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神奇的漢字作文500字
漢字是我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你不認識漢字不會說漢語,那你怎么讀書,看報,甚至連獨自出門都不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神奇的漢字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神奇的漢字作文500字
我們讀書、看報、寫作文,都離不開漢字。這一個個漢字,是我們中國人交流思想與情感的工具。
漢字,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別看它只是一個個普普通通的方塊字,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個不同含義的詞組,一篇篇語句優(yōu)美的文章,一首首抒發(fā)情感的詩歌,一個個發(fā)人深省的故事……看著這些字,就像一顆顆星星在紙上閃爍,就像一朵朵美麗、嬌艷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當你使用漢字的時候,就像徜徉在美麗的星空下,就像浮在茂密的花海上。在我眼里,它們不只是一個個簡單的方塊字,而是一個個有著不同性格的人。每當我學習、認識了一個漢字,就像結識了一位新的朋友,在我寫作文的時候,它便可以為我提供幫助,給我的文章增添一分不同的感情色彩。
漢字書法,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古往今來,我國涌現(xiàn)了許多著名的書法家,有王羲之、柳公權、顏真卿等等。這一個個漢字,在他們的筆下,更能生發(fā)出無窮的魅力,呈現(xiàn)出不同的風韻。各種各樣的書法字體,有著不同的特點:篆書和隸書,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行書流暢,而楷書端莊,草書雖然潦草,卻帶給人一種奔放的感覺……欣賞這一個個書法作品,就好像在欣賞一幅幅不同風格的圖畫,帶給人們不同的感覺。這些書法作品是藝術中的珍品,有著很高的欣賞價值。
這些有著獨特性格的漢字,這些各具特點的書法作品,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驕傲。我愛你,漢字!我為你而驕傲!
篇二:神奇的漢字作文500字
我們中華名 族的漢字有4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它不但歷史悠久,而且還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漢字是我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你不認識漢字不會說漢語,那你怎么讀書,看報,甚至連獨自出門都不行。
我們的漢字有許多品種:甲骨文,金文,行書,草書,小篆,隸書,楷書。就光是楷書,就分為顏體,柳體,歐體,趙體…。我們中國人真是聰明,把漢字分成這么多種。漢字還很奇妙呢!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去一家名叫“胡絲亂享”的洗發(fā)店洗頭,我看到店的牌子就愣住了,迫不及待地問媽媽:“媽媽,這店的名字都有錯別字,這家店的老板是不是小學語文沒學好呀?”不是的,你看這樣寫是不是更有趣呢?這個店名的意思是你很亂的頭發(fā)到這家店里去隨便洗梳一下就能很享受!”媽媽笑瞇瞇的回答到。那時候起,我就發(fā)現(xiàn)中國的漢字是那么的.有趣,那么的奇妙。
你們再瞧一個字謎:有心走不快,見誰裝不完,長草難收拾,遇食就可餐。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對了,就是曼。這字謎編的可真夠是巧妙的呀!還有那些有趣的諧音,讓那些中文特別棒的外國人也被搞的顛三倒四。
中國漢字,你真?zhèn)ゴ?我要繼續(xù)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漢字文化,并未純潔的祖國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篇三:神奇的漢字作文500字
你們喜歡漢字嗎?漢字可是代表中國的哦,學會了漢字就可以看書,打字,看報紙……
漢字是一種獨特的文字,加了一筆或減了一筆就完全不一樣了,你們看!我將“天”減了一筆變成了什么?對了,變成了“大”我將“大”加了一筆變成了什么?這回你們猜不到了吧,變成了“太”。我再將“月”加一筆變成了什么?你們好聰明,變成了“用”,也可以將“月”變成了“甩”,你們說說,漢字是不是很獨特、神奇呢?
我國的漢字是有趣的,又是豐富的,漢字每一個部分就表示一個意思,就像一個小故事。比如說“雙”吧,“雙”的左邊是一個“又”右邊也是一個“又”將兩個“又”合在一起,就變成了“雙”。再比如說“藏”上面是“草字頭”,表示小草,因為古人喜歡把東西藏在草下,讓別人找不到他得東西。瞧!“草字頭”的下面“”很想泥土吧,在泥土的里面是個“臣”字,很像一個箱子吧,人把東西埋在草下的變成了“藏”。
金文的字就更神奇了,就拿“車”字來說吧,金文的“”特別吧,在古代,沒有我們這樣的'車子,于是聰明古人找來了三個大輪子,并用一條大棒子支撐著,再找來兩根小棒子,其中一根棒子支撐著,再找來兩根小棒子,其中一根棒子連著那根大棒子,再將小棒子連著第一根棒子,兩個人拿著棒子向前推,就成了“”字。
漢字可真神奇啊!漢字讓我們得到了對方的關心,漢字讓我們得到了無限的知識;漢字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樂趣。
我相信,我希望,我知道,漢字是活的,漢字是活在世界上的!所以,我要對漢字說:“我愛你,漢字!”
【神奇的漢字作文500字】相關文章:
神奇的漢字的作文600字7篇02-21
漢字的作文02-24
有關漢字的作文(經典)12-19
我與漢字作文09-01
漢字游戲作文07-11
美麗的漢字作文03-07
有關漢字的作文05-15
我與漢字作文05-28
關于漢字作文06-04
漢字的故事作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