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以養(yǎng)心閱讀題附答案
古人云:流水之聲可以養(yǎng)耳,青禾綠草可以養(yǎng)心。沒有書的日子會使人心靈蒙塵,漸漸消蝕的讀書熱情會使心靈的肌膚起皺。太忙碌于現(xiàn)實,太馳騖于外界,總有疲倦的時候,此時書便是心靈最好的棲息之所。
如今媒體眾多,比如電影、電視、廣播、報刊、書籍、互聯(lián)網(wǎng)等等。相比之下,書籍的那一份獨有的沉靜、深遠和幽雅,最讓人難以割舍。繁忙的工作之余,捧一本書,或坐于書房,或行于戶外,無聲的書籍均能給你一份閑情逸致,你可深入,也可淺出,在無聲中聆聽美好的旋律,在無畫中觀賞美妙的圖景。
蘇軾曰:“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書籍是人類漫長生活的積淀,它能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多,精神的享受,還在于感情的升華和情操的陶冶。書籍又是一個磁場,從過去到現(xiàn)在,再到未來,心靈的'羅盤都會在這里發(fā)生強烈的感應。我們從《論語》中學到智慧的思考,從《史記》中感受歷史的嚴肅,從魯迅那里學得醒世哲理,從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geming家那里學得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閱讀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文字也是有個性的。譬如周作人的清淡平和,許地山的睿智自然,豐子愷的細膩親切,冰心的清雅飄逸,鐘敬文的清朗絕俗;又譬如海明威的冷峻,伏爾泰的詠嘆,川端康成的精美……讀書不僅要擇書而讀,更要擇人而讀。作品中的思想,映射著創(chuàng)作者本人的人生態(tài)度、思想方式、創(chuàng)作意圖。真正會讀書的人,會著力挖掘作者深層次的創(chuàng)作意圖,以求獲得深層次的美感。
一部好書就是塵世的一盞明燈,它照亮了人們的心靈,也照亮了人類歷史的路徑。讀書是高尚而神圣的,它可以給人帶來心靈的豐富和精神的振奮,可以讓人活出人生的一大境界。試想,在萬籟俱靜的夜晚,排除雜念,或半倚床側,或微伏案邊,捧書入靜,不也是一種最美的享受嗎?
1、找出文中具體說明“養(yǎng)心”含義的句子。(2分)
答:
2、請根據(jù)你所學過的知識及上下文的意思,說說第1段中兩個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
蒙塵:
馳騖:
3、請仿照文中畫線句式,再舉一個你所了解的作家的例子,并補充其相關的材料證明“作品中的思想,映射著創(chuàng)作者本人的人生態(tài)度、思想方式、創(chuàng)作意圖”。(4分)
參考答案:
1、(書籍)在于感情的升華和情操的陶冶,心靈的羅盤會發(fā)生強烈的感應;颍〞┛梢越o人帶來心靈的豐富和精神的振奮,可以讓人活出人生的一大境界。
2、蒙塵:指不能擁有高尚、圣潔的精神境界;馳騖:指一心向往、追求外在的東西,忙碌、奔波于瑣碎的事務中。
3、如:魯迅的犀利(尖銳),例如:《孔乙己》一文通過塑造孔乙己這一形象,尖銳地諷刺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和當時社會的人情世態(tài)。再如:朱自清的真摯樸實等。
【讀書以養(yǎng)心閱讀題附答案】相關文章:
《蒲公英的歌唱》閱讀題附答案04-12
《浪游記快》閱讀題答案附譯文04-14
《十三歲的際遇》閱讀題附答案04-14
《剛性美與柔性美》閱讀題附答案04-12
《傷口》 閱讀附答案04-25
格林童話閱讀題閱讀答案 - 閱讀題答案03-24
古代女子以黛畫眉閱讀題及答案04-12
《禮物》閱讀練習附答案03-16
誰是贏家閱讀附答案12-21
《雜說》閱讀答案附翻譯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