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南懷瑾》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yīng)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少年南懷瑾》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少年南懷瑾》讀后感1
你會因為曾經(jīng)被騙,下次再遇到類似事情而變得無動于衷嗎?你會因為吃過一次虧,下次再遇見類似事情而心存芥蒂嗎?你會因為上過一次當,下次再遇見相同的事情而熟視無睹嗎?我想說我就是這樣的人,曾經(jīng)因為在新華書店門口,把我身上僅有的零用錢,給了一個乞討的老爺爺,然后當我出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那個爺爺居然坐上一輛出租車揚長而去了。我傷心不已,因為我被騙了,為什么一個乞討的爺爺也要騙人。我發(fā)誓以后我再也不會隨隨便便給乞討者錢了。
但是,文中常泰口袋里雖然只有僅剩的八元錢,可是為了救助那個同鄉(xiāng),最后自己只剩了兩塊。后來還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了,但是爸爸告訴他被騙不是恥辱,只是成長的.學費。原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一味地嘆息,怨天尤人只會讓自己更加難過。但是反過來一想,把這個當做今后做人做事提前交的學費,那心里就舒坦一點。受騙過后,常泰在信中,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父親仰周先生。父親在回信中確認這個人確實是樂清人,而且是個騙子,他已經(jīng)用不同的伎倆騙了不少人,出門在外的同鄉(xiāng),很多都受過騙。但是他還是肯定常泰這樣做也沒有錯,不能因為有懷疑,就不去做善事了。很好地把孩子的一顆善心保護起來了。
善良是一種非常珍貴的品格,有時候一不小心就會弄丟。仰周先生對兒子的教養(yǎng)非常上心,從《朱子治家格言》到《功過格里記功過》,都滲透著父親對孩子的期望,最重要的是常泰的優(yōu)秀品格影響終生。
《少年南懷瑾》讀后感2
記得起初,《少年南懷瑾》這本書我不太喜歡,聽書名就不咋地,估計很無聊,只想應(yīng)付應(yīng)付的看看,可后來,我發(fā)現(xiàn),并不是我所想的。
這本《少年南懷瑾》主要所講的,是南家少年(少爺)“南懷瑾”一生中,由一個體弱多病又有點調(diào)皮的小娃娃成長為一個武功優(yōu)秀也十分善良的大人的故事。
在他成長的過程里,父母對他的教導,是少年南懷瑾在成長之路上的一個個關(guān)鍵點所在。在我看來,最關(guān)鍵的一點,就是南懷瑾父親仰周先生所用的“功過格里記功過”這個教育方式了。
仰周先生要求南懷瑾每天都要自我反省,想想自己有沒有過錯,如果有,就要在格里點上一個黑點,如果自己在一天里做過了好事,就可以在格里點上一個紅點。仰周先生會根據(jù)南懷瑾的紅黑多少來對南懷瑾進行獎勵與懲罰。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仰周先生對兒子南懷瑾嚴格要求,但不一味的'打罵、批評,他對南懷瑾心平氣和的講道理,告訴他知錯就改,讓南懷瑾在下次做事時會想一想,自己做的對不對。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做人,要懂得自我反省,發(fā)現(xiàn)自己做得好、對的地方,改掉自己做得不好、不對的地方,你就會有進步。就算每天只進步一點點,但又有誰知道,會有那個人慧眼識出千里馬呢?當然,千里馬必須要是千里馬,才能被識中!
《少年南懷瑾》讀后感3
這個假期我讀了《少年南懷瑾》。它講述的是少年時代南懷瑾的成長歷程。讀完這本書,我陷入深深的沉思。
《少年南懷瑾》寫的是從出生到求學時期的小南懷瑾。書中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沒有特異功能,沒有天賦異稟的南懷瑾。他和我們一樣,淘氣、調(diào)皮,喜歡玩耍?伤詈鬄槭裁茨艹蔀閲鴮W大師,書中自有答案。南懷瑾小時候能動能靜,上課的時候腰板筆直,認真聽課,他特別喜歡讀四書五經(jīng),不僅背的`滾瓜爛熟,而且能把其中的意理理解透徹。下課的時候,他會和同學玩的非常投入。他從小體弱多病,為了擁有強健的體魄,他去杭州找名師習武,在習武過程中,他每個動作都做到反復(fù)練習,掌握精髓。在武術(shù)方面他也取得很大的成就。
這本書還著重描寫南師懷瑾大師父母對他的教育,從他們之間的互動,我們可以看到南家的家風、家教,這也為他成為一代宗師奠下基礎(chǔ),因為家風是傳承,家風匯國風。有好的家教才能匯聚好的國道。
讀完這本書,我思緒萬千,南懷瑾先生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宗師,是因為他身上有許多我們不具備的品行,他只要認準自己要做的事,就會一往無前,克服重重困難。他會總結(jié)古人的經(jīng)典,學以致用。他為了文化的傳承,孜孜不倦。
反觀我自己,我發(fā)現(xiàn)我有很多很多缺點。在學習中,我總是靜不下心來,收不回在玩耍中的心思,我沒有必勝的欲望,沒有探求根本的意念。很多時候,又想“一口氣吃成胖子”,其實欲速則不達。其實讀書做人都是一樣,讀書是為了明理,明理我們才能走的更遠更坦蕩。
《少年南懷瑾》讀后感4
最近,我閱讀了《少年南懷瑾》。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南懷瑾成長的故事。南懷瑾小時也如我們一樣,調(diào)皮好動,可他能靜能動,一讀起書,就特別安靜,但他并不是發(fā)呆的靜,而是專心致志的,讀過的內(nèi)容,能滾瓜爛熟的背下來,他還十分好學,不懂就問。南懷瑾從小體弱,他就努力練功,使自己漸漸強壯。年年過去,南懷瑾雖然已經(jīng)讀過了很多書,武功也十分厲害了,可他并沒有中斷他的學習生涯,而是對自己的要求更加高,看更多的書。他也從不驕傲,四處拜訪名師,鍛煉自己的武功。南懷瑾的長輩也總是教育他,指引他,讓他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啟蒙教育。最后,經(jīng)過自己不斷學習,和許多高人對他的指點,成為了一代國學大師。
讀完書,我咽了一口唾沫,陷入了沉思:
南懷瑾的成功原因是什么?除了他有父母長輩的教育和高人對他的指點,剩下的'一樣是什么?正是南懷瑾始終在學習,從不驕傲的品質(zhì)。
想到這里,我再一次思考反思自己:
南懷瑾和我有什么不同呢?我們同是一樣學習,一樣吃飯,一樣用兩只腿走路。是啊,我們沒什么不同,甚至我現(xiàn)在學習的環(huán)境比他那時候好得多,他身體比我虛弱,我有什么資格比他落后呢?他能做到的我又怎么不能做到?
讀了聽南懷瑾大師講國學后感作文11-11
頂碗少年讀后感-頂碗少年的精神啟示有感02-18
少年的你讀后感06-11
少年周恩來讀后感01-15
少年與海讀后感悟01-16
少年的榮耀的讀后感01-15
網(wǎng)絡(luò)少年讀后感03-30
美德少年讀后感10-23
少年與海讀后感10-26
《陽光少年》讀后感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