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榜樣7人物事跡(精選11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寫過事跡吧,事跡是為了表揚先進、弘揚正氣、推動工作,對工作、學習中涌現(xiàn)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yōu)秀事跡如實記載和反映的書面材料。想擬事跡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榜樣7人物事跡,歡迎閱讀與收藏。
榜樣7人物事跡 1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lián)合錄制的《榜樣7》,生動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彰顯了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作為新時代的“趕考人”,我們要學“榜樣”、溯初心、擔使命,汲取奮勇前行的磅礴力量,永葆“奮進三態(tài)”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昂首前進。
感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如磐信念,振奮奮勇前行的“狀態(tài)”。在“生命的禁區(qū)”,祁發(fā)寶堅守了20多年,十三次與死神擦肩;從年輕小伙到耄耋老人,50多年來,“活界碑”魏德友住土屋、喝咸水、啃冷饃,巡邊護邊20多萬公里;為解決草王壩村山高石多、缺水嚴重的問題,“當代愚公”黃大發(fā)歷時36年兌現(xiàn)了“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錚錚誓言。如今,新時代的號角已吹響,我們要常懷“國之大者”,把黨和人民的利益“往前排”,個人榮辱得失“靠后放”,將自己的個人追求和人生價值進行“再萃取”“再結晶”“再升華”。在新征程中融入大我、成就自我、實現(xiàn)價值,在平凡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不平凡的業(yè)績、書寫不平凡的人生。
感悟“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實干精神,錘煉知重負重的“姿態(tài)”。中國精確制導領域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陳定昌古稀之年,在重大項目進行時,依舊與現(xiàn)場工作人員一起住小土院、吃饅頭、熬夜搞試驗;會拄著拐杖,在零下二十多攝氏度的大漠,冒著大雪到現(xiàn)場指導工作。七連嶼黨工委一班人默默放下“筆桿子”、拿起“鐵鍬子”,短短七八年的時間,讓七連嶼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無論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進程,還是偉大復興的道路,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等待征服,需要我們邁開腿子、擼起袖子、躬下身子,多做幾次“熱鍋上的螞蟻”,多啃幾次“硬骨頭”,發(fā)揚“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不斷朝著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奮蹄疾行。
感悟“一枝一葉總關情”的高尚情懷,保持真摯為民的“常態(tài)”。“燃燈校長”張桂梅十幾年如一日犧牲所有休息時間,竭盡全力地幫助學生,先后幫助約2000名貧困山區(qū)女孩考上大學、走出大山。作為仙林街道的“大家長”,孫金娣的辦公室設在職工食堂,她把有限的精力和熱情都獻給了基層工作,獻給了仙林街道這個大家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為年輕干部,要厚植為民情懷,時刻牢記自己的“人民公仆”身份,“小事”中錘煉心性,砥礪為民情懷,當好“老百姓的官”。用心用情用力把事關老百姓大事小情的每件事都做實做好,腳踏實地,久久為功,真正用自己的“辛苦指數(shù)”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
榜樣7人物事跡 2
王亞平,女,漢族,1980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現(xiàn)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榮獲“二級航天功勛獎章”、“英雄航天員”、“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最美太空教師”等稱號。
出生平凡,立下凌云夢想
王亞平出生在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qū)張格莊一個普通的農家,她從小好學、要強,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尖子生”。她的身體素質特別好,是“天生的體育能手”,在學校的各種長跑比賽中,幾乎每次都能拿第一。
1997年,空軍長春飛行學院到她就讀的學校招生,王亞平被選中。大學四年,她努力學習文化課知識,同時熟練掌握了4種機型的飛行駕駛技能。畢業(yè)后,她被分配到武漢空軍部隊,擔任運輸機飛行員。在這期間,憑著過硬的作風和出色的業(yè)務技能,王亞平很快就成為骨干飛行員,參與執(zhí)行并出色完成了汶川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消云減雨等多項重要任務。
堅持不懈,刻苦訓練不言棄
2009年,我國開始選拔第二批航天員。得知消息后,王亞平立刻就報了名,并成功進入預備航天員行列。之后,她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超重耐力訓練中,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里,她要承受8個g的重力加速度,呼吸困難,面部扭曲變形,甚至連眼淚都甩了出來。
在出艙活動水下訓練中,她穿戴120多公斤的`裝備入水,進行長達4~6小時的不間斷訓練,一次體能消耗相當于跑一個“全馬”。日復一日的“魔鬼訓練”并沒有讓王亞平放棄,她堅信:“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觸摸得到”,“每練完一次,技術上又進步了,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圓夢太空,成就“最美太空教師”
2013年,經(jīng)過層層選拔,王亞平與聶海勝、張曉光一起乘神舟十號進入太空。那次飛行中,她還完成了一項特殊的任務——在“天宮一號”里給全國的中小學生們奉上了一場精彩的“太空授課”,這次授課大大激發(fā)了孩子們鉆研科學、探索太空的夢想。
2021年,時隔八年之后,她和翟志剛、葉光富再次進入太空,在空間站一起工作生活了183天后,成功返回地球。在這次太空之旅中,王亞平兩次在太空授課,一一展示各種各樣的實驗,被譽為“教學中的頂流,網(wǎng)課界的天花板”。
此次太空之旅,王亞平還創(chuàng)造了多項紀錄,成為我國第一位出艙的女航天員、首位進駐中國空間站的女航天員,目前在軌時間最長的中國女航天員。能成為飛行員就已經(jīng)是萬里挑一,成為航天員更是幾億人中才選出一個,這樣優(yōu)秀的王亞平值得我們大家的尊敬!
榜樣7人物事跡 3
今天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觀看了《榜樣7》系列節(jié)目,通過觀看這些共產黨員的故事,加深了我對黨的認識。
人生不在于探索而在于奉獻,不在于享樂而在于奮斗的王亞平同志用信心,耐心,決心書寫自己的忠心,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點草成金”的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同志說自己要高標準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再接再厲,繼續(xù)奮斗,勇挑新的使命再出發(fā)為黨增加一份力量。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每一位優(yōu)秀的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感召著身邊的人。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三牛精神”的'陸生梅同志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她說知識是黨和國家賦予的,要為中國事業(yè)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吃得苦,不服輸?shù)陌瑦蹏,至于學,善于學,不斷學,用“傳幫帶”為國家和黨做貢獻,回報黨,起到了先鋒模范作用。
實現(xiàn)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百年不變的忠心和使命。王傳喜同志一切以群眾為中心,抓黨建促發(fā)展,把黨組織打造成堅強的堡壘;有著赤子之心,為人民服務的孟坤玉說“人民”二字是貫穿始終,從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到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黨的教育和培養(yǎng)下,不斷提高黨悟。
在社會高質量發(fā)展過程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也是重中之重。務實苦干,積極工作的張玉滾提出希望用紅色資源去提高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在奧運會場上,因為熱愛,所以堅持的武大靖代表中國向世界展現(xiàn)了艱苦卓絕,永不言棄的精神。
這個節(jié)目讓我學到了要以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為榜樣,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矢志不渝,以永遠在路上的堅定執(zhí)念,深化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我們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一定能夠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yōu)異答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fā)。
榜樣7人物事跡 4
王傳喜,男,漢族,1968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現(xiàn)任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知重負重、迎難而上,努力當好群眾的領路人。20多年前,代村是遠近聞名的上訪村、落后村。1999年3月,王傳喜放棄了在蘭陵縣第二建筑公司擔任經(jīng)理的機會,毅然回到村里,挑起治村興村的重任。面對村集體欠債數(shù)額大、人地不均、村風民風散亂的難題,他提出:“我是共產黨員,難題在哪兒,出路就在哪兒”。他認真清理村集體資產,還拿出自己的家庭收入償還村里的欠賬,挨家挨戶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實施動土均地、土地流轉、集體經(jīng)營,健全村黨組織工作制度,帶頭值班巡查,推行持牌上崗,把一個負債近400萬元的貧窮落后村,發(fā)展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模范村。在他的帶領下,代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全國鄉(xiāng)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國美麗鄉(xiāng)村等。
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他帶頭發(fā)展村級集體經(jīng)濟,結合村情興建各類產業(yè),先后建成國家農業(yè)公園、代村商城、誠信醫(yī)院等,推動實現(xiàn)以農為本、農文旅融合、多業(yè)并舉的農村發(fā)展新模式。2021年,村集體各業(yè)總產值達38億元,村集體純收入1.6億元。他堅持發(fā)展成果歸村民,實行群眾生活必需品由村集體無償供給,新農合新農保費用由村集體全部承擔,村里老年人免費入住老年公寓并按月領取老年優(yōu)待金。2021年村民人均純收入7.2萬元,比20年前增長了30多倍。2012年至今,代村通過產業(yè)扶貧等形式,幫助周邊200多個村的1萬多戶貧困戶穩(wěn)定脫貧,帶動2.6萬農民實現(xiàn)增收。
以上率下、廉潔自律,贏得群眾好口碑。他一直說“村干部要手不伸、嘴不饞、心不貪”。村里平均分配土地時,他帶頭要距離村莊最遠最差的地。2004年,一個企業(yè)老板為了“買地辦廠”,要送給他200萬元,被他嚴辭拒絕。他的工資始終執(zhí)行最低檔,上級發(fā)放的.補助、獎金都被他全部交給村集體。多年來,他堅持每天6點晨會,一年到頭沒有休息日,外出考察學習都是當天夜里出發(fā),回來不耽誤第二天的工作,在他心里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家里的事都可以“放一放”。
榜樣7人物事跡 5
孟昆玉,男,漢族,1981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中心區(qū)交通支隊黨委書記、支隊長。
牢記為民宗旨,護佑群眾出行平安路。剛參加工作時,孟昆玉的崗位在北京市宣武區(qū)(現(xiàn)西城區(qū))和平門路口,一班崗3個小時,他在早晚高峰的路口中間滿負荷地打手勢,經(jīng)常下了班一抬胳膊,還是指揮交通的動作。為方便群眾出行,孟昆玉針對路口周邊公交路線復雜、群眾問路多的情況,專門制作了4塊公交線路指路牌立在路口,方便群眾查看;針對出租車亂停車情況,設計制作5000張名片大小的停靠站示意圖卡片發(fā)放給出租駕駛員;他還總結出“多引快轉、不斷公交、制住搶行、快清事故”的疏導方法,最大限度保障群眾出行的安全便捷。通過他的努力,和平門路口通行能力提高了近15%。此外,執(zhí)勤期間,他隨身常備速效救心丸等應急藥品,以便隨時應對群眾突發(fā)情況。
永葆忠誠本色,站好“首都中心崗”。2014年,孟昆玉調任中心區(qū)交通支隊五中隊任中隊長,駐守天安門廣場。為了有更好的儀表姿態(tài),他帶著同事們利用休息時間到國旗護衛(wèi)隊跟班學習,一年365天,每天兩次,孟昆玉和戰(zhàn)友們守護著五星紅旗的朝升暮降,起三更、睡半夜是孟昆玉工作的真實寫照。針對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等區(qū)域重大國事外事活動多的情況,孟昆玉帶領中隊民警徒步測算各個崗位的距離,繪制“崗位說明書”,明確了多種日常交通疏導和活動交通保障的工作措施,科學控制車輛通行時間,各項重大活動的`交通疏導實現(xiàn)了“零失誤、零差錯”。
推動改革創(chuàng)新,打造交通管理新名片。2020年,北京市公安局全面深化推行首都交警鐵騎警務,孟昆玉作為中心區(qū)支隊主管領導,迅速組建了一支141人的鐵騎隊伍,他以身作則,騎巡時長和里程在支隊鐵騎民警中一直名列前茅。在他的示范帶動下,中心區(qū)支隊鐵騎民警的見警率、管事率持續(xù)提升。2021年,孟昆玉積極與上級有關部門協(xié)調對接,推動支隊指揮中心基礎建設和系統(tǒng)應用的改造升級,全力打造新一代智慧指揮平臺,遴選青年骨干民警組成支隊“小教員”專班,針對警用PDA及相關系統(tǒng)程序,常態(tài)化加強民警應用技能培訓。
榮獲“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公安系統(tǒng)一級英雄模范”、“全國特級優(yōu)秀人民警察”、“全國十大法治人物”等稱號,先后榮立個人一等功3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
榜樣7人物事跡 6
武大靖,男,漢族,1994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吉林省體育局冰上運動管理中心運動員。
十年磨一劍,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他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就開始練習滑冰,立志為國爭光。當時,他居住的城市還沒有室內冰場,上冰只能到寒風凜冽的戶外,每天早上4點,他都要去戶外冰場訓練兩個小時,然后再去上學。北方的冬天,上冰10分鐘腳就凍麻了,但他仍然咬著牙繼續(xù)訓練!20多歲的年齡,卻有著50多歲的腳!蔽浯缶傅碾p腳曾一度在網(wǎng)絡上走紅,因常年穿著冰刀鞋訓練,他的整個腳部嚴重變形,腳上處處都是被冰刀損傷的痕跡。2010年末,武大靖被破格招進國家隊,但那時他的身份卻是女隊陪練,是國家隊的第十二人,排在最后一位。當時除了教練之外沒有人看好他,都覺得他不是滑冰或者當運動員這塊料,但他一直咬牙堅持了下來。
為祖國榮譽而戰(zhàn),不斷向前沖鋒。從2012年開始,中國短道速滑隊的主力隊員連續(xù)在國外參加比賽,在不用當陪練的日子里,武大靖留守北京和助理教練一起打磨自己的技術,他在隊內的成績排名逐步提高,并開始出現(xiàn)在國際賽場。2014年的索契冬奧會,首次參加奧運會的武大靖就已嶄露頭角,之后他訓練得更加刻苦,他將目光瞄準了2018年平昌冬奧會。到2017賽季,經(jīng)過三年艱苦訓練,武大靖已經(jīng)成為國際滑冰界公認的沖刺之王。2018年平昌冬奧會時,開賽已有10天,中國代表團以零金牌的不利局面進入到最后一項的`爭奪,留給中國隊唯一奪冠的機會就是武大靖的500米比賽。千萬人的目光落在了武大靖身上,最后他頂住了壓力,以39.584秒的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
永葆黨員初心,奮力擔當作為。2020年1月19日下午,武大靖在北京首鋼園區(qū)短道速滑館完成入黨宣誓儀式。作為新黨員代表,他在發(fā)言時莊嚴宣誓:“黨員不僅僅是一個身份,更代表一種精神、一種責任,一份使命、一份擔當。”作為北京冬奧會中國短道速滑隊領軍人物,武大靖在男子500米、男子1000米、男子5000米接力、混合團體接力等比賽項目中多線作戰(zhàn)。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決賽中,武大靖幫隊友卡住位置,示意他先走,這一細節(jié)讓無數(shù)觀眾動容。盡管未能如愿獲得個人項目金牌,但武大靖卻說:“我是一名中國運動員,更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祖國榮譽高于一切,只要中國贏了,無論是誰站上領獎臺,我們都會為他高興,都會覺得自豪!
榮獲“全國道德模范”、“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18年平昌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軍、2022年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混合接力冠軍,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北京冬奧會突出貢獻個人”稱號。
榜樣7人物事跡 7
艾愛國,男,漢族,1950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焊接顧問。
精通技藝,是焊接領域的“大國工匠”。他在焊工崗位上工作50多年,攻克焊接技術難關400多個,改進工藝100多項,多次參與我國重大項目焊接技術攻關和特種鋼材焊接性能試驗。指導實施參與某試驗型導彈焊接工藝,將中碳調質鋼彈殼與發(fā)射座焊接相連,X射線檢驗100%達到一級標準。海軍某在研先進艦艇的推進動力裝置,要在僅0.2平方米的紫銅導板上密集施焊,制造方歷時半年也沒能拿下來。艾愛國受邀前往,采用熔化極氬弧焊接工藝重新制定焊接方案,并現(xiàn)場指導,成功解決了產品一直焊縫滲漏、質量不合格的技術難題。
傳承技術,是響當當?shù)?“大師傅”。他主持的湘鋼板材焊接實驗室,被湖南省列為焊接工藝技術重點實驗室,被全國總工會命名為“全國示范性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多年來,他帶過的徒弟有600多名,湘鋼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以上級別的焊工,80%都跟艾愛國學過藝。他的徒弟中,有的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有的成為湖南省勞動模范、“三八紅旗手”、“十佳青年”等。艾愛國還無償向200多名下崗工人和農村青年傳授焊接技術,其中有100多人進入南方電力機車集團、三一重工集團等大型企業(yè),憑借過硬的技術基礎和自身的努力逐漸成為企業(yè)骨干。
堅定本色,是扎根一線的“老黃!薄0瑦蹏谙驿摴ぷ饕惠呑,最高職務就是焊接班的班長,領導曾經(jīng)多次想提拔他,艾愛國都婉言謝絕了。退休之后,女兒想把他接過去安享晚年,但艾愛國選擇了留在湘鋼。如今,70多歲的艾愛國,早上7點半前上班,下午6點半后下班,幾十年不變地騎著他那輛破舊自行車,繼續(xù)奮戰(zhàn)在焊接工藝研究和操作技術開發(fā)第一線。
榮獲“七一勛章”、“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十大杰出工人”等稱號。
榜樣7人物事跡 8
一句句樸實的話語,一個個動人的瞬間,報告會現(xiàn)場掌聲不斷響起。張玉滾以《不忘來時路,一起向未來》為題,用樸實的語言動情講述了自己扎根深山21載,如默默燃燒的紅燭,照亮山區(qū)孩子求學上進的道路,用堅守和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出彩的人生,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張玉滾同志的感人事跡引起了在場黨員干部的強烈共鳴!皬埿iL的生動講述,讓我們感受到扎根鄉(xiāng)村多年的辛勤付出,從志在四方的追夢人,到扎根大山的筑夢人,用扁擔挑起山里娃的未來,在貧瘠的'土地上播種希望,照亮孩子們未來前程,’德不近佛者不可為師,術不近仙者不可為師’,張校長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學高為師、行為世范,’不愧為新時代人民教師的杰出代表和光輝典范。”一位黨員說道。
南陽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振中表示,我們要向張玉滾同志這樣的“時代楷模”學習致敬,學習他對黨忠誠、無怨無悔的堅定理想信念,做一個忠誠干凈擔當?shù)娜耍粚W習他吃苦耐勞、不畏艱險的頑強奮斗精神,做一個奮發(fā)有為的人;學習他愛崗敬業(yè)、勇挑重擔的強烈責任擔當,做一個勇爭一流的人;學習他心懷大愛、無私奉獻的為民情懷,做一個對社會對群眾有貢獻的人。
隨后,商務局以學習張校長為榜樣,充分發(fā)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開展了揭榜掛帥儀式,黨員干部們踴躍揭榜,儀式現(xiàn)場氛圍感十足。
榜樣7人物事跡 9
今天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觀看了《榜樣7》系列節(jié)目,通過觀看這些共產黨員的故事,加深了我對黨的認識。
人生不在于探索而在于奉獻,不在于享樂而在于奮斗的王亞平同志用信心,耐心,決心書寫自己的忠心,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點草成金”的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同志說自己要高標準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再接再厲,繼續(xù)奮斗,勇挑新的使命再出發(fā)為黨增加一份力量。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每一位優(yōu)秀的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感召著身邊的人。孺子牛,拓荒牛,老黃!叭>瘛钡年懮吠居兄鴪远ǖ睦硐胄拍睿f知識是黨和國家賦予的,要為中國事業(yè)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吃得苦,不服輸?shù)陌瑦蹏劣趯W,善于學,不斷學,用“傳幫帶”為國家和黨做貢獻,回報黨,起到了先鋒模范作用。
實現(xiàn)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百年不變的忠心和使命。王傳喜同志一切以群眾為中心,抓黨建促發(fā)展,把黨組織打造成堅強的堡壘;有著赤子之心,為人民服務的孟坤玉說“人民”二字是貫穿始終,從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到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黨的教育和培養(yǎng)下,不斷提高黨悟。
在社會高質量發(fā)展過程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也是重中之重。務實苦干,積極工作的張玉滾提出希望用紅色資源去提高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在奧運會場上,因為熱愛,所以堅持的武大靖代表中國向世界展現(xiàn)了艱苦卓絕,永不言棄的精神。
這個節(jié)目讓我學到了要以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為榜樣,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矢志不渝,以永遠在路上的堅定執(zhí)念,深化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我們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一定能夠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yōu)異答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fā)。
榜樣7人物事跡 10
英雄航天員王亞平,是我軍優(yōu)秀的女性航天員,對于一位80后的新時代軍人,有過兩次飛天任務,確實是非常的罕見,她克服空間站里的種種困難,把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在世界面前,彰顯了東方大國的航天科智慧。同時也展現(xiàn)了中國女性的擔當和責任。
王亞平大校的全家福揭開了這個秘密,父母在農村依靠種地為生,就是這么一個樸素的家庭,培養(yǎng)出我軍優(yōu)秀的航天員,是多么的不容易。真的替她的父母感到高興。王亞平有個妹妹,顏值也非常的好,比姐姐的稍微矮點。旁邊的就是王亞平的老公,也是一位空軍飛行員,陽光帥氣,兩人走到一起真的非常般配。
王亞平大校的老公是一位非常有責任有擔當?shù)娜,他的工作是一名運輸機的飛行員,兩人相知相愛,丈夫特別的支持王亞平的工作。特別是在太空出差期間,丈夫既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又要照顧幼小的女兒。如今,王亞平的英雄事跡已經(jīng)是達到人生的`巔峰,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用愛在空上傳播,把一個個生動的物理實驗,體現(xiàn)的完美無瑕。
兩人有個漂亮懂事的女兒,王亞平從太空回來,兌現(xiàn)了當初的承諾,把天上的“星星”摘下來送給了女兒。這個畫面至今還浮現(xiàn)腦海,多么美好的畫面。
榜樣7人物事跡 11
2021年6月,29歲的王亞平已經(jīng)是一個5歲孩子的媽媽,但她依舊臨危受命,接受殘酷的訓練,積極備戰(zhàn)重返太空,并在太空中開展“天空課堂”講課,被大家譽為中國首位太空教師以及摘星媽媽。
農村女孩
1980年1月,王亞平出生于山東煙臺的一個小農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靠種地為生。王亞平的童年過得并不單調,很小的時候,就主動地幫助父母干農活,掃地、打掃衛(wèi)生,給父母做飯菜,所以王亞平從小就養(yǎng)成了乖巧懂事的性格。
十幾歲的王亞平就經(jīng)常幫助父母到地里收莊稼,經(jīng)常是把手弄得起泡流血,可是王亞平從來都沒有抱怨過,一直堅持著,因此造就了王亞平吃苦耐勞的優(yōu)秀品質。
農村的這些經(jīng)歷,沒有成為王亞平前進道路的絆腳石,反而成了踏入太空的墊腳石,正是因為有農村的這些經(jīng)歷,為王亞平的日后訓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成為飛行員
王亞平雖然來自農村,而且家境不好,但是她的成績很好,在班級里一直是名列前茅,在老師的眼中就是一個準大學生。
1996年,空軍部隊到王亞平就讀的學校招收飛行員,王亞平從小就渴望能夠在天上翱翔,做夢都想成為一個飛行員。
在王亞平看來,飛行員的'招收條件很高,自己能夠入選的機會非常的渺茫。可是老師卻非?春猛鮼喥。
因為老師知道王亞平來自農村,王亞平的體能非常好,經(jīng)常在學校跑步和參與跑步訓練,相比于其他的同學,王亞平入選的機會非常大。
于是在老師的鼓舞下,王亞平參加了飛行員的選拔,憑借著良好的身體素質以及學習成績,成功地被長春飛行學院錄取。
也就是在王亞平16歲那年,王亞平收獲到了不一樣的成年禮,成了飛行員中的一員,而這也成了日后踏入太空的第一步。
艱苦的訓練
1996年,16歲的王亞平進入長春飛行學院開始學習。訓練是艱苦的,自從入學之后,王亞平從早到晚都是訓練、學習、訓練、學習,王亞平根本就沒有過多的時間休息。
強大的訓練難度,以及身體壓力,一度想讓王亞平放棄,可是一想到,如果放棄,自己將再也沒有機會實現(xiàn)飛天夢時,王亞平就會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就這樣憑借著吃苦耐勞的品格,以及優(yōu)秀的成績,王亞平通過了學校的種種考核,1999年,經(jīng)過了三年的艱苦訓練,王亞平進入到哈爾濱第一飛行學院繼續(xù)學習。到達哈爾濱的第一天,王亞平是興奮的,因為哈爾濱是冰雪城市,能夠看到壯麗的雪景。
但是王亞平不是來度假的,她是來訓練的,寒冷的天氣,給王亞平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零下幾十度的低溫環(huán)境,一度讓王亞平冷的直哆嗦。
但是環(huán)境再惡劣,相比于王亞平內心中對天空最原始的向往以及渴望,這些挑戰(zhàn)又算得了什么呢?這些困難終究只是王亞麗成功路上的墊腳石,無法阻止王亞平在空中飛翔。
就這樣,王亞平在后面幾年的訓練過程中時刻嚴格要求自己,通過了各種飛行任務,最終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女飛行員,并且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時候,駕駛著飛機參與了汶川地震的救援任務,同時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以及日常的消云減雨的任務中也能看到王亞平的身影。
此時的王亞平還只是一個飛行員,還不算航天員,但是王亞平一直都有航天夢,渴望飛出地球,漫步于太空。
航天夢
2003年10月15日,我國自主研發(fā)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中心成功發(fā)射太空,而我國世界上第三個將國人送上太空的國家,也標志著我國的航天事業(yè)邁上了新的一個征程。
王亞平看著電視中的楊利偉打開艙門,漫步于太空的時候,王亞平腦中也浮現(xiàn)了一個想法,自己日后是否也可以一樣漫步于太空呢?
讓王亞平?jīng)]有想到的是,國家真的開展了培養(yǎng)女宇航員的計劃,2009年,國家選拔女宇航員,于是王亞平第一時間報名,并且成功地通過了選拔,和另外一名飛行員劉洋一起成為我國的女航員。
王亞平自己也沒有想到,在30歲之際,自己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成了中國女航天員。
學習的力量
航天員和飛行員的訓練有著本質的區(qū)別,航天員不僅僅有必備技能的訓練,同時還有大量知識的學習。
王亞平需要學習并且完成30多門課程的學習,涵蓋天文學、物理學、動力學,機械學等分門別類的科目。
為了能夠掌握這些龐大的知識體系,王亞平每天的生活作息是兩點一線,不是在課堂就是在宿舍,或者往返于課堂與宿舍之間的路上。哪怕是在宿舍,王亞平依舊堅持學習,宿舍里的臺燈從來沒有在12點鐘之前熄滅過。
而且學得越多,王亞平愈發(fā)覺得學習的力量,人類在知識面前是顯得那么渺小,唯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從這些知識中汲取力量,才能成為支配這些知識的人。
除了需要儲備龐大的知識,還需要不斷地強化體能,10公里強行軍,野外露營,超重失重等重力訓練更是王亞平的家常便飯,每次順利完,對于王亞平來說就是一次涅槃重生。
首次登陸太空
就這樣,王亞平日復一日的訓練,年復一年地學習,最終成功地通過了航天員的考核,成了宇航員。
2012年6月16日,王亞平的戰(zhàn)友劉洋搭乘著神舟九號從酒泉衛(wèi)星中心出發(fā)飛向了太空,同天宮一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在太空待了14天之后,于2012年6月29日安全返回地球。
2013年6月1日,王亞平和宇航員張曉光、聶海勝三人一起搭乘神舟十號飛船,從酒泉衛(wèi)星中心出發(fā)飛向太空。
而王亞平也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航天夢,并且在太空中完成了第一次太空課程的直播,給全國8萬所中學的6000多萬學生講“太空第一課”,得到了全國人民的一片贊譽。
而且讓王亞平自己也沒有想到的是,八年之后,自己成了一個五歲孩子的媽媽,還能有機會再次登陸太空,成為太空講師的時候,還成了摘星的媽媽。
【榜樣7人物事跡】相關文章:
榜樣人物事跡01-07
勵志榜樣人物事跡01-17
學習榜樣人物事跡材料01-15
青年模范榜樣人物事跡(通用6篇)10-11
榜樣先進事跡01-05
榜樣人物心得體會05-17
青年榜樣個人事跡09-25
身邊的榜樣先進事跡11-16
青春榜樣事跡材料02-03