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謂言掛席度滄海的下一句
導語:《東魯見狄博通》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詩。全詩四句二十八字,廖廖數(shù)句就刻畫出詩人與久別重逢友人狄博通的深厚友情,深深地印在了讀者的心上,足見李白清新脫俗的詩風。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謂言掛席度滄海的下一句內(nèi)容,歡迎閱讀。
謂言掛席度滄海的下一句是:
卻來應是無長風。
原句是:
謂言掛席度滄海,卻來應是無長風。
意思是:
又說您掛帆東海,直渡滄溟,一路上平安無事,風平浪靜。
這句話出自出自李白的《東魯見狄博通》,原文如下:
去年別我向何處,有人傳道游江東。
謂言掛席度滄海,卻來應是無長風。
【古詩注釋】
東魯:魯郡之別稱,唐屬河南道,即今山東兗州市。如魯國、魯中等。
狄博通:戶部郎中光濟之孫,李白的好友。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是梁國公狄仁杰的孫子。
江東:長江流至蕪湖,呈南北走向,江以東為遼東,即今安徽、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區(qū)。
掛席:掛風帆。
滄海:此指東海。
卻來:返回之意。
“謂言”:這兩句意為:本說渡海,而今返回,當是無長風之故。
【古詩詩意】
去年我們相別,有人傳話說您游江東去了。
又說您掛帆東海,直渡滄溟,一路上平安無事,風平浪靜。
【古詩賞析】
“去年別我向何處,有人傳道游江東”運用鋪敘手法,講述詩人與久別重逢的友人狄博通的親切慰問,突顯出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皠e我向何處”、“傳道游江東”為李問狄答,增加了詩人與朋友間的相思離別之苦。詩詞新穎別致、平淡無奇,又給人以信增親切之感,似是客套之話而實為肺腑之言。
“謂言掛席度滄海,卻來應是無長風”緊扣上文,拉近朋友之間的距離,字里間處處充溢著詩人對友人狄博通的關愛之情,噓寒問暖,無微不至,抒寫了詩人對友人狄博通的深切懷念和重逢的喜悅之情!岸葴婧!蹦鼙磉_李白凌云之志,“長風”,則形容在大浪襲來時的情景,飄逸灑脫,無拘無束,豪情萬丈。詩人運用“長風破浪”的意象來表達自己高遠的志向,這恰恰是突顯出詩人所追求的人生氣質(zhì)。比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行路難》)。
全詩四句二十八字,廖廖數(shù)句就刻畫出詩人與久別重逢友人狄博通的深厚友情,深深地印在了讀者的心上,足見李白清新脫俗的詩風。此詩語言通俗易懂、言簡意賅、信口成章,借用“掛席”、“度”、“滄!、“長風”等有巨大氣勢的事物和表現(xiàn)大起大落的動詞,使得詩意具有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的氣勢,生動詼諧地描寫了友人狄博通“掛席度滄!薄ⅰ坝谓瓥|”的形象,亦似是喻已,側(cè)面襯托出詩人不滿足于“孤臣孽子”的現(xiàn)狀,向往著“直掛云帆濟滄!钡牧柙茐阎尽_天豪情,表達了詩人剛正不阿的高尚品格,想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
此詩字里間處處充溢著詩人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抱負,體現(xiàn)了李白與友人狄博通之間相互關心的真摯友誼,抒寫出詩人見到從江東歸來的好友狄博通的欣喜心情。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 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謂言掛席度滄海的下一句】相關文章:
燕山雪花大如席的下一句是什么?11-27
南豐素菜席及典故10-14
吃席優(yōu)秀作文02-16
滄海,蝴蝶作文08-24
滄海蝴蝶作文12-26
改寫觀滄海作文01-15
改寫觀滄海的作文01-16
改寫觀滄海作文11-05
精選下一年度工作計劃3篇05-06
秦武王謂甘茂曰閱讀答案與翻譯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