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端午節(jié)周記錦集九篇
時間不知不覺,我們后知后覺,轉眼一周又結束了,我們或多或少都學到了一些新東西,是時候好好地記錄在周記中了。但是卻發(fā)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周記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周記 篇1
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種,有春節(jié)、中秋節(jié)、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等,但我最了解的節(jié)日還是端午節(jié)。
每當到了端午節(jié),我一回到家,就看見桌上擺著一排排粽子,每個粽子都散發(fā)出陣陣清香,我想“一定很好吃!”過了一會兒,粽子蒸好了,我看著一個個粽子,饞得口水直流,我咬了一口,“果然很好吃!”我說。
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習俗,就是賽龍舟。到了端午節(jié)人們就會在九龍淵進行一場盛大的龍舟比賽,連有的美國人都會來參加劃龍舟比賽呢!龍舟比賽開始了,劃龍舟的隊員都兩手緊緊握住雙槳,使出最大的'力氣,飛快地搖動船槳,此時,每個隊員都希望船能劃得更快,還能更快地劃到終點就好了。
這些習俗是怎么來的呢?原來,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一個古代非常有名的詩人,就是屈原;據說,屈原于五月五日自投汩羅江,死后因蛟龍所困,世人哀知,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慢慢演化,才變成了吃粽子。
那為什么要賽龍舟呢?原來,屈原死后人們劃船去打撈屈原的尸體,卻始終不見他的尸體,人們就劃龍舟來驅趕小魚,讓它們不吃屈原的尸體。
端午節(jié)周記 篇2
盼星星,盼月亮,我期盼已久的端午節(jié)終于來到了。
端午節(jié)那天,我滿懷期待地與爸爸媽媽來到了外婆家。一下車,外婆就高興地跑過來擁抱著我,對我說:"昶昶,今天過端午節(jié),外婆來教你包粽子吧!"“好哇,我早就想學包粽子了!”我愉快地回答。
于是,我們便忙碌起來。首先,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粽葉,學著外婆的樣子折出一個三角形漏斗,在折好的角筒里放入適量的糯米,再塞上切好的小片豬肉,又加入一些糯米,把豬肉蓋得嚴嚴實實的`,最后把粽葉包上。我開心極了,心想:原來包粽子這么簡單,我這不一下子就學會了嘛!正當我得意時,糯米漏了出來,掉了很多到地上,我急忙向外婆求教。還好外婆及時幫忙,并告訴我糯米不能加得太多,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把粽子包好了。最后一步就是纏繩子了。我拿過外婆準備好的小紅繩,繞過來繞過去,把粽子纏得緊緊的,生怕它再有閃失,最后還用力打了一個漂亮的結,嗯,這下該“安全”了。我自認為包得還不錯,給自己點了一個贊。
接著,我們開始蒸粽子了。先開大火,再慢慢轉為小火。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蒸煮后,熱騰騰的粽子終于出爐了,廚房里粽香四溢。全家人品嘗著我包的粽子,一個個都贊不絕口,我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節(jié)學包粽子可真讓我難忘!這些有趣的傳統(tǒng)習俗,我決定要傳承下去!
端午節(jié)周記 篇3
全世界有很多節(jié)日,中國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我的家鄉(xiāng)茂名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于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眾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我是在端午節(jié)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jié)是個非常熱鬧的節(jié)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jié)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也各味不相同,大部分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吃不習慣。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激烈的比賽。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里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端午節(jié)周記 篇4
時光流轉,古代,屈原含冤投江而死,他那一身正氣驚天動地,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將這一天定為端午,隨著時間的推移,節(jié)日中各種花哨而令人興奮的游戲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美麗的傳統(tǒng),人們在粼粼波光上劃著龍舟,聽著吶喊加油的節(jié)奏,吃著香噴噴的粽子,茶雞蛋,小孩子們系著各種五花八門的紅線,與此同時,與傳統(tǒng)一起定格在人們心間的便是屈原那高大的身軀!
回到現實……
又逢一年端午佳節(jié),早晨,剛起床,一股艾草的香味撲鼻而來,空氣中參雜著端午特有的氣息;中午,一個個獨特的粽子傳播著一種誘人的味道,一個個白凈的'雞蛋上變魔術般的出現了一道道咖啡色的細紋,在這獨特的節(jié)日里享受獨特的佳肴,每個家人臉上都帶著一種透明的笑,那種比彩虹泡泡還清澈的快樂從心底浮起;晚上,與媽媽在人來人往的夜市中走著,也許正是這一個個人身上散發(fā)出的節(jié)日氣息,構成了一幅熱鬧的畫面。
這一天中細節(jié)太多,多得難以說完,收獲太多,多得令人意外,當然也有一些遺憾,足以讓我慢慢彌補,這個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玩味十足的一天我卻更偏愛這種獨有的節(jié)日氛圍。
端午,悲傷的節(jié)日演變成了喜氣洋洋的人來人往,但在開心之余,我想無論哪一個人有永遠不會忘記我們在心里紀念的屈原,清澈的水洗清了流言蜚語,我忽然覺得,如果他看到現在的一切一定會瞑目了……
端午節(jié)周記 篇5
一年一度的端午即將來臨,我抱著萬分期待的心情等待著……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源于古時候,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去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jié)我們是要吃粽子的,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tǒng)習俗。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米中摻雜、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與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jié)也是自古相傳的“衛(wèi)生節(jié)”,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后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端午節(jié)周記 篇6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為了記念古代詩人屈原流傳下來的節(jié)日。
節(jié)日期間我和爸爸、媽媽去南陽陪姥姥、姥爺一起過端午節(jié)。一路上看見成片的麥浪,金燦燦的;農民伯伯正在用收割機收割小麥,我遠遠地望過去,仿佛看見他們那豐收的喜悅表情,也似乎看見了晶瑩的汗珠流淌下來,撒到了田野中,是不是算對大地的'感謝呢?
到了南陽,只聞粽子飄香,忍不住咽下口水。姥姥馬上給我們端了一大碗剛煮熟的粽子,我一口氣吃掉兩個,分別是紅豆花生和大棗餡,真好吃。爸爸說不能多吃,以防不好消化,不然我還想吃一個。
下午去南陽伙伴家竄門,整個樓梯間全是艾草的特有芬香,媽媽告訴我,說端午節(jié)門口掛艾草可以驅蚊蟲,這也是端午節(jié)的一個習慣。
我喜歡端午的粽子,更珍惜這美好的生活……
端午節(jié)周記 篇7
一看到媽媽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粽葉,我就知道端午節(jié)又到了。
在小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jié)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jié)。后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于紀念屈原的傳說,至于還有什么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jié),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才可丟掉。媽媽告訴我說,據老人們講,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xiāng)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里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粽葉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在端午的前一天,媽媽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磥戆兆右膊⒉缓唵巍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大棗、葡萄干、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jié)的早晨,媽媽總是在我睡眼朦朧的時候叫醒了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困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著雞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節(jié)周記 篇8
今天是星期日,可是我們因為要給端午節(jié)放假,所以今天還得上課。
下午母親接我放學以后,母親帶我到了一個特別好玩兒的地方玩兒,那兒的.水因為下了雨積了好多好多水,我和母親都穿著涼鞋所以我們在水里玩兒了個痛快!把腳踩在雨水了可冰涼了,但是有的地方的水是溫的,我覺得很奇怪?
下雨原來可以這么好玩兒,如果再下一場大雨,我就和母親再來這里玩兒,今天我玩兒的特別特別開心!
端午節(jié)周記 篇9
“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子;初三吃螺;初四持艾草;初五吃一天”唱著這首和諧的童謠,又迎來了今年的端午節(jié)。
一提端午節(jié),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屈原和粽子了。屈原是在五月初五跳下汨羅江的,人們?yōu)榱朔乐顾械?魚蝦吃屈原的身體,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往汨羅江投粽子。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咸味的和甜味的。其實我對于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鐘,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棗子,家里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只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里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余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后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jié)就順利閉幕了。
【端午節(jié)周記】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周記08-06
端午節(jié)的周記12-01
端午節(jié)周記04-16
精華端午節(jié)周記08-06
端午節(jié)周記模板08-06
有關端午節(jié)周記07-13
【精】端午節(jié)周記12-07
端午節(jié)周記【薦】12-07
端午節(jié)周記【熱門】12-07
端午節(jié)周記【推薦】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