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故事作文精選
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冬至的故事作文精選,歡迎閱讀!
冬至的故事作文精選篇一
人們都知道,北方人大多數(shù)愛吃餃子,特別是農(nóng)歷的冬至那天非吃不可,傳說這天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哩。提起冬至餃子的風(fēng)俗,南陽、鄧州一帶,流傳著醫(yī)圣張仲景的動人故事。
張仲景是鄧州涅陽(今穰東鎮(zhèn))人,東漢時任長沙太這。有一年回鄉(xiāng)祭祖,向北走的路途上,看到不少人耳朵潰爛流水,再不就是沒有耳朵,他覺得好生奇怪,找人一問才知道是被凍壞爛掉了。原來北方一入冬連降大雪,常常于一夜之間,鵝毛大雪下得溝滿河平,將房屋埋掉半截,門窗都被雪堵住。天天上大凍,河水坑塘都冰透,連屋內(nèi)的陶水缸,都因連日凍成冰砣被撐破了。人們的手腳整天烤啊暖啊還被凍爛,更何況那支楞在外的耳朵呢!由腫疼到熱癢難耐,手一抓便潰爛流水,時間一長便全爛掉了。
關(guān)心民眾疾苦的張仲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回到家鄉(xiāng)就教人們做藥膳吃,就是把羊肉兌上白廣椒、當(dāng)歸、茴香、肉桂等中藥,下鍋煮熟后撈出羊肉,加上蔥、姜、蒜、蘿卜等剁碎,撒上油、鹽、辣椒或糊椒面,用面片包成一個個疙瘩,煮熟后連湯帶疙瘩趁熱吃,幾次吃得渾身大汗就好了,包括手、腳都會好起來。
張仲景在家時就是的藥到病除的名醫(yī),他說這方人們絕對相信,可就是大部分鄉(xiāng)親窮,冬季一天只吃二頓稀飯,哪還有錢買藥割羊肉哇!所以當(dāng)他再問鄉(xiāng)親們效果的時候,許多人搖頭唉聲嘆氣,張仲景心里也明白大家的意思。
停了兩天,鄉(xiāng)親們看到張家在院內(nèi)搭上大席棚,砌上大鍋灶,以為他家要辦啥喜事兒,打聽之后才知道,張仲景決定自己舍湯藥,治鄉(xiāng)親們凍壞的手腳和耳朵。開始還有人不相信,后來看到公告才明白是真的。只見院內(nèi)殺了幾只羊,一群人在忙忙碌碌,搟面的搟面,包疙瘩的包疙瘩,剝羊的、燒火的、破木柴的,忙得熱火朝天,快煮好時,有人在村里喊:“請凍壞手腳耳朵的鄉(xiāng)親,到張府喝祛寒矯耳湯嘍!”人們拿上碗筷坐在席棚下,吃得熱乎乎的直冒汗。吃過三天之后,凍爛的部位果真好轉(zhuǎn)了。
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沒幾天便象扎了翅膀,傳遍了鄧州和緊挨著的縣鄉(xiāng),來吃藥膳的人越來越多,一天到晚一鍋接一鍋做不及。沒多長時間傳遍方圓百十里,連南陽以東的人們都知道,有的騎著牲口來,有的坐著牛車來,有的踏著泥雪冰凌來喝湯,大家都叫這種食物為“膠耳”。
看到人們在老遠的往涅陽跑,年歲大的和小孩們很不方便,張仲景暗暗思忖著,再選個適中的地方,為民眾舍祛寒膠耳湯,后來張仲景認為在南陽城東關(guān)合適,臨近車馬大道和船運碼頭,遠處來人交通方便,冰天雪地也好少挨霜凍。于是便在現(xiàn)今醫(yī)圣祠那里,搭棚壘灶支上大鍋,舍起了祛寒膠耳湯,還為黎民百姓看病診脈治雜癥。醫(yī)好了不少疑難重病,轟動了方圓數(shù)百里。
張仲景是在冬至那天開始施舍祛寒膠耳湯,“膠耳”與“餃兒”諧音,所以后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就在每年冬至這天包餃子吃,一直沿傳到現(xiàn)在。
冬至的故事作文精選篇二
冬至,是中國農(nóng)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jīng)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xí)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還有關(guān)于該節(jié)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
根據(jù)周朝的記載,民間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動,又因為周歷的正月為夏歷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們現(xiàn)在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并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采用夏歷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jié)”是自漢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雖然冬至不是年節(jié),但人們習(xí)慣把冬至看成‘節(jié)氣年’的.分界點”(《載敬堂集·風(fēng)物記》)。陳志歲《湯圓》詩就反映了冬至節(jié)湯圓制作和人們度節(jié)意覺。詩曰:“顆顆圓圓想龍眼,耋齠愛吃要功夫。拌云慢舀銀缸水,摶雪輕摩玉掌膚。推入湯鍋驅(qū)白鴨,撈來糖碗滾黃珠。年年冬至家家煮,一歲潛添曉得無?” (摘自《江南靖士詩稿·節(jié)日詩》)。
《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zhuǎn)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jié)”,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逗鬂h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guān),商旅停業(yè),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jié)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xiàn)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jié)慶賀。
就因歷法的不同,使得民間一直傳承著周歷歷法,認為冬至過后就是另一年的開始(才有吃圓仔后就多了一歲的說法)這也是冬至為何在民間會那么受重視,但是這樣的錯誤傳承,使得民間的觀念與目前擇日學(xué)上,所用的夏歷歷法有了很大的出入,這樣的錯誤觀念應(yīng)該矯正,把正確的歷法傳承才對。
【冬至的故事作文精選】相關(guān)文章:
冬至吃餃子的傳說故事02-02
冬至的作文(精選36篇)11-30
精選冬至的作文三篇05-27
【精選】冬至的作文4篇04-30
精選冬至的作文10篇04-29
精選冬至的作文八篇04-20
精選冬至的作文4篇04-10
冬至的作文(精選15篇)04-05
冬至的作文精選15篇03-26
精選冬至的作文四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