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重陽節(jié)的作文900字集合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jié)構(gòu)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jié)尾作文的出現(xiàn)。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重陽節(jié)的作文900字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重陽節(jié)的作文900字 篇1
我的爺爺于08年重陽節(jié)去世了,幾年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常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爺爺與我的感情之深勝過一切的親人。在這個秋雨綿綿的重陽之夜,我思緒萬千,謹以此文來懷念他老人家,愿爺爺在天國安息!
爺爺是在解放戰(zhàn)爭時參軍的,參軍后,由于作戰(zhàn)勇猛,不久就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他在以后的歲月里,一直以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地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戰(zhàn)爭時期,爺爺主要負責傳送情報,風里來雨里去,饑一頓飽一頓更是常事。也許是對當時的艱苦生活有著深刻的理解,所以自從我記事起,爺爺就不允許他身邊的人浪費糧食,自己更是如此,吃飯時掉桌上一粒米都會撿起來了吃了,甚至連菜湯都要喝了,家里吃的東西都是放得不能再放了才舍得吃。至今我們家仍然繼承著爺爺?shù)倪@種艱苦樸素的作風。
爺爺一直都很節(jié)儉,甚至到了吝嗇的地步。爺爺自從解放后,爺爺一直在單位的擔任領(lǐng)導(dǎo)職務(wù),工資收入在當時也算是中上水平。但是,我聽爸爸說,爺爺從來沒有吃過什么好的,穿過什么好的,他對自己是那么吝嗇。我記事的時候,爺爺早退休了,他的退休工資也挺高的,但從沒有見他為自己買什么好吃好穿的?墒,每到爺爺發(fā)工資的時候,他總會給我們十元錢,告訴我們不許亂花,存起來買點有用的東西。
爺爺是個樂于助人的人。在我家村里,大多數(shù)人提起爺爺都說是大善人,甚至不知道我爺爺?shù)拿,卻知道陳善人,爺爺對有困難的人,總是能伸出援助之手,而從不計較。記得在我上小學時,我們的`的班主任朱老師給我們上教育課,他拿了一本黨史書,講了整整一堂課的關(guān)于我爺爺為了送達情報,面對敵人的刁難,如何費盡心思與之周旋,如何幫助老鄉(xiāng)等英雄事跡,全班同學都聽得津津有味,講完之后,他跟全班同學說,這位老紅軍就是我的爺爺時,全班同學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我,我更是以自己有這樣偉大的爺爺而自豪。我把這件事曾說給奶奶聽,奶奶告訴我,困難的時候,吃不上東西,餓死了很多人,你爺爺曾把家里僅有的一袋紅薯分給朱老師一大半,才救了朱老師一家的命呀。我這才明白,原來朱老師一直都不會忘記曾經(jīng)幫助過她的爺爺。
20xx年9月份,爺爺因病重醫(yī)治無效而去世了。我清楚的記得,爺爺去世前一天,天色昏暗,刮起很大的風,我去醫(yī)院看望爺爺,臨走時,爺爺用一種很奇異的眼光看著我好長時間,好象有話要說,又沒有說出口,我對爺爺說:“明天我再來看你!睕]想到這是我跟爺爺說的最后一句話。在爺爺?shù)淖返繒,我看著爺爺安祥的面容,身上蓋著鮮紅的黨旗,靜靜地躺在那里,自己任憑淚水涌出,模糊了雙眼……
每每回憶起爺爺臨走時看我的那種眼神,我的眼睛就會濕漉漉的。我還沒有孝順爺爺,爺爺還沒有享我一天的福,就這樣走了,我后悔以前的不懂事,常惹爺爺生氣。
現(xiàn)在我是一名中學生了,我將以爺爺為榜樣,繼承爺爺?shù)倪z志,發(fā)揚艱苦奮斗的作風,用優(yōu)異的成績來感謝黨的培養(yǎng),來告慰爺爺?shù)脑谔熘`。
重陽節(jié)的作文900字 篇2
重陽節(jié)也稱作老人節(jié),理應(yīng)把為老人祈福作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我們這里卻很少有見到如此的,也許是緣自忌諱。人到暮年,腦子已大不如壯年時靈光,想得最多的就是大限之時。愈想愈怕,于是愈發(fā)受不得一點刺激。別說是祝福長壽了,光是翻翻日歷都會默然良久。比如我外婆壽已七十有六,眼睛也不大好,讀后感。我們這一帶以九的倍數(shù)為人壽的災(zāi)禍之年,視為不祥。比如二九十八歲,八九七十二歲等等。時不時就聽見外婆嘆氣,八九七十二,要不要還吶。逢年過節(jié)給我們壓歲錢時總以“現(xiàn)在不給就來不及了……”開頭。我望向夕陽,西沉的日頭給眼睛帶來一絲刺痛。很多老人就是這樣的心態(tài),固執(zhí)得像一頭牛,什么重陽不重陽對他們來說真的沒有什么意義。
漸漸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節(jié)日更像是一種為了忘卻的紀念,忘卻古老,忘卻過去。在我們一次次用食物和整天的鑼鼓喧囂深化節(jié)日這個儀式時,節(jié)日真正的精神與內(nèi)涵卻在漸行漸遠。若有一日一覺醒來,重陽節(jié)憑空消失,如同從未出現(xiàn)過一般,不知我們是否會感到訝異,寂寞,抑或是漠然。
也許一個節(jié)日最好的結(jié)局是這樣的:最后一個記得這個日子的老人躺在一把搖椅上,目光隨著落日下降,漸漸閉上。這就如同一個文明的覆亡。別妄想與天地同壽,那只不過是一個水中的夢。當社會已不再需要,當再也沒有更多的理由讓它存在時,有一個完滿的終點,比它如何開始更為重要。
當然也有可能是由這個節(jié)日衍生開去,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新的含義,既有傳承又有創(chuàng)新。比之徹底消亡的說法,我也更為認同這種說法,畢竟走極端的只是少數(shù),完全維持中平不被同化的概率幾近于零,還是融合來得更為妥當,弱化了具體的概念,而能將精神內(nèi)核提煉出來。
于是就想到一個關(guān)于民族大同的問題。早些時候我對他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后來磚頭與我提起,一個民族的走向,無非是兩種,即同化他人和被同化。對當今這個越來越趨向于一體化的世界來說,出現(xiàn)統(tǒng)領(lǐng)全局的文化只是遲早的事,當然現(xiàn)如今這個問題便轉(zhuǎn)化為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爭斗,簡言之就是中華文明與歐式文明的'一場戰(zhàn)爭。中華的儒家文化存在了幾千年,自然有它的道理。平正,中庸,凡事不爭第一也不落最后,于是團隊作戰(zhàn)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歐式文明更講究競爭,也催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這場戰(zhàn)爭也許會曠日持久,也有可能因為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而閃電結(jié)束,總之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許要靠來自外太空的非自然可抗力了。磚頭更傾向于中華大同思想的最終獲勝,但究竟以何種方式來結(jié)束,就要留給歷史來印證了。
重陽節(jié)的作文900字 篇3
到底已經(jīng)是后秋了,天氣一天比一天涼了,在這尚且如此,北邊就更不用說了。我想。這陣子一直在陽歷的日子中度著,就忘了傳統(tǒng)的節(jié)氣,也不知老黃歷該翻到哪一篇了。直到感覺真的涼了的時候,不經(jīng)意間就發(fā)覺已近重陽了,就忽然想起了那幾年嘴上老掛著的"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就忽然想起了原來奶奶的生日到了。
記得前幾年,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候,每到這個日子,一家人就是不大過這個生日,也是很喜氣的。人常說,家里的老人健健康康硬硬朗朗的,是兒女的福,比啥都強。我相信的。所以總是在重陽的當天一直喜氣洋洋的,跟過年一樣,奶奶也是一臉的笑意。尤其是我放了學后,她那一雙小腳就掂來掂去,忙個不停了。
回想起高中三年一直是陪著奶奶度過的,F(xiàn)在想來,那是她最開心的日子了。每日為我做飯,等我放學歸來。直到去廣復(fù)讀那一年,和后來的讀書生涯,才讓她一直處在盼望和思念之中。我不忍,卻沒有辦法。等到放寒暑假的時候,回去看望她的時候,每次見到她,她都是眼望著我回老屋的那條巷子,那條我走來的路。到真的望見我了,便笑盈盈的,在旁的大嬸大娘們的羨慕下,帶我向老屋走去,然后拿出別人送她而不舍得吃的好東西,坐了炕上問這問那。以后每次回想起那光景,我便不覺潸然,我知道那是她等了無數(shù)的日子才盼回她的孫子的,盡管只是幾天的日子,但她依然喜歡,續(xù)續(xù)叨叨的說著一年來對我的思念,說著每次必說的"老三篇",說著一些我早已熟在心間的.故事。
現(xiàn)在奶奶已經(jīng)永遠地離開我了,這幾年每次回老家,路過老巷去二叔家的時候,卻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了。青山依舊,故鄉(xiāng)依舊,我依舊,卻再無奶奶的笑臉了。去年帶妻回老家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喜氣洋洋的,就突然想起了她老人家,若大的歲數(shù),卻終于沒有看到她的孫媳婦,我的心幾近悲傷,盡管也知道人去不能復(fù)生,盡管知道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也盡管知道她若地下有知,也會為孫子高興的,但每每想起一家人團圓的時候就單單缺她,每每想到正當我們要孝順她的時候人已不在,每每看到街邊的老人就眼含熱淚想起她的時候,心里就一直不好受。 這幾年每次回去,我都偷偷到奶奶的墳頭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回,盡管鄉(xiāng)里有不在其他節(jié)日上墳的風俗。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真切的感到了什么叫"子欲孝而親不在"的肝腸痛斷。現(xiàn)在我工作已經(jīng)兩年有余了,奶奶去世也已近四年了,但我對她的思念卻一直隨著歲月的漸增而更深了!
重陽節(jié)的作文900字 篇4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當再一次背誦王維的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今年的重陽節(jié)和國慶一起悄悄的來了。重陽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每年的農(nóng)歷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每到重陽節(jié),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tǒng)。
重陽節(jié)那天,我早早的'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打了電話,祝他們重陽節(jié)快樂!本來今年的重陽節(jié)是要回去看望老人的,但是剛好碰上浙江省秋季少兒圍棋定段升段賽,為了比賽,只能把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思念放在心里,我想,我盡力參加比賽,取得好成績,也是對爺爺奶奶們的一種安慰,一種孝敬,他們肯定會高興的。爸爸媽媽也說:“你現(xiàn)在還小,你的任務(wù)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鍛煉身體,認真學習,就是最大的孝順!
10月3日,經(jīng)過1、2日在棋院的集訓,帶著老師的殷切希望,我跟著爸爸媽媽踏上了去比賽的路程。車子在寬闊平坦的高速公路上奔馳著,只見路兩邊的田野到處是金黃的一片,仿佛上面覆蓋著一條博大的黃地毯。秋風吹著金黃色的稻穗,稻穗齊刷刷的向路上的車子敬禮,好像在和大家說再見,又像是向大家問好!遠處,山丘此起彼伏,連綿不斷。雖然窗外景色如畫,但我的心情依然患得患失,我8月份剛升上1段,現(xiàn)在就去升2段,難度可想而知,但是我太想贏了,害怕失敗。三個小時的路程很快過去,一直到酒店,我的心還是砰砰直跳,休息了一下,想到第二天馬上要比賽了,我又緊張又激動,心跳得越來越快。比賽的時刻終于到了,走進賽場,心里仿佛被個無形的大石壓住,嘴巴都有點顫抖,腦子一片空白,我盡量讓自己沉著下來。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參加比賽了,有什么好怕的呢,我不停的對自己打氣,終于慢慢平靜下來了。比賽第一天,我大獲全勝,贏了三盤,高興極了。到了第二天,輸贏參半,第三天,第一盤我又輸了,爸爸看我垂頭喪氣的,給我鼓勁:“我相信你肯定能贏的,你昨天上午和下午都是先輸后贏的。只要不泄氣,認真下好每一步棋,你肯定能行!弊詈笠槐P局面很接近,雙方拼得很兇,我努力下好每一步棋,也沒顧上點目。下完后,對手說他黑185子,他贏了3/4子,我差點要哭出來了。后來裁判過來數(shù)子,我執(zhí)白178子,我贏了1又1/4子。我升上2段了!我太高興了!我說不清楚心里那是什么感覺,激動、緊張、興奮各種滋味都有。我立即飛奔下樓告訴爸爸媽媽這個好消息,也立刻把好消息告訴爺爺奶奶們,也算是我對不能過去看望他們的一種補償。相信他們會理解,也會欣慰。
這個重陽節(jié)雖然我沒有去看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但是我認真比賽,輸了也不泄氣,堅持到底,還獲得了好成績,我自己很高興,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媽媽也很開心,這個重陽節(jié)過得很有意義吧。
重陽節(jié)的作文900字 篇5
隨著候鳥的遠走高飛,我們迎來了碩果累累的秋天。金菊爭艷,秋高氣爽,金秋時節(jié)讓人心曠神怡。此時,九九重陽節(jié)帶著所有人對老人的尊敬與愛戴,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重陽節(jié)前夕,我們?nèi)チ送馄偶,讓她們享享清福,一起來度過這個一年一度的老人節(jié)。
“快,放面!”我和媽媽在廚房里忙得不亦悅乎,這不,我們正在做第一道菜――長壽面。我拿了一個雞蛋,輕輕沿著鍋碗一磕,蛋清和蛋白就都流到鍋里了。我又加入青菜,堆點肉末,散點小蔥。一碗香噴噴的長壽面就做好了!吧喜栓D―”外婆臉上的皺紋剎那間沒了,而外公的頭上的白發(fā)似乎也少了數(shù)根,一邊品嘗著長壽面,一邊夸著我和媽媽的杰作!巴夤馄,這長壽面阿,可是我們用特別長的面煮的,你們吃了呀,保準能活到100歲,身體康健得不得了!”我調(diào)皮地對外公外婆說到!澳氵@丫頭!”外婆點了點我的腦門!吧现仃柛!”只見媽媽端著一盤松軟可口的重陽糕來了!巴夤馄,這叫‘九九重陽糕’。這個‘糕’阿,預(yù)祝你們步步高升,上面畫的兩頭羊,象征‘重陽’,而這‘九’呢,古代時為陽數(shù),兩個‘九’在一起,就是最大的長久之數(shù),長命百歲不成問題!”看,外婆笑得連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了!
我們還上了西紅柿炒雞蛋、大閘蟹、雞湯……只剩下最后一道“壽比南山”了。
我們先將準備好的哈密瓜、桔子、葡萄、蘋果洗凈、去皮,開始做我們的招牌菜――水果拼盤。我先將哈密瓜分成4份,每一份我都將哈密瓜切成桃子的模樣,把前端削得尖尖的,后端削成圓圓的',中間刻上一條縫兒,嘿!真像個‘壽桃’。我再分別刻上‘壽’‘比’‘南’‘山’四個字,放在盤子的東南西北四個角,成了我的主打。我再將桔子的一周畫上波浪線,沿著波浪線把桔子分成兩部分,側(cè)面一看可真像花瓣!我接著在桔子的中心插上了根牙簽,把葡萄插在牙簽上,葡萄就成了花蕊,兩種水果合在一起就成了一朵‘花’。我把蘋果切成薄薄的一小片,把它切成五角形,讓它與‘花’一起來當點綴。哇!我做的水果拼盤還真不錯!我立即把它獻給了外公外婆,外公外婆的每一條皺紋上都蕩漾著歡樂,笑得開心極了,津津有味地吃著我的杰作,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巴夤馄,這叫‘壽比南山’,祝你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身體健康,天天快樂!”“好,好,每道菜都好。只要是我們外孫女兒做的,樣樣都好!”……
唐代詩人王維有這么一首詩:“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弊鹄、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事情。我們不但要在老人節(jié)多幫助老人,給老人們多一些心理慰藉,其實我們要時時刻刻關(guān)注老人,從點滴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本妥屛覀,去關(guān)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吧!
重陽節(jié)的作文900字 篇6
農(nóng)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各地流傳著許多重陽風俗,其中最普遍的是吃“重陽糕”了。重陽節(jié)吃重陽糕風俗在北宋已十分盛行。據(jù)《東京夢華錄》說:當年汴京(今開封市)城內(nèi),重陽“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饋送,一插剪彩小旗”。南宋時,重陽糕已成為時令佳品在店肆中供應(yīng),“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下彩旗,名曰‘重陽糕’”(《夢梁錄》)。
定九月九日為重陽節(jié)一般認為開始于漢代。據(jù)周處《風土記》)說“九月才日……俗于此日,折茱萸以插頭,言避惡氣而御初寒。”又說:“以重陽相會,登山飲菊花酒,謂之登高會,又云茱萸會!标P(guān)于重陽節(jié)和重陽風俗的起源有這樣一個有存的故事:漢代恒景隨《易》學大師費長房游學多后。一天,費大師對徒弟說,九月九日你家里有大禍臨頭,你必須立即回家,叫家里的人用茱萸系在臂上,舉家登高。果然九月九日這一天恒景家的家畜全部瘟死,而恒景及家人聽師言而得幸免(事出《續(xù)齊諧記》)。
實際上重陽為節(jié)起源于漢代的道學。道家奉為經(jīng)典的《易經(jīng)》中把陽爻“九”是“陽”和“陽性”的代詞,所以古人稱九月為“陽月”,九日是“陽日”,九月九日是兩陽重疊,因此叫作“重陽”。陽為剛,重陽為二剛相逢,道家稱之“二剛相克”而被視作“厄日”,也產(chǎn)生了解脫“厄日”的方法,所謂登高插茱萸僅是解脫“厄日”方法之一種。
茱萸是一種落葉喬木,有山茱萸、吳茱萸、食茱萸之分,其味辛辣,是中藥的常用藥材之一,也可用于食品中的調(diào)味品。記錄的唐詩中提到重陽插茱萸風俗有數(shù)十處之多:“學他年少插茱萸”(朱放),“茱萸插鬢花宜壽”(王昌齡),“舞鬟擺落茱萸房”(白居易),“強插茱萸隨眾人”(楊衡),而杜甫“明年此會知誰處,醉把茱萸子(仔)細看”(《九日蘭田崔氏詩》)和王維的“遙知兄弟維登高處,遍插茱萸隨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至今還是膾炙人口的唐詩名句。從這些詩文中可以看出唐代重陽節(jié)已演變?yōu)槲娜藢W士登高賞秋,結(jié)社吟詩的節(jié)日,原來插茱萸驅(qū)邪的.風俗也一變?yōu)檫h離他鄉(xiāng)的游子遙思兄弟父母的日子!笆缆飞胶与U,君門煙霧深。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劉禹錫《九日登同》詩)。
宋代,重陽節(jié)登插茱萸又演變?yōu)榈歉叱灾仃柛怙L俗。據(jù)說,重陽節(jié)吃重陽糕風俗是出于文人的筆墨官司。宋人宋子認為劉禹錫作《九日登高》詩,本來想寫“年年上糕處”,但當時經(jīng)典中沒有“糕”字,被迫寫作“高”字。他還作詩嘲笑說:“劉郎不敢題糕字,虛負詩中一世豪”(事見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實際上以粉面蒸糕唐代已出現(xiàn),不過并不是重陽節(jié)風俗。宋代,城市經(jīng)濟逐漸繁榮,都市出現(xiàn)了獨立經(jīng)營糕餅食品的店鋪,“糕”與登高之“高”諧音,于是吃糕逐漸代替登高風俗。店主們?yōu)檎袛埳。,又仿“插茱萸”故事央每塊糕上插上一而小彩旗以代替“茱萸”,專門在重陽節(jié)前出售,美其名曰“重陽糕”?梢娭仃柛馐撬稳艘勒諠h唐故事設(shè)計的食品新產(chǎn)品,它既融合了古代重陽風的習慣,又是一種精美的節(jié)令食品。古人獨具匠心的食品設(shè)計不也值得今人學習嗎!
“蒸出棗糕滿店香,依然風雨古重陽。百工一欽登高酒,燈火鳴機夜作忙。”重陽節(jié)多吃重陽糕,祝君事事如意,步步登高。
重陽節(jié)的作文900字 篇7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nóng)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jié),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習俗。下面我就來介紹一種“登高”習俗。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jié)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xiàn),家家有人喪命,這些百姓受盡了折難。它也奪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了愈后,他辭別了妻兒,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他四處訪師尋道,最終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恒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于找到了那個神奇法力的仙長,從此恒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把恒景叫來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lǐng)已經(jīng)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xiāng)親們領(lǐng)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fā)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恒景手持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后來人們就把重陽節(jié)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zāi)避禍的活動。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重陽節(jié)便被做為老人節(jié)。
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這一星期天中,我們老師讓為自己的長輩洗一次腳或洗一次頭等。我突然心血來潮,準備,在星期天給來我家串門的`姥姥洗一次腳。
“凡凡,凡凡……”哦,我姥姥來了,我趕忙把姥姥請進屋里。趕緊把媽媽叫來。趁著媽媽與姥姥交談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趕忙拿來盆子,倒了一些熱水,一摸水,呀,燒死了!我又倒了一些涼水,哎,又涼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氣妥”這個詞,頓時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熱水,這會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腳布。搖搖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說:“姥姥,馬上就要過重陽節(jié)了,我今天特意為您洗一次腳!崩牙颜f:“呀,燦燦真的是長大了,懂事了,姥姥為你感到驕傲!”我把姥姥的腳放入水中,泡了一會兒。又用肥皂把腳周圍搓了一遍,在用清水沖洗。連續(xù)重復(fù)幾次,就差不多OK了!但是,當我摸到姥姥腳跟時,有什么扎了我一下。我一看,原來是一層厚厚的繭子。我想起姥姥操勞日久,每天洗衣,做飯。便更加仔細的去洗腳了!洗完后,望著姥姥干凈的腳,喜出望外。姥姥和媽媽都欣慰的笑了!
這一年的重陽節(jié)讓我過的很充實,很完美!即使在平時,我也會多多的為長輩做事。為什么呢?因為我是一名初中生!
重陽節(jié)的作文900字 篇8
重陽節(jié)回了趟寧化。
堂哥知道我到寧化了,打電話讓我去喝兩杯,說我父親也在。
中午辦完事情,我過去,叔公和叔叔也在。堂哥硬是要我喝兩杯,拒絕不掉,坐下來喝上了。
堂哥開了一瓶高度的,給叔公和叔叔的杯子里加了一點兒,大概還剩下九兩,三杯五杯下去,一瓶酒都倒我這里了。
一家人高興,撞上了節(jié)日,我也就放開了。長這么大,還真沒在重陽節(jié)跟老人家喝過,借堂哥家的酒,也算是彌了這個缺。
傍晚,同學又打電話叫吃飯,我說不去了,他說有事找我,非得要我去一下。去了又是喝酒,架不住,又分了一瓶半斤的。
父親在堂哥打電話問我回不回家,酒桌上一陣乒乒乓乓的,我躲到一邊,說回去,我讓父親等我,我這邊結(jié)束了一起回去。
和同學吃著飯,一看時間九點多了,父親的電話又來了。這一次我拿起包,無論如何不留了,我說父親還在外面等我。
父親騎了摩托車,我到的時候他正在穿衣服。寧化的夜已經(jīng)涼了,父親那衣服是跟親戚家借的。父親看我穿著短袖,問我會不會冷。我說不會。坐在父親身后,我又拉緊了背包,縮在一團,靠在父親背上。
回鄉(xiāng)下的路上沒有別的車子,父親沒有騎得很快,只是風有些大,父親在前面說話,我只能湊到他肩膀才能聽清。我和父親閑聊著,騎了半個多小時才到家。
我回到家里,母親還沒睡,她拿出來幾個柿子,讓我吃個。一路吹著風回來,我身上凍得發(fā)抖,我說不吃了,吃不下。
我進到廚房看了一眼,又坐到客廳里,打開電視,父親和母親坐不住,先去睡了,母親又叫我早點睡,別看到夜深。我說好。我走到外面看了一眼,別人都入睡了,村子里就我們家還亮著燈。這村子就剩些老人,和我爸媽那樣的,要不是我回來,父親和母親也早該睡著的。
我把電視聲音關(guān)了,躺在沙發(fā)上,隨手拉過被子蓋在身上,也漸漸睡去。
許是吹了冷風著涼了,夜里醒過來,吐得難受,把母親吵醒了。她到客廳來,看我還在吐,到廚房給我倒了一碗開水。我說沒事,晚上只吃菜喝酒,胃里空的,是餓了。
喝了開水,我先躺下睡了。還是發(fā)冷,又醒來,抱著垃圾桶又吐了。這一次把父親吵醒了,他走到客廳門口,探頭進來。
我蒙蒙地看著他。
父親說我就是喝多了,他叫我以后別再喝那么多酒了。我也不認,我說是著涼了,渾身冰冷的,可能發(fā)燒了。
父親沒再說話,走開了。我呆坐了一下,也不知道是醉了還是真的.著涼引起的,一個人無助得開始害怕......
坐了好一會兒,我剛躺下,聽得父親的房門開了,我坐起來,父親剛好進來。他抱了一床棉被,我說不要了,父親不聽,又鋪到我身上,他說,以后少喝點酒。
父親該是知道我不是醉的了,只是他不說出來。
父親在我額頭上摸了一下,轉(zhuǎn)身走出客廳。我看了一下手機,又看了窗戶外面,天還早,還是黑漆漆的。
重陽節(jié)的作文900字 篇9
重陽節(jié)也稱作老人節(jié),理應(yīng)把為老人祈福作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我們這里卻很少有見到如此的,也許是緣自忌諱。人到暮年,腦子已大不如壯年時靈光,想得最多的就是大限之時。愈想愈怕,于是愈發(fā)受不得一點刺激。別說是祝福長壽了,光是翻翻日歷都會默然良久。比如我外婆壽已七十有六,眼睛也不大好。我們這一帶以九的倍數(shù)為人壽的災(zāi)禍之年,視為不祥。比如二九十八歲,七十二歲等等。時不時就聽見外婆嘆氣,七十二,要不要還吶。逢年過節(jié)給我們壓歲錢時總以“現(xiàn)在不給就來不及了……”開頭。我望向夕陽,西沉的日頭給眼睛帶來一絲刺痛。很多老人就是這樣的心態(tài),固執(zhí)得像一頭牛,什么重陽不重陽對他們來說真的沒有什么意義。
漸漸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節(jié)日更像是一種為了忘卻的紀念,忘卻古老,忘卻過去。在我們一次次用食物和整天的鑼鼓喧囂深化節(jié)日這個儀式時,節(jié)日真正的精神與內(nèi)涵卻在漸行漸遠。若有一日一覺醒來,重陽節(jié)憑空消失,如同從未出現(xiàn)過一般,不知我們是否會感到訝異,寂寞,抑或是漠然。
也許一個節(jié)日的結(jié)局是這樣的:最后一個記得這個日子的老人躺在一把搖椅上,目光隨著落日下降,漸漸閉上。這就如同一個文明的覆亡。別妄想與天地同壽,那只不過是一個水中的夢。當社會已不再需要,當再也沒有的理由讓它存在時,有一個完滿的終點,比它如何開始更為重要。
當然也有可能是由這個節(jié)日衍生開去,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新的含義,既有傳承又有創(chuàng)新。比之徹底消亡的說法,我也更為認同這種說法,畢竟走極端的只是少數(shù),完全維持中平不被同化的概率幾近于零,還是融合來得更為妥當,弱化了具體的概念,而能將精神內(nèi)核提煉出來。
于是就想到一個關(guān)于民族大同的問題。早些時候我對他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后來磚頭與我提起,一個民族的走向,無非是兩種,即同化他人和被同化。對當今這個越來越趨向于一體化的世界來說,出現(xiàn)統(tǒng)領(lǐng)全局的文化只是遲早的事,當然現(xiàn)如今這個問題便轉(zhuǎn)化為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爭斗,簡言之就是中華文明與歐式文明的一場戰(zhàn)爭。中華的`儒家文化存在了幾千年,自然有它的道理。平正,中庸,凡事不爭第一也不落最后,于是團隊作戰(zhàn)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歐式文明更講究競爭,也催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這場戰(zhàn)爭也許會曠日持久,也有可能因為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而閃電結(jié)束,總之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許要靠來自外太空的非自然可抗力了。磚頭更傾向于中華大同思想的最終獲勝,但究竟以何種方式來結(jié)束,就要留給歷史來印證了。
一個文明的推演,要依靠一次次的銘記與深化;而希望這一次,不會僅僅流于形式。
【重陽節(jié)的作文900字】相關(guān)文章:
重陽節(jié)作文750字-重陽節(jié)作文01-25
重陽節(jié)作文10-31
重陽節(jié)的作文07-22
(精選)重陽節(jié)作文07-12
[精選]重陽節(jié)作文07-10
(精選)重陽節(jié)作文07-08
重陽節(jié)作文[精選]07-09
【精選】重陽節(jié)作文07-15
重陽節(jié)作文【精選】07-08
重陽節(jié)作文[經(jīng)典]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