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汶川地震新聞稿(節(jié)選)的閱讀題目及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問題。
這次汶川發(fā)生的地震屬于淺源地震。淺源地震大多發(fā)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圍內(nèi),占地震總數(shù)的70%以上,所釋放的地震能占總釋放能量的85%,震源越淺,破壞越大。這次汶川地震為8級,震中地區(qū)的破壞力度在10度左右,造成房倒屋塌、地質(zhì)滑坡和地面裂縫等災害。由于汶川地震不是一次性釋放所有能量,因此四川及周邊地區(qū)有很多余震發(fā)生。
汶川地震屬于大型板塊斷層活動。由于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擠壓歐亞板塊,造成青藏高原隆升,能量從青藏高原向內(nèi)陸釋放。中國地層分為青藏高原板塊、華南地區(qū)板塊、華北地區(qū)板塊等6大亞板塊。四川汶川是地震活躍地區(qū),處于全國6大亞板塊斷裂帶上。該斷裂帶涉及地區(qū)包括寧夏經(jīng)甘肅東部、四川西部及云南,屬于地震密集帶。汶川在四川龍門山地震帶上,雖然龍門山地區(qū)看上去構造性活動不強,但是處在壓力的蓄積過程中,蓄積到了一定程度,地殼就會破裂,從而發(fā)生地震。這次地震使聚集的'巨大能量突然間釋放,能量沿著板塊裂縫傳遞,對各板塊進行擠壓,地層破裂尺度大,導致其他地區(qū)有震感,災情嚴重。還有,地震發(fā)生地汶川——茂汶大斷裂帶以東,的四川地塊相對堅硬,地震波傳播的能力比較強。
1.下面對汶川地震發(fā)生原因的分析哪一項不正確( )
A.印度洋板塊擠壓歐亞板塊,青藏高原隆升,能量向內(nèi)陸釋放。
B.該地區(qū)構造性活動不強,地塊相對堅硬,致使能量釋放巨大。
C.汶川地區(qū)處于全國6大亞板塊斷裂帶上,是地震活躍的地區(qū)。
D.龍門山地區(qū)處在壓力蓄積過程中,蓄積到一定程度地殼破裂。
2.下面是對造成汶川地震破壞性大的原因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A.汶川地震震級8級,震中破壞力度在10度左右。
B.巨大能量突然釋放,地層破裂尺度大,且余震多。
C.地震不是一次性釋放能量,導致各板塊逐漸斷層。
D.汶川地震屬于淺源地震,震源越淺,其破壞越大。
3.從文中看,汶川地震時為什么全國許多地方都有震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C
3.突然間釋放的巨大能量沿著板塊裂縫傳遞,對各板塊進行擠壓,地層破裂尺度較大;地塊相對堅硬,地震波傳播的能力比較強。(意對即可)
【汶川地震新聞稿(節(jié)選)的閱讀題目及答案】相關文章:
《詠雪》節(jié)選閱讀答案11-26
地震閱讀答案11-30
《蝶戀花》閱讀題目及答案分析04-11
三國志節(jié)選的閱讀及答案04-05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題目及答案12-10
《與朱元思書》閱讀題目及答案11-24
謎語題目及答案03-05
汶川大地震觀后感范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