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古詩閱讀理解練習(xí)及答案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xué)習(xí)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chǎn)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現(xiàn)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閱讀理解練習(xí)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閱讀理解練習(xí)及答案1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8-19題
暮過山村
賈島
數(shù)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終歲,邊烽不過秦。蕭條桑柘處,煙火漸相親。
18、“邊烽不過秦”上什么意思?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過35個字。(4分)
19、尾聯(lián)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心境?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超過60 個字。(5分)
答案:
18、答:表明山村沒有遭受戰(zhàn)火,表達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
19、答:寫出了由懼轉(zhuǎn)喜的心境變化,“親”字更表現(xiàn)出內(nèi)心親近溫暖的感受。此聯(lián)與首聯(lián)、頸聯(lián)相配合,描繪出一幅和平安寧的山村圖景。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8~19題。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fēng)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注】豚(tun):豬。 春社:古代立春后祭祀土地神以祈求豐收的節(jié)日。
18.這首詩寫鄉(xiāng)村生活,表現(xiàn)出村民怎樣的精神風(fēng)貌?(4分)
答:
19.“山重水復(fù)”、“柳暗花明”,在詩中寫了怎樣的意境?今人又賦予了它們怎樣的含義?(5分)
答:
答案:
18.(4分)
表現(xiàn)出村民淳厚、熱情、古樸的.精神風(fēng)貌。
(意思對即可)
19.(5分)
寫了山野的清幽美,村莊的環(huán)境美。(2分)
今天多用來比喻在困境中看到希望。(3分)
古詩閱讀理解練習(xí)及答案2
古詩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題。
奇士陳俞,字信仲,臨川人。自京師落第歸,過謁伯姊,值其家病疫,閉門待盡,不許人來,人亦無肯至者。俞欲入,姊止之曰:“吾家不幸,罹此大疫,付之于命,無可奈何,何為甘心召禍?”
俞不聽,推戶徑前,見門內(nèi)所奉神像,香火甚肅,乃巫者所設(shè)也。俞為姊言:“凡疫所起,本以蒸郁熏染而得之,安可復(fù)加閉塞,不通內(nèi)外!”即取所攜蘇合香丸十余枚,煎湯一大鍋,先自飲一杯,然后請姊及一家長少各飲之。以余湯遍灑房壁上下,去巫具,端坐以俟之。巫入,訝門開而具撤,作色甚怒。俞奮身出,掀髯瞪眼,叱之曰:“汝何物人,敢至此!此家子弟皆幼,病者滿屋,汝以邪術(shù)炫惑,使之彌旬弗愈,用意安在?是直欲為盜爾!”顧仆縛之,巫猶嘵嘵辯析,將致之官,始引伏請罪。俞釋其縛,使自狀其過,乞私責(zé)。于是鞭之三十,盡焚其器具而逐之。鄰里駭懾,爭前非誚,俞笑不答。翌日,姊一家脫然,誚者乃服。
又嘗適縣,遇兇人凌弱者,氣蓋一市。為之不平,運拳捶之死而遁。會建炎初元大赦獲免。后累舉恩得縉云主簿以卒。終身不娶妻妾,亦奇士也。
。ㄟx自宋?洪邁《夷堅志》,有刪改)
【注】①彌:滿,超過。②嘵嘵(xiāo):爭辯的聲音。③誚:責(zé)問。④累舉:連續(xù)應(yīng)舉。⑤主簿:官名。
19.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A. 過謁伯姊(拜訪) B. 訝門開而具撤(驚訝)
C. 是直欲為盜爾(只,僅僅) D.爭前非誚(責(zé)怪,非難)
20.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4分)
A. 本以蒸郁熏染而得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將致之官 輟耕之壟上
C. 盡焚其器具而逐之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D. 為之不平 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21.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以余湯遍灑房壁上下,去巫具,端坐以俟之。
。2)俞釋其縛,使自狀其過,乞私責(zé)。
22. 奇士陳俞的“奇”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你怎樣看待文中的巫師?(4分)
23.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1)(2)兩小題。(5分)
木 芙 蓉
南宋?呂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著意紅。
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fēng)。
。1)詩的'一、二句寫出了“木芙蓉”怎樣的特點?(2分)
。2)托物言志,是這首詩的一大特色,請就此作簡要賞析。(3分)
閱讀理解答案:
19.B(3分) 20.AD(4分,各2分)
21.(1)(陳俞)把剩下的湯在房壁上下灑了一遍,撤掉了巫師的器具,端正地坐著來等待巫師。
。2)陳俞解開他綁著的繩子,讓他自己陳述自己的罪過,(他)請求私下受罰。
(4分,各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2.不相信巫術(shù)勇救大姐一家,行俠仗義抱不平,終身未娶妻妾。
巫師招搖撞騙,蠱惑人心,外強中干
。4分。各2分,概括的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3.(1)木芙蓉不畏艱難,用心開花的特點。
。2)從方法和作用兩方面回答:借助不畏風(fēng)雨寒霜、從容自在、自開自落的木芙蓉來寄托作者的志向、情感,表達自己不管環(huán)境有多惡劣、多艱難,也依然從容淡定,堅持走自己的路。
。5分。上題2分,下題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古詩閱讀理解練習(xí)及答案3
浣溪紗①
納蘭性德(清)
誰念西風(fēng)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②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③,當時只道是尋常。
【注】①本詞為納蘭懷念其早逝的妻子盧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賭書潑茶:用李清照、趙明誠典,形容伉儷情深,志趣相投。
6.(1)詞的上闋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畫的?請簡要分析。(4分)
答:
。2)你認為“當時只道是尋!币痪溆泻紊钜?請簡要分析。(2分)
答:
參考答案:
6.(1)一個形單影只、陷入對亡妻無限哀思的詞人的形象。(2分)既有直接描寫,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風(fēng)”中獨自悲傷奠定一種感傷的基調(diào),繼而以蕭瑟的“黃葉”、緊閉的“疏窗”和即將墜落的“殘陽”與之呼應(yīng),渲染懷念之苦。(2分,意思對即可)
(2)當時只是尋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卻再也無法挽回,表現(xiàn)了作者的傷心與無奈。(1分)這一句字字含淚,深刻表現(xiàn)了亡妻之痛。(1分)
古詩閱讀理解練習(xí)及答案4
送韓揆之江西①
李季蘭
相看指②楊柳,別恨轉(zhuǎn)依依。
萬里西江③水,孤舟何處歸?
湓城④潮不到,夏口⑤信應(yīng)稀。
唯有衡⑥陽雁,年年來去飛。
【注】
、僖蛔鳌八烷惒x往江州”。
、谥,一作“招”。
③西江,一作“江西”長江在武昌一段稱為西江
、茕猿牵涸诮窠,是韓揆要去之地。
⑤夏口:今武昌。
⑥衡,一作“隨”。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
A、首聯(lián)與《詩經(jīng)·氓》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一樣運用了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
B、頷聯(lián)寫詩人佇立江邊,目送朋友的`孤舟遠去,思緒萬千。
C、頸聯(lián)寫詩人想象別后的情景:朋友一去,只怕音信阻絕。情感意蘊耐人尋味。
D、頷聯(lián)與頸聯(lián)一實一虛延伸了時空,為尾聯(lián)的抒情作了鋪墊。
15、從全詩來看,本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7分)
參考答案:
14. A(“一樣運用了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不當,“相看指楊柳,別恨轉(zhuǎn)依依”并沒有寫樂景;并且“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出自《詩經(jīng)·采薇》)
15.前四句表達了詩人送別朋友時依依不舍之情,(3分)后四句抒發(fā)詩人擔憂朋友一去而不返,音訊全無,只有衡陽雁年年飛來飛去的惆悵之情。(4分)
古詩閱讀理解練習(xí)及答案5
【甲】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 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4.下列對這兩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甲詞開篇出手不凡,用一“狂”字籠罩全篇,借以抒寫胸中雄健豪放的磊落之氣。
B. 乙詞成功運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場”“的盧”“霹靂''等多個歷史典故。
C. 蘇、辛同為豪放詞派,但風(fēng)格不盡相同,甲詞曠達,超邁灑脫,乙詞豪壯,勁健悲慨。
D. 兩首詞都集敘事、抒情、言志于一體,且都善于引用典故來抒發(fā)詞人內(nèi)心的情感。
5 .甲詞中的“鬢微霜”,乙詞中的“可憐白發(fā)生”,都涉及“頭發(fā)”這一意象,請簡要分析這個意象在兩詞中的作用。(3分)
答案:
(一)(6 分)
1. B(3分)
2. 甲詞寫“鬢微霜,又何妨”,表明詞人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是希望能得到建功立業(yè)的.機會, 表現(xiàn)出老當益壯的豪邁;乙詞中的“可憐白發(fā)生”慨嘆時不我與.充滿了壯志難酬的抑郁和憤慨。(答對任意一點得2分,答對兩點得3分,意思對即可。共3分)
古詩閱讀理解練習(xí)及答案6
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10題。
落日悵望
馬戴
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
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
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
1.本詩以“落日悵望”為題,從全詩內(nèi)容看,作者惆悵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2.請對“孤云”“歸鳥”“微陽”“秋山”創(chuàng)造的`意境進行賞析?(4分)
答:
3.若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對調(diào)次序,在謀篇布局上和原詩相比,哪個表達效果更好?(4分)
答:
參考答案
4.(3分)客中久滯、思鄉(xiāng)情切;年華漸老、感時傷逝。
5。(4分) “孤云”“歸鳥”、“微陽”“秋山”營造出了秋日傍晚的蕭瑟與清冷,寄托著作者的傷感之情。“孤云”“歸鳥”:晚云孤飛于天際,歸鳥投宿于林間,這種景象觸發(fā)詩人鄉(xiāng)關(guān)之思、傷感之情!拔㈥枴薄扒锷健保合﹃栁飨掠鄷煼嫡涨锷街埃坏又亓嗽娙说泥l(xiāng)愁,而且更深一層地觸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感時傷逝的情緒。
6(4分)原詩最好。詩人見景生情,詩歌景、情分寫,層次鮮明。一、三句景,二、四句情。相間寫來,詩情就被分成兩步遞進:先是由落日時,云去鳥飛的景象,勾起思鄉(xiāng)之“念”;繼而是夕陽下山、日光返照的情景,喚起遲暮之“驚”。有曲達其意之妙。如改成前半景后半情格局,則失去這層妙處。
古詩閱讀理解練習(xí)及答案7
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途 中 見 杏 花
唐·吳融
一枝紅艷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游。
更憶帝鄉(xiāng)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
【注】①帝鄉(xiāng),此指長安。長安多杏樹。
8.這首詩的首聯(lián)運用了什么樣的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分析(5分)
9.全詩流露出詩人的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8、(5分)首聯(lián)運用了以樂景反襯哀情的藝術(shù)手法。(2分)早春時節(jié),一枝俏麗鮮艷的杏花伸出墻頭,昭示著春天的生機,可是面對這美好的景象,作者內(nèi)心卻感到憂愁、苦澀。(3分)(如果考生回答觸景生情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9、(6分)①惜春之情。杏花開放了,帶來春天的消息,卻無蜂蝶采賞,只能自開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無法等到花朵開盡。②流離之苦(或:身世之嘆)。詩人飄零在外,縱逢賞心悅目之景也難停留;杏花獨自盛開于早春,無蝶欣賞,正是詩人孤獨寂寞的寫照。③故國之思。詩人由眼前鮮艷的杏花聯(lián)想到當年在京城看到的千萬樹杏花盛開的絢麗景象,這幅長安杏花圖代表著作者深深憶念著的長安生活,與今日的流離在外形成對比,說明詩人雖然落魄飄零,卻依然心系朝廷,點出了自己的愁懷所在。
譯詩:
一枝淡紅的杏花探出墻頭,而墻外的行人(作者)正傷春惆悵。這枝杏花的樣子好像跟我一樣傷春惆悵,我們哪里禁受得了相逢在這春去匆匆難相留的時節(jié)?天色已晚,寂靜的樹林中黃鸝鳥最先歸來,春色尚早,杏花在料峭的春寒中獨自綻放,卻沒有蜂飛蝶舞。這時候我更懷念長安的千萬株桃濃杏淡,可淡淡的暮色已經(jīng)籠罩住了夕陽的光輝,整個神州一片黯淡。詩人漂泊在外,偶然見到一枝杏花,觸動他滿懷愁緒和聯(lián)翩浮想,寫下這首動人的詩。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是宋人葉紹翁《游園不值》詩中的名句。杏花開在農(nóng)歷二月,正是春天到來的時候,那嬌艷的紅色就仿佛青春和生命的象征。經(jīng)歷過嚴冬漫長蟄居生活的人,早春季節(jié)走出戶外,忽然望見鄰家墻頭上伸出一枝俏麗的花朵,想到春回大地,心情無比欣喜激動。葉紹翁的詩句就反映了這樣的心理?墒菂侨趯Υ藚s別有衷懷。他正獨自奔波于茫茫的旅途中,各種憂思盤結(jié)胸間,那枝昭示著青春與生命的杏花映入眼簾,卻在他心頭留下異樣的苦澀滋味。
他并不是不愛鮮花,不愛春天,但他想到,花開易落,青春即逝,就是永遠守著這枝鮮花觀賞,也看不了多少時間。想到這里,不免牽惹起無名的惆悵情緒。更何況自己行色匆匆,難以駐留,等不及花朵開盡,即刻就要離去。緣分如此短淺,令人倍覺難堪。
由于節(jié)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艷春意濃的'時分,一般樹木枝梢上還是空疏疏的,空氣里的花香仍夾帶著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見飛來采蜜,只有歸巢的黃鶯聊相陪伴。在這種情景下獨自盛開的杏花,當會感到有幾分孤獨寂寞。這里融入詩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報春使者,轉(zhuǎn)化為詩人的自我寫照。
想象進一步馳騁,從眼前的鮮花更聯(lián)想及往年在京城長安看到的千萬樹紅杏。那一片蒙蒙的煙霞,輝映著陽光,彌漫、覆蓋在神州(指中國)大地上,景象是絢麗奪目的。浮現(xiàn)于腦海的這幅長安杏花圖,實際上代表著他深心憶念的長安生活。詩人被迫離開朝廷,到處飄零,心思仍然縈注于朝中。末尾這一聯(lián)想的飛躍,恰恰泄露了他內(nèi)心的秘密,點出了他的愁懷所在。
詩篇借杏花托興,展開多方面的聯(lián)想,把自己的惜春之情、流離之感、身世之悲、故國之思,一層深一層地抒寫出來,筆法特別委婉細膩。晚唐詩人中,吳融作為溫(庭筠)李(商隱)詩風(fēng)的追隨者,其最大特色則在于將溫李的縟麗溫馨引向了凄冷清疏的一路。此篇可以視為這方面的代表作。
古詩閱讀理解練習(xí)及答案8
獨不見李白古詩閱讀材料
白馬誰家子?黃龍邊塞兒。
天山三丈雪,豈是遠行時。
春蕙忽秋草,莎雞鳴曲池。
風(fēng)催寒梭響,月入霜閨悲。
憶與君別年,種桃齊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終然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獨不見李白古詩閱讀題目
①下列對本詩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首詩寫白馬子(邊塞兒)遠戍邊塞,閨中人憶之而流淚,款款深情,感人至深。
B.“春蕙忽秋草”四句寫出了從春天到秋天,閨中人孤獨難耐,承受著思念的苦痛。
C.“憶與君別年”兩句寫當年離別時種下的桃樹十分矮小,表達了歲月易逝的悲痛。
D.“終然獨不見”兩句點明題意,使用一個“空”字,飽含了閨中人思夫絕望之感。
②簡析“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中數(shù)詞使用的藝術(shù)效果。(4分)
、矍宕鷮W(xué)者王琦說:“楊升庵曰:太白詩:‘天山三丈雪,豈是遠行時!衷疲骸畤镲L(fēng)夜,殊非遠別時。’‘豈是’‘殊非’,變幻二字,愈出愈奇!闭埥Y(jié)合詩句內(nèi)容分析這兩個詞語使用的妙處。(5分)
附:
送陸判官往琵琶峽
李白
水國秋風(fēng)夜,殊非遠別時。
長安如夢里,何日是歸期?
獨不見李白古詩閱讀答案
、(3分)C
、(4分)
【答案示例】
“百馀尺”運用夸張手法與“種桃齊蛾眉”形成對比,令人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寫出桃樹之高,時間的流逝,表達了閨中人對丈夫的思念之苦。(言之有理即可)
、(5分)
【答案示例】
“天山三丈雪,豈是遠行時”意思是天山雪深三丈,難道是遠行的時候嗎!柏M是”一詞使用反問語氣,借女子對丈夫在如此艱苦惡劣的情況下仍要戍守邊塞的不解,表達了詩人的反戰(zhàn)情緒。
“水國秋風(fēng)夜,殊非遠別時”是說在水鄉(xiāng)秋夜風(fēng)月的.美好時光,本非遠別的時候。“殊非”一詞使用否定口氣,加深了詩人不愿離別的感情程度。
(言之有理即可)
獨不見李白古詩閱讀譯文
騎在白馬上翩翩而馳的,那是誰家的少年,是在龍城邊塞戍城立功的征戍之人。天山如今天寒地凍,積雪厚有三丈,這個時候怎么適合遠行呢?春日的蕙蘭忽而變得枯萎,變成了秋草,閨中的美人也已經(jīng)到遲暮之年了。在這凄清落寞的深秋,曲池邊傳來陣陣吱吱呀呀梭子的聲響。那是風(fēng)吹動寒梭發(fā)出的聲響,月亮伴著清霜,更顯出秋天深居閨中的女子的無限傷悲。還記得與丈夫離別的那年,門前種的桃樹與她齊眉。如今桃樹已經(jīng)高百余尺了,花開花落幾十年過去,很多枝條已經(jīng)枯萎了。始終不見丈夫歸來,只有凄傷的眼淚獨自空流。
【古詩閱讀理解練習(xí)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牽手”閱讀理解練習(xí)答案10-08
成長的橋閱讀理解練習(xí)及答案10-08
古詩文閱讀理解及答案10-10
《金色花》閱讀理解練習(xí)及答案09-07
《智能材料》閱讀理解練習(xí)題答案10-08
關(guān)于論語十則的閱讀理解練習(xí)及答案10-08
英語專八閱讀理解練習(xí)附答案12-21
《閱讀》閱讀練習(xí)及答案10-18
《洞茶》閱讀理解練習(xí)題和答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