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題及其答案
所謂樂土,即人們心目中的理想棲居地。在中國的早期文獻中,有大量對于樂土的想象性的描述,這些描述反映了千百年以來中國人對于美好環(huán)境與幸福生活的夢想,可以說是最古老的中國夢之一。
就形態(tài)而言,中國的樂土之夢深受地理環(huán)境、歷史傳統(tǒng)與思想意識制約與影響。人們在幻想世界中建構(gòu)的仙境樂土,往往建立在現(xiàn)實自然環(huán)境、社會制度的基礎(chǔ)上。不同地區(qū)的實存地理會產(chǎn)生不同的樂土想象,我們至少可以區(qū)分出三種不同類型的中國樂土,即平原型樂土、山岳型樂土與洲島型樂土。
平原型樂土,代表性的記載當(dāng)數(shù)《山海經(jīng)》中的都廣之野、諸夭之野與巫臷之國,它們或置荒野,或處遠海,都帶有明顯的平原景觀特點!渡胶=(jīng)·海內(nèi)經(jīng)》云:“西南黑水之閑,有都廣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鸞鳥自歌,鳳鳥自樭,靈壽實華,草木所聚。爰有百獸,相群爰處。此草也,冬夏不死!
山岳型樂土可以中國神話中的昆侖山為代表。它居于宇宙中心,上面的壯麗的宮闕:“中有增城九重,萬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淮南子·地形訓(xùn)》)有九井九門,弱水環(huán)繞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淵環(huán)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保ā渡胶=(jīng)·大荒西經(jīng)》)長著各種奇花異木與不死之樹,此間生活著各種珍禽異獸,神仙在此匯聚游戲。此一類型的樂土有兩點令人印象深刻:首先是它處于世界中心——昆侖不僅是地理世界的中心,更是宗教世界的中心,因此聚集了各種神仙與神獸;其次則是不同類型、不同功能、不同形狀的各種稀見動植物密布其中。
洲島型樂土實際上又可區(qū)分為“洲島平原型”和“洲島山岳型”兩種!逗(nèi)十洲記》所載的位于東海的祖洲、瀛洲、長洲、生洲,位于南海的炎洲、流洲,位于北海的玄洲,位于西海的聚窟洲均屬于“洲島平原型”樂土。其云:“瀛洲……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名之為玉醴泉,飲之,數(shù)升輒醉,令人長生!崩畎自娫疲骸昂?驼勫蓿瑹煗⒚P烹y求。”蓬萊三山(或曰五山)是較為典型的“洲島山岳型”樂土。《史記·封禪書》云蓬萊三山:“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
對于生活在中東地區(qū)的諸多民族來說,他們對于樂土的想象我們可以稱之為沙漠型樂土,有關(guān)它們的詳細(xì)描述可以基督教中的伊甸園和伊斯蘭教中的天園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一個封閉的、充滿生命之樹的完美庭園,中有果樹、花和溫順的水,噴泉位居中央!妒ソ(jīng)·舊約》里的伊甸園“長著各種樹木,既悅目,果實又可充饑,食之可得永生”,《古蘭經(jīng)》中的天園里有水、乳、酒、蜜四條河流,“永居天園的人將下臨諸河,任其飲用”,人們不覺炎熱,也不覺寒冷,毫不辛苦,毫不疲倦,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
。ㄟx自《文史知識》2013第9期,有刪改)
12、文中所敘各類樂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它們的地理位置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人民生活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4分)
答:“難以逾越”“阻隔封閉”或類似意思的詞,(原文中“或置荒野,或處遠!薄坝性龀蔷胖,弱水之淵環(huán)之,外有炎火之山”“煙濤微茫信難求”“封閉的、充滿生命之樹的完美庭園”可為佐證)(2分)“幸福長壽”或類似意思的詞給2分,“悠閑安逸”“無憂無慮”或類似意思的詞給1分。(兩個方面的意思,一則人民生活安逸幸福,一則個體生命長壽長生。)
13、下列最適合作本文標(biāo)題的一項是( )
A、古老的中國夢 B、樂土的類型
C、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D、樂土如夢
答案:C(A項只及“中國”,末段中有涉及“中東”的內(nèi)容,且此標(biāo)題只及“夢想”,不及“樂土”;B項只涉及文章形式的表象,沒有抓住“樂土”的內(nèi)容實質(zhì)——人們的生活理想;D項雖然語言也還簡潔,但與文章的中心意思“人們對樂土的想象便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夢想”還是有些出入。
總結(jié)標(biāo)題類題型的答法:①從內(nèi)容上看,標(biāo)題必須能夠體現(xiàn)作品的主旨。②就形式上看,標(biāo)題最好能體現(xiàn)一定的語言特點,如押韻、修辭、形象化等。)
14、根據(jù)原文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不同的樂土類型,共同的中國夢想。不管是平原型樂土、山岳型樂土、洲島型樂土或是沙漠型樂土,其中包含著古代的中國人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B、根據(jù)原文的描述可以推斷,“在海河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風(fēng)飲露,不食五谷”的姑射山當(dāng)屬“洲島山岳型”樂土,“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的桃花源當(dāng)屬“洲島平原型”樂土。
C、在中國的早期文獻中,有大量對于樂土的想象性的描述,這些描述往往帶有神圣性的特征,這說明所謂的樂土夢想都是脫離世俗的。
D、從某種意義上說,理想即現(xiàn)實生活不足的反映,正是因為古代的人們生產(chǎn)力低下,生活艱苦,所以才產(chǎn)生了這么多的樂土神話。
答案:D(A項中“沙漠型樂土”不屬于中國的樂土類型;B項根據(jù)初中課文中對桃花源的描寫可知,其應(yīng)屬于“平原型”樂土;C項“所謂的樂土夢想都是脫離世俗的”不對,人們對豐富的物質(zhì)生活的追求、對溫和宜人的自然環(huán)境的追求以及對長壽的追求都是世俗的。)
【閱讀題及其答案】相關(guān)文章:
格林童話閱讀題閱讀答案 - 閱讀題答案03-24
《遲到》閱讀題及答案01-03
馬褲先生閱讀題答案12-27
寫生世界閱讀題答案12-27
活板閱讀題答案11-26
上坡閱讀題及答案11-08
《雨后池上》閱讀題答案11-08
《背影》閱讀題及答案11-06
腦袋閱讀題及答案04-08
《孤兒》閱讀題和答案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