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記》閱讀練習及答案
《核舟記》是由明代作家魏學洢撰寫的一篇文章,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核舟記》閱讀練習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歡。
《核舟記》閱讀練習及答案 篇1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cè),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
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3分)
(1)如有所語 (2)神情與蘇、黃不屬 (3)詘右臂支船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小題3】上文具體描寫了船頭和舟尾人物各異的情態(tài),其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
【小題1】①說話 ②相類似 ③通屈,彎曲。
【小題2】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都隱藏在手卷下的衣褶里。
【小題3】說明核舟工藝的精巧(或:說明雕刻者高超的技藝)(2分)
《核舟記》閱讀練習及答案 篇2
桃花源記(節(jié)選)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嚴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①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 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②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核舟記(節(jié)選)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1、選出下列句中劃線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
A、雞犬相聞 村中聞有此人
B、屋舍儼然 便舍船,從口入
C、問今是何世 同行二十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D、捕魚為業(yè) 一一為具言所聞
2、選出下面劃線字跟“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中的“悉”意義不同的一項[ ]
A、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B、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C、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D、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3、選文中“此人一 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嘆惋”的原因是[ ]
A、沒有想到時間過得這么快,都已經(jīng)是晉朝了。
B、為外界社會的'動亂、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嘆惋。
C、為漁人費了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嘆惋。
D、為自己住在這里消息閉塞,竟不知道外界有這么大的變化而嘆惋。
4、面對選文內(nèi)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1段概括介紹了雕刻家王叔遠的精湛技藝,點明了雕刻品“核舟”的主題。
B、雕刻品“核舟”的主題是“大蘇泛赤壁”。
C、“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是介紹核舟的體積的。
D、介紹王叔遠能用體積很小的原材料表現(xiàn)很廣的題材,目的是要說明雕刻家有很高的技藝。
5、用原文句子回答:最能體現(xiàn)王叔遠構(gòu)思巧妙、技藝精湛的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C
2、C
3、B
4、C
5、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核舟記》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舟次彭澤》的閱讀練習及答案01-02
《舟中望京邑》閱讀練習及答案12-25
棗核閱讀答案05-09
《貓》閱讀練習及答案06-16
《平?jīng)觥烽喿x練習及答案01-01
《出關(guān)》閱讀練習及答案12-31
遠航閱讀練習及答案12-28
《暖冬》閱讀練習及答案12-22
《山草壯》閱讀練習及答案04-28
《訴衷情》閱讀練習及答案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