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中國古代畫圣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被譽為“畫圣”是唐朝的哪位畫家?以下是小編帶來的關(guān)于中國古代畫圣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人物簡介
吳道子是河南陽翟(今河南省禹城)人,大約生于唐高宗朝(約685年左右),卒于肅宗朝(約758年左右)。少孤,相傳曾學(xué)書于張旭、賀知章,未成,乃改習(xí)繪畫。曾在韋嗣立幕中當大吏,做過兗州暇丘(今山東兗州)縣尉。漫游洛陽時,玄宗聞其名,任以內(nèi)教博士官,并官至寧王府友,改名道玄,在宮廷作畫。吳道子活動的時代,正是唐代國勢強盛,經(jīng)濟繁,文化藝術(shù)飛躍發(fā)展的時代。唐代的東西兩京——洛陽和長安,更是全國文化中心。畫家們上承閻立本、尉遲乙僧,如群星璀璨!稓v代名畫記》說:“圣唐至今二百三十年,奇藝者駢羅,耳目相接,開元天寶,其人最多!比鐓堑雷印⑼蹙S、張璪、李思訓(xùn)、曹霸、陳閎、楊庭光、盧楞枷、項容、梁令瓚、張萱、楊惠之、韋無黍,皇甫軫等人,都是當時的大畫家。這么多的名家和數(shù)以千計的民間畫工,爭強斗勝,群芳匯集,各顯神通,繪畫之盛,蔚為大觀。
吳道子在這種環(huán)境的影響下,以杰出的天才,迅速成長起來。吳道子的出現(xiàn),是中國人物畫史上的光輝一頁。他吸收民間和外來畫風(fēng),確立了新的民族風(fēng)格,即世人所稱的“吳家祥”。就人物畫來說,“吳裝”畫體以新的民族風(fēng)格,照耀于畫壇之上!霸娛ァ倍鸥ΨQ他為“畫圣”。宋代蘇東坡說:“詩至杜子美,文至韓退之(愈),書至顏魯公(真卿),畫至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事畢矣!币嘧饏堑雷訛椤鞍俅嬍ァ。在歷代從事油漆彩繪與塑作專業(yè)的工匠行會中均奉吳道子為祖師。由此可見,他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他曾在長安、洛陽寺觀中作佛教壁畫四百余堵,情狀各不相同;落筆或自臂起,或從足先,都能不失尺度。寫佛像圓光,屋宇柱梁或彎弓挺刃,不用圓規(guī)矩尺,一筆揮就。他用狀如蘭葉,或狀如莼菜的筆法來表現(xiàn)衣褶,有飄動之勢,人稱“吳帶當風(fēng)”。他在長安興善寺當眾表演畫畫,長安市民,扶者攜幼,蜂擁圍觀,當看到吳氏“立筆揮掃,勢若旋風(fēng)”,一揮而就時,無不驚嘆,發(fā)出喧呼。
吳道子的《天王送子圖》,是他的代表作,遺存的是宋人李公麟的臨摹本。這幅畫的內(nèi)容是描寫佛教始祖釋迦 牟尼降生以后,他的父親凈飯王和摩耶夫人抱著他(悉達太子)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廟,諸神向他禮拜的故事。
畫中凈飯王和摩耶夫人是我國民族繪畫中常見的貴族階層的人物形象,武將的臉形構(gòu)造和唐代武士俑的精神完全一致,文紋用銳利的蘭葉描法,筆跡恢宏磊落,充分表現(xiàn)了“吳家祥”的特點。
吳道子的一生,主要是從事宗教壁畫的創(chuàng)作,題付很豐富,有宣傳教義的,有《梁武帝》、《郗后》等人物。他在千福寺西搭院北廊的壁畫里,把菩薩像畫成自己的樣子,這同以后的韓干在宗教壁畫《妓小小寫貞》和《一行大師》一樣,對于神的世界,不受宗教教義的約束,自由地加工。他不愿意以神的“供養(yǎng)人”的地位,站在佛國的一角,而樂于以普通畫工的形象去主宰神土。他可以把達官貴人拉入《地獄》中來,可見他對宗教神權(quán)是蔑視的。吳道子的山水畫也很成功。玄宗派他去四川考察蜀山蜀水,要求他打下草稿,回來作畫。但他從蜀地考察歸來,連一張草稿也沒有。玄宗責怪之,他從容不迫,在大同殿上,畫蜀山蜀水,怪石崩灘,揮筆如暴風(fēng)驟雨,嘉陵山水,縱橫三百里,一日而成,博得贊賞。其“疏體”畫法,為后代之宗。
主要作品
吳道子的一生,主要是從事宗教壁畫的創(chuàng)作,題材很豐富,有宣傳教義的,有《梁武帝》、《郗后》等人物。他的畫作有《明皇受篆圖》、《十指鐘馗圖》,入《歷代名畫記》;《孔雀明王像》、《托塔天王圖》、《大護法神像》等九十三件,入《宣和畫譜》。
《送子天王圖》是吳道子的傳世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遺存的是宋人李公麟的臨摹本。
現(xiàn)存于山東曲阜孔廟的石刻本《孔子行教像》一般認為原作為吳道子所繪,但原作早已遺失。孔廟的石刻本《孔子行教像》堪稱孔廟的鎮(zhèn)廟之寶,由復(fù)制的石刻本拓印的《孔子行教像》拓本也成為山東省拓印最多的古跡拓本。
在唐代,吳道子獨創(chuàng)的宗教圖像樣式,稱為“吳家樣”,是張僧繇“張家樣”以后的一種新的更成熟的中國佛教美術(shù)的樣式。“吳家樣”與“曹家樣”的顯著區(qū)別,被宋代評論家用“吳帶當風(fēng),曹衣出水”加以概括。吳道子注重線條的運用,他的線條一向富有運動感和強烈的節(jié)奏感,注意整個畫面氣氛的統(tǒng)一與具有運動感的表現(xiàn)。有著“天衣飛揚,滿壁風(fēng)動”的效果。這正是所謂“吳帶當風(fēng)”。
人物評價
吳道子在繪畫藝術(shù)上之所以取得如此卓然超群的成就,是由于他可以創(chuàng)新。他善于從復(fù)雜的物體形態(tài)中吸收精髓,把凹凸面,陰陽面,歸納成為不可再減的“線”,結(jié)合物體內(nèi)在的運動,構(gòu)成線條的組織規(guī)律,如衣紋的高、側(cè)、深、斜、卷、折、飄、舉的姿勢,完全基于線條的組織而描摹出物體的性格。這種線的要求是嚴格的,每一根線都符合造型傳神的要求,每一根線都充滿了韻律美,這是集前代之大成而又有所創(chuàng)造的線。
吳道子的畫風(fēng)為唐代和宋元以來的許多畫家所效仿、借鑒。
宋代畫家李公麟的樸素淡雅的“白描”,便是從吳道子“不以裝背為妙,只以墨蹤為之”的白畫發(fā)展而來的,白描成為我國繪畫上的一種新體例。
在他的遺跡湮沒殆盡的今天,吳道子仍被畫壇所熟知,這是因為他創(chuàng)造了支配民間畫壇一千多年來歷史的畫派——民間傳統(tǒng)畫派。我們見到的唐朝以后的壁畫都有吳道子的影響。元代永樂宮,明代法崗寺壁畫等都是吳道子的風(fēng)格,敦煌壁畫也不乏吳派風(fēng)貌的作品。
拓展知識:中國古代的畫圣是誰?
吳道子,隋唐五代人,畫家。曾為唐玄宗創(chuàng)作巨幅壁畫《萬國咸寧》,被封為“百代畫圣”。他是書畫界的天才,精通人物、宗教、花鳥、山水。他的人物畫天下無雙,線條如波浪起伏,充滿立體感。世人稱他為“吳帶當風(fēng)”。所謂“吳帶當風(fēng)”,是指吳道子作品中的人物,他們的服裝飛揚、優(yōu)雅、灑脫、充滿動感。例如,在現(xiàn)在的許多武俠電影中,用鼓風(fēng)機使演員衣袂飄飄。
中國古代的畫圣是誰,吳道子最著名的畫作是《天王送子圖》,甚至被列入高中歷史教科書作為教材,可見它所代表的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有多么巨大。吳道子熱衷于佛教藝術(shù),他的佛教繪畫也因唐代頻繁的宗教文化交流而聞名。欣賞他的畫總給人一種一氣呵成的流暢感,很舒服。
人們常說吳道子的畫神乎其神,很多人說吳道子是神筆馬良在世。他畫什么東西就像什么東西,甚至可以變活。相傳,有一次吳道子去了一個叫做雞鳴山的地方,山上有一個金頂寺。當吳道子在山里游歷時,他就在金頂寺。吳道子知道自己的畫還是有點名氣的,所以出于禮貌,他決定畫一幅畫感謝方丈的照顧,在離開之前留在寺廟里。
一般來說,大師繪畫需要一定的時間。畢竟,做一份細致的工作需要很長時間。這一天,當吳道子正在畫畫時,只有馬駒的尾巴還沒有被畫出來。當時,吳道子已經(jīng)累了,打算休息一下,然后第二天繼續(xù)完成它。誰知道,第二天他忘記了這件事,直到離開才想起來。事后,吳道子知道后很難過,但是已經(jīng)沒有辦法挽回了。
誰知道吳道子走后不久,山上的農(nóng)夫來鬧事,說他們的莊稼被山上的一匹馬偷吃了,聽了這話,方丈感到很困惑。很明顯,寺廟里沒有馬,怎么會有馬跑下山偷莊稼呢?當時農(nóng)夫正好看到掛在廟里的那幅畫,就指著畫開始罵,就是這該死的馬!于是大家都傻眼了,紛紛贊嘆“畫圣”高超的繪畫技巧。
中國古代的畫圣是誰,就是吳道子。聽著這個故事肯定是后人編撰的,然而,足以見得吳道子的繪畫在人們心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竟然同神筆馬良一樣。
【中國古代畫圣】相關(guān)文章:
中國古代的名酒有哪些-中國古代酒名大全01-27
中國古代歷史典故08-01
中國古代勵志故事02-23
中國古代經(jīng)典勵志故事12-04
中國古代的姓氏有哪些04-01
中國古代讀書名言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