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古詩文:醉翁亭記閱讀理解及默寫
導(dǎo)語:《醉翁亭記》是北宋文學(xué)家歐陽修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高考古詩文醉翁亭記的閱讀理解及默寫,歡迎閱讀!
1、醉翁亭記(歐陽修)課文原文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2、醉翁亭記(歐陽修)課文譯文
環(huán)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山峰,樹林和山谷格外秀美。遠(yuǎn)遠(yuǎn)望過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琊山。沿著山上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流水聲,是一股水流從兩峰之間飛瀉而下,是釀泉。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個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這個亭子的人是誰?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給它命名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給它命名的。太守和賓客來這里飲酒,喝了一點(diǎn)就醉了,而且年齡又是最大,所以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賞山水之間的美景。欣賞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又如太陽出來而樹林的霧氣消散了;煙云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陰暗明亮交替變化的,是山間早晨和傍晚。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樹木繁茂滋長,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天高氣爽,霜色潔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頭,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早晨進(jìn)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于背負(fù)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應(yīng)答;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lǐng)著走。來來往往絡(luò)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在出游。來到溪邊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泉水來釀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錯雜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請賓客。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彈琴奏樂;投壺的人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人們時坐時起,大聲喧嘩,是賓客在盡情歡樂。容顏蒼老,頭發(fā)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陽落到山頂,(于是)人的影子散亂一地,這是賓客們跟隨著太守歸去了。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陰,鳥兒到處啼鳴,游人離開,鳥兒快樂。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樂趣,卻不知道人們的樂趣。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敘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的歐陽修。
3、醉翁亭記閱讀理解例題
1、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環(huán)境特征(領(lǐng)起全文)的句子是: 。
2 、“醉翁”之號的由來是什么? , , 。
3、根據(jù)句意填空:美國在聯(lián)合國大唱人權(quán)高調(diào),真是“ ”,意在借此干涉別國內(nèi)政。
4、文章中微露主旨(為后人傳誦)的句子是: 。
5、寫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 。
6、描繪山間朝暮變化之景的句子是: , , , 。
7、本文以色彩鮮明的語言,描繪四季之景的句子是:(春) ,(夏) ,(秋) ,(冬) , 。
8、請寫出傍晚歸去時情景的句子: , , 。, , 。
9、寫滁州之人扶老攜幼出外游玩的句子是: , , , ,, , 。
10、寫太守宴會上豐盛野味的句子是: , 。 , ; , , 。
11、寫太守之宴歡快熱鬧場景的句子是: , , , , , , 。
12、宴飲之時,太守的表現(xiàn)是: , , 。
13、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用排偶句:“ , ”,描繪出兩幅對比鮮明的畫面,準(zhǔn)確而生動地寫出了瑯琊山有晦有明,交替變化的朝暮景象。
14、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概括了山間四季的不同風(fēng)光。“ , ,, ,山間只四時也”,一季一幅畫面,都緊緊抓住山林泉石的特點(diǎn),給人不同的'美學(xué)享受。
15、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有動靜對比之美。“ , ”,樹木之境對比出百鳥啁啾之動,相得益彰。“ , ,眾賓歡也。 , ,太守醉也”。以眾賓喧嘩之動,對比出太守頹然之靜,生趣盎然。
16、 的《醉翁亭記》與 的《岳陽樓記》兩篇名文不僅同是 (朝代)偉大文學(xué)家的作品,而且都表達(dá)了兩位大家不同凡響的思想境界。在《岳陽樓記》中作者直抒情懷,“ , ”,《醉翁亭記》中作者含蓄深沉,把“與民同樂”的濟(jì)民之情隱含在描寫敘述之中,在醉中寫樂,在樂中寫醉,因而才留下了“ , ”的千古名句。
答案參考《醉翁亭記》(歐陽修)
1. 環(huán)滁皆山也
2.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3. 醉翁之意不在酒
4. 醉翁之意不在酒。
5.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6. 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7. 本文以色彩鮮明的語言,描繪四季之景的句子是:(春)野芳發(fā)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陰,(秋)
風(fēng)霜高潔,(冬)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8.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9.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
10. 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11.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12. 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3.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14.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
15.樹木陰翳,鳴聲上下
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
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
16.歐陽修 范仲淹 北宋
先天下之憂而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4、醉翁亭記默寫例句
(1)(湖北卷)若夫日出而云霏開,________________,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2)(新課標(biāo)全國卷)若夫日出而林霏開,________________,晦明變化者,________________。(歐陽修《醉翁亭記》)
((3)李白《行路難》中用典故表達(d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雄心壯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龔自珍的'《己亥雜詩》:龔自珍載著“浩蕩離愁”辭官還鄉(xiāng),仍關(guān)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yùn)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最能突現(xiàn)詩人摒棄塵俗,躬耕自食,歸返自然志愿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崔顥的《黃鶴樓》:表現(xiàn)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詩,寫出了禪院幽靜的環(huán)境,以及這幽景給人生的啟示。
(8)《木蘭詩》描寫戰(zhàn)事頻繁持久,戰(zhàn)斗激烈悲壯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古詩文:醉翁亭記閱讀理解及默寫】相關(guān)文章:
《錦瑟》閱讀理解及默寫03-31
高考?脊旁娢模宏P(guān)雎閱讀理解09-30
高考古詩文:雜說(四)(韓愈)閱讀理解10-18
高考古詩文真題:赤壁賦閱讀默寫及答案04-21
高考語文必背古詩文《勸學(xué)》閱讀理解及答案10-06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10-17
高考?脊旁娢模号眯姓n文默寫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