著城市中的萬家燈火,聽著新年爆竹聲的陣陣炸響,凝望著絢麗奪目的煙花。我開心地笑了,因為,這是我心目中的年味。
家鄉(xiāng)的年味作文2
快過年了,太爺、太祖母一直盼望著我們回老家過年。我打小在那里度過無數(shù)個熱鬧傳統(tǒng)的春節(jié),喜歡一大家子放煙花鞭炮,所以每逢春節(jié)都有好幾堆不同種類的炮竹等著我們回家。
今年天格外冷我縮在空調(diào)房里怕出來。一直到大年三十前兩天,才被太爺打來的電話風(fēng)塵仆仆地催回老家。這兒幾條街的小孩兒全是我兒時的摯友,老老小小都認得?匆娢覀兝卉囎幽曦浂Y品回來,眼里都閃著羨慕的光直說太爺、太祖母有福氣。我聽著有些愧疚。
臺太祖母知道我們到了早已召集了全家準(zhǔn)備好了春節(jié)的各項安排,成堆的炮竹也已堆在了大院子里。我看到兩位老人臉上紅潤的光。晚上內(nèi)屋、堂屋里坐了兩大桌六婆婆仍不停在廚房里忙著,太爺、太祖母被兒女子孫位坐在中間,不說話也不動筷子只是用目光深情地在每一張宸熟稚嫩的臉上撫摸,傻傻地笑。吃晚飯,放鞭炮了,我怕外面風(fēng)大,執(zhí)意要在屋里看,也只是呆呆的看著,老人眼中有些黯淡。晚上,我們被安排到條件最好的一間房里,我嘴里直喊冷。太祖母說:“有熱水袋還冷?”我隨口回了句:“哪有空調(diào)暖和?還沒電熱毯。”第二天,吃著太爺買來的全家鄉(xiāng)最好的包子,太爺勉強問:“你們要不明天回家?別凍著了!闭f罷,轉(zhuǎn)身進了里屋。我的'心也被抽了一下。
晚上,我執(zhí)意要到外面把剩下的幾堆炮竹放完。太爺、太祖母先是一愣,繼而眼里灑滿亮光,忙乎乎地一一打電話叫了幾家子一起來。煙花在低空中絢爛,鞭炮聲在耳旁畔回蕩,我在院中手舞足蹈,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味道。太祖母又說:“放炮竹可以驅(qū)散晦氣,嚇跑邪鬼!边@話雖是往年太祖母同樣的叮囑,卻寄托了太祖母對子孫后代年年的囑托,并祝福和希望老人仍開心地說著,嘮嘮叨叨。依稀地,一個小女孩兒正摟著老人的脖頸,是兒時的光啊,那老人懷念的舊時光。老人沉醉在那時光里。忽而,太祖母喃喃道:“前些年我害了大病差點就看不到你們了!蔽殷@愕在那里,家鄉(xiāng)里沒有人告訴過我!叭税。 崩先擞殖脸涟@。我的心像被煙花末燙了一下。
兒時,與太爺、太祖母在炮竹煙花中相守的時光,一生中能有多少。课覜Q計要在家鄉(xiāng)多留幾天,好好把握在家鄉(xiāng)的時光,好好欣賞家鄉(xiāng)的炮竹,好好珍惜來自家鄉(xiāng)的愛。
家鄉(xiāng)的年味作文3
小時候的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就是春節(jié),最愛看的節(jié)目就是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對于我來說,沒有什么比這過年七天更樂呵的:貼春聯(lián),掛福字,包餃子,放鞭炮,一個個忙得不亦悅乎。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對春節(jié)失去興趣,人們都在忙,親戚們根本沒有時間聚在一起。春聯(lián)依舊貼,紅燈照樣掛,鞭炮仍然放,可是總覺得春節(jié)不是這么回事,總覺得春節(jié)真的是越來越?jīng)]有意思,越來越?jīng)]有年味。
我經(jīng)常想:“如果這樣下去,那么再過幾年,人們也許就要忘記春節(jié)這千年節(jié)日的習(xí)俗?忘記春節(jié)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真正的味道?”
不過,今年的除夕夜徹底改變我的想法。
今天大年三十,我一大早就和父母去姥姥家,我的親人都聚到那里。大家一起貼春聯(lián),掛福字,忙碌中隱隱透著一股年味。
中午,大家都聚到一起吃飯,大家暢談這一年里的趣事和收獲。共同暢想美好的未來。大家一個個敞開心胸,開懷大笑,所有的矛盾都在笑聲中化解。這時還有人在樓下放一串象征辟邪的鞭炮。我從飯的香味中感到一股濃濃的年味。
下午,大家高興地架起麻將桌,玩起麻將。輸錢贏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大家一邊玩著麻將,一邊談?wù)。我們小孩打開電視,所有的.節(jié)目都和過年有關(guān),越發(fā)讓我感到濃重的年味。
晚上,我們?nèi)易陔娨暀C前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時不時響起一陣陣笑聲,大家笑的前仰后合。趁著過年的鐘聲還沒有到來,我們下樓去放鞭炮,樓下也有人在放鞭炮,我們的和別人的鞭炮在空中交繪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從鞭炮的火藥味中我嗅出一股濃厚的年味。
最令人激動的時刻來!離新年的鐘聲只有10秒!9—8—7—6—5—4—3—2—1!大家互相拜年,給親友發(fā)短信,打電話祝福,一家老小其樂融融。
我很高興,因為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并沒有摒棄千年的傳統(tǒng),依然可以感覺到過年的“年味”,那就是一家老小的團團圓圓。
家鄉(xiāng)的年味作文4
年的味道,這久違的感覺,在這樣的一個偶然的場合,一個不經(jīng)意的瞬間涌上了心頭。眼前的所見夾雜著年關(guān)將近、日益迫切地歸家的之情,以及一個人長年獨自在外生活的種種不易,讓我更加迫切的珍惜這份來自于心底最為真實的一份感覺,一份逝去的沖動。
家鄉(xiāng),確切的說是老家山東,那里的年別有一番韻味。似乎家鄉(xiāng)的年味每年都來的特別早,一入臘月,我們那里的人們就開始準(zhǔn)備過年用的面、油,開始陸續(xù)的趕集籌備過年牦肉、包餃子用的調(diào)料,炒菜、蒸菜饃豆饃、花糕用的蔥、芫荽、粉條、紅豆、棗,過油用的魚等,逢集就去敢,數(shù)落著買,生怕落下什么。過了臘月中旬,隨著外出打工的親人掙錢的歸來,孩子的放假回來,我們那里的人,家家的婦女就開始蒸菜饃豆饃、花糕,從早蒸到晚,一鍋接著一鍋,直到把準(zhǔn)備的餡子用完為止,外人行走在胡同里就能聞到饃的味,聞味就知道誰家在蒸什么饃,還有那廚房里發(fā)出的“亢池、亢池”的風(fēng)稴聲,煙囪上冒著的濃煙,就知道家里的老娘們們在忙碌著蒸這蒸那呢,提早進入年當(dāng)中,讓一年在外打工辛苦的'親人和上學(xué)的娃娃提早吃到年的過活,感受一份家的溫馨和節(jié)日的祥和。這時誰若走親串門,主人家都會拿出剛蒸好的各種饃,讓你吃,讓你嘗,關(guān)系好的臨走時還會相送一疙瘩饃;還有我們那里的人除了自己蒸這饃那饃的,還會拿麥子到饃饃店去換幾十斤機器饃,以備親戚來訪時,款待客人用,在我的記憶里這種機器饃一直都是小孩子們的最愛。
等菜饃豆饃、花糕等的蒸完,來不得休息,各家就開始過油炸東西了,炸魚、炸酥肉、咋丸子一直都是我們那的習(xí)俗。在這三類里,我唯獨對炸紅薯丸子情有獨鐘,記得每年紅薯丸子都是排在最前炸,因為稀罕再或是嘴饞的緣故,只要是知道母親或奶奶要炸丸子了,我那天非得等到吃到紅薯丸子了才肯出去玩。按照我們那的習(xí)俗,過年了,剛出鍋的第一撥丸子需要敬過灶神、財神等后,人才可食用,而我呢,哪里等得了,尾隨著母親敬神的同時,我時不時的捏一個捏一個的,然后把捏到的紅薯丸子快速地放進嘴里,燙的嘴直打哈哈,一咬一股熱氣,當(dāng)時吃的是那么的硬,且是那么的有滋有味;當(dāng)然了,我的不守規(guī)矩,也不時會遭來母親的阻止與“抱怨”,說我怎么這么的不懂事,我嬉皮笑臉的,裝作沒事一樣,繼續(xù)吃呀吃。
炸過東西,過完油,就到了牦肉了,這個是吃肉不香,啃骨頭和喝湯香,一家人齊上陣!在我印象里,牦肉一般都是在下午或晚上,若是下午的話,晚飯就不用做了,一家人吃些煮好的肉,喝些肉湯就夠了。牦肉可不同于蒸饅頭,牦肉要用大火一直燒,每逢這時,父親都會預(yù)先劈好木柴,到時只管一個勁地拉風(fēng)稴和往鍋底續(xù)劈柴,直燒的鍋里“咕嘟、咕嘟地”,散發(fā)出撲鼻的肉香味,不過我家里的人都不怎么能吃肉,用母親的話說就是“我們家的人都不能享!保笸甑娜,頂多是啃啃骨頭,喝喝湯,然后就被母親把肉撈進了罐子里,放上鹽腌了起來,這腌肉能放很長時間不變質(zhì),基本等過完年饃、丸子等都吃完了,它還在,那時更是成了小孩子們吃饃的菜、嘴中的福。
最后就到了年關(guān),包餃子,準(zhǔn)備除夕的年夜飯。一般餃子都是母親和嫂子來包,父親準(zhǔn)備柴禾、燒燒鍋等的,而哥和我有時也會在母親、嫂子忙不過來的時候去幫忙軋餃子皮,但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我哥倆貼對聯(lián),一個人扶著椅子,一個人站在上面貼對聯(lián),早年的時候,家里的對聯(lián),包括我們村的很多人家的對聯(lián)都是爺爺寫的,誰家拿紅紙上門,爺爺都會一一給寫,可惜當(dāng)時的對聯(lián)本現(xiàn)在還在,而如今爺爺已不在了,爺爺舞動幾桿毛筆半余生,在村里的紅白喜事中不知留下了多少墨跡,爺爺,即將過年了,在天國的你可安好!
后來大肆興起了印刷的春聯(lián),爺爺只是偶爾的一年會寫寫,同時上門找爺爺寫對聯(lián)的人也少之又少了。再后來,我家每到春節(jié)開始批發(fā)對聯(lián)、賣對聯(lián),爺爺更是不再寫了,但爺爺平常練字的習(xí)慣沒有丟,那些你從公社拿回的老年干部之家的書本上,寫滿了你的字跡,在你走后,爺爺你知道嗎,這些都做為了孫兒我的收藏,保留了下來。本來想著在此寫寫我六年中賣對聯(lián)的感受,以及對手寫春聯(lián)逐漸遺失的一些看法,看來不必了。說實在的爺爺,隨著你逝去時間的逐步變長,我真的是不常想起你,有的也只是在您的祭日及想起奶奶孤苦伶仃的時候,才會想起你,而今天,在這個臨近春節(jié)的晚上,在這個我即將回去的異地,我再一次想起了你,等著我,爺爺,臘月二十九下午,我?guī)е堝X和鞭炮去看你、去看你!
貼完對聯(lián),同族的、也就是同一個姥爺爺或姥姥爺爺?shù)耐磔厒冮_始在街上集結(jié),然后一起去地里上墳,以前我不長去,有時也輪不到我去,但現(xiàn)在不同了,只要我在家,別人不叫,我也一定會去,因為有爺爺在了。上墳,和整個喜慶的節(jié)日比起來,似乎這一個環(huán)節(jié)很悲戚,對如我一樣甚至是比我小的男孩子來說還好,或許就是跟著去玩,再或是地里墳包里躺著的人,他已經(jīng)忘了,或壓根就不知道,去上墳,無非就是湊湊熱鬧,放放鞭炮;而對父輩們來說,可就不同了,那座座墳包內(nèi)躺著的可能就是自己的親爹親娘,那人世中最親最愛的人,不管是往常多堅強的一個人,在這節(jié)日里,在這上墳的那一刻,總有一絲情感的弦在牽動著他,讓他悲痛的留下眼淚,讓他想起已不在人世的親人。
上完墳回來,一般下午四五點鐘了,天還很亮,就有人家開始放鞭炮,下餃子了。在這會,我們那也有一個習(xí)俗,那就是向爺爺家送餃子,與叔叔、大爺家互換餃子,進門子間嘗嘗誰家做的餃子好吃,不過最近幾年這種習(xí)俗也在慢慢的淡去,有的人家還在送,有的人家已經(jīng)不在互相送了。早早地吃過除夕飯,大人小孩就到處溜達著玩了,那一長年在外打工,不曾聚在一塊的朋友或同齡人,這會難得聚在一塊,打打牌、打打麻將等的,娛樂娛樂,或是熬個夜等的,圖個大吉大利。而我呢,一般是出去玩會,就回來了,看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看著看著就睡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不是母親把我叫醒,就是外邊“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把我吵醒,天還很黑呢,我就起來了,起來按照習(xí)俗先用熱水洗洗臉,然后就聽母親在堂屋門前喚喚雞、喚喚養(yǎng)、喚喚狗等的,寓意一年內(nèi)六畜興旺。然后母親開始挨個在院子里、屋里頭、門前等燒香和紙糊的元寶,而我呢,就在院子里放鞭炮、雙響,粗心的時候,也有把雙響放倒的,一聲巨響,直震得樹架上的雞“哥哥咯”的叫,狗躲在墻角不敢吱聲。這個大年初一起早的事情很微妙,三言兩語我也說不清那份異樣的感受,也許只有經(jīng)歷其中的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吧!
燒完香,放完這刻的鞭炮,我們家里的人陸續(xù)都起來了,母親開始燒水準(zhǔn)備下餃子,父親拿掃帚掃遍整個院子的角角落落。有時還沒等我家吃完早晨的飯,大黑天的到我家給我父母磕頭的人就來了,于是父親、母親放下手中的碗,匆匆出來應(yīng)對,等磕頭的人一走,母親就開始催促哥和我趕緊吃,好去磕頭,很多時候,哥和我也就不再吃了,出門給長輩拜年去了。在大街上遇到輩分高的那可真是“咕登”跪地就磕,磕了主,磕了長輩,基本上天就亮了,想跑的話,就隨群到其它家族的主上去磕一圈,不想磕的話,就回家睡覺,而這時,父親是閑不住的,每逢大年初一,就得去走老親戚了。
熱熱鬧鬧的年就過完了,接下來就是走親戚和打算外出了,打工的打工,上學(xué)的上學(xué),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常態(tài),不同的是,我們都又長了一歲,年前年后的一聚一離,一喜一悲皆融入了年的味道當(dāng)中,一切的一切都烙印在了你、我、他的記憶之中。
家鄉(xiāng)的年味作文5
小時候在農(nóng)村長大,過慣了農(nóng)村的年,長大后,來到城市好像失落最多的就是過年時沒有家鄉(xiāng)的那個歡樂勁。不是說城里人過年不紅火,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沒有村里人那么融洽,因此,城市人過年顯得很單調(diào),出來進去只是自己一家人,而農(nóng)村就不同了,村里人過年有個習(xí)慣,就是大家要互相去探望,去看你是如何過年的,朋友們一會兒在你家,一會又在我家,或玩,或聊天,或者只是去走一走,從大年夜開始,一直到整個正月都是如此。
一進臘月,家鄉(xiāng)的人就開始忙活起來了,他們?nèi)宄扇赫勑χ呦蚣校暨x著自己心愛的年貨。他們舍得花錢,賣肉要把一個正月的肉都買下,他們互相照應(yīng)著,從幾時歸來,總是提的滿滿的。最熱鬧的是各家各戶殺豬宰羊的場面,我經(jīng)常去看人家門殺豬,從早上就開始忙開了,搭起架子,燒好水,幾個壯勞力漢子捆住一頭豬,壓在桌子上,豬叫個不停,圍觀的人有說有笑,非常熱鬧。孩子們爭著去搶豬的膀胱,因為豬膀胱可以吹著玩,只見他們把它吹大了,像一個諾大的氣球,幾個孩子追逐著玩,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與城里人過年時的冷清相比,家鄉(xiāng)人是十分看重這過年的味道的。
過年,是家鄉(xiāng)人一年來難得的休閑娛樂的節(jié)日,他們會用自己樸實的方式,把年裝扮得異彩紛呈。會寫對子在年前這幾天可要忙壞了,有的從早上一直要寫到晚上也不收工,他們要把整個村子的對聯(lián)都要寫完。臘月里村里人都忙著刷家打掃家,重新擺置一下家具,看一看今年又增添了多少新家具,總要整出一番新的氣象來。臘月二十八是貼對子的時候,這一天,人們忙著打掃院落,年的味道,就在他們的一聲聲歡笑中,在他們忙忙碌碌的準(zhǔn)備中,在那一盞盞嶄新的燈籠中,在一陣陣鞭炮聲中變得越來越濃。
接近年關(guān),家家戶戶門前掛上了嶄新的燈籠,一群群小伙子穿著嶄新的服裝顯得風(fēng)流倜讜,姑娘們,打扮的花枝招展像一朵盛開的花朵。而火紅火紅的春聯(lián),一排排,一行行,形成了紅色的森林,增添了年的韻味,平添了幾分喜慶。
為了正月里給各村去拜年,辛勞了一年的農(nóng)民朋友們,還要擠時間彩排一些春節(jié)文藝節(jié)目,踩高蹺、耍獅子、跑旱船這是他們必排的節(jié)目,他們一遍一遍的彩排,非常的辛苦。他們樂在其中,好像一點也不覺得累。除了彩排節(jié)目,他們還要準(zhǔn)備正月里的燈展和煙火,煙火品種很多,有的我都說不上名來,有金蛇吐火,有猴尿尿,有金鳳擺尾,有嫦娥奔月等等,在正月十五那天,人們都會去看,是家鄉(xiāng)過年少不了的文化大餐。
家鄉(xiāng)過年,最有味的應(yīng)該是除夕夜。除夕夜這天,朋友們早早的約好,走年的計劃,先去誰家,再去誰家,已經(jīng)定好,尤其是大齡青年幾個人一群,幾個人一幫的,一會在村子?xùn)|頭,一會又走到村子西頭。
最快樂的要數(shù)孩子們了,過年這幾天,他們都興奮的睡不著覺,早早的起來,穿上新衣服,相互比劃著看誰的衣服最好看。他們快樂的在村子里跑著、跳著,一會兒放鞭炮,一會兒滾鐵環(huán),一會兒又玩起家家,一會兒玩跳繩,大人們看著孩子們歡樂的樣子,都打心底里高興。
女人們則三五成群的圍坐在一起,嗑瓜子,拉家常,剪窗花,嬉笑著好像有說不完的話要說。你家的老大上幾年級了,老二上幾年級了;他家的老大高中快畢業(yè)了吧,今年要考大學(xué)了吧。他們說笑著,好像忙了一年,彼此都不太了解,過年這幾天才開始好好地認識一下似的'。
除夕這天,村里的男人們喜歡幾個人聚在一起,拿出上等的好酒,炒上幾個菜,喝上幾杯,邊吃邊聊,總結(jié)著過去一年的得失,謀劃著新的一年的想法。吃完了,還要去朋友家去看看,慰問一下朋友家的父母、孩子和嫂子。雖然,他們已不是注重穿著打扮的年齡,但也要穿的體體面面,吆喝著要去看年。
一進門,便是問好老人,大爺你今年多大了,身體還好嗎?要注意保重身體。接著還要和嫂子們開上幾句玩笑話,完了還要摸一摸孩子們的頭說個子長高了,要好好學(xué)習(xí)等,安慰孩子的話。即使是準(zhǔn)備好了飯菜,也只是象征性的吃上幾口,說笑著你家出來,他家進去。村里人雖然在人們的印象中好像很窮,但彼此之間卻有著一種割舍不斷的親情,對你的家人非常關(guān)注,不只是停留在嘴巴上的問候,而是實實際際的關(guān)懷和幫助。
除夕之夜是不眠之夜,無論是年老的還是年少的,都要熬夜,拉著家常,看著電視,談?wù)撝荒陙泶蠹业淖兓?/p>
整個正月,家鄉(xiāng)都沉浸在濃濃的年味之中。走親戚,訪朋友,看大戲,耍龍燈,舞獅子,跑旱船、看煙火,好不熱鬧。這年的味道,要過了正月后,才漸漸地淡下來。
大同煤礦集團大同地煤青磁窯煤礦 王瑞平
20xx年2月2日
家鄉(xiāng)的年味作文6
盼望著,盼望著,年的腳步聲近了,學(xué)校也開始放假了。今年我們到奶奶家過年的,那里的年味可濃了,家家戶戶都掛紅燈籠,貼春聯(lián),置辦年貨,買新衣服,買爆竹煙花……,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這年貨是要提前置辦的,在年前十幾天家家戶戶就忙活開了,蒸饅頭、做糕點、做粿、做豆腐……奶奶也忙著為過年做各種準(zhǔn)備,爺爺奶奶家的'一只年豬有三百來斤重,爺爺請來師傅幫忙宰殺。
走在街上,到處一片喜慶的景象,行人個個興高采烈,路邊的商店也十分熱鬧,還有人拎著大包小包急匆匆地趕回家過年。
除夕這一天,每家最忙,一大早,各家都在忙著炒菜,因為今天要給祖先燒紙,以表示對他們的懷念。又忙著貼春聯(lián)、福字,一般中午前一定要做好的。晚上,家家燈火通明,喜氣洋洋,全家人歡聚一堂,吃著各式各樣的美味佳肴,品著美酒,互相干杯,說著吉祥祝福的話語,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接著放鞭炮、煙花,夜空在鞭炮與煙花的交織中變成了一個絢爛的大花園,看著這些美麗的煙花,我在院中手舞足蹈,爺爺和奶奶都樂了。到了八點,大家開始看春晚的節(jié)目,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嬸嬸還給我和小弟弟準(zhǔn)備了紅包,說這是壓歲錢。
啊!家鄉(xiāng)的年味是團聚的、是溫馨的、是幸福的、是快樂的!我愛家鄉(xiāng),更愛家鄉(xiāng)的年味!
家鄉(xiāng)的年味作文7
家鄉(xiāng)的年味兒,蘊含著淳樸的風(fēng)土人情,孕育著茁壯成長的一代代,更體現(xiàn)出我的家鄉(xiāng)是具有豐富文化歷史的鐵的事實。沒錯,我的家鄉(xiāng)就是那被世人稱為僅僅只是財富之地的——東莞!}記
大年三十那天,只見媽咪與奶奶在不停地忙碌著。原來,這天里,要去各個地方“拜神”與“奉身”,并且今年搬了家,所以還要把家鄉(xiāng)的觀音請到家里去呢。媽咪是家里的大媳婦,所以這些事,由媽咪來傳承。而我是家中的長女亦長孫,也是家中的一份子,當(dāng)然要幫媽咪的忙,所以要跟著一起去“拜神”。
我跟著媽咪,首先到家鄉(xiāng)的廟里拜拜。廟里香火鼎盛,每家每戶都會有人來拜,這也成為了家鄉(xiāng)的一傳統(tǒng)習(xí)俗。拜神注重的是誠心誠意,但是,燒香、添燈油錢、燒紙錢、放爆竹,卻缺一不可。這一步步都是竟然有序的,為的就是祈求神仙保佑我們家族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萬事勝意。小孩們快高長大,學(xué)業(yè)進步。廟里拜完了,我們接著要去祖屋“奉神”。步驟與拜神基本一致但“奉神”講究的是供奉祖先,自然也含有保佑的意思。回到了家鄉(xiāng)的房子,只見汽車一列列的停放好了,奶奶在每部車前都點了蠟燭燒了香,接著燒紙錢,放鞭炮。保佑爸爸媽咪叔叔嬸嬸們開車平安無事,路路暢通。一轉(zhuǎn)眼,下午了,這時候把菩薩接到家里去了。將菩薩像安放好,媽咪一邊邊開車,我一邊灑米,說是為了給菩薩指路,回到了家里,再次燒香、點蠟燭、燒紙錢、放爆竹。
年三十的晚上,家家燈火通明,喜氣洋洋,全家人歡聚一堂,吃著與眾不同的湯圓。用玉米粉捏成的齋湯圓與白菜、蝦米、干魷魚,冬菇等食材煮成一鍋,味道鮮美,把湯圓那團圓之意的味道發(fā)揮的淋漓盡致,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有說有笑。這晚,全家老少一齊放煙花?粗菓(yīng)接不暇的煙花,對新一年的憧憬與期待的心情已經(jīng)像煙花似地在心中崩放。凌晨,幫爸爸發(fā)著祝福的飛信,那一條條信息,飛到了每個人的心坎里,一股股暖流透遍人心。
大年初一,全家人都已經(jīng)“裝備“好向家鄉(xiāng)出發(fā)了。家鄉(xiāng),每家每戶都殺雞燒鵝。而我們家,也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招待親戚朋友們的美味佳肴。叔叔和爸爸去了遠方親戚家拜年,而我們這些小孩收紅包收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親戚朋友們都到齊了,我卻見到了許多陌生人。但卻因為那股濃濃的年味兒,是我心中不禁由然而生了一種喜悅,拋陌生感于腦后,像親人一樣招待著。這種感覺,是幸福的,無可代替的。后記: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即使沒有過人的文化魅力,但卻有著無可非議的人情味兒。家鄉(xiāng)的年味兒,是隱于財富間那一股股滲透人心的暖流。
家鄉(xiāng)的年味作文8
每個人心中的年味都不同,有快樂的、有憂愁的、有興奮的、有難忘的、甚至也有別的……
現(xiàn)在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年味變的越來越淡啦!每到過年的時候,這種感覺越來越深入到我的心底。更別說在幾年,甚至幾十年以后啦。就像現(xiàn)在的小學(xué)生,也已經(jīng)感受到啦,每個人心中對新年的盼望也越加的.淡薄!
狗年到來!家鄉(xiāng)的年味也越來變的百般無味,甚至還想念以前小時候的年味!那時候家家都放鞭炮,而且到了年三十兒家家都貼春聯(lián),這就讓我想起了古代古人的一首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讓我想起了童年時過年時的情景。但現(xiàn)在的新年也已經(jīng)變的越來越淡,新年也同樣寄托著每個人的期盼,我期望大人們能在自己的空閑時間抽出一點點,來陪伴自己的家人。
家鄉(xiāng)的年味作文9
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家家戶戶都忙著貼春聯(lián)、放鞭炮,到處充滿著喜慶、歡快的氛圍。除夕夜,我們一家三口也不例外,一邊吃著年夜飯一邊尋找中國的“年味”。
年三十為什么叫除夕呢?爸爸告訴我,版本有好多種,公認的說法是古時候有一個兇惡的怪獸叫做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夕最害怕紅色和響聲。于是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戶貼大紅春聯(lián)、燃放爆竹,來驅(qū)逐夕獸,以求得新的一年安寧。從此,這種習(xí)俗流傳下來,年三十就被稱為除夕。
中國的有著獨特的'年俗文化,如包餃子、貼門神、耍花燈,餃子的形狀像元寶,期盼來年財源滾滾,吃雞寓意“吉利”,吃魚就是“年年有余”……不過,聽說過年不能吃酸菜,說是“辛酸”;白菜也不能碰,說是“白干”。但我覺得,不能光靠這些食物決定來年的好運或厄運,想要得到上天的眷顧,是要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得來的。
接著,爸爸媽媽聊起了自己的家鄉(xiāng)過除夕的風(fēng)俗。爸爸給我講了湖南老家過年的習(xí)慣:在湖南,除夕的團圓飯是在除夕的早晨或中午開始的,食物一般有臘魚、臘肉、油炸豆腐等,還有地瓜干和花生等零食。而且,豆腐是一定要吃的,因為豆腐諧音“多!被颉岸犯弧保⒁庵碌囊荒旮痈挥、幸福。爸爸說,他小時候最盼望的事就是除夕觀看花燈,還有耍雜技、變魔術(shù)和原汁原味的湖南花鼓戲。
媽媽是江蘇人,她也講起了小時候除夕的情景:在江蘇,每家每戶的團圓飯都是在晚上吃的,“魚米之鄉(xiāng)”的年夜飯一定少不了魚,當(dāng)然和湖南一樣,豆腐也是必不可少的。媽媽小時候的新衣服是自家買布料,請裁縫做的,新鞋子是外婆親手納的千層底布鞋;初一還會跟同齡小朋友結(jié)伴去拜年,一圈下來就會“大獲豐收”,瓜子、花生、糖果等把衣服口袋塞得滿滿的……
聽了爸爸媽媽的講述,我又想到:像我這種在上海大都市“土生土長”的“00后”,和爸媽他們這一代的過年方式就不一樣了,主要是使用各種電子產(chǎn)品,并通過網(wǎng)絡(luò)和老家的親戚“團聚”。想和遠方的親戚聊天,可以使用QQ、微信或微博私信的方式;如果想見到對方,還能用視頻通話模式;想送給長輩一件禮物,能夠先去網(wǎng)上挑選,再寄到對方家里;當(dāng)然,壓歲錢也不用給現(xiàn)金了,直接打入我的網(wǎng)上銀行賬戶……于是,我把我的想法也說了一遍。“不過,”我又說,“這樣過除夕,雖然省去了回老家時的旅途勞累,但總感覺缺少了家人團聚時的那種溫馨味道,不如我們明年回老家過年吧!”爸爸媽媽齊聲說“好”!
這時,我們仿佛聞聽到了遠方家鄉(xiāng)的歡聲笑語……
家鄉(xiāng)的年味作文10
家鄉(xiāng)的新年有著一股萬象更新的氣味,承載著悠久的中國文化傳統(tǒng)。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臨近臘月,故鄉(xiāng)那股濃濃的年味已經(jīng)隨著冬天那一陣陣凜冽的寒風(fēng)緩緩向我們飄來。剛進臘月,每村每家每戶都被渲染上了年味,必須在這段時間里殺豬。這殺豬啊,是把一頭已經(jīng)挑選好的豬,一個人拽著它的尾巴,兩個人拽著它的耳朵,往一個專制木板一放,一刀結(jié)束了它可憐的生命,只聽見一聲撕心裂肺的叫聲,然后再燒一大盆熱水,把這豬往熱水里一放,再經(jīng)過去毛等等,一分割也就完工了。
到了臘八那天,家家的家庭主婦天還沒亮就起來,為著早上這一碗碗美味的臘八粥做準(zhǔn)備工作了。臘八粥就是用各種米、各種豆、各種干果熬制而成的,不過多久,一碗美味的臘八粥就出爐了。
在臘月二十三,差不多就是春節(jié)的前奏。這天一家人也要一起吃一頓飯,互相說說話,聊聊天,從這以后,全市戒備,大大家開始為辦年貨而操心了,而小孩子們也開始為壓歲錢能收多少而擔(dān)心了。在過年前家里必須要經(jīng)過一次大掃除,意味著除去這一年中不順心的事,還要把家里的各種東西給擺出來。
到了除夕夜,家家都得團聚到一起,美滋滋的吃一個團圓飯。桌子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食物,什么牛肉、土豆、青菜、蘿卜樣樣都有,平時見到土豆真是直流口水,可這過年期間它卻不怎么感冒,沒有任食欲,這可能就是大人常說的年飽吧。在團圓飯中最重要的就是魚,它預(yù)示著年年有余。這魚頭一定要對著長者,大大家喝點酒,這小孩子也可以喝喝自己心愛的飲料,大家互相說著祝福的話語,其樂融融,到處都有濃郁的香味,最重要的就是看春晚了。天剛黑,鞭炮聲便響個不停,在除夕夜的十二點左右,家家戶戶都燃放鞭炮,大家都祈禱新的一年自己能紅紅火火。那一夜整城幾乎徹夜未眠,一直響到接近凌晨。
正月初一也是十分熱鬧。一大早各家各戶都在自己門口貼上嶄新的對聯(lián)和一個又大又紅的“福”字,男女老少也把各自過年的新衣服給穿了出來,臨近中午,就要開始拜年了,提上年貨便向目的`地走去,這小孩想收壓歲錢必須得磕頭,大人則都笑呵呵的站在一旁看熱鬧。
這正月后面幾天也就是到處拜年、吃飯,你有可能在到處拜年的途中收獲很多見識。
正月十五,到處張燈結(jié)彩,玩花燈的隨處可見。在這一天,廣場上真叫人山人海,廣場上大家專門留出一片燃放煙花的地方,只聽一聲巨響,精彩絕倫的煙花表演也拉開帷幕,紅的、黃的、綠的什么顏色都有,它們在空中翩翩起舞,做著不同的姿勢,仿佛一顆顆璀璨的小太陽在空中熊熊燃燒,分外漂亮。過元宵必須要吃湯圓啊,那甜美的湯圓吃起來十分爽口。
一眨眼,都正月十七了,春節(jié)正式結(jié)束了。因為學(xué)生們在這一天就開學(xué)了,大大家也開始正常上班了,雖不舍,可這春節(jié)也已離我們漸漸遠去。
【家鄉(xiāng)的年味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家鄉(xiāng)的年味作文10-15
家鄉(xiāng)的年味作文10-07
家鄉(xiāng)的年味作文06-18
家鄉(xiāng)年味作文10-23
家鄉(xiāng)年味作文10-11
家鄉(xiāng)的年味10-06
家鄉(xiāng)的年味03-09
我家鄉(xiāng)的年味的作文精選10-06
家鄉(xiāng)的年味-敘事作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