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閱讀練習及答案
1
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畜一豬,見鄰叟輒瞋目狂吼,奔突欲噬,見他人則否。鄰叟初甚怒之,欲買而啖其肉。既而憬然省曰:“此殆佛經(jīng)所謂夙冤耶!世無不可解之冤!蹦艘陨苾r贖得,送佛寺為長生豬,后再見之,弭①耳昵就,非復曩②態(tài)矣。
。ㄟx自《閱微草堂筆記》,有刪改)
【注】①弭:mǐ,耷拉。②曩:nǎng,從前
20.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其里有人畜一豬 畜:養(yǎng)B.見鄰叟輒瞋目狂吼輒:就 ..
C.欲買而啖其肉 啖:吃D.既而憬然省曰 既而:很久 ...
21.請將文中畫線句子“此殆佛經(jīng)所謂夙冤耶!世無不可解之冤”,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22.讀了這個故事,你得到什么啟示?(2分)
(答案在下頁)
答案:
20.D
21.這大概就是佛經(jīng)上所說的夙冤吧!世上沒有解不開的冤仇。
22.言之有理即可。如:一切有情都可以成為契友,愿人們能至誠和諧相處,不要互相畏忌而成敵對。
2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47題。(19分)
胡建傳
胡建,字子孟,河東人也。孝武天漢中,守軍正丞,貧亡車馬,常步與走卒起居,所以慰藉走卒,甚得其心。
時監(jiān)軍御史為奸,穿北軍壘垣,以為賈區(qū)。建欲誅之,乃約其走卒,曰:我欲有所誅,吾言取之則取,斬之則斬。于是當選士馬日,監(jiān)御史與護軍諸校列坐堂皇①上。建從走卒趨至堂皇下拜謁。因上堂皇,走卒皆上。建指監(jiān)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斬之!遂斬監(jiān)御史。
護軍諸校皆愕驚,不知所以。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懷中,遂上奏曰:臣聞軍法,立武以威眾,誅惡以禁邪。今監(jiān)御史公穿軍垣以求賈利,私買賣以與士市,不立剛毅之心,勇猛之節(jié),亡以帥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用文吏議,不至重法。黃帝《李法》曰:壁壘已定,穿逾不由路,是謂奸人,奸人者殺!臣謹按軍法曰:軍正亡屬將軍,將軍有罪以聞,二千石以下行法焉。臣于用法疑,執(zhí)事不諉上,臣謹以斬,昧死以聞。
制曰:《司馬法》曰:國容②不入軍,軍容③不入國。何文吏也?三王或誓于軍中,欲民先成其慮也;或誓于軍門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也;或將交刃而誓,致民志也。建又何疑焉?建由是顯名。
后為渭城令,治甚有聲。值昭帝幼,皇后父上官將軍安與帝姊蓋主私夫丁外人④相善。外人驕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射殺之。客臧公主廬,吏不敢捕。渭城令建將吏卒圍捕。蓋主聞之,與外人.上官將軍多從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徼傷主家奴。建報亡它坐。蓋主怒,使人上書告建侵辱長公主,射甲舍⑤門,知吏賊傷奴,辟報,故不窮審。大將軍霍光寢其奏。后光病,上官氏代聽事,下吏捕建,建自殺。吏民稱冤,至今渭城立其祠。 (節(jié)選自《漢書胡建傳》
【注解】①堂皇:又作堂隍,官署的廳堂。②國容:國家(平時)的法令制度。
、圮娙荩很娭校ㄌ厥猓┑能姺ㄖ贫。
、芏⊥馊耍喝嗣"菁咨幔杭准壸≌,指公主的住宅。
4.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所以慰藉走卒,甚得其心 慰藉:撫慰
B.時監(jiān)軍御史為奸 為奸:做奸邪之事
C.執(zhí)事不諉上 諉上:連累上司
D.奔射追吏,吏散走 散走:散開行走
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 乃約其走卒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B. 誅惡以禁邪 焉用亡鄭以陪鄰
C. 欲民先成其慮也 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D. 或將交刃而誓 青取之于藍而青出于藍
6.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敘述.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胡建秉公執(zhí)法,發(fā)現(xiàn)監(jiān)軍御史違法,就帶領下屬前去捉拿并斬殺了他,為嚴肅軍法起到了模范作用。
B.胡建執(zhí)法斬殺監(jiān)軍御史,是謹遵軍法上所說的軍正執(zhí)法,不屬于將軍,將軍有罪,軍正可以上奏;二千石以下的校尉都尉,軍正都可以依法治理的條例執(zhí)行的。
C.皇帝的詔書中說:國家的法律不完全適用于軍營。因此打消了胡建關于副職執(zhí)法的
疑慮。
D.胡建揚名是因為在渭城令與帝妹蓋主等皇親國戚的斗爭中,表現(xiàn)出的不畏權貴.敢于同惡勢力斗爭得精神。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10分)
。1)今監(jiān)御史公穿軍垣以求賈利,私買賣以與士市,不立剛毅之心,勇猛之節(jié)。(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壁壘已定,穿逾不由路,是謂奸人,奸人者殺!(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4. D(散走:散開逃跑)
5.B(A項,前乃為副詞,于是.就;后乃為副詞,竟.竟然。B項,兩個以均為連詞,連接手段與目的,可譯為來。C項前其為代詞,作定語,當他的講;后其為副詞,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豈難道還。D項,前而為表修飾關系的連詞,可譯為著;后而為表轉折關系的連詞,
可譯為但是卻等。
6.D(胡建揚名的原因是依據(jù)黃帝時的軍法上說的二千石以下的校尉都尉,軍正都可以依法治理條例斬殺了監(jiān)軍御史,而皇帝也認同他不必采用文吏的議處。)
7.(1)如今監(jiān)御史公然打通軍營的矮墻來達到做買賣獲利的目的,(自己)私下里做買賣,而且跟軍士們一齊作交易,(如果)不確立堅定的同敵人斗爭的決心,(沒有)勇猛地打擊敵人的氣節(jié),(得分點:翻譯穿市各1分,句意3分)
。2)軍隊的營壘已經(jīng)筑好,穿壁墻不從正路走的`人,這就是奸邪之人,是奸邪之人(應)殺。ǖ梅贮c:翻譯壁壘奸人各1分,判斷句式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胡建字子孟,是河東人。孝武帝天漢年間,擔任軍正次官的職務,因清貧而無車馬,常步行與士卒生活在一起,用這種方式撫慰士卒,深得士卒之心。
當時監(jiān)軍御史做奸邪之事,他打通北軍營壘的矮墻,將那里作為他做買賣的地方。胡建想殺了他,就與他的走卒相約道:我想為殺一個人,我說抓他(你們)就抓他,(說)殺他(你們)就殺他。于是在選士馬的日子,監(jiān)御史和護軍各部校排坐在廳堂上,胡建率領士卒小跑到廳堂下拜見(他們),趁(胡建)上了廳堂,士卒都上了廳堂。胡建指著監(jiān)御史說:抓他!士卒上前(將監(jiān)御史)拖下廳堂。胡建說:斬了他!(士卒)就斬了監(jiān)御史。
護軍的各部校都很驚愕,不知道為什么。胡建也有已寫好的奏章在自己的懷中,于是上奏道:臣聽說過軍法,確立刑法來威服眾人,誅殺邪惡的人來禁止邪惡的事。如今監(jiān)御史公然打通軍營的矮墻來達到做買賣獲利的目的,(自己)私下里做買賣,而且跟軍士們一齊作交易,(如果)不確立堅定的同敵人斗爭的決心,(沒有)勇猛地打擊敵人的氣節(jié),(就)不能做士大夫的表率,(這就)特別失理不公。(如果)采用文職的意見,那就不能行重法。黃帝《李法》上說:軍隊的營壘已經(jīng)筑好,穿壁墻不從正路走的人,這就是奸邪之人,是奸邪之人(應)殺!我認真地按照漢軍制規(guī)定的:軍正是不屬于將軍(管轄)的,將軍有罪過,(軍正)可以將(他的罪過)表奏,對于秩奉兩千石以下的官吏,(軍正可以徑自)行法。我(作為軍正的次官)在以法斬監(jiān)御史上可能存在疑義,(但)我作為具體辦事的人不能(因事)累及上級,我慎重地將監(jiān)御史斬了,冒昧地犯死罪來稟告。
皇帝下詔書道:《司馬法》上說:國家(平時)的法令制度不用于軍中,軍中(特殊)的軍法制度也不能用于國家的其他地方。(在軍中)何必聽用文吏的意見呢?夏.殷.周三代的王者有人在軍中立誓,希望軍士事先考慮他的意思;有人在軍門之外立誓,希望軍士先有思想準備來等待事情的發(fā)生;有人將兵刃交叉著立誓,以達到激發(fā)軍士勇氣的目的。胡建又何必懷疑(自己)呢?胡建由此名聲顯揚。
胡建后來做了渭城令,治理(渭城)很有政聲。正遇上昭帝年幼,皇后的父親上官安將軍與皇帝的姐姐蓋主(蓋侯的妻子)的私下情夫丁外人很要好。丁外人因此驕傲放縱,(他)與先前的京兆尹樊福有仇怨,于是派刺客射殺了他。刺客藏在蓋主家里,差役不敢抓捕。渭城令胡建帶領差役圍捕。蓋主聽說此事,伙同丁外人.上官將軍帶了好些家奴門客前往,跑到那里追射胡建的差吏,胡建的差吏散開逃跑。蓋主讓仆射(官名,實際上是親信)檢舉揭發(fā)渭城令胡建的巡察們傷了蓋主的家奴。胡建報奏(巡察們是奉行公事)沒有犯什么罪。蓋主惱怒了,派人上書狀告胡建侵擾侮辱長公主,用箭射公主的住宅的門,明知差役傷了公主的家奴,卻隱瞞不報,故意不追究審查。大將軍霍光扣下了蓋主的奏報。后來霍光病了,上官氏代霍光主事,派差吏抓捕胡建,胡建自殺。胡建的下屬.百姓都替胡建喊冤,直到今天渭城還立著他的祠堂。
【精選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貓》閱讀練習及答案01-15
《平?jīng)觥烽喿x練習及答案11-05
《出關》閱讀練習及答案05-05
遠航閱讀練習及答案05-04
《暖冬》閱讀練習及答案04-13
《山草壯》閱讀練習及答案12-25
《偶作》閱讀練習及答案05-04
《碗底香》閱讀練習及答案05-04
《訴衷情》閱讀練習及答案05-05
《郡齋》閱讀練習及答案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