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奇遇》閱讀練習及答案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jù)不同的目的加以調(diào)節(jié)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yǎng)。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閱讀可以改變思想、獲取知識,從而可能改變命運。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說《奇遇》閱讀練習及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982年秋天,我從傈定府回高密東北鄉(xiāng)探親。因為火車晚點,車抵高密站時,已是晚上九點多鐘。通鄉(xiāng)鎮(zhèn)的汽車每天只開一班,要到早晨六點。舉頭看天,見半塊月亮高懸,天清氣爽,我便決定不在縣城住宿,乘著明月早還家,一可早見父母,二可呼吸田野里的新鮮空氣。
這次探家我只提一個小包,所以走得很快。穿過鐵路橋洞后,我沒走柏油路。因為柏油公路拐直角,要遠好多。我斜刺里走上那條廢棄數(shù)年的斜插到高密東北鄉(xiāng)去的土路。土路因為近年來有些地方被挖斷了,行人稀少,所以路面上雜草叢生,只是在路中心還有一線被人踩過的痕跡。路兩邊全是莊稼地,有高梁地、玉米地、紅薯地等,月光照在莊稼的枝葉上,閃爍著微弱的銀光。幾乎沒有風,所有的葉子都紋絲不動,草蟈蟈的叫聲從莊稼地里傳來,非常響亮,好像這叫聲滲進了我的肉里、骨頭里,蟈蟈的叫聲使月夜顯得特別沉寂。
路越往前延伸莊稼越茂密,縣城的'燈光早就看不見了?h城離高密東北鄉(xiāng)有40多里路呢。除了蟈蟈的叫聲之外,莊稼地里偶爾也有鳥或什么小動物的叫聲。我忽然感覺到脖頸后有些涼森森的,聽到自己的腳步聲特別響亮與沉重起來。我有些后悔不該單身走夜路,與此同時,我感覺到路兩邊的莊稼地里有無數(shù)秘密,有無數(shù)只眼睛在監(jiān)視著我,并且感覺到背后有什么東西尾隨著我,月光也突然朦朧起來。我的腳步不知不覺地加快了。越走得快越感到背后不安靜。終于,我下意識地回過頭去。
我的身后當然什么也沒有。
繼續(xù)往前走吧。一邊走一邊罵自己:你是解放軍軍官嗎?你是共產(chǎn)黨員嗎?你是馬列主義教員嗎?你是,你是一個唯物主義者,而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共產(chǎn)黨員死都不怕還怕什么?有鬼嗎?有邪嗎?沒有!有野獸嗎?沒有!世界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但依然渾身緊張、牙齒打戰(zhàn),兒時在家鄉(xiāng)時聽說過的鬼故事“連篇累牘”地涌進腦海:一個人走在路上。突然聽到前邊有貨郎挑子的嘎吱聲,細細一看,只見到兩個貨挑子和兩條腿在移動,上身沒有……一個人走夜路碰到一個人對他嘿嘿笑,仔細一看,是個女人,這女人臉上只有一張紅嘴,除了嘴之外什么都沒有,這是“光面”鬼……一個人走夜路忽然看到一個白胡子老頭在吃青草…一
我后來才知道我的冷汗一直流著,把衣服都溻濕了。
我高聲唱起歌來:“向前向前向前——殺——”
自然是一路無事。臨近村頭時,天已黎明,紅日將出未出時,東邊天上一片紅暈,村里的雄雞喔喔地叫著,一派安寧景象;仡^望來路,莊稼是莊稼道路是道路,想起這一路的驚懼,感到自己十分愚蠢可笑。
正欲進村,見樹影里閃出一個老人來,定睛一看,是我的鄰居趙三大爺。
他穿得齊齊整整,離我三五步處站住了。
我忙問:“三大爺,起這么早!”
他說:“早起進城,知道你回來了,在這里等你!
我跟他說了幾句家常話,遞給他一支帶過濾嘴的香煙。
點著了煙,他說:“老三,我還欠你爹五元錢,我的錢不能用,你把這個煙袋嘴捎給他吧,就算我還了他錢!
我說:“三大爺,何必呢?”
他說:“你快回家去吧,爹娘都盼著你呢!”
我接過三大爺遞過來的冰冷的瑪瑙煙袋嘴,匆匆跟他道別,便急忙進了村;丶液,爹娘盯著我問長問短,說我不該一人走夜路,萬一出點什么事就了不得。我打著哈哈說:“我一心想碰到鬼,可是鬼不敢來見我!”
母親說:“小孩子家嘴不要狂!”
父親抽煙時,我從兜里摸出那瑪瑙煙袋嘴,說:“爹,剛才在村口我碰到趙三大爺,他說欠你五元錢,讓我把這個煙袋嘴捎給你抵債!
父親驚訝地問:“你說誰?”
我說:“趙家三大爺呀!”
父親說:“你看花了眼了吧?”
我說:“絕對沒有,我跟他說了一會兒話,還敬他一支煙,還有這個煙袋嘴呢!”
我把煙袋嘴遞給父親,父親竟猶豫著不敢接。
母親說:“趙家三大爺大前天早晨就死了!”
這么說來,我在無意中見了鬼,見了鬼還不知道,原來鬼并不如傳說中那般可怕,他和藹可親,他死不賴賬,鬼并不害人,真正害人的還是人,人比鬼要厲害得多啦!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ǎǎ?分)
A.莫言似乎特別鐘情于故土上那片紅高梁,在本文中,我們又看到了那片紅高粱,它們依然是那樣神秘,沉寂中充滿著躁動。
B.作者走夜路見了鬼,見了鬼還不知道,他為碰到好鬼三大爺而慶幸,于是他在文中贊揚鬼神,說他和藹可親,以致謝意。
C.作者兒時聽說過的鬼故事讓人聽后牙齒打戰(zhàn),一身冷汗,而“奇遇”將這種恐懼心理推向極端,讓作者改變了原來的看法,認為鬼不可怕。
D.作者在第二段中寫從莊稼地里傳來的蟈蟈的叫聲,是為了以動襯靜,突出當時環(huán)境的陰森沉寂,也影射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惡劣。為下文寫“鬼故事”和“奇遇”作鋪墊。
E.人鬼之間,孰善孰惡,孰親孰疏,并無定規(guī)。為人者,心懷鬼胎,其害甚于鬼;為鬼者,與人為善,死不賴賬、講信用。
2、請就文章第三段的環(huán)境描寫作簡要分析。(6分)
3、請就文中畫線語句作簡要分析。(6分)
4、作者說“鬼并不如傳說中那般可怕”。你是否同意此觀點,請結(jié)合實際,說說具體理由。(6分)
參考答案:
1、A、E。
。˙項,“他為碰到好鬼三大爺而慶幸”文中無信息;作者“在文中贊揚鬼神,說他和藹可親”的目的是說明鬼并不如傳說中那般可怕。C項,說“‘奇遇’將這種恐懼心理推向極端”錯誤,是“鬼故事”與“奇遇”形成鮮明對比,讓作者改變了原來的看法,認為鬼不可怕。D項,無“影射”之意;也非為“‘奇遇’作鋪墊”。)
2、
、黉秩居纳植赖臍夥铡M谅啡僳E罕至、雜草叢生、莊稼茂密、月光朦朧,偶爾傳來夜游動物的叫聲,讓人感覺到?jīng)錾,營造了一個幽森、靜寂、恐怖的氣氛。
、诤嫱腥宋锏目植佬睦。環(huán)境越幽森,人走在這樣恐怖的土路上,越提心吊膽,心里越恐怖。
、蹫楹笪膶憽肮砉适隆B篇累牘’地涌進腦!弊麂亾。正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夜行,“我”才會想起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
、苓@段寫夜景恐怖的環(huán)境描寫與后文的“奇遇”形成對比。夜晚雖恐怖,但奇遇的鬼并不可怕,從而說明鬼并不可怕,真正害人的還是人。
3、
、龠@段話屬于人物語言描寫(1分)。
②這段語言描寫生動地刻畫了人物的性格特點,表現(xiàn)了趙家三大爺心地善良不害人、死不賴賬講信用的性格特點(2分)。他心地善良,死不害人,他雖然死了,但他與生前一樣,不嚇唬人(1分);講信用、死不賴賬,他的錢不能用,就用瑪瑙煙袋嘴抵債(1分)。
③這段話從側(cè)面表明“鬼并不如傳說中那般可怕”,表達出作者對美好人性的贊美,突出了主題(1分)
4、觀點一:同意此觀點。
、偈郎媳緹o鬼,因而不可怕。(2分)
、凇芭隆笔且环N心理現(xiàn)象,只要戰(zhàn)勝了自己,就無所謂“怕”了。(2分)
③傳說中的“鬼故事”畢竟是傳說,是經(jīng)過加工處理了的故事。(2分)
觀點二:不同意此觀點。
①人類對“鬼”的認識還處于膚淺階段,對它的兇殘性還不知道。(2分)
、谡f不怕“鬼”那是自欺欺人,有的“鬼”兇殘無比,甚于傳說。(2分)
③“我”碰到的是熟悉的善良的三大爺,若是碰到其他鬼(或碰到那些心懷鬼胎者),也許看法就不一樣了。(2分)(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內(nèi),但言之成理也可。
【小說《奇遇》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貓》閱讀練習及答案06-16
《平?jīng)觥烽喿x練習及答案01-01
《出關》閱讀練習及答案12-31
遠航閱讀練習及答案12-28
《暖冬》閱讀練習及答案12-22
《山草壯》閱讀練習及答案04-28
《訴衷情》閱讀練習及答案01-01
《偶作》閱讀練習及答案12-30
《碗底香》閱讀練習及答案12-27
《郡齋》閱讀練習及答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