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明禮貌手抄報內容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習“禮”,就是有辦法在社會中立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明禮貌手抄報內容,歡迎閱讀。
一、什么是文明禮貌?
我們通常說的“文明”,是指人們在社會公共生活中符合社會公德的行為。什么是“禮貌”?禮貌是文明行為的主要內容,其核心是對他人的關心和尊敬。文明禮貌是社會生活中通用性最強的行為準則,如“尊老愛幼”、“遵守社會公共秩序”、“保護自然環(huán)境”等等,它要求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要共同遵守。
二、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中國是古老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向來講究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交往。每個炎黃子孫從小就接受了潛移默化的文明禮貌方面的教育。
明禮,即懂得禮儀,也就是講文明禮貌。
禮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為了維系社會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而約定俗成的最基本的行為規(guī)范,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道德風貌和社會進步的反映。每個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禮儀風范,對個人而言是一種外在的美,表現(xiàn)為一個人是否具有高雅的氣質;對一個民族而言,他是構成整個民族風貌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文明禮貌不僅給社會、他人帶來愉快和諧,也能創(chuàng)造充滿愛心的環(huán)境,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溫馨。
如今,文明禮貌已經成為投資環(huán)境、國家形象的一個組成部分。比如一句臟話、隨地吐痰、隨手亂扔廢紙臟物,表面上看是小事,但往往會影響國家的形象、城市的形象、影響著對外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進程。一個充滿文明禮貌的城市,能夠給人帶來愉快和信心;一個不講文明禮貌的城市,設施再好,也難秩序井然。可見,文明禮貌表現(xiàn)的不僅是個人形象、城市形象、市民素質,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地區(qū)的文明程度。
我國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歷來注重文明禮貌,F(xiàn)在,文明禮貌反映了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尊重的友好關系,也反映了公民自身文化修養(yǎng)的水平。《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都明確地規(guī)定了中、小學生的文明禮貌行為。
三、中小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的意義
為什么要對孩子進行文明禮貌教育呢?清初思想家顏元有句名言:“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尚禮則身修,心尚禮則心泰。”注重對孩子進行文明禮貌教育,無論對國家、家庭,還是對學生自身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教育學生講究文明禮貌,是讓他們學會做人的必修課
教育“重在教學生如何做人”。而講文明,懂禮貌,則是學會做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因為文明禮貌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礎,是培養(yǎng)孩子高尚道德品質和理想情操的起點!叭f丈高樓從地起”,要想學生具有高尚的人格,就要讓他們從文明禮貌方面打好基礎。
2、教育孩子講究文明禮貌,是實現(xiàn)家庭和睦幸福的必要條件
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體驗:見到孩子對祖輩、父輩尊敬愛戴,心里總是樂滋滋的,長幼之間的關系也變得特別親密。反之,如果不注重文明禮貌教育,孩子說話粗言惡語,頂撞老人,卻視為“小事”,或在社會活動中不遵守公共秩序也不計較,如此愈演愈烈,孩子就會變得更加粗野、蠻橫。他們在家中必然要激起矛盾和沖突,或者到外面“惹事生非”,除了給家庭帶來不安定的因素外,還會給祖輩、父輩們帶來心理上的煩惱。這種教訓從反面告訴我們,教育孩子講究文明禮貌不僅是他們自身成長的需要,而且也是實現(xiàn)家庭和睦幸福的需要。
3、教育孩子講究文明禮貌,也是全社會的要求
因為文明禮貌具有調整社會公共生活關系,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秩序,促進社會公共生活和諧,確保社會穩(wěn)定的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它對社會成員的文明禮貌水準和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素稱“禮儀之邦”,講究文明禮貌是我國人民的傳統(tǒng)美德。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注重和深化這方面的教育,讓我們的孩子帶著現(xiàn)代文明禮貌素養(yǎng)進入21世紀,這不僅是我們家庭的大幸,而且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大幸!
四、文明禮貌的基本要求
1、服裝要整潔,穿著要整齊,不準穿拖鞋進課堂或穿奇裝異服進入學校。
2、語言要文明,與人講話,要做到禮貌“十字”要求,和同學,老師友見面要說“您好”,講完話告別要說“再見”走路碰了人要說“對不起”別人幫了忙要說“謝謝”等。
3、要尊敬老師,老師提問要起立回答,向老師提問要起立(老師坐才能坐下)不能給老師起綽號,不背后說老師的壞話,老師批評教育自己時,要虛心聽取不詭辨,不頂嘴。
4、進入辦公室或他人房間敲門或喊報告,經允許可進去,不準亂翻室內的東西。
5、對同學要團結友愛,不欺侮小同學和女同學,要敬老愛幼。
6、說話行為要文明,不罵街,不說下流話,不吵嘴,不打架,不抽煙喝酒不說謊話。
7、要朝氣蓬勃,男生不留怪發(fā)形,女生不準穿高跟鞋,緊身衣褲,不準化妝,佩戴首飾。
五、文明禮貌用語
1、禮貌的基本要求:①說話要尊稱,態(tài)度平穩(wěn);②說話要文雅,簡練,明確;③說話要婉轉熱情;④說話要講究語言藝術,力求語言優(yōu)美,婉轉悅耳;⑤與賓客講話要注意舉止表情。 "三輕":走路輕,說話輕,操作輕。
"三不計較":不計較賓客不美的語言;不計較賓客急躁的態(tài)度;不計較個別賓客無理的要求。
"四勤":嘴勤、眼勤、腿勤、手勤(腦勤)。
"四不講":不講粗話;不講臟話;不講諷刺話;不講與服務無關的話。
"五聲":客來有迎聲,客問有答聲,工作失誤道歉聲,受到幫助致謝聲,客人走時有送聲。
"六種禮貌用語":問候用語,征求用語,致歉用語,致謝用語,尊稱用語,道別用語。
"文明禮貌用語十一字":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
"四種服務忌語":蔑視語、否定語、頂撞語、煩躁語。
2、敬語服務
基本要求:①語言語調悅耳清晰;②語言內容準確充實;③語氣誠懇親切;④講好普通話;⑤語言表達恰恰相反到好處。
3、基本用語
、"歡迎"、"歡迎您"、"您好",用于客人來到餐廳時,迎賓人員使用。
②"謝謝"、"謝謝您",用于客人為服務員的工作帶來方便時,本著的態(tài)度說。
③"請您稍侯"或"請您稍等一下",用于不能立刻為客人提供服務,本著衣真負責的態(tài)度說。
、"請您稍侯"或"請您稍等一下",用于因打擾客人或給客人帶來不便,本著歉意的心情說。
、"讓您久等了",用對等候的客人,本著熱情百表示歉意。
、"對不起"或"實在對不起,用于因打擾客人或給客人帶來不便,本著真誠而有禮貌地說。
、"再見"、"您慢走"、"歡迎下次光臨",用于客人離開時,本著熱情而真誠地說。
【文明禮貌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文明禮貌手抄報07-30
科技手抄報內容07-30
讀書手抄報內容07-29
古詩手抄報內容08-08
經典誦讀手抄報內容09-13
夢想手抄報內容07-26
環(huán)保手抄報內容09-11
數(shù)學手抄報內容07-29
地震手抄報內容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