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外作文范文兩篇精選
《高考之外》范文一
當六月的清風從最遼闊的地方吹來,所有的激情都被黃河的濤聲激蕩,十年寒窗,澆灌蓓蕾,在高考中綻放艷麗色彩。由此,人們執(zhí)著于高考,仿佛只有高考才能成功。但我不禁發(fā)問:難道成功只能依托于高考么?難道只有高考才能使夢想成真么?來自心底的聲音告訴我:高考之外,還有更多成才路。
在高考的戰(zhàn)場上打贏一場漂亮的戰(zhàn)役是幸運的,但沒有從高考中脫穎而出的人也不會有遺憾,因為他們會欣賞到別樣的風景,會活得更加卓爾不群。1930年國立青島大學招生考試,文學院院長聞一多親自出題,一位考生的答卷讓他再三拍案叫絕,盡管這位考生數(shù)學零分,還是被青島大學文學院破格錄取。他就是著名詩人臧克家。
雪蓮能綻放在冰峰之巔,香飄萬里;梅花能俏麗在寒冬臘月,與雪共舞。高考之外,亦能散發(fā)自己的萬丈光芒。作家韓寒少年時期就已經(jīng)發(fā)表過多篇文章,期末考試時卻包攬下所有功課的不及格。后來,他自我解嘲說:“七門功課紅燈,照亮我的前程。”于是,這位揚言要用稿費來養(yǎng)活自己的少年,毅然退學放棄高考,專注于寫作,從此,一個個美麗的故事便在他的筆下如絢爛畫卷般鋪展開來,而他,也真的實現(xiàn)了當初的諾言,在現(xiàn)代文壇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候,在百萬大學生矗立橋頭無人識的時候,韓寒用實際行動證明:高考之外,也能成才。
人生的每一個岔路口,最能發(fā)揮自己優(yōu)勢的選擇才是最正確的選擇,而這個選擇,于千千萬萬的普通人,是高考,于學生盧彥杰,卻是做一個最好的自己。當所有的高三學子廢寢忘食地沉浸在備戰(zhàn)高考的緊張學習中時,同為高三學生的盧彥杰卻為自己的最新發(fā)明舉辦了新聞發(fā)布會,得到了多方贊賞,并因此獲得了高校自主招生的資格。無獨有偶,學生趙柏聞也是因為科研方面的成就而被華大錄取,現(xiàn)在的他在世界最大的基因組研究中心挑起了大梁,書寫著一段新的傳奇。
不是一切古樹都將被狂風暴雨折斷,不是一切種子都要植根于肥沃的土壤,不是一切鮮花都只綻放在人間四月天,不是一切人才都要經(jīng)過高考的檢驗,只要生命想要怒放,每條路都是無限精彩。唐伯虎潛心學畫,終成知名畫家;陸羽棄佛從文,終成著名學者;徐霞客游行天下,終成一代大家。人生世事,變化無常,我們可以相信命運之說,但我們不能認命。高考落榜,孟非南下淘金,卻四處碰壁,他當過搬運工、送水工,也開過超市,做過保安。這樣的他,對于高考的挫敗,沒有執(zhí)迷,沒有惘然,而是盡力把工作做得出色。終于在黑暗中看到滿天星光,憑借自己的語言天賦與扎實的文學功底,登上了主持的巔峰。
有句話說:“生活就像一個大染缸,什么顏色都有,要想融入進去,你就得學會接受生活為你染的顏色。”我并不贊同這樣的看法。生活的道路不止一條,但如果只是被動地接受世俗化的標準,那就只能在人云亦云中迷失了真實的自我,盲目地選擇那些并不適合自己的道路,就只能為自己戴上沉重的枷鎖。表姐今年高四,成績平平,唯有語文極其突出,寫得一手好文章,老師建議參加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說不定可以上名校,姑媽卻極力發(fā)對,認為那樣不僅會耽誤功課,而且沒有高考實實在在的分數(shù),以后也不會有出息。于是,去年高考落榜的表姐選擇了繼續(xù)復(fù)讀。唏噓惋嘆才華隕落的同時,更多的是深深的無奈,或許,就是這樣的“一元化成功” 限定了千萬學子的高考之路。
梭羅說過:“從圓心可以畫出多少條半徑,生活的方式就有多少。”事實確是如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是青蓮居士的瀟灑人生;“惟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是李易安的哀愁人生;“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是曹孟德的壯麗人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的超脫人生;“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屈原的清高人生;“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是李煜的哀怨人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蘇東坡的豁達人生……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體味,畢竟,生命的意義在于創(chuàng)造一個個獨特的自我。
在文章《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中,父親的話讓我受益匪淺;“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一樣,假如你發(fā)現(xiàn)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走另一條試試!”竊以為,人生也是如此,天生我材必有用,高考之外亦有更多的成才路。所以,我靜靜地敲下這些文字,為自己,為未來,爭取一個機會,因為我懂得:
與其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不如條條道路通羅馬。
《高考之外》范文二
古有云:“數(shù)載寒窗求正果,一朝考場換新天” ,現(xiàn)有說“高考是人生最后一次不用拼爹的最公平機會。”高考在出身之外,為寒門學子打開了一扇改變命運之門。不可否認,高考固然重要,但它并非生活的全部,所以在高考之外,我們也要學會發(fā)現(xiàn)自身的意義和價值。
高考之外,發(fā)現(xiàn)自身的個性。
個性是浩瀚、深邃的海。 個性是層巒疊嶂、連綿起伏的峰。 個性是悠揚的駝鈴。 個性是一塊小石子投入到平靜的湖面時,你的詫異你的驚喜。韓寒的個性算是張揚,他不是只知學習、毫無個性的學生,沒有韓寒那特有的個性,你怎么會看到像《三重門》《零下一度》等有個性的優(yōu)秀之作?如果沒有個性的張揚,你是否知道松江二中還有一個叫韓寒的男孩?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是個性的張揚;李清照的“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是個性的張揚;蘇軾的“大江東去”的豪情是個性的張揚;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幾多愁”也是個性的張揚。如果讓李白成為李清照,蘇軾成為李煜,恐怕那許多禮贊的文章都不會出現(xiàn),文化寶庫將失色不少。 大海的浪花也有澎湃的時候,群峰的走勢也有起伏的時候,為什么個性就必須遵守那所謂的束縛呢?
高考之外,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
哲學上說:“人類最大價值在于奉獻”。奉獻是用愛心鑄成的一道彩虹,五顏六色,清新飄逸,帶給人們溫馨與快樂;奉獻,是一種真誠自愿的付出行為,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奉獻是不計報酬的給予,是“有一分熱放一分光”,是“我為人人”。奉獻者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熱情,是心中無私的愛心,甚至是無價的生命,收獲的是一種幸福,一種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與愛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長。無論時代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奉獻精神永遠熠熠生輝,光耀人間,永遠是鼓舞和激勵人們奮發(fā)向上的巨大力量。
南丁格爾被稱為“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人”,她奉獻出了自己的時間與愛心,從而改變了整個世界對護士的看法。“港人之光”、“香港人的驕傲“偉大的志愿者”…連日來,青海玉樹地震的消息牽動港人,舍己救人的“香港好人“黃福榮更讓港人感動和自豪。高考重要,高考之外,也要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
高考之外,散發(fā)美德的光芒。
孝順,乃中華傳統(tǒng)美德,“百善孝為先”“孝在于質(zhì)識,不在于飾貌”這些都是《孝德故事》的名言警句。再不聰明,再沒有才干的人會孝順,就是一個心靈完美的人。 “鴉能反哺,羊知跪乳。““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
陳毅元帥雖是個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務(wù)在身,但他不忘母親曾為自己付出的點點滴滴,理解母親的艱辛和不易,知道報答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抖男ⅰ分杏菟础⒅儆、董永、黃香、黃庭堅等二十四人的孝行也流傳千古。
【高考之外作文】相關(guān)文章:
高考之外高三作文10-22
關(guān)于高考之外創(chuàng)新作文800字10-11
關(guān)于高考之外創(chuàng)新作文1500字精選10-11
高考語文作文素材之外國典故「集錦」10-07
考試之外的作文10-26
2017高考作文預(yù)測:利益之外 不外乎人情10-09
意料之外作文03-12
意料之外的發(fā)現(xiàn)作文10-26
鐘表之外的時間高一作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