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秋節(jié)手抄報初中內(nèi)容
現(xiàn)如今,說到手抄報,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手抄報需要巧妙設計,精心安排。那什么樣的手抄報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jié)手抄報初中內(nèi)容,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秋節(jié)手抄報初中內(nèi)容
中秋節(jié)手抄報初中內(nèi)容
習俗一:拜月
有時人們說到中秋節(jié),不免得提到月亮,好像月亮是中秋的主角似的。在老北京中秋這些活動中拜月可能算比較隆重,比較有意思的。
在民間有這么一句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那天全家除了成年男子之外,無論老幼都要拜月。那位朋友說了為什么不讓男人拜月?這很簡單,因為嫦娥是女性,所以讓女眷和小孩們主祭。有的比較迷信的家庭還在院里自設香案,供桌,擺上水果和月餅,還有的放上兩個花瓶,一個放毛豆枝,一個放雞冠花,最后將有兔兒爺?shù)漠嬒窕蚰嗨艿耐脙籂敺旁谧郎,按輩分跪拜?/p>
習俗二:請兔兒爺
北京人過中秋節(jié)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請兔兒爺。那位先生說了為什么請兔兒爺?那是因為民間傳說月宮有玉兔搗藥,后來下凡,救了百姓的疾苦,那藥罐里紅白色的小藥丸自然演變成了自來紅和自來白了,所以到了秋初時節(jié),那時京城很多小商販都活動起來了,主要是在小攤上出售兔兒爺。在南城兔兒爺?shù)姆N類很多,有泥塑的,布做的,紙做的,木塊做的……一般泥塑的和布做的比較多。
如今很多民間作坊為了讓兔兒爺人性化,給兔兒爺穿上靠旗,戴上頭盔跟個將軍似的。還有的頭戴烏紗身披朝服的。還有像小販的,像歌妓的。民間百姓為了想讓兔兒爺有個圓滿家,所以還虛構一個兔兒奶奶?傊,什么職業(yè)的兔爺都有,甚至網(wǎng)絡版的都很平常了。如今的人們只不過把它視為一種應節(jié)玩具了,至于這些迷信也快煙消云散了……
習俗三:賞月
在北京有些成年朋友都記得,一般吃完團圓飯拜完月,有的家庭還有賞月的活動。所謂賞月我覺得有時就是一種社交機會。一家人小孩們在前面打著小燈籠,家長隨后跟隨上山,一般情況下都是去景山、香山或者八大處賞月。還有的有條件的去后海,北海,昆明湖,玉淵潭等一些水面邊劃船,邊閑聊賞月,品茶,吃點心。
有時,晚上出門賞月的時候老人們還經(jīng)常提醒,要我們學會“秋凍”,寒冷時不要立刻添加衣物。剛開始我們年輕人還不理解。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再加上一些資料,原來“秋凍”不但可以提高大腦的興奮性,還可以使皮膚新陳代謝加快,最重要的提高抗寒能力,更快的適應冬天的到來。
習俗四:吃月餅
中秋節(jié)在北京最普及的可能就是吃月餅了。一家圍坐在院里,圍著飯桌,看著山珍海味,茶余飯后吃幾塊月餅,有的還吃一些時令果品,像蘋果,葡萄,栗子,芋頭等。總之算是一種精神寄托希望家庭團圓吧!
可是近年來,幾乎每年一到中秋節(jié)超市就進行“月餅大戰(zhàn)”?赡苊考也还苁怯H朋送的還是,自己買的湊起來得三四盒。好像沒有月餅不算中秋似的。如今即使人們這么說月餅是高糖,高熱,高油脂的食品?墒沁有一些上年紀的朋友還依舊喜歡北京稻香村的自來紅、自來白、五仁、雙黃等這些傳統(tǒng)月餅。
潮汕中秋節(jié)來歷
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俗稱“八月節(jié)”。因此時處于一年四季中的秋季中期,故稱中秋,也稱仲秋。潮汕地區(qū)也有叫“八月半”的。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是夜的月亮比其他月份更圓、更亮,因而人們仰望天空皓如玉盤的明月,自然會期盼與親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因此,中秋節(jié)又稱 “團圓節(jié)”。關于中秋節(jié)的由來和傳說,雖然有多種不同的說法,但主要的說法是此節(jié)源于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此外,還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的傳說。也由于說法不同,因而風俗各異,潮汕的中秋節(jié)更有著濃厚的鄉(xiāng)土人文色彩。入秋之后,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紅梨、菠蘿、香蕉、林檎、龍眼、楊桃、紅柿、牛心柿等競相上市,琳瑯滿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節(jié)又被人們稱為"水果節(jié)"、"齋節(jié)"。 潮汕中秋習俗
一、賞月拜月吃月餅
中秋節(jié)各地都有賞月和吃月餅的習俗。關于中秋吃月餅相傳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是傳說唐太宗在征邊勝利后將月餅分給百官品嘗的故事。另一是說在元朝末期,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tǒng)治者的殘酷統(tǒng)治紛紛起義,但朝廷官兵戒備森嚴,消息傳遞十分困難,他們便把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于月餅中,各路義軍見字即揭竿起義。潮汕的中秋吃月餅主要是源于此說。
不過,潮汕地區(qū)的中秋習俗,還有著獨特的地方特色。有俗諺說:“男不圓月,女不祭灶”,就在女人“拜月娘”時,男人們便約上幾位好友,到陽臺上或登上高處,擺上工夫茶具,煮水沖茶,一邊品茗,一邊賞月,一邊品嘗月餅。
潮汕地區(qū)的中秋節(jié),不僅有吃月餅之俗,還有相互饋贈月餅之舉,這就促進了潮汕朥餅制作工藝的發(fā)展,由最初的家庭制作發(fā)展到專門作坊制作,潮汕朥餅更被稱為潮式月餅而著稱于世;而意溪朥餅、蘇南朥餅和貴嶼朥餅等早已聞名遐邇,與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和津式月餅并列,成為五種全國聞名的月餅之一。
中秋節(jié)自古就有拜月的習俗。《禮記》中載的“秋暮夕月”,即是拜月神,潮汕人稱為“拜月娘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雖未得寵,但在某年的八月十五賞月時,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便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潮汕地區(qū)的拜月則源于“嫦娥奔月”和月中有“破柴翁”的傳說。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待字閨中的女子拜月則企盼能嫁得個好夫婿;特別是過去的
潮汕華僑眾多,有不少婦人與丈夫遠隔重洋,多年難見一面,思念之情更切,于是借拜月寄意。
在中秋節(jié)將到來的時候,各家各戶的主婦便忙著用糯米碾成粉末兒, 然后摻上白糖漿攪勻,再用一個個木饃子,把它們壓在鏤凹進去的部分里面。壓結實了,磕出來,便成了一塊塊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月糕”。 “月糕”花紋漂亮潔白如雪,一些動物形壯的月糕更令孩子們愛不釋手。還有用潔白的糯米粿或是加了“艷米”的紅艷艷的粿加花生再做成鐮刀,飯勺,收稻桶,稻穗,等模樣的粿品,都是寓意著豐收的美味。此外,還有一種用花生炒熟了加麥芽糖捏成桃形的“地豆桃”,尤其香脆無比。
當三五之夜到來、玉兔東升時,人們就將大方桌擺在庭院、埕口或陽臺,然后, 拿兩根甘蔗在方桌上扎一個拱門,稱為月宮門。祭月時,常讓小孩供上新 買的文具——筆、課本和書包等,祈求“月娘”保佑孩子讀書聰明,成績優(yōu)秀, 將來出人頭地。并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后用“井心水”(剛從井里打上來的水,打水時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 ,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年輕小姑娘們也會把自己做的手工藝品擺來拜月,以祈求自己心靈手巧。婦女們還會把新買的化妝品擺上來拜月娘,祈望自己能像“月娘”一樣美貌出眾。就在女人們張羅祭拜時,男人們則約三五好友,登高望月,在陽臺上 擺上潮汕工夫茶具,生上爐火,品茗茗賞月,樂哉悠哉。《澄?h志》載:中秋這一天,一切人家都相贈月餅。賞月的宴會必吃熟芋,剝?nèi)ビ笃,叫做?剝鬼皮”。人們還以這晚天氣晴朗或陰暗來預卜上元節(jié)的陰晴。諺語說:“云掩中秋月,雨灑元宵燈。”
二、芋頭祭祖,吃芋頭
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jié),農(nóng)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nóng)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tǒng)治。馬發(fā)據(jù)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tǒng)治之苦,后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三、燒瓦塔
中秋夜燒瓦窯(即“燒瓦塔”)是潮汕的另一習俗。瓦窯高1至3米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瓦窯要用磚塊砌到一定的高度后,再用瓦片疊砌而成,瓦窯的下方要留一個窯門口,以供投放燃料。近年來,一些地方砌的瓦窯,則全部用磚條砌成,瓦窯的高也超出了3米,有兩三層樓之高,更是吸引了四方的人前來觀看。砌瓦窯和燒瓦窯,主要是男人和小孩的事,女人一般是不會參加的。燒瓦窯一般都在中秋節(jié)的晚上,燃料有柴、竹、稻草、谷殼等;當瓦窯燃燒到火旺時,便可潑入松香粉、鹽等引焰助威。
中秋前幾天,青少年們就忙碌起來,四處撿拾殘破瓦片,積聚枯樹枝、廢木片木塊,于中秋下午就開始砌瓦塔。塔的大小高低,依據(jù)積聚瓦片的多寡及參與者的年齡層次而定,10歲左右的孩子砌的是小瓦塔,一般只有兩三尺高。青年
砌的規(guī)模較大,因為他們年齡大些,會從四方八面搬來瓦片,故砌的瓦塔往往有五六尺到一丈多高。瓦塔累砌也有講究,大瓦塔的塔基要鋪上紅磚條或灰磚塊,然后按“品”字形的格局構建。為了使塔身通風透氣和造型美觀,大的瓦塔常是兩片瓦片合在一起按“品”字形架放。塔下留出才目對的兩個門,一個用于投放燃料,另一個掏出木灰。塔的上端留出空口,供吐火舌、火炯之用。砌建瓦塔地方,大都在曠埕與廣場,在同一場地中,有時砌上幾個瓦塔。月亮升至半空以后瓦塔開始燃燒起來,至燃燒猛烈時,瓦片被燒得通紅透亮,塔口的火焰直沖云天,就在這個時候,人們把粗粒的`海鹽,一大把一大把地撒向塔里,瓦塔發(fā)出像鞭炮一樣的噼啪響聲,再撒上硫磺,燃放出藍色光焰,十分壯觀,招引廣大群眾圍觀欣賞。有的地方,還把燒塔作為競賽項目,塔建得高、燒得美和旺的,經(jīng)群眾評議后給予獎。
傳說燒瓦窯始于元朝末年,當時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統(tǒng)治,于是相約中秋夜燃煙堆作為起義信號。此后,中秋節(jié)燒瓦窯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有些地方還保留著燒煙堆的習俗。又因“瓦”與“蟻”在潮語里同音,又有“燒瓦窯”可以把各家各戶的螞蟻燒死,來年不再有螞蟻為患之苦的說法。
此外,潮汕地區(qū)的中秋節(jié),還有“游月娘”、“落阿姑”等習俗。現(xiàn)在,有些習俗已被淘汰,有些習俗也沒舊時那么盛行,但設案賞月,把酒問月,遙祝遠方親人,共慶美好生活等習俗仍然流行。潮汕中秋習俗潮汕地區(qū)人民向往美好生活。舉辦各種具有特色習俗活動、飽蘸地區(qū)風情、賦予濃郁民俗特色活動,對于激發(fā)人們愛家鄉(xiāng)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于中秋節(jié)來歷和習俗
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tǒng)節(jié)日一樣,也是緩慢發(fā)展而來的。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中秋時節(jié),人們對著天上又亮又圓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更多地被賦予了思念親人的色彩!叭擞斜瘹g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痹~句貼切地反映了中秋佳節(jié)的意義,反映了人們對月圓的祈盼和對相思之人的牽掛。
1、和諧
中秋慶賀著期待著豐收,因此也期待著和諧。和者,禾旁加口,人人有飯吃也;諧者,言旁加皆,大家敢講話也。希望我們的祖國“政通人和”,社會“和諧有序”,外交上要堅持“和平共處”,國與國之間要“和而不同”,干事業(yè)要“和衷共濟”,處世要“和光同塵”,鄰里之間要“和睦相處”,做生意信奉“和氣生財”,待人要注意“和藹可親”,說話要“和顏悅色”,批評要“和風細雨”,夫妻之間要“和和美美”,等等,不一而足。
“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價值追求。中秋佳節(jié)闔家團圓、鄰里和睦、階層和合、社區(qū)安定、民族團圓、家國和諧、世界大同,其樂融融。正如蘇東坡說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張九齡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2、團圓
“身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惫(jié)日是民族凝聚的促進劑,有著強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團圓”是老子“道法自然”的產(chǎn)物,是“天人合一”哲學理念的高度體現(xiàn),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價值理念。花好月圓之夜,就是骨肉團圓之時。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币粋獨處他鄉(xiāng)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xiāng)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從天上的月亮聯(lián)想到人間團圓,這是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痹诒鸟R亂、饑饉連年的歲月,白居易一家兄弟姊妹拋家離鄉(xiāng),天各一方。在凄涼的月夜,詩人舉首望月,聯(lián)想到漂泊各地的兄弟姊妹們此時此刻也會像自己一樣望月垂淚,共生鄉(xiāng)愁,于是寫下這情真意切的思親名句。
人世間總是離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與人生的失意總是難以避免,因此,追求團圓就不僅僅是一種現(xiàn)實的需要,還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
3、敬老
中秋文化傳統(tǒng)源遠流長,這種文化生發(fā)于夏商周之時,并與古代養(yǎng)老實踐相結合,可以說是一種敬老、養(yǎng)老文化!抖Y記》有言:“凡三王養(yǎng)老皆引年,月令仲秋養(yǎng)衰老,授幾杖行,糜粥飲食!比踔赶挠怼⑸虦椭芪耐。因為仲秋時節(jié)“月至四陰,陰已盛矣。時以陽衰陰盛為秋,人以陽衰陰盛為老!比蹴槕獣r令,于仲秋舉行養(yǎng)老儀式,對身疲力衰的老人,贈予手杖行路,賜以糜粥飲食,體現(xiàn)了對老年人的尊重。
4、感恩
中秋節(jié)從其最早的含義來看,就是一套禮儀,它體現(xiàn)了當時的人們對于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層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們對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認識,體現(xiàn)了一種對于家庭的重視。
月是民族和諧、家庭幸福的象征。自古以來,中秋節(jié)不僅是小家團圓的日子,更是舉國歡慶的時刻。從時令上看,中秋是“秋收節(jié)”。當然,現(xiàn)在看來,名義上拜月亮,其實念念不忘的應該是自己的祖先吧,還有就是思念那些遠方不能夠團圓的親人們?傊,中秋節(jié),就是團圓節(jié),就是溯宗追遠,就是一家團聚的節(jié)日!昂I仙髟,天涯共此時。”
中秋節(jié)可以放孔明燈嗎?
廣東很多地方還有放孔明燈的習俗。在海南的文昌、萬寧、儋州一帶的村莊里,至今民間有扎孔明燈,放天燈的習俗?图绎L俗中有在元宵節(jié)前后飄飛“孔明燈”祈福的習俗,祈求上天保佑來年的日子幸福美滿,生活蒸蒸日上。
放孔明燈,竹扎紙糊氣油桶樣子的大燈,頂部和周圍密不透風,底部敞開,燈中橫桿上放置浸滿油脂的破布或棉絮,一個負責點火,四人分壓四周,燈內(nèi)空氣燃盡便騰空而起,隨風飄蕩,人們觀賞引以為樂。
海南的天燈,與內(nèi)地的天燈(又稱“孔明燈”)有所區(qū)別。在海南東部許多村落,中秋節(jié)放天燈是這些村落或者某一宗族迎月、賀月的重要儀式。
關于中秋節(jié)的來歷
1、“嫦娥奔月”的傳說
嫦娥奔月后,后羿日夜思念,便讓侍女在月光下擺上供桌,上面放著嫦娥最愛吃的各種水果。鄰里鄉(xiāng)親也在自家院內(nèi)擺上供桌和水果,祝福美麗善良的嫦娥。
從此以后,年年如此,代代相傳。每到八月十五這一天,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到月下供奉嫦娥。由于這天時值中秋,所以,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中秋節(jié)。
2、起源于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動
在傳統(tǒng)的農(nóng)耕社會里,春播、夏收、秋獲、冬藏是主要的勞作活動。土地收成的情況,對于以此為生的人們來說至關重要。因此,人們對于土地還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每到春天播種之時,都會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賜予五谷豐登,這種活動被稱為“春祈”。
到了秋季,正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要祭祀土地神,拜謝神的庇護,稱為“秋報”。八月十五是秋季收獲的季節(jié),各家都要拜土地神。所以,中秋節(jié)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3、與古代的祭月風俗有關
春分祭日,秋分則祭月,自古以來,秋分就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F(xiàn)在的中秋節(jié)就是由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演化而來。
有確切的史料表明,最初的“祭月節(jié)”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nóng)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jié)”調(diào)至每年的八月十五,這就有了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思念親人詩句
1、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鶓椤蹲砺淦恰け星铩
2、遮莫圓明似前度,不知誰續(xù)廣寒游!哿亍堕c中秋玩月》
3、好山好水看不夠,馬蹄催趁月明歸!里w《池州翠微亭》
4、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K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5、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K軾《中秋月》
6、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月月勢皆圓,中秋朗最偏!S棠《中秋夜對月》
8、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鐮!n愈《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9、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瘏ⅰ斗笏杷透]漸入京》
10、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獜埲籼摗洞航ㄔ乱埂
11、杯酒相延,今夕不應慳!愔督亲印ぶ星镌缬晖砬纭
12、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13、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翖壖病稘M江紅·中秋寄遠》
14、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5、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K軾《中秋月》
16、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鸥Α对乱埂
17、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18、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K軾《西江月》
19、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蘇軾《陽關曲·中秋作》
20、露從今夜白,月是絞鄉(xiāng)明!鸥Α对乱箲浬岬堋
21、白凝虛曉,香吹輕燼,倚窗小瓶疏桂!队烙鰳贰ひ宜戎星镲L雨》
22、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蹙S《竹里館》
23、萬影皆因月,千生各為秋。——劉方平《秋夜泛舟》
24、想子胥、今夜見嫦娥,沈冤雪!愤_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25、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26、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畎住蛾P山月》
27、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娛献印顿x新月》
28、試自判此生,更看幾度,小住為佳。——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29、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李樸《中秋》
30、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鸥Α对乱箲浬岬堋
【中秋節(jié)手抄報初中內(nèi)容】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手抄報內(nèi)容08-05
中秋節(jié)手抄報內(nèi)容09-09
中秋節(jié)的手抄報內(nèi)容07-27
初中理想與奮斗手抄報內(nèi)容09-05
初中文明手抄報內(nèi)容07-30
初中語文的手抄報內(nèi)容07-27
中秋節(jié)手抄報內(nèi)容大全09-24
優(yōu)秀中秋節(jié)手抄報內(nèi)容05-27
中秋節(jié)手抄報模板內(nèi)容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